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七堇年主要经历133句文案集锦

admin 句子大全 2023-11-25 23:10:55

一、七堇年主要经历

1、七堇年,80后畅销书作家,主要作品有:《被窝是青春的坟墓》《大地之灯》《澜本嫁衣》《尘曲》等,在青春文学领域以其独特的文风广受读者欢迎,并逐渐尝试新的创作领域,告别青春书写,致力更加现实的严肃文学写作。

2、书中充满令人啼笑皆非的机锋,笔下处处写未来,实则映照现实,更折射当下人的窘境,发人深省。

3、林培源:我比较看重的还是期刊和写作同行的意见,期刊形成一个相对稳固的评价标杆,而写作同行会内在地从他们各自的视角去审视你的作品,哪怕带着偏见,也是好的;大众媒体、互联网和图书市场,这是商业化的逻辑支撑的体系,它也同样值得关注,华语传媒文学大奖、单向街图书奖、《新京报》《深港书评》评出来的年度图书,都是风向标,它们某种程度上补足了一些倚重体制运作的文学奖所遮蔽的文学版图。“理想读者”的话,是多重的,有时是同行,有时是普通读者,有时是你现在也无法遇见的“未来读者”。

4、2008年《你的名字叫红》《夜殇》《月光下我记得》《幻世》《再见敦刻尔克,再见》

5、虽然我们也是很适合或习惯于生活在城市当中的人,但是这样一种饱含寂静主义的内心,有时候也会向往自然、向往自由,走出自己的天地去看一下,或者飞的更高。

6、在青春之书里,我们同在一行字之间。被窝是青春的坟墓。关于少年时代,冷暖自知,朴素的生活,与遥远的梦想。这一切将在被回忆肆意篡改的书写下,渐渐抽象成一些雾一样的尘埃,浮在梦境之外的空茫黑暗中,日日夜夜不停坠落,终会尘埃落定。在我们的希望和愿欲的深处,隐藏着对于青春的默识。如同种子在雪下静静梦想。所以你要知道,我将在更大的沉默中归来。青春是生命温暖的被窝,是生命华丽的裙袂。

7、认识的人越多,越喜欢狗。

8、2008年12月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9、因为我担心我的嫉妒伤害另一个人;

10、我不在乎其他人是不是会嘲笑我,因为我有一个优势,那便是对于外在世界,始终怀揣着一种穿盔戴甲的蔑视的态度。

11、彼时,小七才刚19岁。

12、义人X与宁蒙的外形一模一样,替她完成一切她不想处理的麻烦,它会用大数据计算得出契合他人胃口的社交模式,这使得主人宁蒙的“人设”越来越受人欢迎。到故事结尾,苏铁才知道,拯救自己并且对自己产生爱意的,竟然是这个人工智能义人X。

13、2009年6月由长江文艺出版社第二次出版;

14、做学生的时候,身是不自由的,但心却很自由,有多远梦多远。而今,身是自由的,但心已经无法自由。有多少梦,就有多远。

15、(浑水自媒体江湖)深访

16、有时候人是一种很复杂的生物,这就是为什么《游隼》这本书的作者这么远离人群,作者把自己寄托在这个鹰的身上,也许他想保持一种简单吧。

17、这么多年,岁月抚平了多少心的皱褶。他依稀想起童年春游的时候,她在草地上,极其羞涩地唱起《小小少年》的那个下午。——七堇年《平生欢》

18、七堇年:我一般不看任何评论,也不关心任何的奖项和趋势,比较孤立自己,所以一般不会有太大影响。所谓理想读者的画像很模糊,也许我脑子里没有任何“理想读者”。理想读者的意思也许暗含着共鸣或理解?我不知道,但我认为,读者有他们自己的接受美学去按照他们的方式重新建构一个他们眼中的“你的作品”,这跟我本身的写作并不太有关联。

19、里面有青春期的叛逆与成长,有年少岁月的荒诞与无羁,有美好年华的友情与温暖,优美文笔,唤醒我们正经历或曾有过的心灵悸动。

20、七堇年其实一直在走她自己的路,但是这条路的形态就如文中的那段话一般,被规定被束缚而无法有除了摆出反抗以外的姿势或干脆眼一闭一路走到底就靠骗骗初中、高中女生吃饭算了。

二、七堇年生平

1、长大后都成了游子,在有大江大河的城市,总想起故乡,想起儿时的天青白,雾雨淡,四季不明,终年灰绿……

2、这个时刻来了,树木经过很多痛苦之后,应该结果了。每个冬天都以春天作结。

3、她的问题是,她已经从很早之前就在开始一个重复的怪圈,反反复复写的都是一模一样的套路,一模一样的转折,一模一样的用词,一模一样的语言,一模一样的自白与一模一样的留白空间。

4、一句“要有朴素的生活,与遥远的梦想。即使明日天寒地冻,路远马亡”,更是让七堇年的名字家喻户晓,成为众多少男少女追捧的偶像。

5、“有必要不惜伤害自己,去谈恋爱吗?”

6、2006年,她在二十岁的时候完成第一部长篇小说《大地之灯》,并于2007年出版,获得瞩目。2008年出版第二部长篇小说《澜本嫁衣》 ;其后有《被窝是青春的坟墓》、《尘曲》等文集出版、再版。

7、但是对我来说,却是第一次了解到七堇年的作品。

8、这一切何尝不是作七堇年自我心境的重构与释放呢?

9、当我后来了解到“无数作家都是靠着早年的倾诉欲,才铺垫起写作生涯端倪”这个常识之后,我才舒了一口气。

10、向阳而生,逐光而行没有出处,只是一句网络文案。

11、七堇年:当代文学传统可能过多被西方影响,丢掉了一些中国传统古典文学中的自信。经典作品的话,我还是只欣赏中国古典文学。也许是翻译会丢掉原著魅力的缘故,外国经典文学让我始终比较无感,一开始为此很焦虑,但现在完全没有了。我是英文专业毕业的,但仍旧觉得,对母语和有中文语言魅力的文学有种骨子里的偏爱。

12、七堇年。我初高中时代喜欢她,她的每一本书、每一篇随笔、散文我都看过,曾经还有专门的只摘抄她一个人段落和语句的笔记本。

13、即便那年姑娘尚未已有评价称:“她的笔锋有着与年龄不太相称的成熟,字斟句酌的抒写剧中人物的悲欢离合,唱尽所有的残酷和现实,在结尾处让悲伤轰隆作响,使人久久不能释怀,却又找不出更好的发展方向,似乎这就是命运,我们都是剧中人,只能哭泣接受,然后勇敢成长。”

14、选自《天涯》2019年第1期

15、一些人真实的困苦变成了另一些人编织的愉快,一个时代的绝望与祈告,变成了另一个时代的潇洒的文字调遣。

16、我们总在不断的记住忘记我们的人,而被我们忘记的人却也在纪念着我们。——七堇年

17、七:《无梦之境》代表这样一种忧虑,据说人是不会梦见未曾见识过的世界的。未来世界出生的孩子可能没有见过山、河、湖、海,那他们的梦里呢?我常常思考未来时代的社交,个体在外部技术的改变下,生活体验会很不同。那他们的沟通质量是变好还是变坏。

18、——英国经济学家盖伊·斯坦丁

19、人生实在是一本书,内容复杂,分量沉重,值得翻到个人所能翻到的后一页,而且必须慢慢地翻。

20、其实,伟大的人物都是相似的。平凡的人,各有各的平凡。

三、七堇年的文章

1、没有永恒的生命,也没有不老的青春,

2、男孩得到了启发,于是就去把女孩儿的宠物狗给弄死了。他觉得,这样,女孩提前体验过“失去”,等到母亲走的时候就不会那么难过了。

3、霍艳:开始是电影,后来是文学。电影当然能给写作滋养,但也造成一些问题,如过于戏剧化、太像电影。很多年轻作家都有这个问题,甚至直接借鉴小众电影里的情节。

4、霍艳×林培源×七堇年×张怡微

5、《平生欢》获紫金·人民文学之星长篇小说奖

6、似水流长的年华里,每一个琳琅的日子都似一片粼粼的波光,平静地流逝远方,却只在河床深处才见礁石和漩涡,伺机暗算年少的澄澈和无知。这大概就是时光的艺术。

7、七堇年,80后中罕有的严肃文学派作者,后安妮宝贝时代代表。

8、“想失望就失望,别努力不去失望。”

9、七堇年:会啊,不过现在写的越来越慢,因为自己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了,人长大之后,表达意识就收缩了。但是恰好证明你来到了另外一个阶段,有些事可以继续的。

10、0别人会通过这个平台去了解你这个作者

11、十年间,七堇年相继推出了《澜本嫁衣》、《平生欢》等长篇作品。2018年,她站在长篇小说创作的第十个年头,隆重推出了第四部长篇小说《无梦之境》。

12、更成都:作为一个坚持了十年的写作者来说,你有没有什么写作的心得?

13、我们在遭遇不幸时,才会更强烈地感受到别人的不幸。

14、作者自己在七堇年的书写里是不多出现的,或者说,虽然出现过无数的自己,但那些都是自己和自己的表达欲混合的产物,由此还产生了《被窝是青春的坟墓》里那些像散文又像小说,亦真亦假的文字。

15、张亦辉用叙述穿越死亡——从托尔斯泰到鲁尔弗

16、七堇年:大的影响。我从小学钢琴,画画,后来是吉他什么的,除了这些还喜欢各种各样的运动,一切的事物仿佛我都是热爱的,他们都会对我有不确定的影响。艺术说到底都是被世界或被自己内心撞击后的表达,所以是相通的。这一点现在越来越觉得明显。

17、2017《收获》双月刊6本

18、他不知道,如果就在树荫下歇息,影子就消失了,足迹也就没了,真傻呢。

19、沉默之间,我突然感觉,这些年的千山万水,在此刻终于静止成为一幅画,就这么无法被涂改地,置于眼前。

20、《尘曲》七堇年凡心所向,素履所往; 生如逆旅,一苇以航。

四、七堇年成长经历

1、咪蒙深夜发媸姜思达胡辛束

2、在写鹰的过程中,直接代入“我”这样的视角,仿佛能够亲身感受到鹰的生活习性,甚至能与它的视野融为一体,自由地翱翔于高空。

3、0现在的生活,挺知足的。

4、“消失的事情,哪有不可惜不悲伤的呢?”

5、七堇年:其实也没有想好以后的作品会倾向于什么风格,因为我本身也在一个过渡期探索期。更多的关注的主题比如家庭,认得成长,社会关系,肯定去继续的。其实因为少年时候的写作时一种荷尔蒙倾诉,放血式的倾诉,现在的写作还是站在写作的门口慢慢的探索吧。

6、一直要担心下一块面包在哪里,

7、停顿的间隙,岁月好像咳嗽了一声,提醒我们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该被想起,什么不该被想起。

8、2017年第6期《收获》目录

9、——维克托·雨果《悲惨世界》

10、十年时间,说长很长,说短,也短,拙笔本来不成书,写得多了,也就渐渐成了书。偌大宇宙,生死很薄,人们只是把生死之间的琐事,铺陈得比较厚。

11、人越长大,朋友越少了。

12、个人号也开通了流量主。但是在阅读体验上不太好。我就关了。我觉得审美对我来说是第一位的。如果不好看的话,格调搭配的话,可以合作,但是基本上没有遇到,比较少。

13、三月桃花,四月欢唱; 两人一马,明日故乡。

14、当下的文学生产和传播机制是否为你提供了足够大的空间与足够多的途径?你的作品主要通过哪些渠道发表?

15、霍艳:没有。我越来越看重作家的世界观和看待问题的方式,而这些的养成,我认为更基于社科类著作。

16、七:我不是那种善于着力书写一个地方的作家,比如颜歌、莫言,但《无梦之境》几乎都是在成都写就的,成都于我来说是精神归属吧。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叫《人间成都》,我

17、孤独就是无求于人,我渴望得到孤独,长久以来,我终获得了它。孤独是冰冷的,哦,没错,它又是那样恬静,那么广阔无垠,如同那又冷又静,群星回旋的宇宙空间。

18、当一个人总是被评估打分,

19、(七堇年励志经典语录二)

20、纵大地荒芜,惟爱与梦不可辜负

五、七堇年是什么

1、终于去了鱼嘴,也是我离中暑近的一次。‍

2、在年少时,生活是盾,我们是矛,自以为坚硬,于是总是爱以棱角冲撞它,看看它背后藏着什么。但那时生活原谅我们的年轻,所以不与我们计较。而长大后,走出了校园,走出了青春期,才发现生活的真实面目其实是矛,不断地冲击我们,坚硬而冰冷,于是我们只能将自己变成一只盾,再疼也要把棱角磨平。

3、七堇年:看投缘吧,开放这种可能性,基本上还是要看合作方和自己的格调搭不搭配。

4、其实,伟大的人物都是相似的。平凡的人,各有各的平凡。——七堇年《平生欢》

5、七堇年、山荆,女。2006年,她在二十岁的时候写下第一部长篇小说《大地之灯》。在众多或偏激或强说愁或疼痛苍白的青春文学领域里,堇年的独树一帜已引起众多评论家的瞩目。

6、谈起寂静主义,七堇年说到平时创作的时候,不只是要一个寂静的外部环境,更重要的还是内心的环境。

7、《尘曲》突破七堇年以往风格,笔法泼辣犀利,讲述一个家庭在一天之间,集由机缘巧合,导致多年来平和表面下的激烈矛盾集中爆发。故事如戏剧一般展开,分为三场。每个家庭成员各自埋在心底的隐秘往事一幕幕上演:父亲早年的与前妻的情感纠葛;儿子作为一个同志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以及女儿在大学期间独特的经历。

8、化工院强饮水机管理员。哈哈哈哈‍

9、七堇年的《被窝是青春的坟墓》“要有朴素的生活和遥远的梦想,即使明日,天寒地冻,路遥马亡”

10、我喜欢你是寂静的,仿佛你消失了一样,

11、我的生活停滞不前。我能呼吸,能吃,能喝,能睡;同时却又不能呼吸,不能吃,不能喝,不能睡,行尸走肉一般。因为我已经没有想要满足而又觉得合理的欲望了。无论我想得到什么,从念起的那一刻就知道,不论能否满足这个欲望,终的结果依然是虚妄。

12、2014年凭借《平生欢》获紫金·人民文学之星长篇小说奖。

13、她的母亲,在近四十岁的时候生下了七堇年。正如《无梦之境》中的苏铁那样:

14、我很少主动开口,过了三十岁之后,我就觉得向别人倾诉是一件多么没意义的事。但是在青少年时代,我曾疯狂地爱,熬夜地哭。对于年轻时候的我而言,所有的矛盾都不是问题,无非是一种忙碌状态下的空虚。

15、真正的人生从四十岁才开始。在那之前,你只是在做调研而已。

16、而我说,在多年之后的大学课堂里,我依旧保持着高中时的习惯,躲在世界的角落读七堇年。读她的文字,就像在某个冬日的下午。温暖,淡然。她的文字,就像冬日午后的阳光,点燃了一颗埋藏的火热的心。

17、生活,旅行,然后有一些观察之类的。人是各有性格,有的人有事业心,动力很强劲,很入世的心态。但是我觉得写作者还是要放轻松一点。生活状态有千万种,可以理解为低调,更多的是一种人生选择。

18、全书围绕苏铁和他的朋友李吉、胡骄、宁蒙等少年的故事展开,讲述苏铁努力摆脱爱的负重,不断逐梦的心路历程。在友情、爱情的历练中,在与性格迥异的挚友的交往中,他逐渐化解人生的种种迷思,终与自我、母亲以及这个世界达成和解。

19、觉得人间的样子就该是成都这样,她不像纽约,可能是天堂也可能是地狱,她就是人间,总有一种生活的味道在里面。中国这些年城市化进程也很迅猛,很多城市在逐渐丧失自己的个性,但成都是蛮有特点的。此外,我常常说,“带着一个四川人的胃,很难没有乡愁”。

20、即使天寒地冻,路遥马亡,是七堇年作家所言。

1、“其他人没有你而生存,没有你而度过一生。难道你以为某某人需要你?你不是面包,不是手杖,任何人都不需要你。”

2、每个人心底都有一些不想再提的名字。围绕那个名字衍生的那些故事,总会渐渐沉没在时光中,也许连同那个名字本身也会沉没。

3、我没有朋友,但我并不介意,因为朋友有时也做着敌人同样的事,一个人挺好,自律的顶端是享受孤独。

4、——丹尼尔·凯斯《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

5、张怡微:“五四”以前,中国的小说地位轻,是“末技”。承担兴亡思索、知识分子情怀的文体不是小说,但“五四”之后,小说开始为散文、为诗分忧,承担了启蒙的“大道”。这种写作传统一直影响到如今文学权力的自觉。不能说构成我阅读的参照系,但我有一门当代文学鉴赏的通识课程已经上了两年,也开始指导本科生当代文学领域的学年论文。

6、科幻、奇幻、推理等类型文学,非虚构写作以及互联网时代种种新的写作实践,是否正移动着文学的边界?在你看来,未来的文学经典可能会呈现怎样的面貌?

7、"“……年轻多好,年轻,做再多错事,都有机会重来。”——七堇年《平生欢》"

8、从何时开始有自觉意识地写作?与那时相比,你对文学的理解是否发生了变化?

9、我们是如此习惯于在人前伪装自己,以至于到后,我们面对自己时,亦是层层伪装。

10、稣合于言,安之若素; 自言自语,无喜无悲。

11、选自《青年作家》2019年第4期

12、运营时间:2015年3月16日

13、这情节简直让我哭笑不得。灰色幽默啊,多么妙,多么丧。这是真正的,少年的心性,少年的逻辑,少年的纯真与恶,少年人才写得出来的东西。

14、可能在下一个平台出现的时候我会转到下一个平台。因为我不以运营它为生,所以没想过怎么发展。但是已经做了这个平台就好好去做里面的东西。你不管下一个替换它的是什么平台,都始终需要内容去填充,我的职业是内容创造者,需要生产内容去填充。当时关注的比如谁谁谁的博客,当时都很红,但是现在被替换了。我不是很担心平台。

15、我本想写的是,一个人害怕自己的影子,厌恶自己的足迹,于是奋力奔跑。影子始终不离身,跑得越快,足迹越多,他终气绝身亡。

16、是一种奇异的感觉,你依然可以读到你喜欢的作者十六岁时候的文字,但作者已经长大。而且她以和你长大一样的速度长大着。三年之后,我大学也来到了成都,她念念不忘的故土之城。当我看到七堇年在文里再一次提到成都时,已经不再像《城事》里那样,写通宵听歌,写抽烟,写酒吧和唱片店,用“快马平剑”的少年口吻去描述一段斑斓的时光。当她开始在《人间成都》里写成都的阴霾,写吃,写堵得水泄不通的路口,我就知道她确实已经从过斑马线的校园女生,变成了等红灯,可能还会按两下喇叭的女司机。校服和西装,身份在此刻产生的一种神奇的置换,似乎在讽刺自己。

17、七堇年:我是一个比较平淡的人,现在的生活都太急躁了,大家的生活路径又一致的让人觉得挺绝望的。我自己是比较幸运的一种,可以做自己擅长及热爱的事业,过着一种相对安宁和幸福的生活,挺知足的。现在的生活。

18、"“劳要有所得,你得有这种意识。从来没有什么事情是白做的。”——七堇年《平生欢》"

19、原来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飞来横祸和无妄之灾。

20、而如今,我也是半只脚踏入社会的人了,再过一两年大概就会正式面对社会的血雨腥风。这一次,七堇年又走在了我们前面,向我展示了一个写作的人在前方可能经历的一切破碎、凌乱、解构、重组。

1、以更丰富的内容服务读者

2、——陀思妥耶夫斯基《群魔》

3、写完这本书,算是我与你的和解之路,迈出了第一步。我对自己说,从现在开始,我要练习原谅的正确姿势。

4、行路到这一站,箱子外壳已陈旧,标签斑驳。可每一趟旅程,箱子里面都装的是不同的灵魂行李。如今我只描述自己为:写作者,黄昏收集者,正在认认真真地浪费生命。

5、“如果爱情那么了不起的话,怎么还有那么多人休妻纳妾呢。”

6、爱与恨,荣与辱,每一则都不一样,其实又都一样。说到底,上帝创造的这个人间,是一出不断重复演出的戏剧,未免太缺乏想象力了。

7、我不知道是否在人性深处,对于过分熟悉的东西,有天生的厌弃——无论是老家、父母、还是伴侣。倘若离别数十年,熟悉变为陌生,眷恋或好感才能重新建立。——七堇年《平生欢》

8、从《远镇》到《大地之灯》,以至后来的《灯下尘》,原生家庭与少年成长的主题在七堇年的笔下不断出现并深化。读者每每为她笔下的主人公所遭遇的成长经历所动容,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而这一切其实都是作者真实经历的投射。

9、——《ONEPIECE》

10、即让人赞叹她小小年纪却有着超越同龄人的成熟与老道。

11、其文风成熟稳健,阒静通透,充满灵性且艺术感极强。在她看来任何艺术形式的追求都是表达内在外在的美,由此反对以词藻堆砌为由批判年轻作者的表达。

12、生日:195

13、登峰是为了让你能看到世界,而不是让世界看到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