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经典语句上【精选170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3-11-28 08:49:12

论语经典语句上

1、百家讲坛的论语心得:交友之道

2、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不亦乐乎《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现在常用以表示事态发展到极顶的程度,也表示“淋漓尽致”的意思。

5、以诚待人、言而有信;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6、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君子人生顺达,而小人的人生也可能免于祸害,但只是侥幸而已。

7、——《诗经·小雅·车辖》

8、真正的忠诚是内心的道德判断。

9、——《诗经·卫风·木瓜》

10、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1、译:德如高山人景仰,德如大道人遵循。

1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匠要把活儿做好,首先要使工具精良,语出《论语•卫灵公》。

13、惠而不费惠:施惠,给人以好处;费,耗费。施惠于人,自己又无所耗费。《论语•尧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后来常用以形容有实利而不多费钱财。

14、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15、信誉对每一个人来讲,是一张无形的通行证;人品的高下,诚信是一块试金石。

16、举一反三比喻从懂得的一点,类推而知道其他的,形容善于类推,能触类旁通。语本《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17、孔子在《论语》中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何为思无邪?是心地纯粹,是坦荡磊落,是真诚正直,更是一种真挚自然、情深意切。

18、从心所欲随自己的心意,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9、鸣鼓而攻之比喻宣布罪状,加以声讨。《论语•先进》:“子曰:‘非吾徒也,小子可鸣鼓而攻之可也。’”

20、父母付出的就是用自己的生命对子女的提携;父母对子女的爱是天性,而子女对父母的孝敬是美德。

21、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22、一个有德有仁的人才能做到心灵的勇敢。

23、孔子评价诗经:“思无邪”

24、我们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

25、百家讲坛的论语心得:人生之道

26、匹夫不可夺志匹夫:一个普通人。一个普通百姓不可能被迫改变志向,形容意志坚定,不可动摇。《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7、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8、轻裘肥马裘:皮袄。穿着轻暖的皮袄,骑着肥壮的骏马。《论语•雍也》:“赤(公西华)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后来就用“轻裘肥马”形容生活豪华。

29、真正的知识通达之后,不是拿来炫耀的而是能够为社稷、国家和百姓做点事情。

30、对父母要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顺者为孝;真正爱父母就是要尊重和包容他所有的习惯。

论语经典语句上

31、修己以敬——修炼自己,保持严谨恭敬的态度;修己以安人——修炼自己以安顿别人。

32、——《诗经·邶风·击鼓》

33、道理本身是什么不重要,但表达方式很重要;近的人伤不得。

34、美好的品德需要在不断的学习中获得定位与制衡。

35、见义勇为看到了争议的事情就奋勇地去做。语本《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3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7、我们不缺乏宏大理想,但缺乏到达理想的切实道路。

38、百善孝为先,孝为行、敬为心。

39、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40、——《诗经·秦风·蒹葭》

41、聪明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

42、手足无措措:安放。手脚都不知道该放在哪儿好了。形容慌张得不知如何是好。《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30、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四体:四肢;勤:劳动。不参加劳动,分不清五谷。《论语•微子》记载:有一次子路跟随孔丘出外,途中子路落在后面找不到孔子了,正好遇上一位锄草的老大爷。子路问他说:“子见夫子乎?”那老大爷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后泛用以形容脱离劳动,脱离劳动人民。31、驷不及舌意思是言已出口,驷马也追不及。指说话应当慎重。《论语•颜渊》:“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32、温故知新温:温习;故;旧的。温习已学过的东西,又有新的体会。《论语•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现在有时比喻吸取历史经验,给认识当前情况提供参考。33、文质彬彬文:文采;质:实质;彬彬:指文和质配合得很好。形容举止文雅,态度从容不迫。《论语•雍也》:“文质彬彬,然后君子。”34、血气方刚血气:精力;方:正在。形容年轻人精力正旺盛。《论语•季氏》:“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35、循序渐进循:依照,沿着。依照次序逐步地向前。《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朱熹注“不得于天而不怨天,不合于人而不尤人,但知下学而自然上达;此但自言其反自修,循序渐进耳。”36、循循善诱循循:有次序的样子;诱:引导。《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后来泛用以表示善于有步骤地引导,教育。37、言必有中不说则已,一说就说得正确。《论语•先进》:“夫人不言,言必有中。”(那)38、言不及义及:涉及;义,这里指正经事情。说话一点也不涉及正经的道理。《论语•卫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39、一言以蔽之蔽:概括。用一句话来概括。语出《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40、以直报怨直:正直。以公道来对待自己怨恨的人。《论语•宪问》:“以直报怨,以德报德”41、仁人志士原指有高尚志向和道德的人,《论语•卫灵公》:“仁人志士,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现泛指爱国的愿意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

43、表面上看来毫无价值的东西,会给人心一个淡定的起点。

44、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45、悟: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46、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47、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8、人生有限,把有限的情感留在应该使用的地方。

49、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担任那种职务,就不考虑那方面的事情,语出《论语•泰伯》

50、一个人要张开耳目,会发现处处皆是学问;学习时要确认消息是真实的吗、确认消息是善意的吗、确认消息是真的这么重要吗?

51、真正的经典从来都不是一种宗教性指导,而是在思维方式上对后人永远保有启发。

52、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53、后生可畏后生;年轻人,后辈;畏:这里指敬服。年轻人很容易超过老一辈,他们是可敬畏的。《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后多用此称赞有志气有作为的年轻人。

5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55、只有建立内心的价值系统才能把压力变成生命的张力。

56、人没有对将来的考虑,就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愁。

57、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58、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9、“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宽容一点给自己留下一片海阔天空;关爱别人就是仁慈,了解别人就是智慧。

60、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需要学习。

论语经典语句上

61、与其与他人斗,不如跟自己的能力斗。

62、百家讲坛的论语心得:处世之道

63、悟:这样的话,人间已经久违。千年已经过去,读起依旧太美。

64、成功的职业不一定是你心中的理想。

65、做一个勇敢的人,用自己生命的力量去化解缺憾。

66、信誉是你行走于世基础的保障。

67、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的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论语•公治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6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9、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聞;损者三友:友便辟(暴躁)、友善柔(优柔寡断)、友便ni(心怀鬼胎的人)。

70、没有道德约束的勇敢是世界上大的灾害;勇敢有时候是一种理性制约下的内心自信与镇定。

71、百家讲坛的论语心得:学习之道

72、人生用来铭刻仇恨就会遗忘所有的幸福,用来铭刻幸福心里就会充满感恩。

73、理屈词穷利用站不住脚,无话可说。《论语•先进》:“是故恶夫佞者”朱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

74、百家讲坛的论语心得:孝敬之道

75、《论语》一书中,有关为学的经文很多,都可以称为经典。现列举几章经文如下:

76、我喜欢《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句。

7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8、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

79、古今名家对《诗经》的评价:鲁迅对《离骚》“史家无绝唱,无韵之离骚”.孔子对《诗经》有很高的评价.他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习,思无邪”.对于它的特点,则“温柠敦厚,诗教也”(即以为诗经使人读来有澄清心灵的功效,作为教化...

80、诚信需要自己内心对于某种价值的坚持。

81、百家讲坛的论语心得:忠恕之道

82、自己的心厚道了,对别人的责怪就少了。

83、为政的“五美”、“四恶”

84、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85、能近取譬譬:打比方。能够就近那自己比方别人。语出《论语•雍也》。意思是要替别人设身处地地着想。推己及人,将心比心。

86、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87、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8、悟:情浓之时如火,情浓之人如蛾。身子哪怕扑火,心中也觉值得。

89、交朋友,一定要言而有信。

90、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3.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论语经典语句上

91、译:一把柴火扎得紧,天上三星亮晶晶。今夜究竟是哪夜?见这好人真欢欣。要问你啊要问你,将这好人怎样亲?

92、百家讲坛的论语心得:治世之道

93、在这个世界上,不如意事常八九,要“常想一二”。

94、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95、《论语为政篇》中。

96、杀身成仁仁:儒家道德的高准则,语本《论语•卫灵公》“有杀身以成仁。”意思是为了成全或成就仁德,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现指牺牲生命,以维护正义生命。

97、“德政”是儒家思想。

98、译:你将木桃投赠我,我拿美玉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99、恕道有时候仅仅就是一个真诚的沟通。

100、判断导致信念、信念导致情绪、情绪导致困扰。

101、百家讲坛的论语心得:理想之道

102、三复斯言三复:多次反复;斯言:这句话。反反复复地体会这句话。语本《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

103、译:生生死死离离合合,无论如何我与你说过。与你的双手交相执握,伴着你一起垂垂老去。

104、《论语学而篇》中。

105、求论语中评论诗经的句子-......《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不学诗无以言子曰:小子何莫夫学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

106、好行小惠惠:同“慧”,聪明。原指好耍小聪明。《论语•卫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后也指爱施小恩惠。

107、发愤忘食用功学习,努力工作,忘记了吃饭。《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爰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女,同“汝”,你;爰,何。)后泛用以形容十分勤奋。

108、百家讲坛的论语心得:天地人之道

109、孔子带给我们的是大地上生长的信念;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就是我们的天和地;信仰的力量足以把一个国家凝聚起来。

11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11、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112、年富力强年富:往后的年岁还多,指年轻力壮。《论语•子罕》:“后生可畏”。朱熹注:“孔子言后生年富力强,足以积学而有待,其势可畏。”

113、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114、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人皆知。《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程注“圣人设教,非不欲人家喻而户晓也。”

115、非爱行为——以爱的名义,对亲近的人进行的非爱性掠夺。

116、《诗经》之中有很多民歌,这些民歌无不流淌着活泼泼、火辣辣、浓烈烈的情感和情愫,终于流淌出那些优美动人的句子。

117、君子和睦相处而不盲从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相处。

118、真正的学习使用自己的主体学习生命中匮乏的经验;真正的学以致用就是把知识落到实处。

119、自己不要的东西,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120、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经典语句上

12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22、诲人不倦诲:教导。教人时不嫌疲劳。形容教导特别耐心。《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23、不耻下问;学海无涯苦作舟;坚持容易变通难。

124、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而不越矩;三十而立就是建立心灵的自信;物质的东西越多,人越容易迷惑;知天命(知命、知理、知言)就是内心有一种力量去对抗外界;耳顺就是悲天悯人、理解与包容。

125、“恕”——善待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26、五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四恶——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之谓之“暴”、慢令至期谓之“贼”。

127、译:荻花扬,苇叶长,莽莽又苍苍。露珠白,霜粒凉,白露结成霜。心中想把伊人访,伊人啊,身在秋水一曲水弯旁。

128、百家讲坛的论语心得:诚信之道

129、《论语雍也篇》中。

130、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目的,只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以分离为目的的;距离和独立是对人格的尊重,亲近的人之间也应该保有。

131、恒常之心是对自己的诚意,也是对别人的信誉。

13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133、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134、人生有三个坎:青少年时,戒之在色、壮年时,戒之在斗、老年时,戒之在得。注:青少年时的坎在婚姻上、壮年时的坎在与人争斗上、老年时的坎在因所得的失去而抱怨上。

135、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136、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137、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138、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139、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自省——认知;宽容源自于理解;忠诚自己、善待他人。

140、当仁不让语本《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朱熹注:“当仁,以仁为之任也;虽师亦无所逊。言当勇往而必为也。”后来泛用“当仁不让”表示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积极主动地去做,不应该推委。

14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42、恰当的距离,是彼此互不伤害又能保持温暖。

143、犯上作乱犯上:触犯长上;作乱:指造反。《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144、真正的孝敬,更重要的是弘扬父母之志。

145、善贾而沽贾:同“价”。等好的价出卖。《论语•子罕》:“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也用来比喻怀才未遇,等待有赏识他的人才肯效劳出力,或得到高职位才出来做官。

146、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

147、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148、割鸡焉用牛刀宰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做小事情不必费大力气或大材不能不用。《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也作“杀鸡焉用牛刀”。

149、恕道里面包含着一种深刻的渊源,就是感恩之心。

150、恶衣恶食粗劣的衣食。《论语•里仁》:“士致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经典语句上

151、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不可无傲骨、不可有傲气;君子之骄,骄傲的是内心的风骨。

152、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53、真君子从不攻击他人,他只拓展自己。

154、在这里精选了其中的30句,其中有男女的情意绵绵,有内心的欲说还休,更有人生的千般滋味。

155、慎于言;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多思多想多看,少指责、少抱怨、少后悔;言寡尤、行寡悔;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56、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

157、悟:古人的感情,都有信物。一件信物,可以在身上放一生。不是信物好,只是情意重。

158、过分的苛刻都不如宽容的力量更长久。

159、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160、百家讲坛的论语心得:心灵之道

161、悟:从前的思念,哪怕关山远。心中的人,也住在心尖上。想一想,便醉一旁。

162、在其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世界上不缺锦上添花,只缺雪中送炭。

16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64、——《诗经·唐风·绸缪》

165、不得其死指人不得善终。《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166、有一种至深的悲怆,叫做子欲养而亲不待。

167、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也。

168、内省不疚省:省察,反省;疚;因歉疚而内心不安。自己反省没有内心感到惭愧不安的事。《论语•颜渊》:“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169、一个人能不能守住信誉一定跟他的道德观相关。

17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语出《论语•卫灵公第十五》:“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