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刘禹锡是哪个朝代的130句文案集锦

admin 句子大全 2023-11-30 13:09:15

一、刘禹锡是哪个朝代的

1、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2、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3、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4、刘禹锡的这句话寓意深长,起承转合自然过渡,虽然只有二十八个字,却令人叹为观止。首先他暗喻自己就像这古城墙,虽然多病体衰,却依然可以为国家尽一份绵薄之力,可是却经常被贬,直把他乡作故乡。

5、书法还只是其次,更令人震惊的是文章内容,很短,只有八十一字:

6、出版时间:2017年12月

7、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8、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9、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10、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11、你若喜欢,为(诗词君)点个在看哦

12、比如他写给白居易的这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就是他诗作富具睿智哲理的证明。

1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14、致力于数字人文发展与研究

15、唐朝自安史之乱后,气势顿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才人被外放,愤激之际,怨刺之作应运而生。刘禹锡从京官调到地方官之后亦有流芳之作,如《浪淘沙九首》。此组诗当为刘禹锡后期之作,且非创于一时一地。据诗中所涉黄河、洛水、汴水、清淮、鹦鹉洲、濯锦江等,或为辗转于夔州、和州、洛阳等地之作,后编为一组。有学者认为这组诗作于夔州后期,即长庆二年春(公元822年)在夔州贬所所作。

16、柳宗元不像刘禹锡那样想得开,他始终闷闷不乐,四年后便病逝于柳州任上。

17、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

18、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19、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留下《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刘禹锡的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著有《刘梦得文集》《刘宾客集》。

20、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二、刘禹锡是哪个朝代的文学家

1、太康元年(280),晋大将王濬奉晋武帝司马炎之命,统领由高大战船——“楼船”组成的水军,顺江而下,讨伐东吴。

2、恰在此时,刘禹锡的母亲也刚刚去世,他正护送灵柩准备回乡安葬。路过衡阳时,柳宗元的书信到了。

3、意思很明白,你老李七老八十了,家中有这般美艳的女子看得都没感觉了,这不是暴殄天物吗?而我却为这美女是肝肠寸断啊;李绅倒也很是醒事,当即将这舞女送给了刘禹锡,成就了好事。

4、这一刻,他又做回了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刺头”。

5、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6、所谓谪官,就是本来在中央政府当官,被贬职发配到边远地区与贫下中农相结合。

7、这自是一种豪情,在讽刺朝政又充满着对新贵的鄙视,当权者当然也能品味出来,后世对刘禹锡的赞美都是出自于他的不屈的气节,那种不与当局者同流合污的清高,所以,当时白居易就赞到:“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给他冠以“诗豪”的称誉,从此,这诗豪刘禹锡同诗圣杜甫、诗仙李白及诗鬼李贺等一起,载入中国文学史的史册中。

8、公元744年,李白受奸小馋谤,被唐玄宗赐金流放。

9、顾海霞:韩愈七绝的戛戛独造

10、只可惜天妒英才,这位天才少年27岁便离开了他所钟爱的大唐诗坛。

11、其中,尤以王勃为牛掰。

12、公元800年,白居易进士及第。

13、期间,他结识了两个对自己一生影响至深的朋友。

14、公元728年,“诗星”孟浩然科举落第,时年39岁。

15、公元815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愤青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被认为是越职言事。其后又被诽谤,谪贬为江州司马。

16、都是唐代,但所处时间不同。

17、“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18、杜牧的《题乌江亭》,“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19、于是他又颠儿颠儿的搬到城北,虽然房子比以前小了一半,但周边环境还是很不错的,杨柳依依,小河蜿蜒,依旧惬意啊!

20、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独来!

三、苏轼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1、贺知章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自号“四明狂客”。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3、张九龄罢相后,每当有人向唐玄宗举荐人才,唐玄宗必问:风度得如九龄乎?

4、公元828年,杜牧进士及第。

5、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两位诗人见面了,他们的这次相遇被闻一多称为“晴天里的太阳和月亮走碰了头。”

6、这两人都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著名的人物,两人不是同一个朝代。

7、他和时任宰相张说交谊甚好,相传张说曾私邀孟浩然到家中做客,恰巧碰上了唐玄宗来访,吓的孟浩然连忙钻到床榻下躲避。

8、836年,65岁的刘禹锡因患足疾,改任太子宾客等闲职,与白居易酣饮终日,游玩作诗。

9、“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0、元和九年十二月(815年2月),刘禹锡与柳宗元等人一起奉召回京。

11、他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

12、这种“刺头”精神,让他吃了半辈子苦头,却也值得钦佩。

13、发布和分享人文学科学术类信息

14、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15、后者是指《述异记》中有个姓王的人,在山中砍柴,半道上看两个童子对弈,看完以后斧柄都烂了,回到村里才发现已经过去百年了。借此表达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16、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17、苏轼:欧阳子,今之韩愈也

18、中唐时期,与白居易齐名,时称“刘白”,与柳宗元合称“刘柳”。

19、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20、他的诗,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老妪能解”之说。

四、刘禹锡有名的10首诗

1、可以说,他们引爆了唐诗的寒武纪。

2、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3、知县又生气了,气的肚子都小了,然后他就经历了第三次搬家。

4、当六朝繁华消散,过往的风流都不在了,唯有山形依旧,寒流依旧。

5、刘禹锡多年的铁哥们儿、好朋友,就是史上同样大名鼎鼎的柳宗元。

6、居丧期间,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罗织罪名逮捕陈子昂,致使陈冤死狱中,终年41岁。

7、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8、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9、柳宗元的牺牲精神打动了一个重要人物,就是当朝宰相裴度。他出面向唐宪宗求情,终将刘禹锡的贬所改成连州(在广东)。

10、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11、一种来自于诗经的政治遗嘱,一开始就设定了一种诗与政治的原始关联,也预设了受诗教影响的士人阶层的悲剧性场景的一再重演。“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这是来自于《诗经·大雅·文王》的一种代际间的政治嘱托,自此句一出,一个民族的历史上演了多少次变法、多少次维新,只要存在着可能的政治空间,每一代都有心怀“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维新志士。而刘禹锡就是中唐永贞新政的中坚力量之一。

12、但是,豪是豪了,爽是爽了,刘禹锡也就止步于闲官的行列中了,这也可以理解,如他这般地率性,是不可能在波云诡谲的政坛上混的,万丈豪情可以赢得一片地掌声,然而,对于一名政治家来说,可以说是硬伤。

13、王勃可谓在唐诗江湖上留下了浓厚一笔。

14、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15、只是彼时的诗坛,已再和大唐无关。

16、这个诗人在历史上被誉为“诗豪”,他的诗词当中经常有对于天下兴亡的思考。虽然有一些古诗也写到自己的怀才不遇,但是他有更多的篇幅都是把目光放得更为广阔,更为长远。

17、时光飞逝,转眼到了815年,刘禹锡与好友柳宗元,一起奉召回京。

18、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19、刘禹锡也回赠了一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并没有顺着不公平的话题说下去,而是话锋一转,以辩证的态度,道出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20、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刘禹锡只是一个典型的文人,有文艺才华,至于治国这些政治上的才能有多大就天知道了;大概是同学者李敖先生社会形象有几分神似,至少我觉得他率性的性格,即使从政也不可能有好的结果的。

五、白居易是哪个朝代的

1、刘禹锡是德宗贞元间的进士,因与柳宗元参加王叔文、王伾为首的"永贞革新“集团,反对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势力。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

2、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3、孟浩然与杜甫有重叠时期的人。

4、它多是以历史题材作为咏写对象,或歌咏人物,或感慨兴亡,在对历史的品评、凭吊中,寄托个人的怀抱,以古鉴今。

5、孟浩然自诵其诗《岁暮归南山》,当读到“不才明主弃”一句时,唐玄宗很不高兴,批评他说:

6、一个“下”字,显出王濬楼船的势不可挡;一个“收”字,则概括出了孙皓政权大厦之倾、兵败山倒的衰颓之势。

7、公元813年,继王勃之后,又一位天才少年英年早逝。

8、刘禹锡于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任太子校书,迁淮南记室参军,后入节度使杜佑幕府,深得杜佑的信任与器重。杜佑入朝为相,刘禹锡亦迁监察御史。贞元末年,加入以太子侍读王叔文为首的“二王八司马”政治集团。唐顺宗即位后,刘禹锡参与“永贞革新”。革新失败后,屡遭贬谪。会昌二年(842年),迁太子宾客,卒于洛阳,享年追赠户部尚书,葬于荥阳。

9、机会,终于在贞元二十一年(805)唐顺宗即位之后到来。刚刚即位、亟欲有所作为的唐顺宗,在王叔文、王伾、刘禹锡、柳宗元等人的辅佐下,针对宦官专权、朋d之争和藩镇割据,对当时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种种弊端,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史称“永贞革新”。

10、唐顺宗意识到了这两个问题的严重性,所以他发起的改革,主要内容就是削减宦官权力和抑制藩镇势力。

11、会昌元年(841年),加检校礼部尚书衔。世称刘宾客、刘尚书。刘禹锡晚年到洛阳,与朋友白居易、裴度、韦应物等交游赋诗,唱和对吟,生活闲适,和白居易留有《刘白唱和集》、《刘白吴洛寄和卷》,与白居易,裴度留有《汝洛集》等对吟唱和佳作。此后,他历任集贤殿学士、礼部郎中、苏州刺史、汝州刺吏、同州刺史,后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

12、滟滟随波千,何处春江无月明!

13、可喜的是,他的心态好得出奇,一副除了生死无大事的感觉,面对任何挫折都一笑作春风;所以,尽管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贬谪中度过,饱受磨难却笑看风云,他活出了人生大格局,也正是这样的心态,让他得以高寿谢世。

14、次年暮春,兴庆池牡丹盛开,唐玄宗与杨玉环同赏,李白奉诏作了有名的《清平调》:

15、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其先祖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16、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就成就而论,他的文章的成就大于诗歌。

17、不曾想,昔年开的旺盛的桃花早已衰败,就如这走向末路的大唐,如那各自凋落的好友与政敌,睹今忆昔,感慨万千,写了一首《再游玄都观》:

18、贞元六年(790年)十九岁前后,刘禹锡游学洛阳、长安,在士林中获得很高声誉。

19、反观刘禹锡呢?他面对挫折毫不在意,“司空见惯寻常事”,挫折本来就是人生的财富之他于朗州的大地上,在飒飒秋风中放声高歌:

20、唐顺宗是个颇有想法的皇帝,可惜身体病怏怏的,连话都说不出来,他刚即位便发起一场雷厉风行的政治改革,由王叔文牵头负责。王叔文马上拉了一支队伍,都是平时要好的朋友,其中就包括刘禹锡和柳宗元。

1、人生在世,绝不可能一帆风顺,面对挫折时,多一份豪气与乐观,所观所处之境便截然不同。

2、夔州,即令重庆奉节,古属巴东郡,唐时的生活水平也许同那湘西差不多,时至隆冬,刘禹锡溯江而上,山寒水瘦。穿三峡而过,仿佛置身天外,历经艰辛方到达夔州。

3、长庆元年(821年)冬,刘禹锡被任为夔州(今重庆奉节县)刺史。长庆四年(824年)夏,调任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

4、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5、勇夫安知义,智者必怀仁。

6、而刘禹锡的“豪”,比他们多了一层乐观和豁达。

7、鱼玄机是温庭筠的徒弟,出于爱慕,曾多次修书向温庭筠表白。

8、与刘禹锡不同的是,柳宗元以文章见长。

9、从政期间因卷入“牛李d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

10、这一去,就又是十三年。刘禹锡五十七岁了,他的母亲也已病逝于连州。

11、唐宪宗逼宫,唐顺宗退位,带头的王叔文被赐死,王伾素被贬后病亡,剩下的刘禹锡、柳宗元等八人均被贬为边远八州的司马。

12、陈子昂:659年—702初康诗人。

13、“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14、孟浩然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第一人,与王维合称“王孟”。

15、喜欢看风景是吧?门都没有!策知县再次命人将刘禹锡的住处从郊区搬回了城里,但不是搬进衙门,而是在居民区找了间小屋子,既没有客厅,也没有独立卫生间和厨房,比小老百姓还不如。

16、不过,先别替刘禹锡高兴。唐顺宗虽然是由太子直接即位,并不是太监们拥立的,但其实和太监们拥立的皇帝,差别不大。原因有两个:一是兵权还是在太监们手中,唐顺宗当上这个皇帝,有名无实;二是唐顺宗身体实在太差,在上任之前,就已经中风,不能说话了。领导虽然不能说话,但是很有想法。他想夺回太监们手中的财权和兵权。财权,太监们让了一步,给你;但是兵权,已经深谙其中滋味的太监们说什么也不放。

17、白居易(772年-846年)

18、当刘禹锡再次被贬谪夔州之时,已经重新焕发了诗人的活力,他从民间歌舞中不仅感受着生活的欢乐,也激发他汲取方言俚语即“竹枝”风格进行新的诗歌创造,甚至颇有了几分功比屈原《九歌》的自信。此刻的刘禹锡显然知道自己在沿着谁的足迹,过着谁曾经过的生活,书写着前人曾经书写过的地点。一个人的生活是对典范的模仿,然而就像诗人心中作为典范的诗篇一样,又是对范例的创新。他用新的诗作向先辈诗人致敬。他用新的生活实践向先贤致敬。就像程韬光先前所写的诗人传记一样,他的史传小说不仅注重对历史的书写,注重对诗人传记经验的叙述,也相当注重对诗人的诗歌与诗学的阐释,在一定意义上,程韬光所写的诗人传记就是对他诗人全部作品精髓的理解,对他们重要诗作的传记性阐释。

19、后来李贺考进士,遭馋落第。理由是他的父亲名叫李晋肃,“晋”与“进”同音,与李贺争名的人,就说他应避父讳不举进士,韩愈作《讳辨》反驳说:

20、公元618年,唐高祖李渊开国称帝。

1、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2、稍微了解唐代历史的人都知道,安史之乱以后,大唐王朝始终被两大顽疾所困扰,一是宦官专权,二是藩镇割据,唐朝后也正是灭亡于此。

3、惹恼皇帝后的孟浩然,只得返回老家襄阳。

4、刘禹锡是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

5、此乃千古绝唱,真天才也。

6、刘郎,还是他自己在诗中的自称。这首诗叫《游玄都观》,又叫《元和十年自朗州承诏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7、公元724年,27岁的王昌龄远游边塞。

8、理想是好的,可惜现实太骨感。无论是内廷宦官还是地方节度使,都没把这个根基不牢、身子又弱的皇帝当回事,更没把王叔文等出身贫寒的庶族官员放在眼里,随手一反击,就将改革派阵营掀了个底朝天。

9、《唐诗现场》以唐诗为切入点,用风趣幽默的小品文讲述了唐朝历史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本书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现场”,描写了玄武门事变、藩镇之祸、牛李d争、甘露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细节过程;“第二现场”:主要介绍了王维、王昌龄、高适、白居易、高力士等诗人的人生境遇;“第三现场”:主要介绍唐朝的社会风貌,从吃穿住行等方面全面描绘了唐代人的生活图景。

10、他进一步发展了“初唐四杰”所追求的充实,刚健的诗风,彻底肃清了齐梁诗歌中绮靡纤弱的习气,对盛唐诗人张九龄、李白、杜甫产生了深远影响。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