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其实没死(第一篇)
1、所以要想北伐成功,要么北方大乱像什么五胡乱华早个几十年,要么夺回荆州(起码夺回南郡武昌),然后还得得襄、樊才有希望吞魏灭吴,大汉天下才可能延续。后关于经济实力,其实益州面积还算不小了,比之青兖徐有余,只是比之曹操治下的人口密度农业总量自是不足的,占荆州其实并不是提供多少军粮,而是人才和地利环境,汉中蜀中天府之资可成帝业,然也需要天时和地利。总的来说三国历史就是吴和蜀的苟延残喘,曹魏不自乱阵脚,吴蜀是没有机会的,实际上夺回荆州基本不可能了。
2、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刘禅已经听信奸人的谗言,对诸葛亮有所忌讳刘备封刘禅为太子之时,曾经告诫过刘禅自己不在时要听诸葛亮的话。公元223年6月10号刘备去世,同年刘禅继承帝位。他也确实遵从了父亲的教诲,封诸葛亮为宰相,整个朝庭命官几乎都听从诸葛亮的。
3、小乔乃周瑜之妻。”诸葛亮佯装惶恐道:“我确实是不知此事,矢口乱说,死罪死罪!”周瑜道:“我与老贼誓不两立,希望先生助我一臂之力。”于是,二人遂订下联合抗击曹军的大计。
4、而且刘备西去时,还将蜀汉的未来全权交给了孔明,就连孔明死了之后,留下的妙计也让蜀国的人获益匪浅。从中就不难发现,这一些假如没有孔明的计策,恐怕刘大耳朵也不会有着如此不凡的成就。所以说诸葛孔明无论是在当时那个时期还是现代,对他的评价都是相当高的。
5、在后来的赤壁之战中大败,损失惨重,统一天下的目标就此打住。想想如果郭嘉没有死,赤壁之战曹操就不会败得这么惨,也就不会有后来的什么三足鼎立。不过人生就是这样,没有如果,没有假设,过去就过去了,不会从新来过。
6、《三国》一个尔诈我虞的时代,谁拥有城池,谁就能站住脚跟。所以曹阿瞒这小子当时那可真是费劲脑汁的筹集人马,四处掠夺城池,靠着一步一步的打拼进去了洛阳,挟天子令诸侯,一度成为中原霸主。然而相比之下的刘大耳朵(刘备)就有点悲惨了,因为他的发家史可谓是一路坎坷。
7、诸葛亮的做法,也可说是只顾自己走大道,把别人的小路都霸占了,这很麻烦。
8、诸葛亮事必躬亲是被逼的?他也想培养后备人才,可实在是无人可培
9、304年,氐族领袖李雄占领成都,自称成都王,史称“成汉”,揭开了五胡乱华的序幕。
10、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能蜀中世家不捣乱,配合他北伐就算不错了,哪里还能够去想着篡位?刘备和刘禅好歹还有个汉朝皇族的名分,诸葛亮啥都没有,蜀中的世家也不会配合他去篡夺刘氏江山,即便篡位,蜀中世家也只会选择自己人做代表。
11、就是因为有这样的基础,司马氏才能代表北方的世家,在和根基差上许多的曹魏皇族的争权中获得胜利,曹魏皇族离不开世家,而世家却可以随时抛弃曹魏皇族,双方本来就是不平等的,司马懿和其后代的成功就是因为背后势力集中且庞大。
12、刚才我们也讲了曹阿瞒占据了东汉的大半领域,然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手下的谋臣武将,其中就有郭嘉。当初袁本初掌控北方政权的时候,也是郭嘉帮曹阿瞒献上的计策,一场官渡之战,让曹阿瞒彻底奠定了他在北方的地位,所以郭嘉就是曹营这边的孔明。
13、实际上诸葛亮作为后世公认的忠臣楷模,隆中对策绝不仅是他为酬刘备三顾瞬时想到的,而实在是他避乱南阳躬耕陇亩期间的出山之策,只是他等到了一个好时机“刘备的出现”。
14、然而,天命不由人。正当诸葛亮部署北伐战术的时候,他病死了,蜀军只能撤回成都。对此,许多蜀汉王朝的支持者都认为,倘若诸葛亮没有病逝在五丈原,北伐很可能会取得胜利。然而,这种想法实在是太感性了。北伐大业,是蜀汉与曹魏之间国力的抗衡,而不是个人才华的比拼。打开地图就可以发现,当时曹魏的地盘大概等于蜀汉的10倍,人口、军队数量、粮食等等,全部都是蜀汉集团无法匹敌的。更何况,曹魏是防守战,本就是以逸待劳,士气也很旺盛。
15、怒发冲冠,几欲发作,辛好鲁肃在一边说了一句:有木也是槽,无木也是曹,去掉槽边木,加米便是槽,当今之计在破曹,龙虎相争岂不糟。
16、据史料记载,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中,享年54年。而他的死因史料中并没有任何记载,不过可以根据《三国》所描述的情景,诸葛亮多次吐血来看,它很有可能是消化系统疾病或是心脑血管病。而的医学的书籍中,消化系统不好很可能会引起吐血的现象出现。
17、从231年到234年,也是三年多的时间内,诸葛亮只有一次北伐,曹魏没有发动战事。
18、事情还得从诸葛亮后一次北伐说起,蜀国一切政务军都要经过诸葛亮的收,而且他又多年领兵在外,这些工作已经把他压得喘不过气了。近又让司马懿死里逃生导致蜀国后一次翻盘的希望破灭,诸葛亮吐血的时候也知道自己大限将至,于是开始准备身后事。他把军队交给姜维和杨仪打理,然后再写信给刘禅报告工作情况,再推荐费祎继承蜀国政务。想了一番之后,他决定点灯49盏灯,名义上是续命,实际上是要迷惑司马懿和逼出蜀国野心家。
19、不过呢,在豹眼看来,即便诸葛亮多活个十年、二十年,恐怕于事无补。如果说不死,这事就没法说了。
20、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而诸葛亮扶佐的刘备及其子刘禅之蜀国,地盘小人口少交通闭塞,国力不及魏吴,只有依靠吴蜀结盟才形成三国鼎立!蜀伐魏尤如蚍蜉撼树,假如诸葛亮能多话二十年,以他的能力多让蜀国在历史上多存在一段时间而已!
诸葛亮其实没死(第二篇)
1、而且在《三国》中有很多处描写诸葛亮无缘无故的昏倒的现象,这就说明他的身体健康已经下降了,而且还有比如说:低血糖,贫血等病因。另一个方面也可能是由于当时的工作压力大,自己的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的状态,再加上营养赶不上,所引起的病。
2、刘备在临死前留下了两位托孤大臣,一位是诸葛亮,还有一位就是李严,诸葛亮主管政治内务,而李严主管军事,然而诸葛亮为了大权独揽,便一心想要打压李严,第三次北伐时,李严为了阻止诸葛亮北伐,故意延误粮草,诸葛亮一气之下将李严贬为平民,被贬后的李严终也郁郁而终,李严死后,诸葛亮更是举全国之力北伐,耗费了蜀国的财力和物力,也导致了蜀国的早亡,如果李严不死,那么也不会造成诸葛亮独揽大权的局面,蜀国的国力或许还能维持的更久。
3、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
4、所以个人觉得终天下还是曹魏的。历史上的诸葛亮没有小说中那么牛,他治国手段、政治才能突出,而军事指挥并不比曹操、司马懿等人强,充其量是平手。所以如果他没死,蜀国会存在时间长一些,之后中国还会走向统一。其实《三国演义》开篇中“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已经道出了历史规律,小说后部分,曾有诸葛亮死后显灵的情节,告诫魏国将领虽然蜀国破灭是天数,但不可滥杀黎民百姓,说的也是这个规律。这个规律是历史的大势所趋,不是诸葛亮、曹操、孙权、刘备什么人能左右的,没他们还会有别人来做类似的事。诸葛亮后病重而逝。
5、了解一下司马懿重用邓艾在淮南、淮北大举屯田的情况,就很清楚了。
6、周瑜总想找个借品杀掉他。有一次在酒宴上,周瑜故意对诸葛亮说:“孔明先生,我吟一首诗你来对,对得出,有赏;对不出,就心杀头为罚。如何?”
7、诸葛亮不死蜀国依然会灭亡,诸葛亮虽然是一个很厉害的人,但是远没有《三国演义》里面那样神乎其神。蜀国灭亡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不是一个人就能左右的。
8、之后,再奋斗二十年,替诸葛瞻(如果还活着的话)或者他的子孙巩固一下基业,在一百四十岁,差不多姜子牙退休的年龄,顺利接班。或者周游天下,或者归隐峨眉、昆仑。
9、回复“内容”,可免费获得每日一图
10、后半句“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前半句等下再说。看完这句话,想必会有很多人会为郭嘉感到不平,因为虽然前面我们讲的是孔明的神机妙算,但郭嘉在三国也是有着大的名气,地位在曹营那是相当的高。
11、然而,天命不由人。正当诸葛亮部署北伐战术的时候,他病死了,蜀军只能撤回成都。对此,许多蜀汉王朝的支持者都认为,倘若诸葛亮没有病逝在五丈原,北伐很可能会取得胜利。然而,这种想法实在是太感性了。北伐大业,是蜀汉与曹魏之间国力的抗衡,而不是个人才华的比拼。打开地图就可以发现,当时曹魏的地盘大概等于蜀汉的10倍,人口、军队数量、粮食等等,全部都是蜀汉集团无法匹敌的。更何况,曹魏是防守战,本就是以逸待劳,士气也很旺盛。
12、诸葛亮说:“曹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又新破荆州,威震天下,现在即使有英雄豪杰要与他抗衡,也没有用武之地,所以刘豫州才逃到这里。
13、如果不北伐,诸葛亮代表的蜀汉政权中的荆州派系,以及刘备带进蜀中的其余元老后人,迟早被蜀中的世家压制,人家是地头蛇,强龙能压制一阵,却不能压制一时,除非诸葛亮能北伐成功,以一国之力,才能让他们心服。
14、现如今郭嘉已经离开人世,诸葛亮便想尽各种各样的办法把庞统引诱到自己的阵容中,一定能够成就霸业。所以诸葛孔明便答应了苦苦追求,再三邀请出山的刘备,然而从此也就成为了刘备阵营中关键的谋士。
15、说完,当即将《铜雀台赋》背诵了一遍。其中“揽‘二乔’于东南今,乐朝夕与之共”一语,果然是想要得到江东二乔的意思。周瑜听罢大怒,站起来指着北方大骂道:“老贼欺人太甚!”
16、反观诸葛亮,其家族在三国还没形成的早期,就做出了分散保存家族的决定,诸葛亮随叔父去了荆州,离开了家族根据地,实际上在诸葛家族定下分散投资的决策开始,就已经把自己的家族完完全全地放在了辅佐者的地位上。
17、有不少名人坚定的认为诸葛亮就是因为死得早,才没来得及篡位。诸葛亮是否真有这种心思谁也不知道,至少从史书上记载的诸葛亮生平和行为来看,他是千古一相,而不是千古奸贼,而且,诸葛亮和司马懿相比,有两条篡位必须达到的硬实力是远远不符合标准的。硬实力一:家族影响力和世家的支持,司马家族集中,诸葛家族分散三国时期,还是一个世家大族掌握话语权的时期,别说陈胜、吴广之流,就连刘邦、朱元璋这样的政治天才,估计在三国时期都混不出头,刘备如果不是死扛着汉室宗亲的头衔到处宣扬,下场也不会好到哪去,好的出身和家族相当重要。
18、诸葛亮的次子,也就是亲生儿子诸葛瞻是诸葛亮四十六岁时才出生,诸葛亮死的时候才八岁,并且,诸葛瞻虽然未必是个庸才,但至少不是俊才,史书上战死在绵竹的诸葛瞻仅有忠义,而无能力,诸葛亮晚年写给诸葛瑾的家信中就有类似评价:
19、而因为司马懿的密探说诸葛孔明的七星灯毁了,所以在司马懿的内心中诸葛早就死了。而后便立即召集兵力,去往蜀国,准备攻击。然而让司马懿想不到的是,诸葛孔明还活着。又再次看到诸葛亮对着他笑,所以便吓坏了司马懿,不得不急忙撤军。其实,四轮车上的并非是诸葛亮,而是提线木偶。这个也是诸葛亮提前想到的,在军队中用自己的实力恐吓一次司马懿而已。而诸葛亮也知道七星灯是一个传说,根本就不会成真,所以也是想借着这个,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而已。
20、在三国演义中,有一段是讲的诸葛孔明得知自己会死去,所以决定用秘术来延续自己的生命。而同时,又被司马懿给知晓,所以派人要阻碍诸葛孔明的秘术,而这个时候却被魏延给发掘,不幸的是一不小心把诸葛的本名灯给灭了。而这个秘术其实很简单,是在死前点亮49盏灯来延续生命,可是为何要在死前点燃呢?
诸葛亮其实没死(第三篇)
1、郭嘉在曹操征讨乌丸时因病离世,享年只有38岁。郭嘉离世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谋士圈,顺理成章,诸葛孔明也得知了此消息。当时他的心里一定有所考虑,当今的大才只有郭嘉、庞统和自己。
2、因此,如果诸葛亮不能长生不老,起码不能像姜子牙那样能够活到一百四十岁,恐怕多活几十年,不会有多么大的改变。
3、豹眼对诸葛丞相并没有偏见,无论是谁,只要统一了天下,百姓过几天好日子,豹眼都认为他是中华民族的功臣。
4、结语:所以诸葛亮在后世被评为“智多近妖”是有原因的,别人三步一计而他却一步三计,每一个策略都千变万化,而且结局也已经被他算出来了。只可惜他这样的旷世奇才只有54岁的寿命,假如多一点就好了,不然蜀汉也不会是那种结局。
5、沉吟片刻,便又出一句:有手便是扭,无手便是丑,去掉扭边手,加女便是妞。隆中有女长得丑,万难千选挑一妞。诸葛亮知道这话是在嘲笑自己的老婆黄阿丑长得丑。
6、曹操原本就是个好色之徒,他很早就听说江东乔公有两个女儿,长曰大乔,次曰小乔,都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曹操曾经发誓说:‘我一愿扫平四海,以成帝业。
7、还有就是,虽说刘备不喜欢这个人,但也不是说他一点本事也没有,而是刘备考虑着更深远的问题,那就是互相掣肘,帝王玩的就是平衡。因为他的哥哥马良,已经掌管着刘备当时的军政大权。而如果再将一些权力放在马谡身上,那么整个军政权利都交于两兄弟之手,这让刘备多少有点忌讳。这是马谡不受重用的其中一个原因之而当时的马谡也是很急于表现,当时蜀国有很多战争,马谡每次都请战,但是刘备每次都不同意,因为觉得此人太过于计较,成不了什么大事。所以说,也没给予马谡什么机会。
8、其实这个也是有着根据的,据说七星生命的延续是根据天文来的,北斗七星在天空之中的位置,再加上身体本身的穴位相结合。而这些在人体中,就会有北斗七星的形状,斗嘴朝前和下方,而诸葛亮就是要摆次阵法。当日,命令红衣和皂衣各24人进行八卦图的摆阵,在排布后,点亮49盏灯来做仪式。
9、第一次北伐让曹魏大吃一惊,因为没想到在刘备去世后,蜀汉竟然这么快能集结起来进攻魏国。但可惜第一次北伐的失利让曹魏明显加强了防范,而且意识到了蜀汉很可能没有很强的实力,只能依靠各种手段计策来提高自己进攻的几率,比如偷袭粮草要道等。直接的证据就是诸葛亮进攻陈仓的失败。
10、综上所述,诸葛亮和司马懿是不可比的,两个人出山辅佐各自主公时的理想且不谈,两人家族的情况就决定了两个人能走的路不同,司马懿有足够的后援团,也有合适的继承人,诸葛亮两方面的条件都差得太远,所以,"北司马"篡位能成功,"南诸葛"却是想都不要想。
11、张飞没死诸葛亮应该没机会领军的。刘备临死的时候托孤李严,和诸葛亮两个人。诸葛亮管文官,李严管武官。是诸葛亮把李严安置到地方,夺了他的兵权才有机会领兵的。假如张飞在的话,掌管兵权的是张飞,诸葛亮是不敢这么干的,也就没有领兵资格。张飞作为蜀汉的高武官,本身也很有谋略,他会怎样做,会不会北伐,很难说。
12、也是我认为重要的一个因素。诸葛亮真的有把握进行北伐吗?还是说只是为了自己或者说是为了刘备的夙愿呢?在我看来,其实诸葛亮本人在后续几次的战争中已经预料到了蜀汉大势已去的结果,而且事实上蜀国确实人才凋零,政权不稳,更不必说成就大业了。
13、所以失了街亭,诸葛亮是有直接责任的,而为了树立自己在军队中的威信,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然后亲自吊孝痛哭流涕,对他的子女加以善待。诸葛亮这一系列行为说明了他对马谡的看重,马谡并不是他心里愿意斩的,但他如果不斩,就成了逆臣,会降低在军中的威望。其实早在马谡失街亭事件发生前,刘备就已经不信任这个人了,刘备甚至认为,马谡不除,对蜀国是个危险的事,诸葛亮也不听,结果蜀国差点败亡。刘备作为一个君主,他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角度跟诸葛亮都有不同。
14、蜀建兴12年23454岁诸葛亮于再次北伐中病故于五丈原为了蜀国,鞠躬尽瘁,事必躬亲,殚精竭虑,长期军旅劳累,又没有武将强健的身体,第六次北伐积劳成疾,病死在五丈原
15、其实在三国时期还有着许许多多才华横溢之人,他们的头脑与能力似乎并不亚于诸葛亮,但是众人却把自己的目光放在了诸葛亮一人的身上,反而忽略了三国时期,其他拥有强大实力的人。这个人的实力强大到,如果他没有逝世的话,那么诸葛亮永远都不会选择出山,司马懿更没有胆量谋权篡位。这个人就是郭嘉!
16、其实这种说法是有依据的,还是从天文中获取来的。据说人体里面穴位的位置,与天上北斗七星的位置是相符合的,然后再将两种结合起来。而当时诸葛亮其实也只是想摆阵法,在举行这个仪式的时候,他命人将七盏灯按照北斗七星的方位摆好,而北极星的位置就被诸葛亮称为是自己的本命灯,这个阵法是进行七天七夜的,如果诸葛亮的本命灯能够不灭的话,说是可以将自己的寿命延长一纪,而一纪也就是12年。
17、唐朝开国名将,竟含冤而死,李世民登基之后便为其平反!
18、蜀汉在休养生息,魏国没有战事,也在积极发展生产,增强国力。
19、而诸葛亮充其量只能带着10万军队来北伐,曹魏只靠着雍凉地区的边防军就可以应付,根本不用调动荆州方面和北部战线的精锐军队。两者的实力悬殊,是肉眼可见的。
20、曹操是奸雄还是很中肯的,挟天子是为奸,不折腾是为雄,乱世能够稳定一方发展生产,有战略眼光,守住了中原,自然也就得到了天下(毕竟两汉之际,江南蛮夷之地还没怎么开发)。再加上曹操北方也没有啥后顾之忧,要从蛮夷之地进兵上国之土有点难,所以诸葛需要荆州和合肥两线的支援。然而孙刘两家内讧,曹孙两家分了荆州,便再无易取中原之路,其实从这三路来看,占夏口、南郡进而图襄阳、樊城,然后逼许昌、洛阳或许是地利上容易的一条路。
诸葛亮其实没死(第四篇)
1、诸葛亮没死的话,他终也不可能打败司马懿,不可能伐魏成功,那时曹魏已经负天下之气运,诸葛北伐是背道而驰,是夺天地造化,再说,蜀中人才匮乏、主庸臣废,怎么看也不像是个成国之相。。。。
2、其中有一个就是安排诸葛亮一定要杀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跟诸葛亮相谈甚欢的马谡,也就是因为两人的关系很好,诸葛亮很欣赏他,所以虽然刘备有这样的嘱托,而诸葛亮也没有立刻杀了马谡。那么马谡到底因为什么让刘备对他如此忌惮呢?那又是为什么诸葛亮那么喜欢马谡呢?其实对于马谡这个人,并不是一点可取的地方都没有,至少他的理论知识还是扎实的。凭嘴上功夫,恐怕诸葛亮也不是其对手。至于能否堪大用,也不是一两场战斗决定的。
3、刘禅对诸葛亮的顾忌甚至牵扯到他的子孙后代,我觉得用心腹大患来形容诸葛亮在刘禅心中的定位也不为过。
4、寒喧之后,孙权问道:“曹兵共有多少?”诸葛亮答:“马步水军,共100余万。”孙权不信。诸葛亮说:“曹操在兖州时,就有青州军20万;平定河北,又得五六十万。
5、正始二年(241年),邓艾在淮河南北广开河道,大举屯田,采取许多措施,发展经济。在淮河流域挖掘了三百多里长的水渠,灌溉农田二万顷,将淮南、淮北连成一体。
6、在历史上我们都知道诸葛亮六出祁山一心想要剿灭大魏,匡扶汉室,完成刘备死前的遗愿,也是他对大汉和旧主的一片忠心。更有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这句壮志恢弘的名言传世。而就在诸葛恪与大魏司马懿后一战中,诸葛亮不惜以军粮诱骗司马懿,将司马懿引进自己提前设好的埋伏圈上方谷,对司马懿的大军进行火攻,以图彻底消灭大魏精英部队。
7、在我看来,诸葛亮只是一个政治家,绝非是一个军事家。如果天下统一了,你让诸葛亮来帮你治理,那么他肯定能帮你治理的井井有条;但是如果在乱世,你想要诸葛亮发挥自己的军事才能去一统三国,我觉得就有点牵强了。
8、从228年到231年,在三年多的时间内,诸葛亮进行了四次北伐、一次出兵对抗曹魏进攻,平均每年近两次用兵。
9、所以不可否认,孔明对整个蜀国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难怪那个时候刘大耳朵得到孔明的时候比自己比作水,把孔明必作鱼。但是大家伙们可能有所不知,关于孔明的另一个谚语,直接让曹营的郭嘉气的吐了八斤血。
10、我们现代的人一想到三国,就会想到诸葛亮、刘备等人,毕竟对我们现代的人说,从一介草莽,后建立起蜀国,这是励志的一个奋斗过程,所以虽说后在三国之中,蜀国是先灭亡的,但他留给我们的印象也是深刻的。而我们今天要说的便是跟刘备或者说是蜀国有关的一些事情,刘备后能成为一介帝王,就说明他的能力肯定是没有问题的,而他在临死前也曾经对诸葛亮说过一句话,那就是:此人不死,蜀国必亡,诸葛亮不信,后句句成真,这个人又是谁呢?为何会有那么大的影响力!
11、在战场,主要的就是实战经验,一切兵书都没有实战经验来的重要。所以刘备在时,就尽量让马谡担任无关紧要的职位,就让马谡做文职,什么县令、太守,处理的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马谡是一个狂热的军事迷,他对琐碎的工作不擅长,也不感兴趣,对老百姓纠纷之类的事尤为头疼,不擅长处理民事纠纷。这样一来,刘备就认为此人不敬业,徒有其名。所以不肯重要马谡。
12、司马懿的家族在北方就是一个相当有影响力的家族,祖上是项羽分封的诸侯王之几百年来都在河内地区扎根,到司马懿这一代时,同辈亲兄弟八人都是当时很有名望的人才,司马氏在河内一代根深蒂固,整整一个郡都是司马氏的基本盘。
13、诸葛想要光复汉室,走的是刘邦起汉中,偷关中,进中原之策,所以隆中对里说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只是当年秦帝国分崩离析,中原混战,加上始皇帝各种工程,六国之地实际上已是千疮百孔,而汉中、关中四塞之地却一直很稳定,况且是天府,经济力量决定了军事实力,刘邦能够兴国。但现在不一样了,中原稳定经济实力雄厚。
14、诸葛亮奉刘备之命到达江东劝说孙权共同抗曹,鲁肃带他前去会见孙权。诸葛亮见孙权碧眼紫髯,一表人材,自知难以用言语说动,便打定主意要用言语激他。
15、一天,十余万魏军直奔西城而来,诸葛亮不慌不忙,虽然他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两千多文官,和一些老弱残的军人。他命令打开城门,让一些老兵去扫地,魏军见状。
16、诸葛亮笑笑,开口吟道:有木也是棋,无木也是其,去掉棋边木,有欠便是欺。龙游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受犬欺。周瑜听罢大怒,但有言在先,不好发作。
17、其实我们可以从性格上对比两个人,因为司马懿比较求稳,在面对蜀国的时候总是保守的战术。而诸葛亮因为身体问题,中规中矩没办法一口气击溃司马懿。如果换做庞统的话,兵行险招或许有和司马懿一战的能力。不过,庞统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因为用兵鬼神所以容易激进,这时候如果掉入司马懿的陷阱中,则会让自己陷入危机,再一次面对死亡的问题。所以,司马懿和庞统如果同场竞技,鹿死谁手还是一个未知数。251年,在诸葛亮死后的17年后,司马懿也终病逝在洛阳,享年73岁。终三国时期著名的三位谋士正式的退出了历史舞台,除了司马懿成功架空魏国之外,其余两人均带着遗憾离开。不过,他们还是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传颂至今。
18、刘禅自然是知道诸葛亮有废除他的权力,再加上危言耸听,此时的刘禅自然是对诸葛亮埋下不信任的种子,奈何诸葛亮手握兵,权倾朝野,刘禅也奈何不了他,但刘禅心里一定觉得窝火。作为一个帝王,一点实权也没有,任何决定都要受制于诸葛亮,或许刘禅心里是不希望诸葛亮北伐成功的,怕平定天下后诸葛亮会废除了他,取而代之。
19、这是比较圆满的结局,前提是诸葛亮不死。
20、刘大耳朵前期是没有孔明的,外加他那俩兄弟虽然为他出生入死,可是无奈的刘大耳朵他兵马将士少之又少,先是跟着袁本初混迹了一段时间,后来又投靠了曹阿瞒。那弯路真是一步也没少走,简单点说三国鼎足之前刘大耳朵就是一直被吊打的份!
诸葛亮其实没死(第五篇)
1、从此,淮河流域的水利和军屯迅速发展,魏国东南的防御力量大大加强。每当东南有战事,大军可以乘船而下,直达江淮。军资粮食储备充足,又没有水害,魏国实力大增。
2、司马懿据说魏延弄翻了七星灯,内心想诸葛早已去世了。他率军仓惶攻击蜀国,但没等他从远方见到部队,诸葛仍坐着四轮车上,冲着他笑容。司马懿吓坏了,不得不迅速撤军。事实上,坐在四轮车上的不过是诸葛亮和他的士兵们准备的木偶,穿着诸葛亮的衣服,装备着诸葛亮的羽扇。诸葛亮也知道七星灯的更新毕竟是一个传说,不能依靠。
3、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雷雨看彩虹”,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收到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爱你们,么么哒!
4、可问题就在这里,因为在郭嘉眼里,喻世龙的智慧远不如自己,如果这样说不就是让天下人打自己的脸吗?所以郭嘉才吐了八斤血。
5、司马懿就说:“诸葛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比有埋伏。”然后他下令大家赶快撤退。三国时期,周瑜和诸葛亮各司其主,因诸葛亮才学渊博,计高一筹,使周瑜十分嫉妒。
6、孙权回嗔作喜,又出来与诸葛亮相见,并设酒宴款待。经请葛亮一番实事求是地分析,孙权果然进一步坚定了抗曹决心。
7、再说,在个人才华方面,蜀汉方面也处于下风。诸葛亮虽然是文武全才,可惜只懂得治军,却不会打仗。当初在子午谷奇谋的问题上,诸葛亮否定了魏延的方案。事后,诸葛亮自己总结说,魏延的想法太冒险了,但自己是一个稳重的人,因此放弃了。
8、诸葛亮死不死对总体历史发展趋向不会有太大的影响,至多加速或延缓事件的发生,而不能阻止事件的发生。这是我的看法。事实上不太可能不考虑到蝴蝶效应的,英雄的死亡与历史事件的改变有无关系。
9、在识人方面,诸葛亮远不如刘备,刘备提拔任用的魏延,驻守汉中十余年,没让魏军越过一步,在刘备死后,蜀国更是陷入了缺兵少将的困境,在蜀国名将本就不多的情况下,还有三名蜀国名将被诸葛亮活活逼死。
10、我们来看看结果如何,司马懿果然被诸葛亮的障眼法迷惑,蜀军趁这个机会安然无恙撤退,等司马徽回过神来为时已晚。而诸葛亮也逼出了野心家魏延,他还在施法的时候魏延突然冲进来并故意把主灯打翻在地,说是有紧急军情禀报,其实不过是希望诸葛亮早点死,自己也好早点夺权,于是诸葛亮交待姜维和杨仪事后斩杀魏延。
11、1诸葛亮不可能不死2即使诸葛亮真的没有死,世界也不会因为他一个人而有所改变地球依然绕着月亮转
12、如果仅仅多活几十年,恐怕没有这么好的结果。静待天下之变,短期内不会变得这么复杂。前期有曹叡、司马懿在,后期有司马师、司马昭在。尽管司马氏爷们不是诸葛亮的对手,但毕竟魏蜀实力相差太大,诸葛亮依然无法有大的作为。
13、魏延可谓蜀国后期不可多得的猛将,镇守汉中十余年间,没让魏军越过一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期间,魏延曾提出子午谷奇谋,足见魏延的谋略和勇气,然而诸葛亮却认为魏延生有反骨,将来会对蜀汉不利,于是在临死前设计除掉魏延,魏延的死对蜀国的打击是致命的,这令本就缺兵少将的蜀国更加雪上加霜,以姜维一己之力根本难以抵挡邓艾和钟会的联手,这也导致了蜀汉终的灭亡。
14、周瑜系江东主战派的核心。但是,他在与诸葛亮相见时,却故意反说宜降不宜战。鲁肃不知是诈,与周瑜当面争辩起来。诸葛亮装作主张投降的样子。
15、那其实在早些年前,诸葛亮是跟随自己的叔父诸葛玄到荆州的,叔父离世之后,诸葛亮便选择隐居在隆中。后来被刘备三顾茅庐的事情深深打动后,便出山帮助刘备夺取江山。不过假如诸葛玄没有离世,那么诸葛亮也不敢轻易出山,然而司马懿也不会做出谋权篡位这一举动。那这位让诸葛亮都惧怕的谋士究竟是谁呢?在他的身上究竟有何神秘力量呢?
16、如果曹叡去世时诸葛亮还活着,那么此时魏国只有司马懿一人可以出任统帅,如果蜀、吴两国同时发起北伐,司马懿分身乏术。而更糟糕的是和司马懿一起出任顾命大臣的曹爽能力不足,历史上曹爽在对蜀、对吴战争中都遭到过惨败,无论让他守哪一头司马懿都不放心。
17、但毕竟益州的现状摆在这里,即便经过二三十年的经济恢复,但财力与军事力量也无法与曹魏相提并论。
18、大家也知道诸葛亮临终前点了49盏灯,像他这样人自然做的每一件事自然都是有深度的,名义上是在续命其实暗藏两大计谋。到底是什么?我们继续往下看。
19、还有一件事情可以看出刘禅对诸葛亮心存芥蒂诸葛亮病危之时,刘禅曾派人去问道:“陛下问,丞相百年之后,子孙应如何自处之?”。刘禅担心诸葛亮死后他的子孙后代会夺权,诸葛亮随即就明白了刘禅的意思,然后回答道:“吾家有八百桑树,忧之不及。”意思是说我家里有八百棵桑树,足够养活他们了。
20、可诸葛亮就不同了,他后继无人,诸葛亮一共有两个儿子,一个是从兄长诸葛瑾那过继来的长子诸葛乔,诸葛亮倒是想培养他,带着诸葛乔一起北伐,还让他参与后勤这样核心的工作,可诸葛乔死得比诸葛亮还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