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论语十二章教案(文案100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3-22 00:26:20

论语十二章教案(1)

1、子曰:“是何言也?君子达于道之谓达,穷于道之谓穷。今丘也拘仁义之道,以遭乱世之患,其所也,何穷之谓?故内省而不改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大寒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后茂也。陈蔡之厄,于丘其幸乎!”(《孔子世家》)

2、“颐自十七八读《论语》,当时已晓文义,读之愈久,但觉意味深长。”

3、2.说困惑。在自主学习《<论语>十二章》的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问题或困难?请写下来,然后和同学们交流。

4、讲述法、诵读法、合作讨论法。

5、《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6、1.知常识。根据课文有关注释,整理文学常识。关于《论语》和孔子,你一定还知道不少,请把你知道的知识在小组内交流。

7、e.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曲,弯曲。其,这。

9、补充材料:孔子周游列国时,屡遭打击,他的学生虽然也有过怨言,但没有一个人离开他。孔子也很欣慰,不时地赞赏过他的这些学生们。

10、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选取他们的优点而学习,如果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11、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杜绝了四种毛病:不凭空臆测,不武断,不固执拘泥,不自以为是。)

12、译文: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

13、由各小组提出疑问,全班同学和老师一起解决问题。

14、结合所学,反思自己在学习、修身等方面的不足,提出改进办法

15、译文: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睡,乐趣也在这当中。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16、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17、A类、原来你们是这样的师生。

18、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他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9、试按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品德修养将课文中的句子进行分类。

20、孔子重视《诗经》的教化作用。在《论语》中,孔子不仅多次引用《诗经》来说明自己的观点,还多次强调《诗经》在为人处世上的重要作用,教诲弟子要学《诗》。在这里,孔子再次向弟子提出学《诗》的重要意义。学《诗》至少有上面所列举的六种好处,因而孔子特别强调要好好学习。

论语十二章教案(2)

1、译文: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的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2、出示学习目标并板书课题

3、仍未达成一致的疑难问题,由提交者统一在全员解疑环节提交求解。

4、能根据材料进行简单的探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惑。

5、教师讲解:孔子有曰:“见贤思齐焉”。从古至今,我们中华传统文化就很讲究“贤”,一个人不仅要有道德、有才能,而且得是高尚的。从古代帝王到当今领导,无一不是“求贤若渴、选贤举能”。孔子又是如何赞美颜回的“贤”的呢?让我们一起学习第六章。

6、理解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7、从前有位老师,他学识渊博,但从不自傲。有一次他周游列国时,在去晋国的路上,遇见一个七岁的孩子拦路,要他回答两个问题才让路。一个问题是:“鹅的叫声为什么大?”他答道:“鹅的脖子长,所以叫声大。”孩子说:“青蛙的脖子很短,为什么叫声也很大呢?”他无言以对。他惭愧地对他的学生说,我不如那个孩子,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你能猜出故事中的老师是谁吗?

8、参照注释梳理重点字词,解释“贤”的意思。

9、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方能有所得。

10、(6)孔子因得贤材而教而感到快乐,那么文中又是如何表现孔子对学生们的具体评价,并且如何表现孔子在追求道德过程中的快乐的?

11、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读书人立志于追求真理,但又以穿破衣、吃粗糙的饭食为耻,这种人就不值得和他谈论真理了。)

12、译: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担当的责任重大,而且路程遥远。把仁作为自己担当的责任,不是也很重大吗?到死才停止,不也很遥远吗?”

13、学生小组讨论,给三胞胎取名。

14、举例论证所举例子是真实、客观存在的。

15、反复诵读,勤于归纳。借助相关工具书,掌握本文中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把握其规律,活学活用。

16、竞赛与自由表达法。以竞赛的形式让学生能快速背诵课文,并让学生联系生活畅谈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

17、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应用多媒体及电子白板等电教化辅助手段,丰富教学手段,扩大教学容量;这样既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又通过直接感知,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直观性原则。

18、这一则讲的是关于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三层境界:知、好、乐。学习知识重要的是培养学习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好的老师”。对知识的学习感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以学习为乐事,在快乐中学习,既能提高学习的效率,还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学到的才能够灵活地运用。

19、教师讲解:“不义“与“富贵”发生矛盾时,宁愿贫贱而坚守“义”。

20、孔子在河岸上说:“逝去的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论语十二章教案(3)

1、第一章:孔子说:“君子吃东西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对工作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向他学习,纠正自己的缺点,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

2、②“好学”应贵有恒的学习精神。

3、孔子,是一个志在报国又无人重用的闲人,又是一个周游列国、苦寻门路的忙人,更是一个到处碰壁、从不回头的强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4、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5、译文: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爱好学习)的乐趣。

6、1.谈感触。在十二章论语中,你有感触的是哪一章(或哪一句)?请结合你的学习生活体验,和同学们谈谈你对这一章(或这一句)论语的所思所感。

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8、学习方法:(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论语》十二章,是指"人教版"《语文》(新版)初中一年级课本上的十二章论语,其中多为孔子的言行,一部分是孔子弟子的言行。《论语》是记载孔丘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儒家的重要经典之选自《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10、学习任务一:探究孔子“好学”的标准。

11、在品德方面,他主张“宽、耻、信、敏、惠、温、良、恭、俭、让”等。

12、第五章: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方能有所得。

13、教师提出案例(以身边发生的事例)

14、查出处:请从《论语》中找出以下这些名人名字的出处,并解说其寓意。(男生负责左边,女生负责右边)

1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16、(1)一字一词,逐词展开。

17、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也收获了属于自己的乐。老师收获了诲人不倦的乐,读之愈久,愈觉其乐无穷,你呢?(同学回答)

18、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道德的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

19、如…何:固定句式,译为“怎样…呢?”

20、第八章:孔子说:“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又好比平整土地,虽然只倒下一筐土,如果决心继续,还是要自己去干的。”

论语十二章教案(4)

1、(3)结合自己生活,通过自编故事,说出自己对各章的理解。

2、④“好学”应以“进德”为目的。

3、(2)“有朋自远方来”。为什么这些人会从远方而来?从甲骨文来,“朋”的原意是指货币的单位,两串钱为一朋,缺一不可,说明两者的关系是什么样的?(亲密无间)“友”为两只手,也可以理解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也就是做生意。而做生意根本的原则是什么?(诚信)因此,“朋”说明这些远道而来的人与孔子之间是互相信任并且亲密无间的。那么他们为什么会信任孔子呢?“朋”的另一种解释是“凤凰”,凤凰一出现,百鸟就会追随它飞翔,为什么?(物以类聚)。

4、这首被后世称为《获麟歌》的歌曲充满了悲凉之情。那么,孔子为何会对这头麒麟的死如此悲伤?他究竟在悲叹谁的命运呢?就请大家说一说你所知道的孔子。(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材料发言)

5、按第一课时要求,逐句翻译剩余各段。

6、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

7、第九章:孔子说:“智慧的人不疑惑,仁德的人不忧愁,勇敢的人不畏惧。”

8、质疑、合作、探究法。可就章节的内容提出问题,并共同解决。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组织教学,并形成自己的认识。

9、为:堆积。篑:筐。平:形作动,填平。覆:倾倒。往:坚持。

10、文中多采用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言简义丰。文中还多次运用反问句,言语之间跳跃较大,含意丰富。节选的十二章通过对人物语言的记叙,刻画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文中的孔子温文尔雅,思想深邃,诲人不倦,具有大教育家、大思想家的胸襟和风范,我们可以从他的言语中体会到一个师者的育人之心。

11、译文: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12、以下内容专用于教师招聘说课的同学

13、必修下中的“侍坐”篇表达作者怎样的治国理念?(礼治)

14、30岁前,位卑而能“鄙事”,有志于学。

15、☆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心中怀有的是道德仁义,小人心中怀有的乡土地方;君子心中怀着对法度的畏惧,小人心中怀着对小恩小惠的喜爱。)

16、在教育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

17、通过结合事例、编讲故事把握各章所蕴含哲理。

18、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19、(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0、探究学习,疏通文意

论语十二章教案(5)

1、《论语》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重要经典之一。结集工作是由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完成的。现在通行的《论语》20篇,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

2、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3、孔子认为推己及人的恕道是可以终身奉行的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的也是思想品德修养,强调“修己”。

4、(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5、学《诗》以扩充识见。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吾日三省吾身;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7、(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8、请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自主翻译选文,在课本上标注重要词语,并针对选文的内容作批注。疑难问题,做好记录。

9、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夺去他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10、译文: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是有才德的人吗

11、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他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整理过《诗》《书》等古代文献,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12、孔子这种“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操守观点,在今天还适用吗?

13、自主质疑:学生自主质疑,合作解决。

14、语言形式之美分析:语言形式单纯而丰富。“单纯”在于形式上大量地采用了对话体,就像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直截了当;“丰富”在于对话过程中的思维之美、形式之美、言语问答之美。比如,“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辩证式的思维。“贤哉回也!……贤哉回也!”——反复式,是传记笔法,微言大义,几笔传神。“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层层推进,渐入佳境。

15、(1)读时要字正腔圆。“字正”就是字音准确,“腔圆”就是发音饱满。

16、思考1:“仁”和“礼”“乐”的关系是什么?

17、学习任务三:君子的处事原则是什么?

18、这则是子夏提出的仁的几个要求。丰富的知识,多多提出疑问,多多深入思考。对于自己的志向不能有过多的功利干扰,要淡薄名利,只有平静的看待这些才能更好的实现自己的理想。

19、第十一章:用国家的帅将与一个人的志向做对比,说明立下大的志向,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20、《论语》是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孔子的言行涉及孝道、治学、治国、为政等诸多方面,为历代所推崇,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我们可以辩证学习,学习其中的精华。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