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的故事【文案58句摘抄】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3-16 18:13:14

苏霍姆林斯基的故事

1、为什么会这样?在爱憎分明、苦大仇深的教育中成长起来的我们,还没有理解宽恕和爱。不认识自己也有“罪性”,永远只是别人道德的审判官,到哪里寻找宽恕呢?

2、同学们通过活动发现他身上更多的优点,他通过各项活动展示了自己,获得了本该属于孩子的.快乐,获得了同学们的认可与尊重,赢得了自尊。可喜的是不但他的生活改变了,他的学习成绩竟然也略有提高,初二上学期的期末考试,他终于扔掉倒数第一的交椅,当他开心的向我汇报这一消息时,我也是感到由衷的高兴和欣慰。因为如果当初我只以学习成绩论成败,那么就不会有今天这个阳光男孩小健。

3、    “谁都知道小溪不是人,听不到您说的话,不懂您对他的感谢。”老爷爷说:“是这么回事儿,要是一头狼来这喝了水,他不会说谢谢。可我们不是狼,我们是人,你知道吗?”

4、  俗语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看起来是相当复杂的,但通过这则故事,我们会豁然开朗:教育原来这么简单,简单到就一个字——爱!苏霍姆林斯基总是善于从细小的事情上身体力行地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让学生从小就懂得人情之美,感悟到人性之美。这就是他的教育理念的真谛!(苏霍姆林斯基的故事)。

5、故事: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小时候住的地方离一间小杂铺不远,每天就可以看到,大人们将一件东西给了老板之后,就能把自己所要的物品换回来,他觉得太有趣了,就跃跃欲试,有一天他将一块石头递给老板要糖,老板犹豫片刻才收下石头,把糖给了他。

6、房山区教育学会秘书长马铁骑从教育过程离不开“爱”的温暖、成员校干部教师学于心用于行、小学教育是“爱”的教育、工作中要不断自我反思几个方面谈了感受,并希望老师们真正关注每一个孩子,不只关注典型学生,更要关注那些性格平和、成绩平平的普通学生,同时希望学校认真制定苏研会推进计划,将此项工作扎实开展,不断完善。

7、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他牵着小女孩,从花园里又摘下两朵大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奶奶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好的孩子。”

8、这个寒假,我在学校提供给每位老师的阅读书中,精心挑选了闫学老师所著的《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这本书,这本书是闫老师在十几年阅读苏霍姆林斯基作品、深入研究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思想的基础上,结合苏霍姆林斯基在自己工作中的实际影响所完成的一部书,看过此书后,觉得受益匪浅。其中,对《教学是教育这朵花上的一片花瓣》这篇文章,感受颇深。

9、弱小的萨沙看到蔷薇花被大雨打掉了两片花瓣,就心疼地掀起雨衣,轻轻地遮在粉红的蔷薇花上。萨沙学会了保护弱小者,他不再是弱小的了。

10、教师上课就是表现自我诚然,不是看了几本教育书籍就能成为好老师的,更多的是要我们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多思考、多探索,多实践。我想做这样的老师阎学老师的话,多么朴实而有启发性、指引性,我也想做这样的老师!我今后的的教学中我也想做,要力争在不断地探索中努力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做老师。我的理解在课堂上做一个表现自我的老师也是要求我们做一个有个性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到,有个年轻教师不仅学了名师的教学经验,而且事无巨细的模仿,就连走路和说话的姿态也都和指导老师越来越像。我感觉这样的老师就没有没有自我,没有个性。机械的模仿和生搬硬套是没有前途的。象我这个年龄有了一定的教学实践的经验,有了对学生的了解更应该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这就在于老师的教育素质,以前自己对看书没有多大的兴趣,但是慢慢的受到读书氛围的熏陶也喜欢上了读书。读完这本书更知道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信条。只有多读书才能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丰富自己的教育内涵。也只有这样,课堂才不会成为现成真理的灌输与接受的地方,才会成为人感受自身理智的存在,实现心灵自由交流的地方。以前总觉得自己平时上课缺少一种东西,那就是激情。我觉得要在今后的课堂上,让课堂成为自己表现得舞台,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他们的教育技巧的主要的特征就是表现自我,把自己的精神财富展示在学生面前,做一个富有自己独特个性的老师。

11、中文名称 瓦西里·亚历山德罗维奇·苏霍姆林斯基

12、又如,1955年以前的一段时间内,原苏联普通学校一度完全取消了劳动课,而他主持的帕夫雷什中学却从未间断过。不仅如此,学生毕业时,既领取毕业证书,还领取职业证书。

13、苏霍姆林斯是具有执著的教育信念和顽强的工作作风。自从1948年被任命为帕夫雷什中学校长后,他的教育才华就愈益明显地展示出来。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他已成为一名成熟的教育家,活跃在原苏联教育界。

14、 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部著作都是面向教师、教育家、教育者、父母和自己孩子们的。他把自己的思维、思索、建议和见解全部倾注在了他的著作当中,即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教师和父母应当历经何等艰难之路,才能使孩子成长为好学上进、聪颖、心地善良而高尚的人和好公民。

15、瓦·阿·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全称瓦西里·亚历山德罗维奇·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

16、教育家对这事一直念念不忘,他感慨道:“这老人善良,他对儿童的理解影响了我的一生。”

17、作者在把杂志上的文章整理成书时,增加了关于学校道德教育问题的一章,对其余各章也补充了一些新材料。

18、  教育智慧蕴含在每一件小事中,教育哲理就在身边,深度思考才能获取。教育其实无小事,作为老师,每一个决定或每一种观念,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当时的状态甚至终其一生都会如影随形,或好或坏。学生之于老师也是一样,有时候他们的一个小行为可能会触动你的心。在你的教学或生活中,有没有过这样的小故事?

19、    早上,太阳升起来了,他用温暖的光芒抚摸小姑娘的脸蛋。小姑娘醒来了,对太阳挥动着小手说:“早上好,太阳,看到你我真高兴啊!”

20、房山区教委小教科于志刚副科长用“学、思、研、展、行”五个字对苏研会今后的工作提出了要求和希望,希望全区各校借力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学习加强教师学校和学习共同体建设;通过“教育故事”的叙写、交流促进教师反思;通过微课题研究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真实问题;搭建学校、联片组、区级三级展示平台让全体教师都能通过思考、交流、分享收获启示与经验;并终将苏研会的学习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相结合。

21、苏研会成立以来,五所组长校积极组织学习、分享、交流活动,各校将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学习与学校文化、教育教学管理、课程、课堂实践紧密融合,让大师的思想焕发新的活力,促进我区各校办学品质的提升。

22、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经验与理论著作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在他一生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既当校长,又当普通教师;既教课,又当班主任;既做具体工作,又搞科学研究。他是一位勤奋务实,笔耕不辍的杰出人物。

23、我们不停地让孩子积累好词佳句,但学生的语言大多数都是苍白的,词不达意,很难写出流利明白的文章。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没有让孩子头脑中那些积累的词汇活起来,变成自己的思想输出去。孩子只是在接受,没有创造,这些词汇就像笼子里的鸟,没有自由,渐渐失去了飞翔的力量;它们是一支干枯的花朵,没有颜色,也没有芳香。这就需要我们在孩子面前打开通往周围世界的窗口,在孩子的脑力劳动中,引导孩子借助词汇来思考,进行生动的创作,认识客体、事物、现象和周围世界。教师要用美的语言给孩子开启一个无限美的世界,引导孩子不仅欣赏而且参与创造这个世界。

24、主要成就 两枚列宁勋章 多枚乌申斯基和马卡连柯奖章

25、  我们教育对象是人,一个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只晓之以理,不动之以情,那就变成空洞的“说道”!那么我们的说教又有什么意义呢?苏霍姆林斯基这则故事就为我们指出了解决问题的方向。

26、《和青年校长的谈话》是苏霍姆林斯基作品,2009年3月1日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27、想到这些,不禁使我想到我的学生小健,小健是有着高高的个头,忧郁的大眼睛男孩。刚升入初中时,我看到他的成绩单都惊呆了,他不但科科不及格,甚至有的学科居然得个位数,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学生,真不知该如何进行教育。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牺牲很多个人时间,为他无偿补习,但收效甚微,他不但成绩总是倒数第劳动也不积极,对待班级的各种活动更是冷漠,所以,同学们慢慢的开始疏远他,有时候有人还会嘲弄他,我在给他又补习,又经常谈话都不见效后,也有些泄气,觉得他简直是无药可医,甚至都有想放弃教育他的想法。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他在修自己的桌椅时神情的那份专注、自信,动作的一招一式,有条不紊与课堂上呆若木鸡的他有天壤之别,于是,我灵机一动,决定聘请他为班级的备品维护员,让他有机会发挥这个特长。我还特意带他到学校后勤韩老师处,学习修理桌椅的各种方法,他学的很用心,还会不时的向韩老师提出问题。从那以后,班级的备品一有损坏总会被他及时修理好。同学们看到他手艺高超,桌椅出现问题、甚至一些常用的小物品出现问题,都会求他帮忙,他总会热情的相助,于是,他和同学们的关系越来越融洽,他那忧郁的眼神变得明朗起来。我趁热打铁又提供给他很多参与活动的机会,他一改之前的冷漠,热情的参与到班级的各项活动。于是运动会上有他快速吹气球无绳系气球的身影,班级搬家时,有他打理班级物品装箱打包的身影,跳绳比赛场上,有他灵活跳动的身影。

28、在我们平时的教育中也许被应试的棍棒追赶的只剩下关注成绩,而忽略了对孩子本真的教育,例如善良、劳动、阅读等。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意识到,并融入教育过程中的。书中提到,没有劳动在教育中的参与,教育中的其他方法、手段、智谋将在很大程度上丧失意义,因为教育归根结底是人的教育,而且从本质上说,一切教育方法、手段和智谋本身就是劳动,其期望取得的教育效果也必须以劳动为基石。

29、这本书给我印象深的就是提倡老师们阅读,提倡师生共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会阅读,则不能生活,也不会获得幸福。阅读是人生的必须,一个人能否获得幸福,乃至于能否像一个人那样活着,都取决于他是否能够阅读。我们要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30、我们在共读一本书的时候,我让孩子们读完书后首先进行封面设计。这就是闫学老师说的,儿童的智慧在手指尖上。书里说每个孩子必须参加劳动,在劳动中培养责任感,发展自己的智慧。这种劳动是复杂、有创造性的劳动,只有这样的劳动,才能有思想,又巧妙的技能和技艺。有手和大脑共同参与、配合的劳动,对孩子的智力发育将起到关键的催化与唤醒作用。动手设计图书封面培养了孩子的绘画能力、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经过两年对低年级的孩子观察,我发现,确实有些喜爱这种训练的孩子,对读书的兴趣浓厚了,有了属于自己的思考。他们设计的封面,布局合理,颜色搭配协调,特别是根据图书内容设计的孩子,更是有了自己独特的创造。

31、在这两本书中,我喜欢的一本就是《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这本书,书中内容丰富,语言平实而又不失色彩,揭示出了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且指明了方向。读完后心中豁然开朗,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又充盈了很多。

32、乌克兰卓越的教育家、教师、思想家和作家。他把自己的思维、思索、建议和见解全部倾注在了他的著作当中。 苏霍姆林斯基在从事学校实际工作的同时,进行了一系列教育理论问题的研究,他的教育专著收在《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

33、 瓦·亚·苏霍姆林斯基的作品在乌克兰国内人人皆知并喜爱,而且在国外许多国家也被广为出版。如众所周知的《我把心给了孩子们》《公民的诞生》《给女儿的信》以及某些论文和小故事。 他的作品每一新版都引起了人们更大的关注和浓厚的兴趣。

34、“上大学的时候,春风得意地买了一辆自行车,然后锁好去别的地方吃了个饭。回来的路上,碰到一个穿得像流氓的人,他的胯下正骑着‘我的车’,我冲过去,一把把他拽下来,说你干嘛偷我的车!他一脸无辜,说这是我自己的。正好碰到警察,就带着他去我的停车点,结果我的车还在那里好好锁着,和他的一模一样。我满脸通红,不知所措。他看了我一眼,说没关系,就走了,没有说一句责怪的话。这件事,让我一辈子都忘不了。”网友“郭大路”说。

35、斯捷帕的话从此变得少了,也不像以前那样顽皮淘气。苏很开心:“斥责发生了作用。”一月后的一天,放学后,苏因事未了,坐在教室加班。斯捷帕也在,他准备把作业做完回家。但当斯捷帕发现教室只有自己和老师后,满脸窘迫,急忙收拾书包想离开。苏并没留意这种情况,无心地说:“一会我们一起去草地采花吧!”斯捷帕愣了一下,眼泪滚落下来,然后提起书包飞奔出了教室。苏这才意识到:“没想到斥责在孩子心里留下了这么大的阴影。”从此,他便懂得了宽恕,并不断引导孩子们学会宽恕。

36、    “可你这么小,怎么就做妈妈了呢?”小牛说。他想,这世界上的事情多奇怪呀。

37、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他创办的巴甫雷什中学现已闻名世界。

38、此次房山区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研究会展示交流暨“我的教育故事”分享会的召开促进了学校在研究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提升,形成可推广的经验和长效机制,并通过交流分享促进与会学校和干部教师受到新启发,产生新思考,规划新举措,为下一步深入、持续的研究与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9、赛诗会很有意思,有的孩子把老师歌颂的太伟大了,蜡烛之类的语言不绝于耳。我告诉孩子们,别人的老路不要紧跟着,要有自己的创新。学生王悦满脸喜悦地举起了手,她说《老师,生日快乐》这首诗是她为老师专门创作的,诗中写道:在今日,百合姑娘齐刷刷地绽开笑脸,我和百合花一起向您说声:老师,辛苦了!虽然同学们总惹您生气,当您看到我们的作业进步时,您一定会为我们自豪!

40、这就使得他能从学校工作的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全面地观察、了解研究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各种现象和问题,避免理论与实践中的片面性,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将其提升到理性的高度,逐步形成自己较为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他的著作是近几十年来罕见的先进教育经验宝库。

41、从20xx年开始,我引领孩子们一起共读。我们一起晨诵,给孩子们送生日诗;中午午读,我和孩子们一起进入美妙的阅读时光。我们经常交流自己的作品,和孩子们一起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教师阅读,给孩子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作用;教师写作,为自己树立了班级威信。

42、正是在从小到大的教育中,我们缺少了宽恕教育这一环,所以一遇到加诸自身或看不入眼的别人行为,我们通常采取的方式就是“同态复仇”。即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暴制暴。

43、从闫学老师和许多特级教师身上我们不难看出,他们的快速成长都与阅读分不开的。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改良自身课堂教学之现状,让我们的课堂不会成为现成真理的灌输与接受的地方;通过阅读,我们的课堂才能成为感受自身理智的存在,实现心灵交流的地方。教师的个人阅读,可以促进教师写作能力的提高,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我们带领孩子阅读,是为了完善人的内心世界。许多优秀品质的培养,都是从阅读中得来的。

44、苏霍姆林斯基在从事学校实际工作的同时,进行了一系列教育理论问题的研究,写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巴甫雷什中学》、《公民的诞生》、《失去的一天》和《学生的精神世界》、《致女儿的信》;

45、这时,苏霍姆林斯基走进了暖房,当他看到季娜手里的菊花时,大为吃惊。但是,他很快注意到了孩子眼里那种无邪的、恳求的目光。他向季娜问明了情况后,感动地说;“季娜,你再采三朵花,一朵给你,为你有一颗善良的心;另外两朵送给你的父母,为他们教育出了一个善良的人。”

46、课堂是反应教师修养的一面镜子,教师只有一辈子不间断地读书,学习,加强自身修养,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使自己的每节课都对学生的发展有益。

47、几年前,媒体报道过一件事。有一家幼儿园,因为总有家长接孩子时迟到,致使老师不能按时回家。为了改良这种情况,幼儿园推出了一个举措——罚款。可万万没想到,实施罚款后,每天迟到的家长反而越来越多。以前,家长迟到了,总是满脸愧疚,这种愧疚,迫使他以后准时来接孩子。现在好了,交了罚款就不会有愧疚感,所以迟到成了一件无所谓的事情。很多时候,惩罚就是这样,它并不能解决问题,甚至会让事情变得更糟。而宽恕,却比惩罚更能改变一个人。

48、《妈妈,我不是弱小的》等教育专著收在《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为师范学生入学必读。

49、在苏霍姆林斯基领导的巴甫雷什中学里,形成了这样一个观念:就是相信一切孩子都能被教育好。这里没有“差生”的概念,只存在“困难学生”或“难教育学生”的说法。在教育实践中,对这类学生一般不单纯由某个教师去进行教育,对他们进行教育往往是整个集体的义务。苏霍姆林斯基一生中就教育过178名“难教育的学生”,这178名学生都有一个艰难的教育过程。每周苏霍姆林斯基都要走访困难孩子的家庭,以便深入了解形成他们道德的初环境,他跟家长们、家长的邻居们、教过这些孩子的老师们进行交谈。

50、回到中国,问周边的人:“你会烧几炷香?会点几支蜡烛?”都回答:而就在此之前,云南大学发生了马加爵事件。与点燃33根蜡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马加爵被枪决后,骨灰至今无人收留。马加爵父亲说:“就当我没有这个儿子!”与马加爵相比,赵承熙要幸运多。因为在美国大多数公众眼里,他也是受害者,甚至是更大的受害者。

51、苏霍姆林斯基在从事学校实际工作的同时,进行了一系列教育理论问题的研究,写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巴甫雷什中学》、《公民的诞生》、《失去的一天》和《学生的精神世界》、《致女儿的信》;

52、孩子喜欢那些喜欢孩子的人书中有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样一段话:孩子们所喜欢的是那种本人就喜欢孩子、离开孩子就不行,而且感到跟孩子们交往是一种幸福和快乐的人。要想让学生喜欢自己,首先自己必须先爱学生。课堂上,把自己的关注面扩大,关注每一位孩子在课堂上的种种表现,及时地表扬好的,指正差的,让每位学生充分利用课堂上的40分钟,学到更多新知识。课余时间,不能吝啬自己的关心和爱心,蹲下身子来多与孩子们聊聊天,多与孩子们做做游戏,让自己融入到孩子们的童真世界中,让孩子们觉得自己的老师像个大哥哥,像个大朋友。当我们始终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一个孩子,我们就会以博大的爱与理解去对待孩子,从而成长为一名真正的教师。

53、大会以“深度融合谋发展、交流共享促创新”为主题展开交流,十渡中心校校长杜永生主持会议。

54、苏霍姆林斯基把安德烈卡叫到一边,问明情况,才知道是同学们都不愿和他组合成搭档。这孩子委屈地认为,是同伴们嫉妒他。苏霍姆林斯基深知这个学生的天性,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时机,便直截了当地对安德烈卡说:“你要明白,安德烈卡,困难的就是迫使自己去感觉。你迫使自己去感觉,那你就会以另一种目光看待你的同学,看待他人。如果你老是认为,你是聪明的人、有才能的人、好的人,那么到头来你就会成一个孤单的人……” 

55、原来,高里亚从上学一个月后,大家就对他产生了一个鲜明的形象:这是一个懒惰成性、常会骗人的学生。在短短的一段时间里,他就表现出了“难教育”的特点。秋天,当高年级学生植树时,他有意破坏了几株树苗的根部,并向全班同学夸耀自己的“英雄行为”。有一次课间,他把手伸进别人的书包,拿出课本,用墨水把它弄脏,再放回原处,并以天真无辜、泰然自若的态度来欺骗教师审视的眼光。还有一天,他们班去森林远足考察,他一路上撞这打那儿。当班主任一位女教师故意不理睬他,向其他学生讲解山谷、丘陵、山和冲沟的有关知识时,他走到全体学生面前,做出滑稽动作,还登上峭壁往下看。老师旁敲侧击地提醒:“同学们,不能走近冲沟边缘,跌下去十分危险!”他突然高声喊道:“我不怕!这个冲沟我滚下去过!”说着就卷起身子滚了下去……

56、    “为什么人要说谢谢呢?”“你想想去吧,谁需要这声谢谢?”小男孩想了想,他要想的事情还很多,他前面的路还很长很长。

57、瓦·阿·苏霍姆林斯基,出生于1918年,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从17岁即开始投身教育工作,直到逝世,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自1957年起,一直是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