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诸葛亮的人物形象
1、前后五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于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境内),享年五十四岁。后主刘禅追谥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东晋桓温追封为武兴王。
2、据《三国志》记载:“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
3、从前东北,FC大行其道
4、陈寿说诸葛亮“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应变将略,非其所长”。
5、因为心中对百姓怀有悲悯同情,才会坚定不移地追随以民为本的刘备,于是乎,在诸葛亮追随刘备、效忠道德理想的时候,后人看到了他更多的美德——忠义、节俭、克制、操守以及无私的大仁大爱和大智大勇。凡此种种美德都源自于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温良品质,这让我们不得不感叹“善”所折射出的、源源不断、历久弥新的人格魅力,并让更多的人选择相信“善”的巨大力量。这种温柔敦厚恰恰是崇高感和优美感水乳交融之处。
6、诸葛亮:多智 谨慎 忠心(智:火烧新野 舌战群儒等 谨慎:从各次的兵力部署几用兵情况都可看出孔明的谨小慎微 忠:从刘备请其出山知道出师未捷身先死 一心一意辅佐刘备.刘禅)
7、虽然现在我觉得这个系列只是无脑割草
8、同世的豪雄对诸葛亮都有赞誉,后世君主、文人亦多溢美之词,而诸葛亮走上神坛《三国演义》则是主要推手。
9、受到了许多天命官大人的喜欢
10、在《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七回,诸葛亮第四次出祁山的时候,蜀兵在卤城与魏兵相拒日久。魏兵人多势众,又欺蜀军缺粮,一面与蜀军相持等其无粮自乱,一面分兵袭击蜀军后方剑阁以断其粮道。诸葛亮则调遣英勇善战的大将姜维、马岱各率一万军马守卫险要,迫使进攻剑阁的魏兵知难而退。此时诸葛亮只剩下八万兵马了,而出兵之初与士兵有约,以一百天为期,轮流上前方打仗,而此时恰好一百天期满。诸葛亮吩咐按约定将四万兵马先行退回,同时准备迎接接班的四万兵马。此时长史杨仪突然来报告说,魏兵来了二十万增援人马去进攻剑阁,而魏军主帅司马懿则亲率大军奔袭卤城,形势十分紧急,建议诸葛亮将已下令即将回蜀休整的四万兵马留下来对付司马懿,等轮班的蜀兵到达后再回蜀休整不迟。
11、当然,诸葛亮的形象还可以通过身边人的特点来反衬出。当刘备一顾时,见到诸葛孔明的童子说:“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特来拜访。”在生活中,每当我们要拜见比自己学问要高深的多的人,都会尽量把自己的职位尽可能多的说出来,甚至会有夸张。而刘备的身份比普通人还要尊贵的多,按理说这位童子应该表现出尊重,可他却不屑一顾地说:“我记不得许多名字。“一个小小童子都敢对皇叔这样的不屑,衬托出其主人——诸葛亮,必然也不会有花言巧语,而能让他有这样的底气来表现出这样的态度就是他的聪明才智超群,以至于皇帝都对他另眼相看。
12、这从他始终不愿在实力雄厚的曹操麾下效力,而是选择军力羸弱的刘备,就可见一斑了。有人说,诸葛亮太善于狡辩,不管是在东吴的“舌战群儒”,还是在北伐战场上的“骂死王朗”,都让他赢得了“天下第一骂”的名头。
13、还是老年诸葛亮的殚精竭虑
14、谦虚谨慎,严于责已的优秀品质:诸葛亮不恃才自傲,为维护汉室天下,他做到对内实行法制,赏罚严明。对犯法人不管其地位高低,功劳大小和自己关系亲疏都要依法惩治。
15、11月13日,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苗怀明老师为匡亚明学院及拔尖班的同学们进行了一场题为“一位清醒而痛苦的悲剧英雄——《三国演义》诸葛亮形象解读”的讲座。苗怀明老师现为南京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古代小说网创办人及主持人。教授语言平实幽默,用生动的语言为同学们还原了一个个历史事件,加深了同学们对《三国演义》的理解,整场讲座气氛轻松活跃。
16、侧面描写主要的就是描写世人对人物的评价。诸葛亮的第一次出场是三十八回,但在之前的三十六回也存在着对诸葛孔明的描述。比如徐庶临走前对刘备说的话“此人每尝自比管仲、乐毅,以吾观之,管、乐殆不及此人。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这句话从侧面烘托出诸葛亮的英明神武。管仲、乐毅均是征战四方的大将,与这样的大将作比较孔明远胜于他们,一个“殆”把他的才智写到。与其相同的还有三十七回的司马徽举荐孔明。
17、王洛勇老师的诸葛亮有风采
18、水镜先生司马徽曾经就和刘备说过:“孔明虽得其主,不得其时。”这句话并不只是装逼范地随口一说,而是真正地表达了诸葛亮即将面临的悲剧。
19、刘备舍不得就这么离开,他给诸葛亮留下一封信。
20、《出师表》中诸葛亮的人物形象是:为蜀汉基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忠义形象。
二、诸葛亮的人物形象四字词语
1、他几次发布鼓励将士直言极谏的文告,要求大家批评自己过失和缺漏。在他执政期间,如果出现失误,他都决不委过他人,而自省自律。李严等人罪责虽然深重,但他都引咎自责,检讨自己的失损。
2、做人厚道是他朴素的情怀,也是他一生真实的写照。
3、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发明家。
4、两大全新系统—家园系统、云裳系统即将开启
5、我们仰慕他的人格,正是仰慕这种千古难寻的决绝——即便这种决绝背后是清高者自我审判时无从逃避的痛苦。
6、《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形象特征为忠诚、睿智、博学,给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对国家要做到忠诚,培养自身的军人品质,怀有忠贞报国的情怀;在学习方面,要不断积累,努力成为睿智博学之人;在与人交往方面,要真情以待,做到团结友爱。总体来说,从诸葛亮人物形象中,我们能够学到诸多长处,促进自我不断成长。
7、诸葛亮一出场,两句定场诗“不惜一身探虎穴,计高哪怕入龙潭”,念的四平八稳又胸有成竹。这里的“平稳”并非之前版本的“平淡”。
8、作者竭力把诸葛亮和曹操的品德置于对立的两极上,一个是辅汉之忠臣,一个是篡汉之奸贼,表现出强烈的褒贬抑扬的价值判断。诸葛亮形象的光彩,首先就在于他为当时社会所推崇备至的人格力量。
9、廉政建设。身为丞相,诸葛亮深知:“屋漏在下,止之在上,上漏不止,下不可居也。”他不仅带头廉政,树起一面旗帜,同时还把廉政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法律建设来抓,对蜀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诸葛亮时期的廉政建设,首先表现在对蜀汉宫城规模和惠陵规模的严格控制上。
10、后面就如同历代君王请贤臣差不多了,孔明先是不断自谦,让后直接一套分析,将当时局面分析得透透彻彻。两人还未出草庐,已经开始共谋天下大事了。这也直接宣告了三顾茅庐的结果。
11、他被盛赞为:两汉以来无双士、三代而后第一人。
12、诸葛亮: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
13、他对刘禅像父亲一样满是疼爱和怜惜,又像老师一样对刘禅谆谆教导。
14、上半部分,分析当时不容懈怠的政治形势,阐述开张圣听、内外同法、亲信贤良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希望后主励精图治,迅速改变龟缩于西南一隅的被动局面;下半部分,回顾自己的一生经历,缅怀先帝“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表明此次北伐务求成功的雄心壮志。
15、诸葛亮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合东吴孙权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建安十九年(214年),攻取益州。
16、这一天,是不同寻常的日子,秋风萧瑟,细雨绵绵。
17、诸葛亮的人物特点有:忠贞、料事如神、为官清廉、足智多谋等。
18、可是唐国强老师的演技当真碾压众人
19、他主张联孙抗曹,于赤壁之战打败曹军;他五次北伐,稳固了蜀汉政权。
20、无论是青年诸葛亮的意气风发
三、三顾茅庐诸葛亮的人物形象
1、写到后,诸葛亮已是涕泪交加,情不自禁。
2、从出场看诸葛亮的人物形象
3、诸葛亮在出山后,辅佐刘氏阶段,取得了一系列的战绩。然而这些只是在为以后统一大业做准备,而终目的是要巩固自己的军事实力。当刘备占据了益州和荆州后,他一直在、告诫留守荆州的关羽,荆州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他还提出了“联吴抗曹”的战略,孔明深知刘备一人之力无法与曹魏抗衡,因此联合吴国一起抗曹对两国都有好处。荆州的重要之处在于它是北伐中原的中转站,占据荆州是以后统一大业的关键的一环,其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4、(转自匡亚明学院官网)
5、因幼年时,诸葛亮亲眼目睹了东汉王朝崩溃,给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
6、参与活动过程中需全程佩戴口罩
7、他既长于声乐——会吟唱;又长于器乐——善操琴;同时他还进行乐曲和歌词的创作,而且还会制作乐器——制七弦琴和石琴。不仅如此,他还写有一部音乐理论专著——《琴经》。
8、或许,诸葛亮天生就是个艺术形象。
9、在《三国演义》中,他是怎么着也不会篡夺蜀汉政权,即使阿斗在愚蠢,他也不会动丝毫歪脑筋,这就是他的悲剧所在。六出祁山,不断北伐,总是想要荡平中原,然而他忽视了曹魏政权以及后期司马政权的强大,他没有那种休养生息,让后来人完成霸业的打算。
10、诸葛亮终其一生,是以厚道为圆心,忠诚为半径,画出了他忠君爱民的拳拳之心。
11、他的一生波澜壮阔,跌宕起伏。
12、诸葛亮的人物形象分析:
13、孙权:有勇气 心计颇深 识贤(勇气:幼时与刘表军要回其父尸体 心机颇深:喜怒不行与色 懂得制衡 能屈能伸 吕蒙可能是被其害死 识贤:从初期对 鲁肃 周瑜 到后期 吕蒙 陆逊等的任用 )
14、诸葛亮有旷世奇才,知人善用,但他也疏忽大意。五虎上将中的关羽和张飞,自恃是刘备的兄弟,有点心高气傲,在处理某些事时不能虚心听取他人意见,诸葛亮没有驾驭好这两个人,导致了关羽大意失荆州,导致了张飞和刘备为关羽报仇,打乱了一统天下的战略部署。蜀汉没有“人和”是造成失败的一个原因,这也更加反射出诸葛亮的悲剧色彩才智上的悲剧。他事必躬亲,势必打乱朝中大小官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格局,终造成大家都负责,又都不负责,一人死而废天下事的混乱局面,不仅给他自己,也给他一生为之奋斗的蜀汉事业带来了消极影响,埋下了隐患。这一点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诸葛亮的悲剧是历史与个人共同造就的。
15、具体分析一下诸葛亮的政治军事才能。
16、公元225年,诸葛亮为维护国家统削除地方割据势力,采取了著名的南征军事行动,终平定了南中的广大地区。诸葛亮平定南中后,从政治、经济上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对南中地区进行治理,将汉族先进的经济、技术和文化传播到这一地区,并进而传到缅甸
17、诸葛亮传奇的一生确实本身就带有强烈的戏剧冲突——在年轻的时候,他和名士俊材谈笑风生、挥斥方遒,于方寸案上指点江山,于南阳垄亩间偃仰啸歌,傲视群雄、自比古人,一时间风度绝世,睥睨天下。
18、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54岁。刘禅追封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19、张飞:勇猛 粗中有细 (勇猛:常板桥喝退曹军 )
20、看,孔明认为自己原本东方下士,即出师表中的卑鄙布衣,被先帝赏识使用,位极人臣。现在讨贼未效,知己未答,谁是孔明的知己需要孔明这么鞠躬尽瘁的报答?此外还有黄陵庙记: 仆躬耕南阳之亩,遂蒙刘氏顾草庐,势不可却,计事善之。于是情好日密,相位总师。不过这个文章虽收录在诸葛亮集里,作者是存疑的。聊作参考。
四、诸葛亮的人物形象
1、但是坐着的《隆中对》总是感觉怪怪的
2、诸葛孔明的智慧闻名于诸侯,传颂于后人。在无数次的行军对战中:烧藤甲兵、火烧赤壁、草船借箭……无一不是经典之作,令敌军闻风丧胆,草木皆兵……
3、鞠躬尽瘁,廉洁奉公的高尚情操:诸葛亮是被作为忠贞和智慧的典型来塑造的,作为封建社会理想的贤相,小说突出描写了他对刘备的忠贞。为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他竭忠尽智,赴汤蹈火,为蜀汉的霸业立下了巨大功勋。
4、他留下了一个无法被超越的形象
5、1诸葛亮的人物形象分析
6、诸葛亮不仅发明了“八卦阵法”。还发明了“木牛流马”,对当时伐魏战争之粮草补给起了关健性的作用。
7、周瑜:历史上的周瑜“性度恢廓”,谦让服人,有“雅量高致”。刘备称他“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孙权则赞他有“王佐之资”。但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成了诸葛亮的垫底人物。写周瑜,是为了抬高诸葛亮。因此,《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气量狭小,智谋也总是逊诸葛亮一筹。
8、人的一生,只有潜心一志、坚守初心,才能厚积薄发,继而承载厚德,实现自己心中的目标。
9、羞羞游戏《三极姬》中的诸葛亮:
10、也延续了唐国强老师的经典
11、《出师表》是他对蜀汉王朝忠贞不二的见证,更是他雄心勃勃北伐中原的军令状。
12、情感从怀疑变到期待是不简单的,本文没有一蹴而就,而是在中间通过一问添加了许多小的情绪变化,使这件事很自然,一点都不生硬。而这段话之所以扣人心弦是因为作者对节奏的把控十分精准,在单方面慢节奏的夸奖中加入聆听者短促的、快节奏的疑问,节奏的变化忽快忽慢令读者的心情忽上忽下,紧随作者的思路往下读。这一问还将说者与听者联系在了一起,有来有回将场景写得活灵活现,生动非凡。这一问,妙!无疑到这里读者对诸葛亮的期待已经是迫不及待了,仅仅是旁人的推荐就引得无数人“抓耳挠腮”,引得作者大费周章,这身份高的很!当属第一人。
13、现代有人用阴谋论来看刘备和孔明。观点可笑。
14、保留着对旧版形象的喜爱
15、唐国强当年被称作“奶油小生”
16、观其行:一生尽瘁国事,家无余财,仅有薄田15顷,桑800株。后其子诸葛瞻,其孙诸葛尚殉国。孔明去世时儿子才8岁,如不是家风忠孝传承,其子孙如何能殉国?
17、正是因为这份厚道,承载了诸葛亮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