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尽孝的经典故事【85句精选】

admin 句子大全 2023-11-26 12:21:20

古人尽孝的经典故事

1、三、乳姑不怠

2、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庄子)

3、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孟⼦

4、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5、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出自《孝经》。

6、孟母看到了,就皱起眉头说:“这下去不行,我再也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

7、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不顾⽗母之养,⼀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母之养,⼆不孝也;好货财,私妻⼦,不顾⽗母之养,三不孝也;从⽿⽬之欲,以为⽗母戮,四不孝也;好勇⽃狠,以危⽗母,五不孝也。——孟⼦

8、青⼭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碧⽔苦诉字字⾎,字字哭慈母。——《对联集锦》

9、百里负米的故事,是说孔子的学生子路,他孝敬父母。因为从小家境贫寒,为人节俭。经常吃野菜度日。仲由觉得自己吃野菜没关系,但怕父母营养不够,身体不好,很是担心。从百里之外背米回来孝敬父母。

10、做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英国)罗素

11、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出自《劝报亲恩篇》。

12、对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正常的,尊敬不仅表现于口头上,而且应体现于实际中。——(美国)戴维·德克尔

1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4、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15、孝⼦事亲,不可使其亲有冷淡⼼,烦恼⼼,惊怖⼼,愁闷⼼,难⾔⼼,愧恨⼼。——袁采

16、慎,朝夕伺候莫厌烦。意思是: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出自《劝报亲恩篇》。

17、二十四孝的故事,就是古人孝顺父母的真实事列,用来教导后人要孝顺的

18、诗曰闵氏有贤郎。何曾怨后娘。车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

19、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出自《名贤集》。

20、青山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碧水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对联集锦》

21、刚开始的时候,孟子的家在墓地旁边,还是小孩子的孟子经常和邻居的小孩子一起玩耍,他们经常看到大人们到坟墓前去祭祀先人时跪拜痛哭的样子。

22、将出牵衣送,未归倚阁望。(黄遵宪)

23、故事一:汉高祖第三子刘恒,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登上皇位。他仁孝之名,天下传扬,侍奉母亲从不懈怠。他母亲三年卧病在床,他经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侍候;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24、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25、开始吧,孩⼦,开始⽤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维吉尔

26、故事二:曾参,孔子的得意弟子,也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上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他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背着柴迅速回家,跪问家里有事吗?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

27、啮指心痛周朝曾参

28、古人十分注重孝敬父母。比如父母在不远游。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更有甚者父母生病需要药引子时,可以从目己的身上割肉给父母做药引子。这些愚孝不值得效仿。孝敬父母长辈,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今天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当下仍然有用!

29、孝感动天

30、西汉文帝。名恒。高祖第三子。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后。帝奉养无担母尝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汤药非亲尝弗进。仁孝闻于天下。系诗颂之。

古人尽孝的经典故事

31、江革负母,是“二十四孝”中的著名故事,讲述了东汉初年著名孝子江革负母逃难并侍奉母亲的动人事迹。

3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33、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

34、鹿乳奉亲

35、在三国时,有一个孝子,姓孟,名宗,字恭武,从小就丧了父亲,家里十分贫寒,母子俩相依为命。

36、孟子和其他孩子也一样学着他们的样子。

37、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维吉尔

38、姜诗,东汉四川广汉人,娶庞氏为妻,古代孝敬父母的故事。夫妻孝顺,其家距长江六七里之遥,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婆婆爱吃鱼,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婆婆不愿意独自吃,他们又请来邻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风大,庞氏取水晚归,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将她逐出家门。庞氏寄居在邻居家中,昼夜辛勤纺纱织布,将积蓄所得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后,婆婆知道了庞氏被逐之事,令姜诗将其请回。庞氏回家这天,院中忽然喷涌出泉水,口味与长江水相同,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从此,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不必远走江边了。

39、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40、诗曰母指方缠啮。儿心痛不禁。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

41、单衣顺母周朝闵子骞

42、王裒,魏晋时期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人,博学多能。父亲王仪被司马昭杀害,他隐居以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其母在世时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他教书时,每当读到《蓼莪》篇,就常常泪流满面,思念父母。

43、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44、于是她就带着孟子一起搬家。

45、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46、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出自《劝报亲恩篇》。

47、⼦孝⽗⼼宽。——〖宋〗陈元靓

48、孝亲敬长警句:

49、李奎敬父母,背上母亲打虎

50、比如缇萦救父,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汉文帝时代。现在确定陕西的江村大墓就是汉文帝陵墓。缇萦父亲犯罪,缇萦跟着父亲到了京城长安,请求做官奴为父亲赎罪。汉文帝听后很感动就废除了砍人手脚的酷刑

51、亲老思鹿乳,身挂褐毛衣。若不高声语,山中带箭归。

52、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亲,把他们当作好的朋友。——(英)狄更斯

53、长大后,母亲年纪老迈,体弱多病。不管母亲想吃什么,他都想方设法满足她。一天,母亲病重,想吃竹笋煮羹,但这时正是冬天,冰天雪地,风雪交加,哪来竹笋呢?

54、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意大利)亚米契斯

55、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

56、虞舜。瞽搜之子。性至孝。父顽母嚣。弟象傲。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有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系诗颂之。

57、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两人,更相为命。(李密)

58、二、闻雷泣墓

59、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60、孟母三迁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孟子小时候父亲很早就死了,他的母亲为他的父亲守节,从未改嫁。

古人尽孝的经典故事

61、诗曰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后三载玻汤药必先尝。

6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63、亲尝汤药西汉文帝刘恒

64、崔山南,名,唐代博陵(今属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人称"山南"。当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顺,每天盥洗后,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如此数年,长孙夫人不再吃其他饭食,身体依然健康。长孙夫人病重时,将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说:"我无以报答新妇之恩,但愿新妇的子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后来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长孙夫人所嘱,孝敬祖母唐夫人。

65、家贫出孝⼦,国乱识忠⾂。——《名贤集》

66、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67、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68、诗曰对对耕春象。纷纷耘草禽。嗣尧登帝位。孝感动天下。

69、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意思是: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意,面带欢笑。出自《劝报亲恩篇》。

70、其实很多,个人认为每个名言警句对应的其实也是一个孝亲敬长的故事。

71、孝⼦之⾄,莫⼤乎尊亲。——孟子

72、⽼吾⽼,以及⼈之⽼;幼吾幼,以及⼈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

7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74、他无可奈何,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就跑到竹林抱竹痛哭。哭了半天,只觉得全身发热,风吹过来也是热的。他睁眼一看,四周的冰雪都融化了,草木也由枯转青了,再仔细瞧瞧,周围长出了许多竹笋。他的孝心感动了天地。他把竹笋让母亲吃了,母亲的病就好了。

75、孝感动天虞舜

76、周。闵损。字子骞。早丧母。父娶后母。生二子。衣以棉絮。闵损。衣以芦花。一日。父令损御车。体寒失鞭。父察知其故。欲出后母。损曰。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后母闻之。卒悔改。系诗颂之。

77、周。曾参。字子舆。事母至孝。参曾采薪山中。家有客至。母无措参不还。乃啮其指。参忽心痛。负薪以归。跪问其母。母曰。有客忽至。吾啮指以悟汝耳。后人系诗颂之。

78、比如彩衣娱亲,

79、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80、哭竹生笋

81、谁⾔⼨草⼼,报得三春晖。——孟郊

82、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国志·魏书》。

83、关于尊敬老人,孝敬老人的诗歌或文言文

84、一、涌泉跃鲤

85、王祥事后母朱夫人甚谨。家有一李树,结子殊好,母恒使守之。时风雨忽至,祥抱树而泣。祥尝在别床眠,母自往暗斫之。值祥私起,空斫得被。既还,知母憾之不已,因跪前请死。母于是感悟,爱之如己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