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伏尔泰
1、只应该抑制鲁莽的轻率,而不是明智的大胆。没有这种明智的大胆,人的思想不可能取得任何进步。
2、在英国,没有哪个贵族能用一个命令就把谁匆匆投入狱中;若以非正当理由将他拘留,一张人身保护令就可立即获释。
3、诚然洛可可艺术有太多的物质上的欣赏和满足,同时也产生了精致典雅的难以超越的数以千计的艺术品。
4、一个民族只要通晓各种技艺,不受外族的征服和被迫迁徙,便不难从废墟中站起来,并总是会重新兴盛的。
5、《哲学辞典》是伏尔泰的一部著作,该书旁征博引,论述范围极其广泛,从宗教、历史到文化的各个方面均有涉及。
6、要在这个世界上获得成功,就必须坚持到底;剑至死都不能离手。
7、一次,摄政王为节省开支卖掉了皇室马厩半数的马,伏尔泰闻知后评论说,更明智的办法,是裁掉朝廷里半数的蠢驴。
8、爱米莉在伏尔泰的一生中,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女人;所以,伏尔泰与她的一段情缘,也应当写一写的。(法国伏尔泰)。
9、伏尔泰与卢梭是一对观点上的怨偶,绅士却不乏激烈地吵了一辈子,但据说一生只见过一面。卢梭年轻时是伏尔泰的崇拜者。而伏尔泰是看不上卢梭的。卢梭第一次将自己的书寄给伏尔泰,伏尔泰压根儿就没读。五年后,卢梭给他寄了第二本,他才回了信,不无讽刺地反驳了卢梭的观点。从此两人就没断过辩论。卢梭一生强调“回归自然”,伏尔泰却极不赞同。
10、人类第一个国王乃是一名成功的士兵,国家的功臣无需有荣耀的祖先。
11、他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法兰西优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
12、伏尔泰在《哲学书简》中为人世间的幸福提出了一种新的观念。
13、 欢迎仪式上,我们赠上为法国师生精心准备的礼物。
14、“我的表姊爱米莉是一个样样都大得可观的巨人,精强力壮异乎寻常,不成体统至矣尽矣;她的皮肤之粗劣有如豆蒄刨床一般。”
15、他的思想跨越古今,但是对许多问题他并没有提供现成的答案,而是摆出各种可能,促使读者自己思索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16、本书用大量事实揭露教廷的黑暗和腐朽,反对宗教狂热、宗教迫害和教派斗争,并以犀利的文笔、磅礴的气势、上下数千年,纵横几大洲,向人们展示了世界各重要民族的精神和风俗的宏伟画卷。指出了人类从愚昧进步到文明的艰辛历程,从而揭示出人类必然走向理性时代的美好前景。
17、Unecomédieàl’épreuvedutemps
18、“对善良的人进行迫害的那些人将会认识到,我披着圣衣保护着自己。”
19、洛朗咖啡馆(CaféLaurent),曾是启蒙时代(十八世纪)的思想家们光顾的地方。亲临的感受,果然非凡,真不知道该如何定义其类别。
20、出生于1688年的马里沃,是一名公务员的儿子,在外省长大,后来在巴黎上大学。马里沃是一名记者,同时也是小说家。他初出版的是一些诙谐小说,18岁时就写下了第一部剧本《谨慎公正的父亲》。二十几岁时,他的剧本就被搬上巴黎的意大利喜剧院和法兰西喜剧院的舞台,之后他的一系列喜剧《因爱而雅的阿尔乐甘》、《爱的惊喜》(上下)、《双重背叛》、《反串王子》、《爱情偶遇游戏》、《爱的胜利》等作品相继收获赞誉。
21、进展如此迅速,从伏尔泰这边来看,主要也是出于一种思想上的共鸣、精神上的需求。
22、伏尔泰被殴打的事,就发生在苏里公爵的家门口;公爵自然也会蒙羞的,可是公爵不愿意帮助他申冤,对他说:
23、长的莫过于时间,因为它永远无穷尽,短的也不莫过於时间,因为我们所有的计划来不及完成。
24、伏尔泰与孟德斯鸠那时是否结伴来过洛朗咖啡馆不得而知。
25、在理想的美好世界中,一切都是为美好的目的而设。
26、1718年11月18日,他在狱中写的悲剧《俄狄浦斯王》搬上了巴黎的舞台,竟然连续上演了45场;他一下子就红得发紫了。
27、处于弥留之际的伏尔泰,突然发了怒,他喊道:
28、他在该书里对英国的两d制,借用一个英国人之口作了介绍:
29、1753年,伏尔泰与另一位国王赏识的科学家莫佩尔蒂发生争执,写文章讽刺莫佩尔蒂的荒谬论文。但后者得到国王的支持。这一事件导致了伏尔泰与国王关系的破裂,并促使他离开普鲁士,此后他全心投入到火热的启蒙运动中。同时,除了继续创作戏剧作品外,他还完成了《彼得大帝治下的俄罗斯》、《议会史》等历史著作和《老实人》、《天真汉》等哲理小说。伏尔泰的不倦斗争,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他本人也被人们尊称为“凡尔纳教长”。
30、法国思想家伏尔泰(1621-17030),提出了“生命在于运动”的格言。他喜欢散步、跑步、击剑、骑马、游泳、爬山、日光浴等运动。直到80岁高龄时,还和朋友一起登山看日出。
31、另外还有一个好处,可以利用夏特莱的身份保护自己;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个判断是正确的,在伏尔泰遭受迫害、多次处于危险之时,侯爵固真四处去活动与调停。
32、《巴黎高等法院史》:法国大革命前的历史缩影,叙述巴黎高等法院的源起、发展、演变和消亡
33、伏尔泰也许不是一个深刻的哲学家,但是他的表现说明,他是一个恰到好处的哲学家。
34、伏尔泰虽然没有看到在他身后11年发生的法国大革命,但他被公认为是思想启蒙运动的“领袖和导师”,“18世纪欧洲思想的泰斗”。
35、“正因为我们能够轻狂一下,所以大多数人没有上吊自杀。”
36、1750年,伏尔泰应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腓特烈大帝)邀请到柏林,得到宫廷文学侍从的职位待遇。
37、更多全面的广州大剧院女性艺术节专访报道,相关精彩内容以及演出活动排期,都会刊登在凤凰网的专题中(http://biz.ifeng.com/fashion/special/nxysj/index.shtml?2)。
38、次年,法文版改名为《哲学通讯》在里昂秘密出版;出版商偷运到巴黎的1500本,几天内便被抢购一空。
39、1726年,伏尔泰又遭贵族德·罗昂的污辱并遭诬告,又一次被投入巴士底狱达一年。出狱后,伏尔泰被驱逐出境,流亡英国。在英国居住三年期间,详细考察了君主立宪的政治制度和当地的社会习俗,深入研究了英国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和牛顿的物理学新成果,形成了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主张和自然神论的哲学观点,著作《哲学通信》。
40、(我们不太知道的还有,卢梭曾致力于音乐的平民化,我们用的音乐简谱便是他在1742年发明的,后经日本传入中国。他曾想在音乐上有所建树,结果在1750年因其文章《论科学与艺术》获奖而一鸣惊人,从此无心插柳地成了思想家。其观点——科学与艺术的复兴不但无助于敦风化俗,恰恰相反,当科学与艺术沦为一种工具,将会造就更大的堕落——在今天仍然不过时,或者说更加得到印证。)
41、伏尔泰早就知道,文人如果没有独立的经济实力,就会受人轻视与摆布,就会失去精神的自由;因此,只有放下架子,靠自己的能力去发财才有出路。
42、启蒙时代对人们大的惊醒是要敢于质疑,无论哪个领域哪个层面,因此“君权神授”受到极大挑战,而个人自由、众生平等、国家民主,得以大力倡导。
43、“文学毫无用处,只会把人引向饥饿和死亡。”
44、在这里,伏尔泰还出资建造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实验室。1737年6月,法国科学院进行一项有关火的性质的有奖征文,他与爱米莉各以论文参赛,也都获了奖。
45、那时,沙龙文化很流行,很多言论都是通过这种形式传播,甚至宫廷也会通过这种渠道收集民意。这里自然是文人们高谈阔论的优选地。
46、法国和它的盟国还在举行毫无意义的仪式,为并未真正取得的胜利感谢上帝。这是一种为了鼓励必须永远加以欺骗的百姓而确立的习俗。
47、我只聊聊他的性情及其生活上的那点事;凡是涉牵到历史大事件,就省略掉,因为头绪繁杂,说来又会觉得乏味的。
48、人们历来都把伏尔泰阐述人类文明的历史著作视为世界文化史之先河。
49、1750年爱丽舍宫(ElyséePalace)曾是夫人的寓所,也是夫人的沙龙地点之一
50、《俄狄浦斯王》一剧大获成功之后,就连摄政王也过来捧场,并发给他政府年俸;伏尔泰一时得意忘形,把原来的屈辱羞耻全抛到脑后,一时间竟会成了个攀附权贵、吹须拍马的文人。
51、《老实人》是伏尔泰在反对专制主义和封建特权,追求自由平等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斗争中创作的不朽作品。《老实人》文本写于1759年。
52、1778年2月10日,当84岁的伏尔泰回到阔别29年的巴黎时,他受到了人民热烈的欢迎。这时是伏尔泰人生发展的辉煌的顶点。不久,他便病倒了,于同年与世长辞。临终前,伏尔泰对自己的后事做了嘱咐:把棺材一半埋在教堂里,一半埋在教堂外。意思是说,上帝让他上天堂,他就从教堂这边上天堂;上帝让他下地狱,他可以从棺材的另一头悄悄溜走。伏尔泰的灵柩被巴黎人民永久地摆放在先贤祠中,并亲切地称呼他是“精神王子”。伏尔泰是启蒙的斗士,一生为思想和言论自由而战,靠自己的笔过一种独立的生活。
53、朋友们让他端坐在一辆马车里,装作他还活着,这才得以出城。
54、话说1725年12月,也就是1718年上演了《俄狄浦斯王》一举走红以后;这时,他在各种社交场所里,头尾已经悠哉地混了约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