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朗月行
1、 朗读|张冬梅 作者|李白 编辑|张冬梅
2、在晚上观看月亮,可以先看到有仙人的两足开始慢慢地出现,接着一棵团团的大桂树也出现了。
3、xiānrénchuíliǎnɡzú,ɡuìshùzuòtuántuán。(古朗月行)。
4、羿:我国古代神话中射落九个太阳的英雄。《淮南子·本经训》记载: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皆枯。尧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下面的“乌”即日,《五经通义》:“日中有三足乌。”所以日又叫阳乌。
5、yīnjīnɡcǐlúnhuò,qùqùbùzúɡuān。
6、 唐白居易《孟夏思渭村旧居寄舍弟》诗云:“兔隐豆苗肥,鸟鸣桑椹熟”,描画兔走、鸟啼、豆苗壮、桑椹红紫的田园风光。
7、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丰富的想象,神话传说的巧妙加工,以及强烈的抒情,构成瑰丽神奇而含意深蕴的艺术形象。全诗文辞如行云流水,富有魅力,发人深思,体现出李白诗歌雄奇奔放、清新俊逸的风格。
8、蟾蜍把圆月啃食得残缺不全,皎洁的月儿因此晦暗不明。
9、⑵疑:怀疑。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出处:《穆天子传》卷三:“天子宾于西王母,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武帝内传》称王母为“玄都阿母”。
10、月中的仙人是垂着双脚吗?月中的桂树为什么长得圆圆的?
11、羿:我国古代神话中射落九个太阳的英雄。《淮南子·本经训》记载: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皆枯。尧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下面的“乌”即日,《五经通义》:“日中有三足乌。”所以日又叫阳乌。
12、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13、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14、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附近)。少居蜀中,读书学道。25岁出川远游,客居鲁郡。游长安,求取功名,却失意东归。至天宝初,春诏入京,供奉翰林。不久便被谗出京,漫游各地。
15、前人与今人多谓此诗非一般的咏月之作,而是寄寓着政治局势,又谓此诗前半喻开元盛世,在诗人心目中如朗月在儿童心目中然;后半喻天宝后期,蟾蜍喻安禄山、杨国忠之类的权奸、宦官、边将,昏蔽其君,紊乱朝政,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大明夜已残”似是讽刺这一昏暗局面。然而诗人却不明说,而是通篇作隐语,化现实为幻景,以蟾蜍蚀月影射现实,说得十分深婉曲折。诗中一个又一个新颖奇妙的想象,展现出诗人起伏不平的感情。
16、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称为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月中的仙人是垂着双脚吗?月中的桂树为什么长得圆圆的?白兔捣成的仙药,到底是给谁吃的呢?蟾蜍把圆月啃食得残缺不全,皎洁的月儿因此晦暗不明。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天上人间免却灾难清明安宁。月亮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没有什么可看的不如远远走开吧。心怀忧虑啊又何忍一走了之,凄惨悲伤让我肝肠寸断。
17、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具个性特色、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18、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天上人间免却灾难清明安宁。
19、倘若后羿复生,便断断不会有蟾蜍蚀月的现象,可惜的是,现实中竟无一个像后羿那样的人了,既然如此,那么这样一团沦没昏惑的暗月还有什么可看的呢?“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20、被赐金放还,不是李白没有留在长安的才能,而是李白自己的选择,这是我个人能接受的解释了。不是李白不懂政治游戏,而是在李白看来,李隆基的朝廷配不上自己,他不愿意和李隆基他们玩那种虚假的游戏。
21、羿:我国古代神话中射落九个太阳的英雄。《淮南子·本经训》记载: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皆枯。尧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下面的“乌”即日,《五经通义》:“日中有三足乌。”所以日又叫阳乌。
22、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天宝末年安史之乱前。陈沆云:“忧禄山将叛时作。”(《诗比兴笺》)萧士赟云:“按此诗借月以引兴。日,君象;月,臣象。盖为安禄山之叛,兆于贵妃而作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
23、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丰富的想象,神话传说的巧妙加工,以及强烈的抒情,构成瑰丽神奇而含意深蕴的艺术形象。诗中先写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以“白玉盘”、“瑶台镜”作比喻,生动地表现出月亮的形状,颜色和月光的皎洁可爱,使人感到新颖有趣。“呼”、“疑”这两个动词,传达出儿童的天真烂漫之态。这四句诗,看似信手写来,却是情采俱佳。然后,又写月亮的升起:“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古代神话说,月中有仙人、桂树、白兔。当月亮初升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而后逐渐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看见一轮圆月,看见月中白兔在捣药。诗人运用这一神话传说,写出了月亮初生时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然而好景不长,月亮渐渐地由圆而蚀:“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传说月蚀就是蟾蜍食月所造成,月亮被蟾蜍所啮食而残损,变得晦暗不明。“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表现出诗人的感慨和希望。古代善射的后羿,射落了九个太阳,只留下一个,使天、人都免除了灾难。诗人在这里引出这样的英雄来,既是为现实中缺少这样的英雄而感慨,也是希望能有这样的英雄来扫除天下。然而,现实毕竟是现实,诗人深感失望:“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月亮既然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就没有什么可看的了,不如趁早走开吧。这是无可奈何的办法,心中的忧愤不仅没有解除,反而加深了:“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诗人不忍一走了之,内心矛盾重重,忧心如焚。
24、开篇四句,以“白玉盘”、“瑶台镜”作比,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明月在幼年李白心中的投影,一“呼”一“疑”,好奇而又迷惑不解的天真烂漫之态呼之欲出。
25、蟾蜍把圆月啃食得残缺不全,皎洁的月儿因此晦暗不明。
26、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有一首《古朗月行》,几乎人人读过,但很多人并没有全部读下来。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首诗曾被选入小学语文教材,但遗憾的是教材只节选了前四句。其实这首诗共有十六句,你只读到了四分之一。这四分之一的内容,并不能很好的反映诗人的思想,所以,你当时所认为的这首诗的主题并不是整首诗的主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完整的《古朗月行》。
27、白兔捣药:古代神话传说中,月亮里面有白兔在桂树下捣药。
28、(7)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白兔老是忙着捣药,究竟是给谁吃呢?言外有批评长生不老药之意。问言,问。言,语助词,无实意。与谁,一作“谁与”。
29、诗中先写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生动地表现出月亮的形状,颜色和月光的皎洁可爱,使人感到新颖有趣。然后用神话传说,写出了月亮初生时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接着写好景不长,月亮被蟾蜍所啮食而残损,变得晦暗不明。诗人引出后羿这样的英雄,希望能有这样的英雄来扫除天下。然而,现实毕竟是现实,诗人深感失望。该诗前四句表现了儿童对月亮的幼稚而美好的认识。后四句表现了对当时黑暗朝政忧心如焚的感情。
30、李白那只是在假装,他清高孤傲的本性,让他对那个黑暗的朝廷失望透顶,原本以为的明君唐明皇,不过是个强占儿媳的老流氓,掌握国家政治的是杨国忠这样的废材,外放的地方军政首脑是安禄山这样的财狼,这样的国家这样的朝廷,辜负了李白的万丈雄心,辜负了他经世之才,他宁愿在酒中成仙,只怕也是对现实的一种逃避,用这种放浪形骸来求得能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自由。
31、“又疑瑶台镜”,疑:怀疑。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又怀疑这是瑶台神仙的镜子。李白又把圆圆的月亮比作神仙的镜子。这个镜子飞在青云的上边,就是“飞在青云端”。
32、先写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以“白玉盘”、“瑶台镜”作比喻,生动地表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光的皎洁可爱,使人感到新颖有趣。“呼”、“疑”这两个动词,传达出儿童的天真烂漫之态。这四句诗,看似信手写来,却是情采俱佳。
33、心怀忧虑啊又何忍一走了之,凄惨悲伤让我肝肠寸断。
34、这是一首乐府诗。“朗月行”,是乐府古题,李白用这个题目,所以叫《古朗月行》
35、 羿(yì):中国古代神话中射落九个太阳的英雄。《淮南子·本经训》记载: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皆枯。尧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下面的“乌”即日。《五经通义》:“日中有三足乌。”所以日又叫阳乌。
36、yōuláiqírúhé,qīchuànɡcuīxīnɡān。
37、蟾蜍:古诗文常以“蟾蜍”指代月亮。但本诗中蟾蜍则另有所指。圆影:指月亮。
38、这是一首乐府诗。古朗月行,是乐府古题,属《杂曲歌辞》。鲍照有《朗月行》,写佳人对月弦歌。李白采用这个题目,故称古朗月行,但没有因袭旧的内容。
39、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丰富的想象,神话传说的巧妙加工,以及强烈的抒情,构成瑰丽神奇而含意深蕴的艺术形象。诗中先写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以“白玉盘”、“瑶台镜”作比喻,生动地表现出月亮的形状,颜色和月光的皎洁可爱,使人感到新颖有趣。“呼”、“疑”这两个动词,传达出儿童的天真烂漫之态。这四句诗,看似信手写来,却是情采俱佳。然后,又写月亮的升起:“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40、这是一首乐府诗。朗月行,是乐府古题,属《杂曲歌辞》。鲍照有《朗月行》,写佳人对月弦歌。李白采用这个题目,故称《古朗月行》,但没有因袭旧的内容。
41、传说月中有白兔捣仙药,请问它是捣给谁吃的?
42、白天士卒们登山观察报警的烽火;黄昏为了饮马他们又靠近了交河。行人在风沙昏暗中听到刁斗凄厉;或听到乌孙公主琵琶声幽怨更多。野营广漠荒凉得看不见城郭;大雪霏霏迷漫了辽阔无边的沙漠。胡地的大雁哀鸣着夜夜惊飞不停;胡人的士兵痛哭着个个泪流滂沱。听说玉门关的交通还被关闭阻断;大家只得豁出命追随将军去拼搏。年年征战不知多少尸骨埋于荒野;徒然见到的是西域葡萄移植汉家。
43、胡震亨《李杜诗通》:曲始鲍照,叙闺阁玩赏。白则借自刺阴之太盛,思去之。或似指太真妃言。便觉可疑、可问。不待后语(首二句下)。
44、这里简单地介绍一下《古朗月行》这首诗,《古朗月行》是出自《全唐诗》的,也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借乐府为题创作的一首诗。《古朗月行》的开头写的是孩提时代对月亮稚气的认识,写出了月亮初升时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接着写月亮渐渐地由圆而蚀,继而沦没而迷惑不清,后表达为月亮的沦没而心中感到忧愤不平。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丰富的想象,神话传说的巧妙加工,以及强烈的抒情,构成瑰丽神奇而含意深蕴的艺术形象。
45、这是一首乐府诗。“朗月行”,是乐府古题,属《杂曲歌辞》。鲍照有《朗月行》,写佳人对月弦歌。李白采用这个题目,故称《古朗月行》,但没有因袭旧的内容。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丰富的想象,神话传说的巧妙加工,以及强烈的抒情,构成瑰丽神奇而含意深蕴的艺术形象。
46、阴精的沉沦蛊惑,遂使月亮失去了光彩,便再也不值得观看了。
47、诗开首先写紧张的从军生活。白日黄昏繁忙,夜里刁斗悲呛,琵琶幽怨,景象肃穆凄凉。接着渲染边陲的环境,军营所在,四顾荒野,大雪荒漠,夜雁悲鸣,一片凄冷酷寒景象。后写如此恶劣环境,本应班师回朝,然而皇上不准。而千军万马拼死作战的结果,却只换得葡萄种子归国。足见君王之草菅人命。
48、阴精:指月。沦惑:沉沦迷惑。去去:远去,越去越远。
49、仙人垂两足:意思是月亮里有仙人和桂树。当月亮初生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月亮渐渐圆起来,就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仙人,中国神话传说中为月驾车之神,叫望舒,又名纤阿。
50、以前有位英雄羿,是他将九个太阳射落了,只留下了一个,才使得天人都得以清平安宁。
51、(4)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出处:《穆天子传》卷三:“天子宾于西王母,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武帝内传》称王母为“玄都阿母”。
52、 诗中四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先写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以“白玉盘”、“瑶台镜”作比喻,生动地表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光的皎洁可爱,使人感到新颖有趣。“呼”、“疑”这两个动词,传达出儿童的天真烂漫之态。这四句诗,看似信手写来,却是情采俱佳。
53、月中的仙人是垂着双脚吗?月中的桂树为什么长得圆圆的?
54、蟾蜍把圆月啃食得残缺不全,皎洁的月儿因此晦暗不明。
55、又传说月中有一个大蟾蜍,是它蚀得月亮渐渐地残缺了。
56、诗中前四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先以“白玉盘”、“瑶台镜”作比喻,写出了月亮的样子和月光的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