精选论语十二章翻译简短(文案100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3-26 02:04:54

论语十二章翻译简短(第一篇)

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2、曾子说:“我每日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3、7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4、③[不亦说乎]不是很愉快吗?不亦……乎,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说,同“悦”,愉快。

5、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而且论语教给了后人如何为人处世的道理。《论语》与《易经》、《黄帝四经》、《老子》、《庄子》,共为中华民族的几部源头典籍,它们不仅是道德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古代圣哲修身明德、体道悟道的智慧结晶。

7、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非但不能自省,还自欺欺人,觉得都是别人的过错,自己只是受到了牵连而已。对于这种人而言,他们很难会正视自己的错误,更不希望有人将他的缺点给揭露出来。对于别人的批评,大多会采取文过饰非,一副无所谓的态度,这就像已经发现了堤坝上的裂缝,却不进行修补,只是在上面涂上一点水泥将缝隙掩盖住。从表面上看,堤坝仍是无缺的,但在洪水猛烈地冲击下是坚持不了多久的。

8、译文:子夏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爱在里面了。”

9、《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丰富,是儒学主要的经典。语言简练,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善于通过神情语态的描写,展示人物形象。同时语言浅近易懂,接近口语,也是一个特点。

10、试译:孔子说:“禘祭大礼,从开头献酒完毕后再往下,我就不想看下去了。”

11、(翻译)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12、其实,这里面的道理简单,若是你想像雄鹰一样翱翔于天际,那你就得和群鹰为伍,不要落入鸡窝安享太平;若是你想驰骋于森林之中,就要与群狼共舞,而不能流连于那可人的羊。若是你想变得更加聪明一些,就得多和聪明的人在一起;如果你想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就应多接触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才会受到他人的尊崇,这也许就是环境对人们做出的潜移默化的改造。

13、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14、★阅读国学经典,是一种以一当含金量极高的文化阅读;

15、孔子说:“我每天都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

16、17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7、《论语·述而篇》: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祷久矣。”

18、孔子的学说还有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人格的重视。孔子不但希望每一个人能够生存,还希望他能够好好地生活。因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在于人有道德的或精神的生活,而禽兽只有生物的或物质的生存。要发展人性,政治家不但要使人民丰衣足食,还要培养他们的人格,使他们都能修身立德。《大学》所说“自天子以至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是孔子一个基本的主张。

19、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学为乐,培养兴趣)

20、 孔子说:“当你看到一个既有能力又有美德的人,你就想和他一样好;当你看到一个不道德的人,你就要反省自己,看看你是否有和他一样的缺点。”

论语十二章翻译简短(第二篇)

1、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2、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3、《左传·成公·成公二年》: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

4、④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安贫乐道)

5、②[时习]按时温习。时,按时。

6、②作为表示顺承关系的连词,翻译为“然后”“就”“便”等。

7、动词活用为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8、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9、(译)曾子说:“我每日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10、寓意:学习是一个终身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更好地提高我们的自我修养。

11、大意:第1句:讲学习方法第2句:讲学习的乐趣第3句:讲个人修养。

12、第四章: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

13、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14、孔子说:“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礼仪制度呢?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音乐呢?”(解读)

15、20子曰:“《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16、好: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喜欢,爱好;乐: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以……为乐。

17、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不学习就会心中充满疑惑而无定见。”

1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里仁》)

19、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20、有同“又”,用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

论语十二章翻译简短(第三篇)

1、《论语》一书,对后世的思想和学术影响至深,在汉代已被视为辅翼《五经》的传或记,汉文帝时列于学官,东汉时被尊为经,从此,《论语》受到历代统治者的推崇,成为言行是非的标准,甚至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赞誉。《论语》在中华民族的道德、文化、心理状态和民族性格的铸造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司马迁有言:“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馀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2、1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解释: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实行礼呢?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运用乐呢?”

4、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5、试译:孟武伯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子挂念的只有一件,就是希望父母身体好,不要得病。”

6、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7、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mò),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8、译文:孔子说:“学而不思则没有,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劳神无所得。”

9、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

10、⑷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1、⑶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2、言而有信——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13、 曾子说:“我每天反省自己很多次。你有没有尽力为别人?你对朋友诚实吗?你复习了老师教的知识吗?”

14、寓意:时间紧迫,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15、选取课文中与学习有关的一则语录,谈谈它对你学习的指导作用。

16、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命运;六十岁时对各种言论能辨别是非真假,也能听之泰然;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

17、④[三省(xǐng)]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泛指多次。一说,实指,即三个方面。省,自我检查,反省。

18、(解读)这是关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道理。

19、③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既要从正面学习其经验,又要从反面吸取其教训)

20、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论语十二章翻译简短(第四篇)

1、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2、㈦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3、《论语十二章》一方面阐述了学习应该有谦虚好学的态度和勤学好问、实事求是的精神;另一方面阐述了温故知新、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对后世的教育理论影响极大。接下来搜集了《论语十二章》的原文及翻译,欢迎查看。

4、试译:孔子说:“做人没有仁爱,礼仪怎么能到位?做人没有仁爱,音乐怎么能到位?”

5、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6、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7、日,古义:每天;今义:一日

8、②[肱(gōng)]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这里指胳膊。

9、试译:子贡问什么是君子,孔子回答说:“想说的话他自己先做到,别人就会跟从他。”

10、(评析)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该句集中反映了孔子对利、命以及仁的看法,利即利益,命即天命,仁即仁义,说明孔子对“利”的轻视。

11、大意:本章讲一个人应当坚定信念、矢志不渝。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志向。

12、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13、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zhuàn),曾(céng)是以为孝乎?”

14、①[饭疏食,饮水]吃粗粮,喝冷水。饭,吃。疏食,粗粮。水,文言文中称冷水为“水”,热水为“汤”。

15、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16、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17、⑵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力了呢?跟朋友交往是否真诚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18、译文: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19、②[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20、10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欤?抑与之与欤?”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欤!”

论语十二章翻译简短(第五篇)

1、(迷惑。)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第九》)(堪:忍受.)(饭,“吃”的意思,作动词)饭疏食,就是吃粗粮。(川)河边。子在川上曰,就是孔子在河边说。(愠。含怒,生气)人不知而不愠。别人对我不了解、不理解,我并不生气(笃),切实,诚实,诚实的人

2、温故而知新()()

3、试译:孔子说:“君子心量广大,不跟人攀比;小人跟人攀比,心量狭窄。”

4、与人交往,重要的莫过于“忠”“恕”二字。“忠”则能得到朋友的信任,“恕”则能处理好与朋友的矛盾、过失。如何贯彻“忠”“恕”二字,行事之前还需要常常扪心自问是否做到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1孔子谓季氏,“八佾(yì)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6、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7、第七章:孔子说:“懂得某种学问和事业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研究这种学问和事业为快乐的人。”

8、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9、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10、(翻译)孔子说:“君子懂得大义,小人只懂得小利。”(解读)

1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乎?”

12、解释:祭祀祖先就像祖先真在面前,祭神就像神真在面前。孔子说:“我如果不亲自参加祭祀,那就和没有举行祭祀一样。”

1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1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15、试译:孔子说:“君子吃饭不贪求饱足,居住不贪求安逸,办事勤快但说话慎重,向有道之士请教以修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了。”

16、原文: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7、9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8、在本章中,孔子给予自己的弟子冉雍以极高的评价,说他有堪为诸侯的治国之才,那么,冉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历史上关于他的事迹记载不多,只知道他做过鲁国权臣季氏私邑的长官。治政期间,他“居敬行简”,主张“以德化民”,收到不错的效果。但是,这个官职他仅仅做了三个月。因为季氏聘他仅仅看中他的名声,用作政治花瓶,而不是真心用他做管理,所以对他的建议和主张并不采纳。看清形势以后,冉雍便辞去职务,继续跟随老师修身进学。在孔子去世后,唯恐圣道失传,他与闵子骞等共同编撰《论语》。他自己还单独著有《敬简篇》六章,可惜在秦朝焚书时散佚了。

19、(心)以上所有,终一个目的:入心。而乐之

20、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