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龙点睛的意思和句子
1、引语,即撷取稿件中主要人物有特点或闪光点的某句话来作为标题的写作方法。用报道主人公的话做标题具有真情实感,因而更有人情味儿,读起来也会感到很亲切,能使报道内容更加真实客观,更具有感染力。
2、译文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墙壁上画了四条龙,但没有画眼睛,他常常说:“点了眼睛龙就飞走了。”
3、不少著名典故也都出自南京,但如今很多地名也已不可寻,如“画龙点睛”的发生地安乐寺、李白“二水中分白鹭洲”诗中的白鹭洲、停艇听笛的“邀笛步”、杜牧《清明》诗中的“杏”。
4、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否?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5、大街上五颜六色的霓虹灯为圣诞节的气氛又添上了画龙点睛的一笔。
6、同学做了棵圣诞树,虽然很漂亮,可我总是觉得缺少了什么,我灵机一动,挂了一个大铃铛上去,这真是画龙点睛,让圣诞树显得更加栩栩如生了!
7、 张僧繇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不点睛。每曰:“点之即飞去。”人以为诞,因点其一。须臾,雷电破壁,一龙乘云上天。 不点睛者皆在。
8、这盆花摆在这里,的确有画龙点睛之妙,把整个客厅的气氛衬托得得好。
9、用意平常,构思却深曲,铸词奇崛,语致深婉而感慨无穷。
10、例6:《凌晨四点的武汉,也有很多“科比”》(画龙点睛的意思和句子)。
11、(8)而且不要忘记添加一些作为画龙点睛的配件!
12、他的文章作为文集第二大主题“现实主义再现与历史”的首篇,颇有画龙点睛之功:突出了批评视角和范式转型的急迫和必要性。
13、张灯结彩、辞旧迎新、合家欢乐、鞭炮齐鸣、笑容满面、恭喜发财、万家灯火、灯火通明、吉祥如意、平安喜乐、其乐融融、欢声笑语
14、遣词造句,表情达意,有时在关键地方一字之巧,可使全句生色,有画龙点睛、生动传神之妙。
15、例3:《援鄂医疗“编外战士”们:孤胆但不孤单》
16、“啾——砰!”随着一声熟悉的轰隆声响起,我一溜烟地跑到院子外。一抬头,只见漫天绚烂的烟花在天空绽放。一会儿是一排排火光瀑布在天边一泻千里;一会儿是一朵朵五光十色的菊花在夜空中傲然绽放,然后又瞬间凋谢;一会儿是由满天繁星组成的银河在空中闪烁,让人目不暇接……
17、这盆花摆在这里,的确有画龙点睛之妙,把整个客厅的气氛衬托得得好。
18、要使一个人显示他的本质,叫他承担一种责任是有效的办法。——毛姆
19、 近期各大媒体的战“疫”报道中,有很多令人拍案叫绝的好标题。这些标题巧用比喻、借代、对比、排比、对偶和引用,这种运用修辞手法拟标题的做法,值得学习和借鉴。
20、作文时适当引用一些诗文名句,能够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21、这画龙点睛的一笔,使这篇文章显得焕然一新。
22、只见老师提起笔在小华所画的马加了几笔,顿时整匹马显得精神奕奕,真是画龙点睛啊!
23、后的这段话十分精彩,在文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24、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易卜生
25、(12)一个好题目,常常对作品有画龙点睛之妙。
26、传说,有一年,梁武帝要张僧繇为金陵的安乐寺作画,在寺庙的墙壁上画四条金龙。他答应下来,仅用三天时间就画好了。这些龙画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简直就像真龙一样活灵活现。
27、前面都在写如何客居并州思念咸阳,末句却一转:原来内心早把并州当成了故乡。
28、作文时适当引用一些诗文名句,可以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29、双关是指利用词的多义及同音(或音近)条件,有意使语句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语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30、比如说,在题记部分,用上一句名言,给读者留下美的第一印象。在开头的时候,以金句引入。在抒情议论的时候,让名言来助威呐喊。在结尾的时候,引用名言升华主旨,总结全文。总之用好金句,能够让作文的水平得到一个质的飞跃!
31、有效规划布局,合理使用空间,以小博大,画龙点睛,创造美味家居生活!
32、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33、我觉得许多本小说里面那些描写人物形象饱满,情节曲折感人,语言生动传神,再加上这个画龙点睛的题目,真是十分。
34、只有当你做好了准备,一本书才可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5、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36、以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所述张繇僧画龙点睛的故事,比喻绘画、作文在紧要之处加上一笔,使其灵活而有神详细解释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武帝崇饰佛寺,多命僧繇画之……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后以“画龙点睛”比喻写作或说话时在关键处用精辟的词句点明要旨,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明张鼐《读卓吾老子书述》:“夫一古人之书耳,有根本者下笔鉴定,则为画龙点睛;无根本者妄意标指,则为刻舟记剑。”清杨伦《<杜诗镜铨>凡例》:“诗贵不著圈点,取其浅深高下,随人自领。然画龙点睛,正使精神愈出,不必以前人所无而废之。”郭沫若《孔雀胆》附录《<孔雀胆>的润色》:“重要的是徐飞先生替我点醒了主题……这就好像画龙点睛一样,把当时的历史点活了。”秦牧《艺海拾贝·<茅台、花雕瓶子>》:“那些用平白如话、淡得出奇的白描句子来起头的好诗,后面往往‘铁骑突出刀枪鸣’地出现警句……那个‘诗眼’一点上去,就像画龙点睛似的,通篇诗都突然光采焕发了。”喻处事在紧要处下气力。《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这日安太太吩咐他给岳父母顺斋原不过说了句‘好好儿的弄点儿吃的’,他就这等山珍海味的小题大作起来,还可以说‘画龙点睛’;至于又无端的弄桌果酒,便觉‘画蛇添足’,可以不必了。”
37、(10)刘老师讲课时,常常会用画龙点睛之法,使我们一下子就豁然开朗,明白句子的含义。
38、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武帝崇饰佛寺;多命僧繇画之…又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睛者见在。”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他就这等山珍海味的小题大作起来;还可以说画龙点睛。”
39、这份痛楚,唯有后主懂,也唯有在他的笔下,才说尽了悲殇别离。
40、例1:《风雪战疫人》(化用唐诗名句“风雪夜归人”)
41、我们若已接受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2、你引了〈中山狼传〉来作为谈感恩的反例,颇收画龙点睛之效。
43、比喻写文章或说话时,在关键处加上精辟的话,使内容更加深刻而生动。
44、原本不生动的文章,被教师简略增删几句,竟使全文色彩焕然一新。真能够说:是"画龙点睛"之笔。
45、这首诗中的“绿”字可谓是一字千金,画龙点睛之笔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