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总结性作品是
1、 喜欢陀氏的人,不幸掉入陀氏所描写的同样的无望陷阱里。这里的宿命般的隐喻,也有时代的病象无疑。我们看韦素园与兄弟朋友的通信,以及留下的少数的诗文,都在压抑的冷意里,冰封的旷野里几株瑟瑟的树,绿色是看不到的。韦素园其实意识到了此点,因此喜欢在陀氏与鲁迅那里靠词语来救赎自己;鲁迅却因之有莫名的悲哀,似乎艺术里的鬼气也有害人的一面。当他们自觉地感到大家都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宿命之网里时,俄国文学的力量,其实也有了预言的意味。他们那时候的氛围里,多少有些俄国气味。肺病、贫穷、死亡,缠绕在友人之间。一些作品里也自觉不自觉染上了俄国式的忧郁。(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总结性作品是)。
2、陀氏笔下的人物都有极其另类的特质,不能拿生活中的常人去度量,与其说他们是鲜活的人,不如说他们是代表的是生命的某些片段,被寄予异乎寻常的情感在狂舞。我们正是通过他们获得无法想象的情感体验。
3、全书由四个部分和一个结尾组成。故事发生在50年代末的彼得堡,正值农奴制崩溃和资本主义兴起的时期。资产阶级冒险家和骗子华尔戈夫斯基亲王同被他侮辱和损害的人们之间的冲突组成了小说的主要内容。华尔戈夫斯基一手制造了两个家庭的悲剧,一是他侵吞了贫穷、没落的伊赫德曼耶夫贵族家庭的仅有的一座田庄,并且为了娶拥有百万家产的卡佳做儿媳而破坏了伊赫德曼耶夫的女儿娜达莎同自己的儿子阿辽沙的婚事。另一个是斯密司老人一家,他的女儿被华尔戈夫斯基始乱终弃,骗走了财产,死于贫病交迫之中,斯密司也终死于贫困。斯密司的外孙女不能宽恕她的父亲——华尔戈夫斯基,她的倔强、带有疯狂的反抗精神引起人们对“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同情,对黑暗社会的憎恨,显示了小说的现实主义力量。而小说当中这些不幸的人往往是逆来顺受,流露出毫无出路的绝望情绪。《死屋手记》《ЗапискиизМёртвогодома》死屋手记是一部描写沙俄时代监狱生活的纪实长篇小说,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俄国农奴制改革时期发表的一部重要、有影响的作品。作者以亲身经历为基础,用客观、冷静的笔调记述了他在苦役期间的见闻,勾画出各种人物的独特个性。
4、陀思妥耶夫斯的相貌,一半是俄罗斯农民的面庞,一半是罪犯的面容,扁平的鼻子,神经质地抖动着的眼睑,以及埋藏其下小而锐利的双眼,还有那高贵、漂亮的额头,以及讲述着无际的苦难、深不可测的忧郁、不良的癖好、无限的怜悯和不可遏制的嫉妒的富于表情的嘴巴!这是一位患有癫痫病的天才,单是他的外表就足以昭示许许多多的东西:有袭击着他的大脑、奔腾激越而近乎疯狂的浪涛,还有他的抱负、他的巨大的努力,以及由于灵魂的偏狭而生发出的病态的意志。正如他自己所说:我还没有尝过幸福的滋味,至少不曾有过我朝朝暮暮所幻想的那种幸福。我一直在盼着它。陀的小说虽然都以同情弱者为名,但其精神层面也是一个暴虐的人,以至于在瑞士旅行时,种种过份的举动让其仆人不堪忍受,发出“我也是人”的控诉。
5、暴力,视人命如儿戏!——这便是作者痛下针砭的欧洲道路。
6、陀氏的对话原则可以归纳为“赞成与反对”的话语体系,这不仅是心灵现实或思想现实本身原则,也是其展现方式,即具有体裁意义,布罗茨基甚至将这种文学手段追本溯源到了古典主义,他认为陀氏继承了古典主义极其重要的原则:“在陈述自己观点时,不论感到自己多么有理,也要先一一理清对方的观点。这一做法的结果是真理自然显露,而且,这种‘以悲情式’展开的观点比‘昂扬激愤’的论战更有说服力。”(10)
7、冬宫像一个沉默的300岁的老迈巨人,坐落在涅瓦河边上,一切都是那样安静。它的墙壁那样厚实,仿佛一千发子弹都不能将它射穿。我站在冬宫入口处,眺望着涅瓦河,想要寻找当年“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在心中聆听那著名的炮声,可惜缘悭一面。
8、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引导拉斯科利尼科夫犯罪的是恨,对整个坏人当道、好人受苦的社会的恨。他由恨而起意杀人。而使他在道德上复活的是爱,索尼娅的爱。正因为有了爱,他才心甘情愿去受苦受难。“爱,使他们复活了,一个人的心里蕴涵着滋润另一个人心田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命的源泉。”
9、 《穷理查年鉴:一生必知的475句智慧箴言》 作者:富兰克林
10、能恨自己,能自惭形秽,正是新生的开始。卢仁和斯维德里盖洛夫之所以执迷不悟,不可救药,就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人生观不是恨,而是扬扬得意、自我欣赏和自我陶醉。
11、设计与哲学ID:PhilosophyDesign
12、结果这使陀氏卸下了负罪感的包袱,他不再感到自己是个罪人和***之徒。他把他的情欲和理想情感结合在一起陀思妥耶夫斯基简介,对安娜保持了经久不衰的热情,直到老年,还像年青人一样热情冲动,给她写了很多充满***、嫉妒的信,他感到自己离开她就没法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平:疯狂的赌博陀氏一生有两大***,爱情和赌博。他常常为自己不能自制而悔恨,为自己的堕落而自责,但他又无法克制狂赌的***。和安娜结婚后,他仍然疯狂地赌博。婚后他说服安娜,到轮盘赌中去赢钱,是摆脱穷困的希望。安娜不知厉害,同意他一人去巴特洪堡,那里有个大赌坊。陀氏在赌场输得精光,写信给妻子,说他回家的路费和宿费都没有了。安娜把家里所有的钱都寄给他。他收到钱后,直奔赌场,又全部输光。初,安娜对丈夫的赌博感到惊奇,一个那么坚毅地承受生活中各种苦难的人,竟没有毅力克制自己。她很快明白了,这不是意志薄弱,而是某种本能的东西,是一种疾病。她发现,丈夫天生不能过长久有秩序的生活,他需要混乱激发灵感。于是一当她丈夫萎靡不振,工作不顺利的时候,她就建议他去赌博,以激发他的热忱。这样,赢钱,输钱,当东西,饥寒交迫,泪流满面地向妻子忏悔的赌博全过程又重演一遍。
13、 《穷查理宝典:查理芒格智慧箴言录》 作者:彼得•考夫曼
14、在应该为人认知的所有对象中,他本身对他自己来说,过去是、而且始终是重要的对象——始终是第一位的、也是终的认知对象。
15、 鲁迅的意思很明显,实现托尔斯泰及西洋个人主义精神,在中国要先铲除不平等的障碍。空谈理想,自己憨厚地对待别人,却不幸被对手所害,在中国不乏其数。他在《论“费尔泼赖”应该缓行》就说:
16、陀思妥耶夫斯基出生于小贵族家庭,童年在莫斯科和乡间度过。1846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穷人》,受到高度评价。1848年发表中篇小说《白夜》。1849年因参加反农奴制活动而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在此期间发表有长篇小说《被侮辱和被损害的》、《罪与罚》、《白痴》、《群魔》、《卡拉马佐夫兄弟》等作品。
17、全书由四个部分和一个结尾组成。故事发生在50年代末的彼得堡,正值农奴制崩溃和资本主义兴起的时期。资产阶级冒险家和骗子华尔戈夫斯基亲王同被他侮辱和损害的人们之间的冲突组成了小说的主要内容。华尔戈夫斯基一手制造了两个家庭的悲剧,一是他侵吞了贫穷、没落的伊赫德曼耶夫贵族家庭的仅有的一座田庄,并且为了娶拥有百万家产的卡佳做儿媳而破坏了伊赫德曼耶夫的女儿娜达莎同自己的儿子阿辽沙的婚事。另一个是斯密司老人一家,他的女儿被华尔戈夫斯基始乱终弃,骗走了财产,死于贫病交迫之中,斯密司也终死于贫困。斯密司的外孙女不能宽恕她的父亲——华尔戈夫斯基,她的倔强、带有疯狂的反抗精神引起人们对“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同情,对黑暗社会的憎恨,显示了小说的现实主义力量。而小说当中这些不幸的人往往是逆来顺受,流露出毫无出路的绝望情绪。《死屋手记》《ЗапискиизМёртвогодома》死屋手记是一部描写沙俄时代监狱生活的纪实长篇小说,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俄国农奴制改革时期发表的一部重要、有影响的作品。作者以亲身经历为基础,用客观、冷静的笔调记述了他在苦役期间的见闻,勾画出各种人物的独特个性。
18、人在世界的悲剧性存在尤其体现在自我证实上,其悖论在于,实现自我是人生的高目标,但在弃绝信仰时它蜕变为自我毁灭;作家在诸多表述中强调的信念是,身陷堕落带有罪性的人依然没有丧失神性的高贵,而经历精神上的死亡、复苏和皈依信仰才是人走出困境的必经之路。
19、要点一:陀氏故居建筑的阴暗低矮寒酸。 要点二:陀氏人生历程充满苦难。
20、内容摘要:“高意义上的现实主义”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对自己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的总结性提法。这首先是对“心理学家”等肤浅限定的反驳。其核心是从信仰视角洞悉人的奥秘,勾勒出真实的世界图景,即人身上神性的遮蔽与显露的故事,进而建构出结构恢宏的文本世界。如何界定这一概念成为理解陀氏创作的关键,离开这一超越的视角,很多明晰的问题将难逃复杂和混乱;这也是近年来学界的关注焦点,它成为诸多言说陀氏创作手法的语义场:所有指涉精神现象的艺术手法都在这里得到印证。对此问题的探究成为进入陀氏文本世界的前奏。
21、《穷人》继承了普希金的《驿站长》和果戈理的《外套》描写“小人物”的传统,但比以往写“小人物”的作品有新的突破。他不但把19世纪40年代俄国社会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深受双重压迫的平民阶层的苦难充分展示了出来,而且把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描写得更为丰富,更为复杂。白夜《Белыеночи》经典名著《Белыеночи》故事情节:一位靠幻想度日的孤独的幻想家与自幼父母双亡、与奶奶相依为命、与房客私订终身的姑娘纳斯金卡四个夜晚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第一夜他们相遇;第二夜他们互相对对方袒露心迹,讲述各自的人生经历;第三夜,幻想家安慰女主并帮纳斯金卡传信给她的迟迟没有露面的心上人;第四夜,纳斯金卡依旧没有等来心上人,痛苦失望之余决心和幻想家在一起,给了幻想家以极大的希望,可是在回家的途中,纳斯金卡的心上人出现并把她带走了!后,他们各归其位,前者仍活在幻想之中,后者则与心爱之人步入结婚殿堂。好不容易碰到一个可以敞开心扉、准备与之度过一生的姑娘,在快要美满之际,现实却把它活生生的击碎了。《被侮辱与被损害的》《Униженныеиоскорблённые》《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是俄国伟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长篇小说创作于1861年。
22、对于被物质化的现实主义所摒除的心灵现实,作家使用了“幻想的”、“理想主义”甚至“达到幻想的现实主义”等词汇,以突出其高于物质化的现实主义。这种现实主义中包含浪漫主义、理想主义等肯定心灵价值的成分。如作家在1868年的信中所写:“我对现实和现实主义的看法完全不同于我们的现实主义者和评论家。我的理想主义比他们的现实主义更现实。”(28-2;329)此后作家不断提到这种表述,在创作中展开自己的现实主义,拓展了现实主义的内容,不再局限于外部事物的可见现实,而是容纳了理想,他认为“理想也是现实,如同当下的现实一样,是合法的现实。”(21;75-76)这是对事物本质的揭示,是对存在本体的探寻,也是对心灵现实的强调,如一位研究者指出:“陀思妥耶夫斯基是现实主义者,但他的现实,真正激动他的现实,是心灵的现实,是不被肉眼所见的人存在的内在生活的现实。”(5)(7)
23、对于陀氏性格上的优缺点,和他同时代的人都给予比较一致的观点,他的妻子安娜在回忆录中也予以证实。陀氏爱妻子达到疯狂的程度,如果看到妻子和别人说话,他就会气得脸色发青浑身打颤,事后又表现得像个孩子,向妻子认错请求原谅。
24、,陀思妥耶夫斯基从 18 岁时开始出现癫痫大发作,是以意识丧失和全身对称性抽搐为特征。不过 ,直到陀思妥耶夫斯基 26 岁时他的癫痫病才被他的医生、 朋友亚诺夫斯基确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传记作家
25、 对于鲁迅来说,温情的、爱意的存在殊为重要。但这要看在怎样的语境里。中国缺少托尔斯泰式的爱,在没有宗教的国度,劝善的结果可能是远离善,伪善倒可能肆意横行。建立善的世界首先是铲除伪善的存在。而面对伪善,则不能仅仅以善的态度为之。这样,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意义便浮现出来。
26、(6) 转引自彭克巽: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艺术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
27、 那么多苦难与人相伴。人自己背叛着自己,在悬崖边上行进着的,竟毫无曙色。恶习、才情、穷困、雄心、虚荣,有时候竟在一个人那里出现。可是主人公常常要爱上这样魔性的存在。人不能摆脱的恰是这样的魔性。陀思妥耶夫斯基善于描述人的不能解析的奇怪的感觉,人所选择的,不是理性以为可然的东西,而恰恰是感性里召唤自己的那种异样的存在。《涅托奇卡·涅茨万诺娃》的主人公在父母之间,竟然喜爱酗酒、无常、行迹多恶的父亲。一个少女的纯粹的爱,竟交给恶的人,恰是生活的一种写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