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不释卷的意思是什么
1、程门立雪:旧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指尊敬师长;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手不释卷的意思是什么)。
2、(示例):都说他的人是个好的,只可惜了一件,是犯了“不学无术”四个字的毛病。
3、成语出处:三国魏 曹丕《典论自叙》:“虽在军旅,手不释卷。”
4、清.王晫《今世说.德行》:“闵象南老好观书,年七十余,每夜漏下二三十筹,手不释卷。”
5、乾隆二十年(1755年),戴震在北京纪昀家中住,一方面当家庭教师,一方面从事学术研究。在此期间,他写成了《周礼太史正岁年解》等书,名扬天下。后来,他离开北京,在扬州、保定等地为学。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乾隆下令开馆纂修《四库全书》,纪昀被任命为总纂官,他向皇帝推荐才华横溢的戴震为纂修官。戴震在纂修官这个职位上干了四年,主要校勘天文地理、语言文字等方面的书籍,宋儒张载尝言学者要“为往圣继绝学”,天文地理、语言文字之书堪称绝学,这些书籍之难度足以使一般学者望而却步。梁启超说:“四库全书天算类提要全出其手。”倘若戴震没有常年读书的积累,没有深入的思考,是断不会有其学术事业上的大丰收。
6、孙权列举自己及前人的例子,说:“光武帝在行军作战的紧张时期,仍然抓紧点滴时间,认真读书学习。”吕蒙深受感动,从此发奋学习,学问提高很快。
7、 顾炎武(明末清初的爱国主义思想家、著名学者) 顾炎武外出旅行,都随身用二马三骡装书。到了险要的关口,就叫来身边退役的老兵询问这里的详细情况。他有时走在平原旷野时,也在马背上默读各种经典著作及注释注解与阐发。可贵的是顾炎武并不是读死书,一旦发现与平日所闻不合,还要打开书进行核对校正。正是有这一精神,顾炎武根据实地考察,完成一部集文献资料与实地历史考察相结合的著作《天下郡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多么充满爱国激情的名言,就是源于这位爱读书的学者。
8、基本释义:学:学问;术:技能。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9、 孙权举了很多例子推心置腹地对他说:“曹操一把年纪了还是很好学;汉朝光武帝刘秀当兵的时候也手不释卷。我在年轻的时候努力的读了很多书,觉得自已有了很大的长进,你为什么不可持续发展寻求上进呢?你年轻聪明,如果能多读一些史书和兵书,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就。”吕蒙听了孙权的话以后感动,便抓时间开始学习《左传》《孙子》《史记》《六韬》等很多书籍。因为吕蒙孜孜不倦的努力与坚持,没过多久,他能够引用很多古文来说话了,周围的人都说他不再是那个“吴下阿蒙”了。
10、停了停,孙权又说:“时间嘛,要自己去挤出来。从前汉光武帝在 行军作战的紧张关头,手里还总是拿着一本书不肯放下来呢!你们 年轻人更应该勉励自己多读点书。”
11、匡衡、祖莹、唐铸万应说是幸运的,历史留下了他们的名字,实则还有亿万热爱读书的普通百姓,虽然没有留下名字,却同样值得尊重。正是一代又一代热爱读书的普通百姓接续传承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文化才能历经五千年而不绝,并始终有一股来源于普通百姓的力量注入其中,使其活力无限。
12、示例:这位老教授从早到晚手不释卷,天天如此。
13、基本释义: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益:好处。读书总有好处。
14、孙权听了,微笑着说:“你可以先读些《孙子》、《六韬》等兵法书, 再读些《左传)、《史记》等历史书,这些书对于以后带兵打仗很有好 处。”
15、译文:光武帝在行军作战的紧张时期,仍然抓紧点滴时间,认真读书学习。
16、译文:光武帝在行军作战的紧张时期,仍然抓紧点滴时间,认真读书学习。
17、基本释义:手不离书本。形容勤学不倦。释:放开。卷:书本。
18、用法: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指十分勤奋好学。
19、[成语解释]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20、今天我们身处市场经济与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不少人产生了一种颇为消极的情绪:读书有什么用?反正也读不了那么多书。实则,这个时代不仅更需要我们读书,而且需要我们有更宏大的眼界,用更高效的方法去读书。古人尚且手不释卷,今人哪有舍弃书本的道理?(石志刚)
21、1:释,就是“放下”的意思,卷,就是“书”
22、他是那么酷爱读书,你总是可以看到他手不释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