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象征着什么精神
1、端午节的起源与演变,蕴含并承载了丰厚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内涵。
2、端午习俗多,根据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习俗细节上的差异,虽然各地过法虽不尽相同,但划龙船、食粽子是普遍习俗。端午节通过传统民俗活动展演,既能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很好的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3、五月端阳时分,龙舟竞渡,粽叶飘香。人们都说,这是为了纪念战国末年的楚国大夫屈原。但是,端午节的出现只是为了纪念屈原吗?
4、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5、祈福平安:从古时候起,端午节就有着祈福平安的内涵寓意,古人会在这一天集体进行聚午宴、佩戴长命缕、画额、洗草药水等等活动,以便能够祈福家人和自身平安。所以端午节是一个盛大的节日,直到今天我们对端午节的重视程度依旧没有降低过,甚至将其设立为法定节假日。
6、虽然时代在发展,但是传统节日里的某些东西还是不变的。为了记忆深处的粽子回家过节,又何尝不是一种传承。让我们既享受当下的天伦之乐,又追怀祖先的盛德、美好与忧伤。(端午节象征着什么精神)。
7、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无形“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形式与文化内涵也逐渐体现出不同的风貌来。但始终不变的,是我们从端午文化中汲取到的精神滋养。
8、端午那天孩子们问起粽子的起源,我当时虽乘机大讲了一顿屈原,心里却在暗笑,恐怕是帮同古人撒谎罢。不知道是为了谎的教育价值,还是自己图省事和藏拙,反正谎是撒过了,并且相当成功,因为看来孩子们的好奇心确乎得到了相当的满足。可是,孩子们好奇心的终点,便是自己好奇心的起点。自从那天起,心里常常转着一个念头:如果不相信谎,真又是甚么呢?端午真正的起源,究竟有没有法子知道呢?后我居然得到了线索,就在那谎里。(闻一多《端午节的历史教育》) (端午节象征着什么精神)。
9、历史上关于粽子的记载,早见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粽”字本作“糉”,芦叶裹米也。从米,葼声。西汉把粽子做为早出现的端午时食,应属“枭羹”。《史记》“孝武本纪”注引如淳言:“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以恶鸟,故食之”。
10、粽子,其起源是用以从龙舟上撒入江河之中,借以祭祀屈原。后来衍变成为一种人们喜爱的时节食品。苏州、嘉兴的粽子一直是遐迩闻名。
11、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四大传统节日之源于上古时期的民间崇拜及其祭龙习俗,后来不断融入文化内涵,逐步演变为挂艾草、浸龙舟水、洗草药水、栓五彩绳以驱灾辟邪,祭龙祖、划龙舟以祈福纳祥,食粽子、五黄以亲人团聚的热闹欢庆节日。由于各地习俗各有侧重,因此端午节又被称为端阳节、重五节、午日节、龙舟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等。
12、避瘟保健与追念先贤是端午节俗的两大主题。这两大主题自六朝之后,一直存在于端午节俗之中,一直服务于民众的生活。如果要更仔细地看,全生避害的节俗普遍存在于南北地域的民俗社会之中;追念先贤的传说同样流传全国,其中纪念屈原的传说,一般集中在知识阶层,当然在两湖地区人们纪念屈原的色彩更浓。
13、端午的节日娱乐在南朝时就有“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10斗草有两种斗法,一种是文斗,斗草名,互相以草名对答,如对对联,比如《红楼梦》第六十二回所记“观音柳”对“罗汉松”,“君子竹”对“美人蕉”等,对不上为输;一种是武斗,比试草的韧性,以强健为胜。白居易《观儿戏》:“弄尘或斗草,尽日乐嬉嬉。”民国四年《顺义县志》记载:端午“男子于郊原采百草,相斗赌饮”。11踏百草习俗,在后代演化为端午郊外出游,明代北京人“无竞渡俗,亦竞游耍”,除了游天坛避毒外,南耍金鱼池,西耍高梁桥,东耍松林,北耍满井。12清代天津武清也有“耍端午”之说。13在北方地区还有端午射柳的游戏,另外南北一些地方都有端午打石头仗的习俗。
14、端午节里既有关爱生命的主题,也有尚美的愿望。比如,插艾蒿表面上看是祈福消灾,实有夏至之时驱除蚊虫毒疫之功效。喝雄黄酒、菖蒲酒具有强身健体之作用,民间谚语就有“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走”。赛龙舟作为体育比赛,是力量的较量,也是万众一心的标志,参加比赛的人全神贯注,奋勇向前,观看比赛呐喊助威,欢呼雀跃;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娱乐人们的生活。佩五彩丝、五色缕、五色缯为的是辟邪驱瘟、保佑安康、延年益寿。五彩、五色中都有五象征五方、五行,五行相生相克,阴阳才能平衡,身体才能健康。从审美的角度看,五彩丝、五色缕、五色缯,色彩缤纷,具有装饰点缀作用,它又是美的象征,深为广大百姓喜爱。端午节还有回娘家的习俗。许多地方将端午称为“女儿节”,媳妇回娘家时,要带酒和肉,感谢父母的养育的之恩,同时,娘家也要回赠给女儿女婿一些礼物,希望女儿家人丁兴旺,生活美满幸福。
15、话说许久许久以前,闻一多正在家里包粽子,突然孩子跑过来问粽子的起源,闻一多撒了个“谎”。
16、对于一名高三生而言,端午节的起源究竟是什么也不再重要,因为端午更多意味着即将到来的高考。而面对高考,也不妨把它想得简单一点,不必担忧什么前途,不必后悔“该念的书都没有念”,它仅仅是一次上大学的机会,而上大学也不是什么改变命运的十字路口,仅仅是一次增长见识的良机。闻道有先后,在大学里的师长和同学,都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启迪,甚至让你觉得颠覆自我都是一次快乐的蜕变。想象一下,从大学校门迈出那一刻起你会变成什么样,就足以让自己期待。
17、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18、屈原等历史先贤的精魂依然传承于故乡的江河大地。时至今日,每到端午,人们在江上抛粽子、赛龙舟、吟唱招魂与安魂曲。“有也回,无也回,莫待江边冷风吹”的古老歌谣,依然回荡在屈子故乡人的心头。秭归人以粽子象征屈原的经历与人格,当地流传着这样的《粽子歌》:有棱有角,有心有肝。一身洁白,半世熬煎。
19、总之,端午节日五大要素相互补充、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端午节俗传统,从而维持了端午节日形态的稳定,了端午在传统节日体系中的重要位置。
20、在全球化的时代,世界文化大融汇的今天,守住自己的身份,增强民族的凝聚力,传承屈原所代表的文化精神。通过开展多种传统节俗活动,将文化传承融入民俗节日中,让人们在端午这个特定的节日中回归传统,在与祖先的对话中,感受伟大爱国诗人高尚的品格,增强我们的民族意识与文化使命感,让优良的民族文化传统在现代生活中得以延续更新。
21、后来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22、在千年的传承发展中,形成了具有全国共享意义的端午节节俗传统,那就是避瘟保健与追念先贤。这两大传统既是端午节的精神核心,也是端午节历久弥新的内在动力。端午节在南北各地虽然有丰富多彩的节俗内容,但在对具体节俗内容进行分析之后,我们可以将传统端午节俗提炼出五大节日要素,这五大节日要素是:全生避害(避瘟保健)、人神祭祀、饮食、娱乐、家庭人伦等,这五大要素能够覆盖全国各地的端午节俗。下面我们具体来分析这五大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