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出世【文案97句摘抄】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3-15 09:02:58

道家出世

1、真正的道士追求的是长生不死和得道成仙,他们太平盛世的时候都躲在深山里,用自己的方法修身,但是遇到乱世他们则顾不得这些,全部都要下山济世救人。这时为何呢?

2、其实就是我们熟悉的《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所说“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道生生天生地,生人,万物繁衍,在天有日月星辰,在地有河流山川,在人有圣哲英杰,得道气之精者则为神灵。上乘参玄在“道与一”上用功夫;中乘则以虔敬心,求与天地间神灵沟通,以合天地正法;下乘着眼在万物,他能知有道与神仙,但不能通达其理,且行人间善事,“积功累德,神明自得”,自然有神仙接引帮助。(道家出世)。

3、•庄子:躲世间于世间,藏天下于天下,到底说的是什么?(道家出世)。

4、人生在世总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巍巍如高山,志向高远是儒家积极的处事态度和有我境界。一层为起居与待客的空间,正气,整齐,有序。无规矩不方圆,合乎礼,意尊重。

5、老子所言「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这里「损」就是减少。学习掌握与身体力行的大道,都需要不断给生活做减法。削减到本质,才能回归初心。

6、然而,做一个出世的隐者,就足以代表整个道家的真精神、真风貌了吗?

7、因为老子提倡“无为而治”,即不过多干预事物的发展,顺应天道的自然规律。庄子也提倡“逍遥”,“贵生”的思想,从而给人一种道家是主张“出世”的看法。实则不然,道家其实也有“入世”的思想,首先我们要明确老子曾提出的“无为而治”针对的对象是谁。“清心明察,无为而治”是对统治者提出的,是告诉君主统治百姓、治理国家的方法与途径。显然,老子对话的对象是君王,是统治者。因此,老子的哲学貌似又是入世的。

8、道家思想的高明之处在于,虽然主观上不以取得利益为目的,客观上却可以更好地实现利益。正所谓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这才是老子的高明之处!

9、  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入世”情结尤为突出。

10、吴重庆:中国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

11、  “为学”是修身的过程,是完善个人情志的途径,从而向仁人靠拢。自己做好了,可以影响更多的人,然而孔子想左右的却是君王的思想,想利用其推行自己的“仁政”,从而恢复礼乐秩序。有人曾问孔子为什么不做官,他说:“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他的想法是,推行孝顺之道与兄弟友爱,再把这种风气影响到政治上,也算是参与政治。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在个人、家庭中提倡“孝悌”、“仁”、“爱”的背后,其实有着更远大的打算。即使不能为官,也想从其他方面掺入到国家政治中。

12、清是智慧,厚是福德。修道者不断积累善行、积累福德、扫除业障、开启智慧,虽然一时还不能达于大道,但只要抱定志向,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必定会离道越来越近,必定会离幸福越来越近。真正的得道者,出世与入世并无区别,混然为一。

13、  老子认为“道”是万物之宗,因此我们人为的行事必须顺应“道”,而又由于“道”无形而变化无常、由世间的“自然”所牵引,所以他一再强调“柔”和“无为”,以适应不固定的、自然而然的“道”。这两个主张也是老子的统治之径,贯穿整部《道德经》。

14、  春秋中后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与已成体系的周礼制度产生不相容的局面,如势力强大的诸侯变王天为私田、变分封制为郡县制,政权不断下移,周天子失坠,诸侯竞相争霸,战乱连绵而至民不聊生,社会一片混乱,整个时代遭遇礼崩乐坏。这时,为了挽救崩溃的社会秩序,儒家的主张作为诸子思想之一跳出来,为病态的社会开出药方。

15、•真正有修养,有境界的人,都能管住嘴,守住心!

16、http://www.xqgjsj.com

17、人生有得意也有失意,看淡得失,如水般自由平和,清静无为,顺其自然。儒善道真,只有不断修为,方能如鱼得水,身心自由。地下养心房可品茶、读书、抚琴、赏器、听禅、沐浴、静卧,难得一片清净地。真正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18、  那些抛弃社会与自身的责任义务而隐逸山林、完全不问世事的避世者(出世者),为庄子所不齿,因为他们借“净心”之名,抛弃了基本人伦,把作为人起码的责任与义务都推卸得干干净净,事实上是一种极度自私的行为;另外,这样过于刻意,甚至更有人将其作为一种沽名钓誉的工具,后讽之“终南捷径”,实属虚伪。

19、缺乏意义的「无效社交」不仅徒然无益,还会产生人脉倒退。因为时间精力有限,浪费在「无效社交」上,必然会疏忽真正需要维护的关系。

20、拿吃饭作为例子,人有胃所以要吃饭,吃饭是一个顺应天道的行为。但是如何吃饭呢,如果你非要吃到法国大餐,山珍海味不可,不然就不是在吃饭,那这就是人为了。

21、适当地改变了传统的基本文化,盔甲在社会实践中建立了新的和谐格局和心理平衡,这种情况在战国的大变革时期尤其突出,因为人们已经在坍塌的旧世界废墟中看到了它。突破旧时代所束缚的新时代的曙光。

22、欲望张扬,世态浮躁,用老庄智慧回到自我性情的本真平和状态上来

23、老子观察事物的方法,具有朴素的辩证法观点。他把天地万物的运行生灭,看作是自然规律,指出“道"才是宇宙的本体。人对自然只能任(顺从)和法(效法),而不能违背。他认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双方都是相互依存的。又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肯定了事物对立面的相互依存和转化。

24、佛教《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若只到这里就谓之小乘,但是后面还有:“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到这里就是大乘了。当人们了解万物的虚幻不真,再进一步,将空执也放下,以洒脱的精神对待万事万物,就趋大乘了。

25、入世与出世这两种心态,看似矛盾却又互补,人的一生,无非就是做人和做事,以出世之心低调做人,不事张扬,谦卑忍让,淡泊名利,保持平常心;以入世之心高调做事,积极进取,追求卓越,保持上进心,赢取人生所需。

26、因此你需要不断取舍,在调节和转换中分清主次,逐渐减少不必要的东西,弱化无意义的人脉,把奢侈的时间,留给真正重要和值得的事情上。

27、  就上面这两点,老子的入世哲学内涵和方法论就与儒家的入世哲学的大不相同。儒家提倡以“仁”“德”来规范个人言语行为,从而使社会保持和睦状态;老子则呼吁返璞归真,摒弃刻意的“有为”。老子曾经根据“无为”思想提出很具有现代意义的政治主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道德经·四十三章》)产生、发生的一切,不侵为己有;有所为而不为已,所以不恃之以为资产;身居高位却不以主宰自居而专制横行。这些思想表现就是玄德。有权力的人总有以权力征服他人的冲动,爱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任意支使在下面的人,而无为则意味着对权力的节制和对占有欲与支配欲的消解。这是老子入世哲学的主要方向。

28、另一种则是「功利社交」,以经营人脉资源为目标,本质是某种「交换关系」,基于双方都有对等的价值。相对于维系情感价值的「共情社交」,我们需要做减法的是「功利社交」。因为真正有质量的人脉,根本不是依靠拼命社交而建立起来的。

29、儒家的思想是“是”,儒家的思想是关于世贸组织的治理,而道家的思想是无为而治。但是,儒家的“有为”与道家的“无为”是一样的,这意味着它是自然的,易于遵循。另一方面,主要是争论的“时间”上的差异。一个“时间”是世界的统治,另一个是动荡的时代。

30、一个人的社交范围,其实就是他的价值范围。减少无效社交,才会有更多精力来提升自我价值和能力,吸引相同价值层级者的尊重和信任。

31、他为什么能做到这样,那很简单,就是因为他有道。

32、•易学知识:揭秘梅花易数,预测心法十八诀!

33、中国传统文化以儒道两家为根底,儒家的入世意义自不必言说,而道家尚隐,其入世的“显”则是依托于“隐”来发挥应有的社会作用。

34、修炼中先要身静,身静则心静。身心两静,才容易入静。

35、而儒家提出的“学而优则仕”,“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些理论都是提倡人们“入世”的,但儒家也提出过“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主张,提倡当天下无道,国家政治败坏时,应该寻求隐世。可见,儒家也是提倡“出世”的,只是对于“入世”或“出世”的选择是要顺应大的时代潮流以及发展背景的。

36、在古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现代世界的也积极发展。道家虽然从战国时代即为诸子百家之道教把原为道德哲学家神化了。直到汉朝后期才有教团产生,益州(今四川)的天师道奉老子为太上老君。至南北朝时道教宗教形式逐渐完善。

37、道家的入世,着重体现在其对圣人形象的推崇上。礼拜的圣人对象,礼拜仪式和信仰的背后,蕴含的是该宗教的现实价值追求。

38、老子《道德经》第一章就是讲现实与超越的统一:“道可道,道;名可名,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是修道的纲领。

39、所谓出世,是指修道者隐居避尘,专注于自己的身心修炼;或者出离世间,使自己身心清静自然。所谓入世,是指修道者入于世间以解除众生痛苦、普度众生。

40、老子生活在正处在社会剧烈动荡、贵族领主日趋没落的战国时期。受当时消极、保守思想的影响,老子希望能回到“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时代,建议统治者“无为而治"。他的高理想是“无"。他说学道应天天进益,行道应天减损,减损又减损,一直到无为,无为才能无不为。

41、随着不断调整,你会越来越清楚:什么是生命中重要的东西?什么是真正值得投入精力珍惜维系的?人物亦然。

42、大凡为后世所尊崇的道家祖师,在做出出世和入世的抉择时,往往并不是立足于自我的人生命运,而是拥有审度天下大事的格局,是在阴阳失调的情况下做出的一种人间干预。道祖说:“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43、后,工作标准数值化。如果能够清楚看到时间和事情之间的关联,会更容易判断某件事情是否值得,以及更加高效地分配时间和精力。

44、小乘、大乘是佛教中说法,于道教或其它宗教,也可以参考。乘者,运载之义,以喻能载人达到某种境界。小、大之别,是在释迦牟尼去世之后,学佛者观点不同导致的。大乘佛教徒对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贬称为小乘;若由部派佛教的立场,则以大乘经论不出自释迦牟尼。

45、老子观察事物的方法,具有朴素的辩证法观点。他把天地万物的运行生灭,看作是自然规律,指出“道"才是宇宙的本体。人对自然只能任(顺从)和法(效法),而不能违背。他认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双方都是相互依存的。又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肯定了事物对立面的相互依存和转化。

46、老子,也叫老聃(也有学者认为老子和老聃是两个人),姓李名耳,楚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人。曾任过周王室守藏史。

47、有很多历史名人都是道教之人,范蠡——道商祖师、吴越功臣,张良——汉朝第一开国功臣、张天师之祖,华佗——著名道家方士,王羲之——天师道世家道士、一代书法大家,祖冲之——天师道世家、有名数学大家,似乎历史上所有的道家高人都是出山不是为了贪图名利、而是拯救苍生、一旦了却心愿也是归隐之时。

48、陈少明: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兼任中山大学中国哲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中国哲学学科带头人;

49、•人的“福报”和“命运”中隐藏的秘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50、老子,也叫老聃(也有学者认为老子和老聃是两个人),姓李名耳,楚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人。曾任过周王室守藏史。

51、所以说,一个人从一个凡夫俗子后了道,总是要为世间、要为众生、要为生灵做一些有益的事,邱祖恰恰做的好的。为什么成为一代祖师,成为后世万世敬仰?实际上就是一句话“就是因为他有道”。(中国道教协会孟至岭道长讲解)

52、儒家有句话叫“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是以个人本位的或达或穷为基本立足点而做出的对命运选择的审视,是把“我”融入众生之中后,试图凭借一己之力来拯救天下苍生的理想人格。

53、•肝气不舒常致病,逍遥散是一个妙方!疏肝解郁,健脾和营!

54、如今很多人都到了时刻离不开社交媒体的地步,似乎只有「时刻在线」才能与社会保持联系,获得存在感。

55、其实“入世”与“出世”这两个词在不同的信仰领域都有着不同的解读。道,释,儒三家都有不同的看法,但终都殊途同归。或许大多数人认为道,释两家是主张“出世”,而儒家是主张“入世”。

56、下山的道士,发髻锁发,身裹青袍垮一布包,脚踏棉布鞋,目如晨星,气势如虹,龙行虎步,行如清风拂柳又如疾风过,他们靠着自身的本事本领,行走江湖尘世中,救苦救难,济危济贫,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侠义事迹,在后人口中代代相传。

57、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道士几乎都是不露面的,当然在开放式的宫观,大家是可以看到的。道教在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之高。

58、男孩房与共享空间用旋转窗进行了互通,形成了中式内庭的趣味与对话空间。

59、对于人和社会而言,儒教是关于:为世界忧虑。为了寻求。

60、上海市徐汇区桂平路333号桂林科技园7号楼2楼

61、一间居室,一间书房,一盘围棋,静坐随心,满室清雅。

62、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63、“圆”元素被运用于此处,浓浓的中式风背后,体现的也是传承,对“圆融、圆满”精神原型的传承。

64、简单和丰富都有价值,但复杂和丰富却是两个概念。丰富是刻意的、经过推敲后更合适的选择,而复杂则只是冗杂的堆加,是简单的缺失。

65、“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精神原型,意味着团圆、圆融以及圆满。

66、本文的后不妨替百词斩做个小广告吧,因以下英语课程全部报过,还算有点发言权了:

67、  孔子就是怀着这颗澎湃的入世之心而开创了儒学的,后来的学派发展者都无不朝着这个方向向前迈进。曾子说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是整个儒家学派的共识。

68、江苏省江阴市环城北路27号凯悦国际金融中心A座7F

69、道家有一句话叫“自度度人”,自度与度人向来是并行而不悖的,且两者之间不存在先后的关系。

70、而释家认为众生应该尚静悟,贵解脱,以入定为工夫,以参证为法门,能于此而有所悟入,而后性静心空,脱离一切挂碍。乍看貌似又是提倡“出世”,但试想一下,如果真的“出世”,又何必于红尘之中来宣扬自己的理念呢?佛陀又何必普度众生呢?所以释家又好似“入世”。

71、  其次,从为仕的态度来看,孔子对其的渴望更是明显。从孔子周游列国的行径也可以看出,他总是期待进入并干预这个社会,介入国家政治生活,借助君主来实现自己政治抱负。子贡问孔子:“有美玉于斯,韫匮而藏诸?求善者而沽诸?”孔子亟不可待地说:“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借美玉喻己,渴求得到善者(君主)的赏识,其对入世的迫切之情跃然于纸上。即使是后来如孟子的儒士,也都在徘徊齐梁之间表现出这种热烈的救国之心。由此可知,儒家其实是有着强烈的入世情怀的。

72、老子生活在正处在社会剧烈动荡、贵族领主日趋没落的战国时期。受当时消极、保守思想的影响,老子希望能回到“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时代,建议统治者“无为而治"。他的高理想是“无"。他说学道应天天进益,行道应天减损,减损又减损,一直到无为,无为才能无不为。

73、只是在他们看来,人性是贵“真”的,即在不受干扰的自然而然的情形下,人性的自我发显是真诚的、良善的。因此,一个宽容社会的形成是每一个人的责任,所有人因循自我心灵的彰显,才会形成一个和谐的社会。

74、具影响力的是儒家,法制,道教和墨家。他们各自为新兴的地主阶级设计了一套结局规则,以实现统一的治国计划,从而减少了秦汉以后社会治理选择的基础。

75、所以邱祖,别看就这么一个小举动,这几句话让这一个杀人狂放下屠刀,然后走向和平,解救众生于水火之中,免遭战争涂炭,就是典型的入世。比如说我们十个人,一百个人千军万马,也起不到那个作用,不一定能让成吉思汗放下屠刀走向和平,邱祖几句话就可以,别小看他这几句话,这几句话就是入世的典型代表。张良入世是用他的智慧,谋略作为帝王之师来平定天下,处事的形式不一样,邱祖就用这几句话入世。

76、无论对自己的思虑还是欲望,道家都主张不可恣意,而要有所节制。这包括通过对外在知识追求的限制、管理权力的内收、名利欲望的节度等方法的修炼,以达到在应接他者时自己内心的安宁与祥和。

77、也即是说,道家所推崇的圣人,既不单纯是辅佐君王治国理天下的贤达,也不单纯是逍遥世外的隐士,乃是能够顺应世事阴阳的变化而做出适当抉择的人。

78、以慈悲的心肠去做出力所能及的功德,这既是度人,也是增进本身修行的自度;假若每个人都能够以修行的心来要求自己的日常,虽是自度,却也使彼此之间共生无上精进心,亦为度人。虽然出世和入世的方法有别,但宗教所谈之“度”的核心要义不变。待到度尽世上有缘人,才是真正归隐无所问的时候。此时的“隐”,同样是适时而动,顺其自然,是为道也!

79、干净利落的线条,静谧的灰、素简的白、优雅的棕。走道打破狭长增设书廊,采用透、挑、借等中式建筑设计手法营造了一个凭栏阅的书香意境。

80、如何能够以简洁而纯粹的方式,调节和转换物质能量和精神空间,从而简化生活,过得丰富而非复杂,是获得真正意义上解脱和自由的关键。

81、虽然不论是儒道还是其他百家,其教化的出发点都是与人为善,但却不能忽略人性中因贪嗔痴而升起的无穷欲望。

82、在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我们习惯用物质定义自己:认为拥有什么样的东西,就意味着是什么样的人。在物欲沉沦的过程中耗费精力,迷失自我。

83、自我节制的结果是对他者的宽容。《老子》讲“和光同尘”,《庄子》讲“宽容于物,不削于人”,即是说在人世中,需要一种宏阔的心态对待另一个与自己不同的他者。但这并不是说道家主张无原则的原谅,老庄对道、德有自己的坚守。

84、近代奇僧上光下厚老禅师,据说可放出"三昧真火"

85、儒家是中国古代自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有影响的学派之一。做为华夏固有价值系统的一种表现的儒家,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学术或学派。一般来说,先秦时,儒家也只是诸子百家之与其它诸子百家一样地位本无所谓主从关系。

86、再次,道家处世之道要求不能局限于自我与他者的区分。在著名的“楚王遗弓”的故事中,老子藏弓于天下的视野比孔子藏弓于人的视角宏阔得多。《庄子·大宗师》有“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的著名寓言。道家追寻的高道德不是儒家信仰的仁德,而是一种不为外在名利引诱也不为内在思虑控制的自我性情的自然发显,是一种空灵虚静之“虚”德,而不是有着仁义等实质内涵的“实”德,是为“游心乎德之和”“道通为一”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精神境界。在道家的处世哲学中,如果人们都能达到这种境界,那么和谐社会的理想就是现实的。

87、对于修道者而言,出世修炼,不是终南捷径,也不是逃避社会责任,而是要扎扎实实地下功夫。丘长春祖师曾在《垂训文》中将修炼分为三个阶段:“夫上乘者,修真养性,苦志参玄,证虚无之妙道,发天地之正气,除尘世之冤愆,……夫中乘者,秉心演教,礼忏诵经,讽太上之法科,礼天尊之宝号,信心恳祷于圣前,虔诚斋戒于廊庙,清静身心,阐扬大道,一念纯真,常存正法。……夫下乘者,修宫建庙,印经造像,修桥补路,……以待功行圆满,自有金童接引,……。”这样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呢?

88、道人羽扇纶巾、谈玄悟道的模样,恰恰满足了人们对己心所向却又力所不及的一种生活状态的向往。从这层意义上来说,道家自太上道世五千真言以来,其所追求的无为、自然、逍遥、避世、修真等生活方式,确确实实堪称为隐逸风尚的典型代表。

89、按照道家的吃饭方式,以饥为食,未饱先止。吃饭是如此,人生的各个方面都是如此,要做减法。

90、因为面对更多的困难,所以修大乘、修入世法,就要有更多的智慧与能力,而这正是通过出世修炼心性、修炼身命而实现的。出世修炼是入世行道的保障,小乘是大乘的基础。《道德经》第六十三章:“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怀慈悲心,做天下人的事业,要讲究方法,合于自然,不能仅凭一时热情,更不能妄为。《道德经》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因为盗火给人类,与宙斯发生了冲突,后来和解了。这个和解所比喻的也许就是人类的主观努力与客观规律的和解,《周易?乾?文言》:“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与此同理。

91、《列子?仲尼第四》借孔子对颜回的话说:“汝徒知乐天知命之无忧,未知乐天知命有忧之大也。”从宇宙角度看万物,就如《道德经》第五章所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从每一个生命的角度去看,则如《道德经》第四十九章:“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第二十七章:“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圣人既能看到天地万物的生死无常,包括地球、太阳系、银河系……都不能永恒,圣人又看到了每一生命的活泼泼的存在。《道德经》第六十七章:“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天下没有自私自利的得道者。得道者的慈,是出于自然的、不怀功利心的慈。佛教说: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92、  ①时间本根。“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说明了“道”是产生万物的造物者。

93、老子讲“万物负阴而抱阳,充气以为和”,是说万物保持阴阳平衡才能存在。人禀受天地之气而来,在世间也需要保持和谐状态。首先是自我身心的和谐。庄子在《人间世》中提到“形莫若就,心莫若和”的说法,意指以虚无之心平和之境应接事务。

94、修道是修活人之道,不是习死人之理。小乘是大乘的基础,出世功夫是入世事业的保障。修道者在炼至智慧恒定、不再为外物困扰,命功坚固、不轻为寒暑所侵时,自身对宇宙自然之理有了正确的理解并得到实践验证后,也往往随缘济世的。王重阳祖师在《重阳立教十五论?第十四论养身之法》中也论述过:“法身者,无形之象也。不空不有,无后无前,不下不高,非短非长。用则无所不通,藏之则昏默无迹。若得此道,正可养之。养之多则功多,养之少则功少。不可愿归,不可恋世,去住自然矣。”愿归是指出世。

95、道家坚信“柔弱胜刚强”。《老子》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这种思维常被后世误解为阴谋论。其实,这里的“欲”不应强化解读,而应弱化为一种自然而然的结果。即应接事务时采取低姿态,想要的结果自然而然会得到。

96、如果你有水平有资本,无需要刻意社交,也会有值得维系的互利友谊。如果你本身毫无见地和价值,那么任何社交,都不会带给你资源和人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