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克林发明电
1、(1)宋德生,李国栋.电磁学发展史(修订版).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
2、电是被美国的科学家富兰克林发明的。电本来就存在,不是发明的,而是被发现的。
3、爆笑的小学生日记《米小圈上学记》开播啦!
4、乔治·欧姆的结论简洁漂亮,然而长期以来,许多自命不凡的科学家、教授们都不喜欢这位中学老师做的土实验,认为金属导电性质没有那么简单,甚至嘲笑他的著作是“对自然尊严的亵渎”。当然,也有人持支持态度,比如电流计的发明者施威格就跟他说“是金子总会发光”。乔治·欧姆本人也极感郁闷,觉得四旬年纪来玩科学是一种失败,他甚至辞去了科隆大学的教职,又去干起了老本行——收入较高一些的私人教师。1831年,有人重复出了相关的实验结果,人们才开始将信将疑。直到1841年,英国皇家学会授予乔治·欧姆“科普利金质奖章”,算是给了他科研工作的一个公开的肯定乔治·欧姆总结出的金属导电规律被命名为欧姆定律,后人为了纪念他,把电阻的单位命名为欧姆,简称“欧”,符号为Ω。
5、如今,人们知道,产生电阻的根本原因,在于电子在材料内部运动时会遇到各种阻碍。就像你开车上了高速公路,每每遇到收费站都可能会堵车一样,因为堵车导致整个车流变慢。电子在运动过程也要付出它自己的“买路财”,它可能发生碰撞导致能量损失,部分电子跑得慢了甚至被材料困住跑不动了(图6)。电子大军从进入材料,到奔出材料,需要一路厮杀,难免损兵折将,也难免有大量伤病,终导致出来的电子部队不一样,这就是电阻的起源。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和法拉第的电磁场概念告诉我们,电子之所以能够运动,是因为受到了电场或磁场的作用力。在没有外电场情况下,电子在材料内部运动是杂乱无章的,无法形成固定方向的电流;但是一旦建立电场,电子就会受到一致方向的作用力,从漫天飞的状态秒变成齐步走的状态,形成方向稳定的电流(图7)。需要注意的是,电子在材料内部的运动速度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快,尽管电场或磁场可以光速建立起来,但是电子毕竟有一定的质量,跑起来还是要远远低于光速。一般来说,电流传播速度指的是接近光速的电磁场速度,而非电子运动的速度。而决定电子在材料内部的运动方式,以及运动过程会受到怎么样的阻碍,关键在于材料内部电磁场的分布。至于材料内部电磁场是怎么分布的,它们又是如何影响电子的运动状态呢?直到今天,这仍然是物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富兰克林发明电)。
6、意大利的解剖学教授伽伐尼发现闪电使解剖室内桌子上与钳子和镊子环连接处的一只青蛙腿发生痉挛现象。严谨的科学态度,使他没有放弃对这个“偶然”的奇怪现象的研究。他花费了整整12年的时间,研究像青蛙腿这种肌肉运动中的电气作用。后,他发现如果使神经和肌肉同两种不同的金属(例如铜丝和铁丝)接触,青蛙腿就会发生痉挛。这种现象是在一种电流回路中产生的现象。但是,伽伐尼对这种电流现象的产生原因仍然未能回答,他认为蛙腿的痉挛现象是“动物电”的表现,由金属丝构成的回路只是一个放电回路。
7、古罗马有一位医生建议患有痛风、头疼的病人,去触摸电鳐,这位医生认为强力的电击或许会他们的疾病。
8、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证据,他的这一结论并不被人认可。(富兰克林发明电)。
9、我们用的电池和伏特当初所制造的电池组,是运用相同的原理。电池的外壳都是由锌制成;锌的外面再会覆盖一层塑料或洋铁皮,以防止电池发生渗漏的情形。在电池里没有银片或铜片,而是在正中央有一根碳棒(像很粗的铅笔芯)。电池里的碳棒和锌的外壳之间装的是浓稠的糊状化学物质。
10、 Science公布2015年十大科学突破:基因剪刀居首(2015-12-21)
11、不过为流行的还是在建筑物上安装中国式的避雷针――龙吻脊。1688年,法国旅行家卡勃里欧列·戴马甘兰来中国游历之后,写了一部名叫《中国新事》的书。书里写道:“……当时,中国屋宇的屋脊两头,都有一个仰起的龙头,龙口吐出曲折的金属舌头,伸向天空,舌根连接着一根根细的铁丝,直通地下。这样奇妙的装置,在发生雷电的时候就大显神通,若雷电击中了屋宇,电流就会从龙舌沿线下行地底,起不了丝毫破坏作用。”
12、古代劫匪:“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
13、在电学史上,富兰克林是第一个正确阐述电的性质的人,堪称是电学的先驱。
14、 这里距离北京仅150公里,空气质量好到爆!(2015-12-21)
15、水电资源是我国的优势资源,开发水电是能源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的要求,是国土资源利用与区域经济振兴的要求,是国家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与实践,我国水电技术已居世界前列,足以支撑水电产业的蓬勃发展。国家电力体制的改革与水电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将给水电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电力结构的优化调整,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我国水电产业迎来发展机会的增加。
16、1732年,美国的科学家富兰克林认为电是一种没有重量的流体,存在于所有物体中。当物体得到比正常份量多的电就称为带正电;若少于正常份量,就被称为带负电,所谓“放电”就是正电流向负电的过程(人为规定的),这个理论并不完全正确,但是正电、负电两种名称则被保留下来。
17、1752年6月,自学有成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做了一个古今闻名的风筝实验;他与儿子在雷雨中放风筝,将空中的闪电吸引过来,在风筝线另一端捆绑的一只金属钥匙与富兰克林的手之间,产生一系列的电花,他同时感受到麻电的滋味,这证实了闪电是电的一种现象。
18、邯郸牛小学生作文:我妈妈是卖南沿村拉面的,惊呆老师!
19、他的发明,基本上都是很实用的,因为他发明的初衷便是帮助人。
20、1752年,富兰克林提出了风筝实验(。其他科学家在实验中,将系上钥匙的风筝用金属线放到云层中,被雨淋湿的金属线将空中的闪电引到手指与钥匙之间,证明了空中的闪电与地面上的电是同一回事。后来他根据这个原理,发明了避雷针。
21、(风筝实验听起来疯狂无比,但是后人对于这个实验是否真正存在莫衷一是。)
22、富兰克林在1752 年10 月写给柯林森的信中介绍了他的风筝实验。风筝的主体是两根交叉的雪松木条,上面系着一条丝绸手帕。风筝的顶端伸出一根细金属丝,连接着一条长长的绳子。在绳子末端、接近富兰克林手持处的位置,系有一把金属钥匙,钥匙下面连接着另一条丝绸手帕。风筝放飞时,富兰克林的手就抓着这条丝绸手帕。整个装置虽然简单,却可以驯服大自然的力量。
23、在富兰克林这里,“放风筝绑钥匙”其实只出现在他的设计中,兴许是因为他的光环太多了,大家都直接把设计当做已经发生了的事实,口口相传,就变成了他通过风筝实验发现的电。名人效应大致就是如此吧。同样的例子还有华盛顿,他也从来没砍过樱桃树。
24、初,英国人广泛采用了富兰克林的尖头避雷针。但是美国独立战争(1775年~1783年)爆发后,富兰克林积极参加独立运动,并且是独立宣言的起草人之一。于是富兰克林发明的尖头避雷针在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眼中似乎成了将要诞生的美国的象征。据说乔治三世在盛怒之下,召来英国皇家学会会长约翰·普林格尔,向他施加压力,要他公开宣布圆头避雷针比尖头的更安全,要求要全英国的避雷针都改成球状。
25、这是一项危险的试验,事实上,同时期有其他科学家进行类似的实验时被电击致命(如1753年8月6日电气和大气电研究的先驱、德国物理学家格奥尔格·威廉·里奇曼在进行雷电相关实验时遭雷击身亡)。至今仍有不少人对于富兰克林当年是否真的进行了这样的实验,或实验到底是如何进行,还心存疑虑。
26、亚历山德罗·伏特(图1),出生于一个传统天主教家庭,优哉游哉的生活里同时隐藏了一颗不羁的内心。他和奥斯特同学一样,喜欢诗词歌赋,也喜欢科学,诗歌用来泡妞,科学用来娱乐。他不惧礼教,和一位歌女同居到50岁,然后和另一个女人结了婚。他也不被当时科学大牛们的条条框框束缚,而是自由地探索他所向往的科学。莫森布鲁克发明莱顿瓶后,伏特也搞来一个玩玩,为了实现不断往莱顿瓶中充电,他早设计了一个静电起电盘。基本原理还是靠金属和绝缘树脂圆盘之间的摩擦,然后通过静电感应让接地的金属带同种电荷,再把电荷转移到莱顿瓶。显然这种方法和后来盖吕克发明的转动摩擦起电盘一样,需要人工发电,做的体力活太多,不太适宜用来做电学实验。不过,靠这个紧跟时代潮流的小发明,伏特就以29岁的年龄成为了大学教授,然后以此身份名正言顺地周游欧洲列国,拜访伏尔泰、拉普拉斯、拉瓦锡等当时的大科学家和名人。深入广泛地科学文化交流同时,伏特还紧跟时代步伐,阅读新发表的文献。
27、 当然,富兰克林不是神,他也有很多烦恼和缺点。但与常人不同的是,在自传中,他真诚的把自己的缺陷,比如贿赂、欲望,以及虚荣,毫不掩饰的都展示给了全世界。
28、1752年,富兰克林提出了风筝实验(。其他科学家在实验中,将系上钥匙的风筝用金属线放到云层中,被雨淋湿的金属线将空中的闪电引到手指与钥匙之间,证明了空中的闪电与地面上的电是同一回事。后来他根据这个原理,发明了避雷针。
29、安亲老师讲故事|《美的法布尔昆虫记》开播啦~~
30、(5)学科王(http://zixun.xuekewang.com/).乔治·西蒙·欧姆——欧姆定律.2010年10月30日
31、新学期|火爆的《超级飞侠》系列故事开播啦!
32、他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老战士。他参加起草了《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积极主张废除奴隶制度,深受美国人民的崇敬。他是美国第一位驻外大使(法国),所以在世界上也享有较高的声誉。1753年,富兰克林获得了哈佛和耶鲁大学的名誉学位,1756年,本杰明·富兰克林获得威廉玛丽学院的荣誉学位。
33、1732年,美国的科学家富兰克林认为电是一种没有重量的流体,存在于所有物体中。当物体得到比正常份量多的电就称为带正电;若少于正常份量,就被称为带负电,所谓“放电”就是正电流向负电的过程(人为规定的),这个理论并不完全正确,但是正电、负电两种名称则被保留下来。
34、在一次研究的意外事件中,他得到启迪。有一次,他把几只莱顿瓶连在一起,以加大电容量。不料,实验的时候,守在一旁的妻子丽德不小心碰了一下莱顿瓶,只听得“轰”的一声,一团电火花闪过,丽德被击中倒地,面色惨白。她因此休息了一个星期身体才得到康复。
35、早提出电这个概念的是公元左右时期,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拿家里的琥珀棒蹭小猫,发现琥珀棒。
36、 富兰克林这么牛,他是个天才吗?不。纵观一生,富兰克林成功的原因只有一个——用简单的方法做好日常的事情,形成良好的习惯,用一件件简单的事情堆砌出不平凡。
37、他们在屋顶上树起一根长长的铁杆,下面捆着一根铁尺,目的是把天上的电引到屋里观察和研究。
38、富兰克林为了对电进行探索作过著名的"风筝实验”,在电学上成就显著,为了深入探讨电运动的规律,创造的许多专用名词如正电、负电、导电体、电池、充电、放电等成为世界通用的词汇。
39、很多人追随着富兰克林的脚步,“疯狂”了重复着他的大气电实验(或者是实验的设想)。
40、公元前2750年,古埃及人发现了一种鱼可以发出电击,古埃及称这种鱼为“尼罗河的雷使者”,认为这种鱼是其他鱼的保护者。
41、富兰克林使用莱顿瓶进行了许多科学实验,在实验中他看到了电火花,由此突然联想到了“上帝之火”――雷电。
42、安亲老师讲故事|住在箱子里的兔子开播啦~~
43、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是18世纪美国的实业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外交家。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科学家和发明家。为了对电进行探索曾作过著名的“风筝实验”,在电学上成就显著,为了深入探讨电运动的规律,创造的许多专用名词如正电、负电、导电体、电池、充电、放电等成为世界通用的词汇。他借用了数学上正负的概念,第一个科学地用正电,负电概念表示电荷性质。并提出了电荷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的思想,后人在此基础上发现了电荷守恒定律。他先提出了避雷针的设想,由此而制造的避雷针,避免了雷击灾难,破除了迷信。
44、1752年,富兰克林提出了风筝实验,其他科学家在实验中,将系上钥匙的风筝用金属线放到云层中,被雨淋湿的金属线将空中的闪电引到手指与钥匙之间,证明了空中的闪电与地面上的电是同一回事。后来他根据这个原理,发明了避雷针。
45、他对科学的贡献不仅在静电学方面,他研究范围极广。在数学上,他创造了8次和16次幻方,这两个幻方性质特殊,变化复杂,至今仍为学者称道。热学方面,他改良了取暖的炉子,能够节省四分之三的燃料。光学方面,他发明了老年人用的双焦距眼镜,既能看清楚近处又能看清楚远处的事物。他先后掌握了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及拉丁文。他是美国第一位学者,第一位哲学家,第一位驻外大使。他发明了摇椅,避雷针,改进了路灯。发现了墨西哥湾的海流。四次当选宾夕法尼亚州州长。制定了新闻传播法。先绘制暴风雨推移图。发现人们呼出气体的有害性。先解释清楚北极光。被称为近代牙科医术之父。先组织了消防厅。创立了近代的邮信制度。创立了议员的近代选举法。发现了感冒的原因。发明了颗粒肥料。设计出夏天穿的白色亚麻服装,设计了早的游泳眼镜和蛙蹼。此外,他对气象、地质、声学及海洋航行等方面都有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成就。
46、尽管这种猜想并不符合现代科学的观点,但破除了人们对上天雷神的迷信,于是各种征服雷电的设施也就陆续出现了。
47、在2003年的时候,北卡罗来纳州的一位历史学家汤姆•塔克,按照那个时代的材料,想重复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但是几次都没有成功,因此他认为富兰克林根本没有做过风筝的实验。
48、垃圾发电把各种垃圾收集后,进行分类处理。其中:一是对燃烧值较高的进行高温焚烧(也彻底消灭了病源性生物和腐蚀性有机要物),在高温焚烧(产生的烟雾经过处理)中产生的热能转化为高温蒸气,推动涡轮机转动,使发电机产生电能。二是对不能燃烧的有机物进行发酵、厌氧处理,后干燥脱硫,产生一种气体叫甲烷,也叫沼气。再经燃烧,把热能转化为蒸气。推动涡轮机转动,带动发电机产生电能。
49、热学方面,富兰克林改良了取暖的炉子,能够节省四分之三的燃料。
50、今天,是本杰明·富兰克林诞辰312周年。从身无分文,到成功的印刷商人,再到发明家、美国“国父”。富兰克林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51、太阳能光热发电是指利用大规模阵列抛物或碟形镜面收集太阳热能,通过换热装置提供蒸汽,结合传统汽轮发电机的工艺,从而达到发电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