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登高
1、诗眼是“悲”字。
2、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的旷世之作。
3、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
4、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
5、他乡作客,一可悲。
6、首联写景起笔,着眼于细处,状具体景物。颔联紧承前联,从大处落墨,写远眺之景。上句写山景,承首句;下句写江景,承次句。与首联相比,视野更为开阔,景物也更为壮观。读来音韵铿锵,意境豪放,蕴蓄着阳刚之气,在极其萧瑟苍凉的景物描述中,充满着一种雄浑奔放的气势。
7、带病登高,七可悲。
8、登高这首诗就是杜甫在这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
9、《登高》是杜甫秋天在夔州所作,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整首诗给人一种萧瑟悲凉之感,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10、作客,三可悲。
11、全诗描绘了诗人在重阳节登高远望所见之景,诗人借日暮黄昏时的萧瑟景象,抒发了自己身在异乡的孤独与凄楚情绪。诗人身在异乡,只能借醉消愁,“犹”字衬托出诗人的乡愁之重,表现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
1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句话刻画了一个孤独寂寞的一个情景
13、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
14、亲朋不在,独自登上高台,五可悲。
15、经常作客,二可悲。
16、《登高》是首著名的七律。杜甫常年漂泊在外,饱经忧患,重阳节登高远眺,不禁生出重重悲愁。《登高》表达的八种悲是:
17、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8、时光如流水,暮年已至,百年快尽,来日无多,这是八可悲。
19、情景交融,笔法错综变化却又相互照应。
20、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
21、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落笔的角度虽然不同,但都围绕着诗的中心——“悲秋”。在写景之中,又有声(风声猿啼声)有色(沙白渚清),有动(鸟飞叶落)有静(沙渚),有局部景(首联),有整体景(颔联)。而且一三两句相承接,都是写山景;二四两句相承接,都是写江景。在抒情上,颈联的“”与“百年”又与颔联的“无边”与“不尽”相互应,从时空两处着笔,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残生;尾联从白发日多,因病停杯,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而且五、七两句相承接,都是写悲苦;六、八两句相承接,都是写多病。因“悲秋”而勾引起“苦恨”,因“多病”而造成“停杯”,在诗的内容上又是互相紧密联系的。全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中间虽有如此丰富的内容,如此复杂的感情,但笔势却一气直下,造成了一个既有变化又和谐统一的艺术整体。
2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23、翻译:天高风急猿猴凄厉的叫声显得十分悲凉,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悲对秋景感慨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深为憾恨鬓发日益增多,困顿潦倒病后停酒伤怀。
24、颈联以下由景及情,直抒胸臆,写出自己长期漂泊的体弱多病的艰难处境和秋景萧瑟触景生悲的愁苦心情。颈联是诗人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的高度概括,有顿挫之神。此联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将前两联蕴含的感情进一步明朗化,把诗人忧国伤时的惆怅表现得淋漓尽致。尾联写自己穷困潦倒孤苦寂寞的境遇和心情,在沉重的感叹中收结全诗。
25、“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尾联这两句进一步说明了诗人的无奈苦闷。诗人已经由于“艰难苦恨”而两鬓苍苍,潦倒失意时,本来想浊酒消愁,但是身体不好,近刚戒了酒,更是无处发泄,无法释怀。客观局面令诗人束手无策,主观方面又无力排解,只能是令一团闷气郁积在胸口,哀音满纸。可谓将无奈写到了。
26、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
27、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8、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张上。
29、那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
30、“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远离故乡;百年,一生。颈联这两句也是诗眼所在。诗人为什么会在登高时没有了从前的壮志,满眼都是秋之颓败?因为他多年漂泊,故土遥远,长期染病,独自登高,看不到希望,四面楚歌,怎一个愁字了得?!
赏析登高
31、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2、翻译:天高风急猿猴凄厉的叫声显得十分悲凉,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悲对秋景感慨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深为憾恨鬓发日益增多,困顿潦倒病后停酒伤怀。赏析:《登高》是杜甫秋天在夔州所作,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33、在万木萧疏的秋天作客,四可悲。
34、登台远望,更添愁思,六可悲。
35、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
36、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此诗语言精练,通篇对偶,一二句尚有句中对,充分显示了杜甫晚年对诗歌语言声律的把握运用已达圆通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