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谭嗣同简介资料(文案100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3-22 00:25:48

谭嗣同简介资料(1)

1、其四:与“秋声馆”关联的推测

2、愚素以为,人文学科领域的许多好成果,大抵是衣食无忧、颇富闲暇的人贡献出来的。维欣所作《谭嗣同年谱长编》就是这样的好东西。作者的聪慧、勤奋及搜集、使用资料的老辣,确实令人钦佩!

3、“从谭嗣同之后,谭家人就都是读书人,少有人从政了。据我所知,从谭继洵延续到现在,我们这些后裔目前健在的不超过20人。”作为谭嗣同后人,谭士恺谨记父亲谭志浩的教导,“为人谦逊,淡泊名利”,他对自己女儿的教育也如此。

4、少年与继母不甚相得,遂养成内敛的性格。13岁时,谭嗣同随父亲第一次回到家乡浏阳,给母亲扫墓,便留在家乡,师从当地著名学者欧阳中鹄、涂启先、刘人熙。同时,他还拜师王正谊(大刀王五)和胡致廷(通臂猿胡七),学习武术。

5、几位日本友人力请他东渡日本,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以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乏,请自嗣同始。”

6、这次,我们找到谭氏31世族人,通过家谱打开这个家族的“密码”,也通过这种谱牒传承窥见它在湖湘文化的演变。

7、李天纲:我觉得对他个人来讲,我们没有办法拦他,但是整个社会需要一个慢慢渐进的改革过程。你不能责怪谭嗣同,因为你没有选择,历史来选择。所以,如果我们假想谭嗣同,梁启超说他是清末的一颗慧星,很亮,很耀眼,一下子就过去了。其实我不希望有这样的一个人物,这对个人来讲是一种悲剧,对时代来讲是一种浪费。

8、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后世的翻译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是清末极具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9、许知远:那时候长沙谈禅的说法还不普遍吧?

10、△《谭嗣同年谱长编》,岳麓书社出版

11、谭嗣同很“讲究”,在意自己的形象,那张历史课本里的照片,在大多数人都穿着长衫的时候,他穿着武士服,显得“特立独行”。

12、人物:左起谭传炜、谭嗣同、邱惟毅

13、第四句写潼关的环境:南依秦岭,北临黄河。用“河”与“山”来表现其险要。“河流大野犹嫌束”有两层意思:黄河在潼关脚下流向了广袤的原野;河床变宽了,而河水却还嫌其不够宽广,奋力冲击着河岸,丝毫不减其咆哮奔腾的气势。

14、许知远:你觉得他是不是一个不懂日常生活的人,受不了平淡生活的人?

15、“我自横刀向天笑”是承接上两句而来:如若康、梁诸君能安然脱险,枕戈待旦,那么,我谭某区区一命岂足惜哉,自当从容地面对带血的屠刀,冲天大笑。“让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

16、觉得今天的推送还不错?

17、沈子肃这副挽联写得大气磅礴,而且用到了"中华、蓄道德、能文章、京洛、谏草堂"等高度评价的关键词,同年某君非中华近代史名人不可居也,他到底是谁呢?

18、戊戌变法是一次具有爱国救亡意义的变法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19、而她喜欢的“偶像”,是谭嗣同,那个在戊戌变法后死去已经120年的人。

20、唐才常,字佛尘。少与嗣同齐名,称“浏阳二生”,两湖学堂高材生也。闻嗣同死,忧愤,屡有所谋,每言及德宗,常泣下。二十六年,两宫出狩,才常阴结富有会谋举事,号勤王,将攻武、汉。被获,慷慨言无所隐,请就死,遂杀之。

谭嗣同简介资料(2)

1、许知远:所以他是不是挺迷恋痛苦的?

2、在他的理念里,“世间万物都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生与死都是平等的。所以他说,没有所谓的消亡与存在,消亡与存在是平等的。并且他又会觉得我是一个“小我”,但我身后的这群人是一个“大我”,因为我的死,他们的生才有价值,而因为他们的生,我的死才有价值,生与死是一对相互成全的概念,离开谁都是孤立的。所以我认为他的死其实就是生,他是真正的向死而生,是真正把生与死完全勘破的人,他的死是哲学家对于理念的致敬。

3、△《谭嗣同年谱长编》,张维欣著,岳麓书社出版

4、可惜的是,因为种种原因,戊戌维新未能实现谭嗣同的理想。

5、(感谢谭嗣同后裔谭士恺、谭氏族人谭恒昶、谭嗣同粉丝张维欣对本文的帮助)

6、拔贡生作为六贡之不能算正式的功名,只能算是一种身份,相当于现在的保送生或推荐生。一般贡生入仕的途径只有三种:一是参加乡试,进而取得更高的功名。二是入监读书,期满后考选授官。三为直接经考试而授官。第三种途径原则上主要是针对贡生中的岁贡、拔贡和优贡生三种而设。

7、无论你在哪里,只要你姓“谭”;请点击上面“谭氏文化”再点“关注”,即可成功加入谭氏大家庭,和各地宗亲交流,携手同行,弘扬谭氏文化,传播谭氏正能量,共建繁荣谭氏。

8、袁幕府某曰:“荣贼并非推心待慰帅者。昔某公欲增慰帅兵,荣曰:‘汉人未可假大兵权。’盖向来不过笼络耳。即如前年胡景桂参劾慰帅一事,故乃荣之私人,荣遣其劾帅而已查办,昭雪之以市恩;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旋升宁夏道。

9、他喜欢诗歌,也喜欢研究天文、物理、地理、数学等知识,曾倡导筹建金陵测量学会。

10、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只是规则的制定者和监督者,具体的实施更多是在市场中自行运作。透明竞争、权力制衡才是维持事物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市场的“大脑”是经过全社会角逐出的聪明的“大脑”,这种动态发展的“大脑”,比任何执政官员都更睿智和及时,只是这种“大脑”容易聪明得失去控制,反过来为害社会,所以需要政府去制衡和协调。政府的工作不是包办一切,而是设计一个健康的机制,让市场去实施,而政府在背后高效监管。而如果全部由政府包办,那么政府只会是一个低效率而耗费巨大的、失控的利益集团。

11、同年某君推测——唐才常

12、1921年10月27日在福州郎官巷住宅与世长辞,终年67岁。

13、在《仁学》一书中,谭嗣同重新界定了“君民关系”,对维系中国传统帝制朝统治的意识形态提出了挑战。他写道

14、君既系狱,题一诗于狱壁曰:“望门投宿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盖念南海也。

15、与教科书留给世人的“维新志士”的印象不同,谭嗣同在本质上是一位革命者,他念兹在兹的,是中国的时代转型,而非爱新觉罗王朝的存亡。

16、1897年,康党利用与谭嗣同、唐才常等人的关系,集体进入湖南,秘密筹划“湖南腹地自立”,设立了时务学堂及南学会等新政机构。

17、人本来就是要改变自己的,改变不了自己,那我还要去改变世界,这真的是的困难,但是谭嗣同作为一个有学识,而且对佛学有研究的人,为了改变世界,真的是撒出了自己的热血。

18、“我写这个年谱长编,就像是给他补日记,做基础史料的整理工作。”

19、那么举人和拔贡又有什么关系呢?

20、在李鸿章创办的北洋水师学堂任教期间,培养了中国近代第一批海军人才,并翻译了《天演论》、创办了《国闻报》,系统地介绍西方民主和科学,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将西方的社会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哲学和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

谭嗣同简介资料(3)

1、唐才常,在湖南维新运动中,成为《湘学报》和《湘报》的主力,在谭嗣同逝世之后,他主持《亚东时报》,早全文刊载故友遗著《仁学》;

2、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9月28日在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英勇就义,年仅33岁。

3、谭嗣同是戊戌变法中的重要人物,也是处在近代民主进程和时代剧变中的知识分子代表,研究谭嗣同个人,有助于考察晚清知识分子思想裂变中的矛盾与冲突、群体与分化、进步与反复等各种现象。

4、1952年10月,所在部队担负攻击金化以西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前哨阵地391高地。高地前沿是一片开阔地,为缩短进攻距离,便于突然发起攻击,11日夜,部队组织500余人在敌阵地前沿潜伏,他所在排潜伏在高地东麓距敌前沿阵地仅60多米的蒿草丛中。

5、个人简介谭嗣同(1865年—1898年),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少时师从欧阳中鹄,后加入维新派。他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主要成就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写文章抨击清政府的卖国投降政策。1898年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三十四岁,与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和康广仁并称为“戊戌六君子”。人物评价国家积弱当有勇士赴汤蹈火,才能震撼国人,谭嗣同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大义。

6、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9月底光绪帝去天津阅兵时,慈禧太后等人早有密谋,发动兵变,废黜光绪帝,一举扑灭新政。谭嗣同密会袁世凯,要袁带兵入京,除掉顽固派。袁世凯假惺惺地表示先回天津除掉荣禄,然后率兵入京。袁世凯于二十日晚赶回天津,向荣禄告密,荣禄密报西太后。

7、史可法毅然说道:“这是我殉国的地方,你们打算做什么,如何想要富贵,请你们自便”。

8、林利丨谭嗣同与林圭的师生情谊

9、时下已有学人在研究近现代出版史时拈出“启蒙与生意”这一视角,可谓别具只眼。诚然,出版在当时确实是启迪民智的强大手段,出版人也多以启蒙为己任而从事具体的出版实践活动;但是,这一手段得以行之有效、持之以恒,是需要客观的经济基础的。若非具备不断“化缘”得来的资助,就需要图书报刊能够自负盈亏。更且“输血不如造血”,出版作为产业可以自行运转,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正路。然而,在当时条件下,具备先进的产业思维,以产业视角观照出版者,其实是并不多见的。

10、初见不远、跋山涉水从故乡而来的教书先生邱惟毅,谭嗣同欣然表示愿意邀请其与小侄传炜一同来到家门口的“二我轩”照相馆拍照合影。在当时,这是一件“洋气”的事情,邱惟毅并没有经历过。

11、“他这个人有很大的‘矛盾性’,这种‘矛盾性’是很吸引我的一个方面。”

12、毕业后,张维欣来到北京,工作之余,她希望为谭嗣同修一个年谱。

13、袁世凯正色厉声说:“您把我袁某当成什么人了?皇上是我们共同事奉的君主,我同您一样,都受到特殊的恩宠,救护的责任,不只是您一个人的。如有什么指教,我当然愿意听从。”谭嗣同说:“荣禄的阴谋,全在天津阅兵一举。您和董福祥、聂士成三军,都受荣禄指挥调遣,荣禄将会依仗你们的兵力来进行废黜皇上的大事。

14、此“序”落款为“欧阳予倩,三十年三月于桂林”。不知道七伯谭嗣同之死,给欧阳予倩日后的择业之途带来了哪些影响,但在欧阳予倩的戏剧作品当中,倒是隐约看得到谭嗣同式的刚勇坚毅。陈涉曰:“帝王将相宁有种乎?”实际上帝王将相不一定“有种”,但读书人似乎是有“家族基因”的。或者说,在这样的家族文化背景下,必然孕育着促使相关亲戚成为知识分子的环境因素。前辈的志向仿佛灯塔,一直在指引着后人。

15、而对于创新,谭嗣同比同时乃至后来者有着更加清醒的认识。内容创新不是抛弃传统移植西学,对传统的深入研究、批判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在给好友唐才常的信里,他提出:“倘得径归,则拟于《湘学报》竟增经学一门,本群教群国之义理、掌故、时事,汇而以澄吾已亡之孔教,仍依原例,逐条设为问答,俾皆晓然于莫不尊亲之非诬,自谓为经传别开生面矣。”这与当时创办的新学出版物只谈新学时务的片面做法有所不同,与之后五四时期对待传统的极端主义也有区别,是试图从传统文化资源中汲取创新资源的一种尝试,体现了谭嗣同在文化创新中更为稳健、周全的心态和通脱、宏阔的视野。常有论者视谭氏为文化激进主义、破坏多于建设,当系于此等细节忽之而致。

16、一起入坑、一起玩耍、一起探索

17、1897年11月29日,时务学堂正式开学,暂租用长沙小东街(今中山西路至三贵街一带)刘权之旧邸为校舍。熊希龄被湖南巡抚陈宝箴任命为学堂总提调,谭嗣同被任命为学监,梁启超被任命为中文总教习,谭嗣同又与韩文举、叶觉迈、欧榘甲、杨毓麟担任中文分教习。李维格担任西文总教习,王史、许应垣为西文分教习。许应垣为数学教习,邹代钧为舆地分教习,杨自超为管堂兼测量分教习、杨福严为管仪器兼体操分数习。

18、具体到清王朝,谭先是追溯了其建国纯依赖血腥暴力的往事:

19、谭嗣同遗著:一个孤独者的文本记录

20、书讯|岳麓书社2021年第三季度新书推荐

谭嗣同简介资料(4)

1、对这种恐慌,谭嗣同颇不以为然。在他看来,既然要做事,就要有不惧杀身灭族的觉悟。他给老师欧阳中鹄写信,如此说道:

2、这首诗表达了对避祸出亡的变法领袖的褒扬祝福,对阻挠变法的顽固势力的憎恶蔑视,同时也抒发了诗人愿为自己的理想而献身的壮烈情怀。

3、1627年,明崇祯皇帝朱由检即位。浏阳谭氏在这样的一个年份由22世祖谭逢琪下定决心再次迁居。他本住在长沙,看到浏阳美景,又为躲避明末混乱的纷纷扰扰,率其弟妹子侄搬到浏阳,从此定居下来。

4、全书三十余万言,将谭嗣同文献史料系日排比,钩稽考订,堪称一部了解和研究谭嗣同这一历史伟人的必备之书。

5、拍摄时间:1896年9月25日

6、李栖凤、高歧凤见无机可乘,于四月二十二日率领所部并勾结城内四川将领胡尚友、韩尚良一道出门降清。史可法以倘若阻止他们出城投降恐生内变为理由,听之任之,不加禁止。

7、这种篡改,极大地矮化了一位无双国士,矮化了他那为理想不惧杀身灭族的伟大精神。

8、●剑气阁联话|《对联话》沈子肃挽同年某君联补证

9、在海外推动君主立宪。辛亥革命之后一度入袁世凯政府,担任司法总长;之后对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严词抨击,并加入段祺瑞政府。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10、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幼年时从师学习,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7岁中举。后从师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家。

11、●剑气阁联话|从一副擂赛联考据谈诗坛悬案

12、谭还说,既然君与臣都是为民办事之人,如果出现君主以天下为其私产,视民众为犬马粪土草芥的情况,则民众也必然不会再爱这被君主变为私产之国:

13、人物:前排左起梁启超、胡惟志、吴嘉瑞;后排左起汪康年、孙宝瑄、宋恕

14、求其助人日新之具,则书是也。夫书,已往之陈迹,古人之糟粕也。千世之变异,非古人所得逆而知也;当时之情事,亦非今人所得虚以揣也。昨日之新,至今日而已旧;今日之新,至明日而又已旧。虽温故知新,存乎其人,而新究在人不在书也。……昨日之新,至今日而已旧;今日之新,至明日而又已旧;所谓新理、新事必更有新于此者,而书亦非新书矣。往者江君建霞督学吾湘,有鉴于此,日日使新人阐新理、纪新事而作为新书。不俟其书之成也,而十日一出之,名之曰《湘学新报》,其助人日新之意至切也。然而则既已十日矣,昨日之新,至今日而已旧;今日之新,至明日而又已旧。然而则既已十日矣,谓之新可也,谓之日新不可也。于是同志诸友,复创为《湘报》,日一出之,其于日新之义庶有合也。

15、许知远:在这个时刻我们谈论他,您觉得价值或者意义所在是什么?

16、当然,谭嗣同并非主张无谓的牺牲,他深知推动时代转型的风险。1886年,他曾写信给上海的汪康年,请他想办法替自己搞几张英、俄的免死“绿卡”。信中如此说道:

17、除去上述合影之外,在谭恒锐的记载中,还存在一张谭嗣同少年时期的照片。彼时他的父亲谭继洵官至甘肃布政使,驻地秦州(今天水市),其军队驻扎在安定(今定西市)。谭嗣同于甘肃随宦,时常至安定军中历练。他曾于此拍摄过一张立于旌旗与兵将之间的照片,但可惜,此照已经遗失。据曾经亲眼见过的谭恒锐回忆道:“余曾见一模糊相片,旌旗行行,百余健儿罗立,公立其中。先祖母言,此乃公少年照片,无法复照。十九年兵燹后,不知浮沉何处。”

18、除此之外,谭嗣同又力促杨仁山学习工程测量专业的儿子杨自超来湘担任时务学堂测量教习兼仪器管理员,将他从英国学到的测量知识传授予年轻的湖湘士子们。时务学堂中的学生可以享受到领先世界的教学设备与资源,与谭嗣同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中国早期科学启蒙教育的点点星火,也由此传布开来。

19、谭嗣同所有的诗词,张维欣都能全文背诵出来。在新修订的人教版初一语文课本上,谭嗣同14岁时写成的一首小诗《潼关》被收录其中:

20、假若清政府真的按照谭嗣同的想法进行改革,结果恐怕也不会如同他理想主义的设想那样美好。因为在处死谭嗣同等人之后,清政府仍然不得不按照维新派设想的方向改革。其中“废科举”就是其中重大制度之而且清政府步伐迈得更大,谭嗣同只是谈“变科举”,而清政府直接废掉科举,这一举措的目的正是如谭嗣同所言的“变科举,使人人自占一门,争自奋于实学,然后人材不可胜用”。然而效果事与愿违,人才不但没有脱颖而出,反而因此而得罪了原本打算通过正常考试进入体制的社会各阶层人士,这些人的上升道路被断了之后,逐渐在怨气和绝望感的驱使下聚集为反清势力。而另一批投机客则在这样的新旧变迁中发现商机,各种“国家急需人才”骤然四下冒了出来。

谭嗣同简介资料(5)

1、在屠刀即将落下之时,谭放弃了逃亡。在给同志毕永年的诀别信中,谭写道,自己已决心“引颈”待死,希望毕氏志气不坠,在海外“为贵种觅一遗种之处”。他还将自己所著《仁学》一书及其他诗文稿交给了梁启超,希望他能够将之刊印,并勉励道:

2、谭嗣同对出版人才的识拔褒扬、举荐延揽和护惜关爱,可以列出一长串名单,这串名单里的人物的大多数都在出版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3、1897年10月末,由于陈宝箴的邀请,谭嗣同再也不愿在昏聩腐败的官场浪费生命,该年年底的腊月,他毅然辞官回乡,投身维新运动之中。这张“时务学堂教习合影”正是拍摄于他归乡之后第二年的早春三月。

4、成庆:佛教上讲到对生死问题的彻底看法,其实需要一定的实践性,也就是我们讲的修行。关于修行的这一部分,我们很少在资料中看到。佛教里对生死的看法一类是靠智慧,一类是靠意志力,让他的信仰成为他的力量。谭嗣同这个人意志力很强。他用意志力来说服自己,生命其实是不会断灭的,是不断循环往复的。他后行刑的时间也不长,很快就出斩了,我们讲对一个人的考验,其实不在这样临时的瞬间。像他后来讲到“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从我的解读上看,其实更像是一种意志力的坚韧。

5、二是隐讳不合时期。廉泉与沈子肃去世前后仅相差一年,其时已是民国二十年,共和天下,不必再有担心清朝的“文字狱”等政治因素而隐讳称“某君”。

6、许知远:所以你觉得谭嗣同的思想遗产在某种意义上是被遗忘或者被低估了?

7、除了细部观照之外,在宏观的产业布局上,谭嗣同也走在时代前列。

8、还有一点,便在于对后人的激励与警醒作用。生命的消逝,对旁人的震撼毕竟也算得上是很大的,尤其当生命以一种极为悲壮的方式消逝的时候,这种震撼更大。谭嗣同便是想通过自己慷慨赴死这样的方式,震撼世人,警醒世人,希望又更多有识之士来实施变革,从而救中国于水深火热之中。这样的视死如归的精神,对后世的激励作用还是很大的。

9、其实,父亲去世时谭继洵只有6岁,他哥哥继昇放弃学业,承父业,给弟弟们请老师,督促他们学习。“谭继洵那时候过得很苦,族谱里有个故事记录‘代姐易嫁’,说的就是他娶妻。”谭恒昶在编谭氏族谱时看到这个故事,谭继洵跟距家30里开外的芦烟洞徐家大女儿徐庆缘定亲,但因为谭继洵家贫,“人不到、鸟不落”,她不愿嫁,这婚事一拖就是五年,到了完婚之日,她甚至抱着必死不嫁的决心,没办法,为保住徐家名声,当时让妹妹徐五缘“代姐易嫁”。当然,19岁徐五缘嫁后也吃了不少苦,直到他们结婚第三年,谭继洵才入仕。

10、从学海堂到万木草堂,是梁启超由书斋向社会跨出的重要一步。在万木草堂的学习生涯中,梁启超不仅了解了天下大势和民族危难,立志为改良救国、振兴中华而奋斗,而且由于广泛涉猎中西书籍,大大地开拓了知识面,这为他今后在思想舆论界大展身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1、福州路、外滩,都是谭嗣同和梁启超等人曾在上海相聚的地方。张维欣和同样喜欢梁启超的胡可人一起,模仿起“偶像”当年的造型拍一张照片。

12、浏阳的谭嗣同故居附近,有一个谭嗣同铜像纪念广场,张维欣跟着导师柳肃一起参与设计。

13、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的贾维先生,送给她满满四大箱的研究资料;谭嗣同的曾侄孙谭志宏投拍纪录片《我们的谭嗣同》,请她担任文学撰稿和历史顾问;湖南省作协的作家彭晓玲,也为她书籍的顺利出版不断奔走。

14、1896:上海“竹林七贤”合影

15、波澜壮阔的河流在它面前都显得很拘束,大山在潼关面前也懂得自己不平坦。

16、作者并未满足于史料之搜集、考订、裁剪与编纂,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烦琐严谨的推敲与考订。书中梳理了谭嗣同所有信札的时间、《谭嗣同书简》中欧阳中鹄致谭嗣同信札的时间、以及谭氏挚友唐才常的书信时间;并几乎将谭嗣同所有诗词、文章加以编年,前人成说之不确处再加以甄别按断。附录部分关于谭嗣同生平所参加的学会、报刊、实业、学堂统计以及参与状况,直观而全面,颇具参考价值。

17、谭嗣同继承了中国古代的气一元论,并吸取了西方传入的自然科学知识,提出了以元气为本原的唯物主义自然观。他说:“天以其浑沌磅礴之气,充塞固结成质,质立而人,物生焉。”这就是说,元气充满宇宙,无穷无尽,元气凝固便形成各种物质元素,然后形成万物和人,因此,元气是天地万物的本原。他还作据自然科学知识解释了寒暑、昼夜、日蚀、月蝕、陨石、潮夕、雷电等自然现象。

18、这张合影,正是谭嗣同与《时务报》诸人交游之印证。冲印之后,吴嘉瑞从上海将照片带至南京转交谭嗣同。对此,他十分喜爱,专程写信要求光绘楼照相馆将底片留好,以便于他“随时晒印”。他还开玩笑道,倘若有一天此照流落尘寰,不知其中姓名的“考据家”或许会将其称之为“大魏龙门磨崖碑”。随后,他将照片冲印多张随信赠予亲友。其中就有浏阳人刘善涵在收到照片后,题写了一则《题谭壮飞太守小像》:“图中左肩偏袒、右膝着地,手合十而气沉肃者,其我壮飞尊者乎?”,又“大地山河,了了到眼,见者莫不皆欢喜。”目前流传为广泛的谭嗣同合十像,即为此照中所截取。谭嗣同曾将自己的部分单独冲印并在旁签名以貽他人。

19、这段被学人频繁引用的文字,常被总结为报刊功能“日新说”,其实是与其维新思想高度结合的。早在初次接触西学时,他就发出了日新的期许:“于傅兰雅座见万年前之僵石,有植物、动物痕迹存其中,大要与今异。天地以日新,生物无一瞬不新也。今日之神奇,明日即已腐臭,奈何自以为有得,而不思猛进乎?由是访学之念益急。”其实,除了观念的进步,在操作层面,谭嗣同对于出版产业的内容创新之重视,也有许多具体体现。

20、可是皇上手里没有一点权柄,真拿不出好办法来。当时在许多将领之中,只有袁世凯长时间出使朝鲜,研究过中国和外国的国情,是力主变法的。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