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的十大重点【40句文案】

admin 句子大全 2023-11-21 08:01:30

阳明心学的十大重点

1、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

2、建立功业

3、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

4、读书明志

5、和同时代的文人相比,王阳明并没有完全按照科举的要求,来按部就班的学习。他始终与主流保持一定的距离,坚持独立思考、广纳百家之言。但是这也让他第一次考试名落孙山,没考上。不过这次打击对他毫无影响,他甚至还说:世人皆以落榜为耻,我以落榜而动心为耻。

6、在中国古代通过科举考试,入仕为官,是每个读书人的梦想。许多人十年寒窗苦读,只为一朝金榜题名。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科举制度也越来越僵化,明朝的科举考试,以宋代大儒朱熹编著的四书五经作为必考内容,在这种制度下,明朝的考生往往每天就只背诵四五五经,不断练习各种科举的范文,也就是以前的考试卷子和模拟题。对于系统的阅读和了解儒家思想,反而不感兴趣,更别说诸子百家的学说了,因此很多人并没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大多是在四书的思想体系下,寻章摘句,亦步亦趋。

7、致良知(价值归宿)王阳明认为,天下间没有比良知更好的东西了。“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所谓“致良知”,就是致自己内心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高本体,要达到良知,时时刻刻接受良知的指引。求得内心之理,然后去行动,去体悟,也就算是致良知了。,

8、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9、一是心即理;

10、王阳明入仕济民,一直是以儒家士大夫的立场,保持着对权势的批判,他曾上书反对宦官干政,后来因此被贬至贵州龙场。王阳明在贬官之前,思想体系十分混乱,这个时候他还只是一个儒学的接受者,而非发明者。但是到了偏远的贵州后,在连绵的群山之中,王阳明远离了城市的繁华和官场的喧嚣。他开始了沉静和思索,终把他之前的所学所思,融会贯通,创立了自己的思想体系,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终形成了“阳明心学”。

11、心学主张向内求索,强调内心充足就是真理的彼岸,知识和行动是合一的,是分不开的,即“知行合一”。这个学说将内心是否充足,而不是外在的遭遇,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让他把自己从仕途的巨大挫折中,释放出来。这个学说对于当时受宦官压制的士大夫来说,具有普遍的作用,能够缓解大家的焦虑。使得他们能够求得自在和解脱,从而以更释然的态度面对政治和社会。

12、王阳明的心学三大核心思想是:

13、君子坦荡荡,他的一生,都在不遗余力地做一个光明磊落的人。

14、随着学习的深入,王阳明想要学习的内容,其实并不完全限于儒家学说,还包括了文学和兵法等等,诗词歌赋,在唐代和宋代的科举考试里都是必考内容,但是到了明代不再是必考内容,变成了文人们在茶余饭后的闲情雅致,所以受到的关注度自然下降了很多。但是王阳明出生在书香门第,对于诗词歌赋依然很重视,在家庭的潜移默化影响下,王阳明从小就显示出了很强的文学天赋,出口成章,他一生也留下了很多文学作品。

15、王阳明的心学体系包括三个方面。

16、做到以上三点然后才有能力看别人的问题,即责善

17、心即理(价值存在);王阳明认为,“心的本体就是天理”,天理就是人们所苦苦追求的圣人之道,就是宇宙间高的“天道”,正所谓“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心即理可以说是阳明心学的逻辑起点。简单地理解就是,你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你大脑里的全部就构成了你的全部世界。除此之外,对你来说,不存在另外一个世界;或者说,另外一个所谓的客观世界,对你来说不存在任何意义。

18、万历时期,王阳明列入孔庙,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王阳明在儒学发展中的地位,由此确立。

19、“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心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他的一生值得我们辈铭记和学习

20、他离开龙场后,历任巡抚、提督等职,临危受命,多次带兵平乱,稳定时局,封新建伯。

21、他坚持独立的思想,创立心新学说,建立功业,实现了儒家“三不朽”的人生理想,成为了“千古完人”。

22、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的追求是“三不朽”。即,首要是“立德”、次一点是“立功”、再次一点是“立言”,只要是能达到“三不朽”中的任何一个,就能够名垂青史,万古流芳了。“三不朽”为古代文人和士大夫提供了人生奋斗的标准和目标。如果一个人能够同时做到这三点,那么他就是一位“圣人”了。而明朝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王阳明,就是这样一个同时做到了“三不朽”的“千古完人”。

23、创立心学

24、年,宁王朱宸濠,意图谋反,发动了震惊朝野的叛乱,王琼觉察到这一点,就让王阳明带兵平乱。因事出紧急,王阳明得到消息时,调兵遣将仍需要时日。于是他采用疑兵之计,伪造兵部公文,宣称朝廷派了重兵,已调集了各路兵马,准备围攻宁王的老巢南昌;又使用反间计,伪造宁王手下投降的书信,然后让人去和熟识宁王的人会谈,在会谈结束后故意把这些文件遗落。自然,这些公文和书信后都落到了宁王手里。宁王心有疑虑,迟迟不敢离开南昌。在十多天以后,宁王发现朝廷并未派兵,才开始进攻安庆。而王阳明已暗中调兵遣将,攻破宁王大本营南昌。宁王听说南昌失守,赶紧回援,与王阳明展开激战,后王阳明取得了胜利,平定了叛乱。

25、王阳明在《教条龙场诸生》中说人生重要的事情:立志,勤学,改过,然后责善

26、知行合一(价值判断)王阳明认为,知是行的先导,行是知的体现;知是行的开端,行又是知的完成;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是认知,行是行动,只有去实践了,才会拥有这个知识;不去做,即使看了很多书,学了很多理论,也无法真正获得这个知识。所以知和行其实是一回事,即知行合一。;

27、此后,王阳明在龙场不断招收弟子,传播心学。三年后,王阳明离开贵州,仕途不断升迁,但是龙场的经历是他一生思想的转折点,也是他人生的转折点。

28、“心即理”是开端,是起因,即意动;“知行合一”是认知过程,是实践;“致良知”才是根本目的。三者是必然的递进关系,进而形成了一个统一整体,缺一不可。

29、王阳明在短短35天的时间里,就平定了宁王精心策划30年的叛乱,取得如此重大的胜利,堪称是丰功伟绩,被皇帝册封为新建伯。一般儒士能够通过修身以立德,创立学说以立言,但很少能实现立德、立功、立言三者兼备的,而王阳明就实现了,堪称。

30、除了文学创作,王阳明还十分热衷学习兵法,因为明朝中期,天下不再太平,外有蒙古后金,内有地方动乱。看到这种动荡的局面,少年王阳明开始关注军事,经常和同学们一起演练两军对阵。其实每个男孩心中都有一个舞刀弄剑、征战沙场梦想,只是王阳明的家里藏书丰富,也包括很多兵书。王阳明通过阅读这些兵法书籍,慢慢的把对军事的热爱变成了一项特长。

阳明心学的十大重点

31、千古完人

32、王阳明创立心学之后,在仕途上也开始得到重用。时任兵部尚书的王琼发现王阳明很有才敢,就举荐他当南赣巡抚,镇压那里的少数民族叛乱。王阳明上任后,改革兵制,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接连击破四十多个土匪山寨,斩首七千余人,取得重大胜利,稳固了明朝对南方边疆的统治。期间他一边用兵,一边讲学,因为他认为“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33、年,王阳明肺病加剧,向朝廷上疏告老还乡,在归乡途中就去世了。临终前,弟子问他有何遗言,王阳明回答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就是说:我内心光明,没什么好说的了。

34、他有志不在年高,没有把做官当做第一等事,而是追求圣贤之道,广泛涉猎,博采众长。

35、王阳明出生明朝中期的一个官宦世家,据说王阳明刚出生的时候就与众不同,王阳明出生时,他的奶奶梦见有个穿着紫色华服的神仙,在云中一边演奏乐曲,一边把一个男孩给了她。醒来后,就听到一阵啼哭,王阳明出生了。王阳明五岁的时候,已经能够把祖父平日读的书,全部给背诵出来,可见幼年的王阳明聪慧过人,还拥有过目不忘的本领。

36、回顾王阳明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37、他入仕为官之后,敢于进谏,仍不放弃追求真理,悟道之后,收徒讲学,传播心学。

38、少年时代的王阳明,曾经问过自己的老师,什么是人生的第一等事,老师的回答是科举入仕,才是高理想。显然王阳明对于这个回答不买账,他认为读书,做圣贤才是真正的第一等事。所以他开始对朱熹的学说产生怀疑,开始把学习的目标,转向系统地阅读和理解各种儒家经典。

39、对于科举,他有独立的态度,却也不是完全放弃,终在28岁时,考中进士,入仕为官。其他文人考中科举之后,就不再读书,开始追逐名利。王阳明不一样,他还是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学术研究上面,继续探求儒学的真谛。为了找到答案,他还深入研究了道家和佛家的学说。

40、二是知行合一,三是致良知。这构成了王阳明心学大厦的三个基柱,但为核心的还是他的致良知的思想。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