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有关于端午节的诗句135句文案集锦

admin 句子大全 2023-11-21 07:19:35

一、有关于端午节的诗句

1、事古人留迹,杨花绕江啼晓鹰,但祈蒲酒话升平。

2、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3、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4、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

5、当时楚国因不舍屈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未见踪迹。后每年端午节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食屈原之身。有诗云:

6、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7、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8、梅夏暗丝雨,春秋扇浪风。香芦结黍趁天中。五日凄凉千古、与谁同?——万俟咏《南歌子端午》

9、关于“端午节”的古诗有哪些

10、逢佳节,粼粼波上,百舟争渡。奸当道,谣言布;遭放逐,悲难诉。——王充《满江红》

11、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12、肩舆任所适,遇胜辄留连。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13、2)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

14、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松。等闲惊破纱窗梦。

15、当年此会鱼三尺,端午被恩荣,曲糵且传觞五丝

16、赏析:诗人在端午日,看看山村中盛开的石榴花,然后包粽子、挂艾草、采药草,也在额上点了雄黄酒,傍晚忙完了也准备喝一杯。全诗不仅叙述了民宿,也让字里行间的闲适惬意,浮现在我们眼前。

17、关于端午节的诗歌有哪些

18、端午时,人们以艾条、菖蒲插于门楣,悬于堂中。以艾叶、菖蒲、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剪为虎形称艾虎。制成花环、佩饰,以避邪驱瘴,且美丽芬芳。有诗云:

19、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贝琼《已酉端午》

20、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二、有关于端午节的诗句和名言

1、南乡子·端午(宋•李之仪)

2、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3、山抺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冂。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销魂。当此际,季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己黄皆。

4、萱草榴花,画堂永书风清暑。麝团菰黍。助泛菖蒲醑。兵辟神符,命续同心缕。——张孝祥《点绛唇》

5、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芬兰。流香涨膩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尼育,小符斜挂绿云色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6、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唐朝诗人李隆基的《端午》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7、菩萨蛮(宋•陈义)

8、今朝端午懒吟诗,此意儿曹莫遣知。

9、愿你如月光,明亮不清冷.

10、愿你有诗,有梦,有坦荡荡的远方,敬往事一杯酒,过去不回头,未来不将就.

11、红藕丝,白藕丝,艾虎衫裁金缕衣。钗头双荔枝。鬓符儿,背符儿,“鬼”在心头符怎知?相思十二时。——宋李石《长相思重午》

12、《已酉端午》 (贝琼)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13、楚兰不佩佩吴钩,带酒城头别旧游。年事已多筋力在,试将弓箭到并州。——卢殷《长安亲故》

14、端午日赐衣(唐•杜甫)

15、《和端午》宋・张耒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16、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汩罗。——文天祥《端午感兴》

17、粽包分两髻,艾束着危冠。

18、28)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19、心知南国音书少,醉听回帆鼓一挝。

20、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三、有关于端午节的诗句跟那个由来

1、《端午》南宋/文天祥五月五日午,薰风自南至。试为问大钧,举杯三酹地。田文当日生,屈原当日死。生为薛城君,死作汨罗鬼。高堂狐兔游,雍门发悲涕。人命草头露,荣华风过耳。唯有烈士心,不随水俱逝。至今荆楚人,江上年年祭。不知生者荣,但知死者贵。勿谓死可憎,勿谓生可喜。万物皆有尽,不灭唯天理。百年如一日,一日或千岁。秋风汾水辞,春暮兰亭记。莫作留连悲,高歌舞槐翠。

2、关于端午节的诗句如下:《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竞渡诗》: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端午》: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3、已孤菖渌十分劝,却要艾黄千壮医。

4、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殷尧潘《端午日》

5、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

6、(这首诗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尽管后人百般歌颂、祭祀,像屈原沉江这样的悲剧毕竟发生了,如此冤屈是不能简单地洗刷干净的。言近意远,言简意深。)

7、谁念词客风流,菖蒲桃柳,忆闺门铺设。嚼徵含商陶雅兴,争似年时娱悦。青杏园林,一樽煮酒,当为浇凄切。南薰应解,把君愁袂吹裂。

8、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9、槐夏阴浓,笋成竿、红榴正堪攀折。菖歜碎琼,角黍堆金,又赏一年佳节。宝觥交劝殷勤愿,把玉腕、彩丝双结。好是,龙舟竞夺,锦标方彻。

10、归棹晚,载菏花十里,一钩新月。

11、浣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扬枹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刺史临流搴翠帏,揭竿命爵分雌雄。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刘禹锡《竞渡曲》

12、浣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扬枹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刺史临流搴翠帏,揭竿命爵分雌雄。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13、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14、(北方)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西北)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15、年年此日人皆醉,能吊醒魂有几人。

16、释义:每年端午节都会下雨刮风,像是为屈原喊冤陈情。

17、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吴文英《澡兰香·淮安重午》

18、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

19、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宋苏轼《屈原塔》

20、第九名:“相由心生”是什么意思?

四、有关于端午节的诗句古诗10句

1、释义:五月五日是端午节,你赠与我了一枝艾草。死者却看不见,新结交的知己却在之外。

2、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宋代·苏轼《浣溪沙·端午》

3、龙舟节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中国南方十分流行,尤其是广东地区,广东地区称之为扒龙船。它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会。赛龙舟历史悠久,已流传两千多年,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传出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

4、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5、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唐代殷尧藩《同州端午》

6、翻译:端午突遇风雨天气昏沉阴暗,汨罗江上无人凭吊逝去的屈原。

7、相传楚俗试兰汤,一枕南薰日正长。

8、莫将楚恨悲儿女,聊把骚章托鬼神。

9、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10、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苏轼《浣溪沙·端午》

11、不用丝缠臂,休将艾插门。

12、七律.端午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13、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高翥《清明日对酒》

14、贺新郎(宋•许及之)

15、远途日暮休回首,近事风传只皱眉。

16、画船纵横湖水滨,彩丝角黍斗时新。年年此日人皆醉,能吊醒魂有几人?——胡仲弓《端午》

17、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许及之《贺新郎》

18、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于是便发展成为了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挂艾草与菖蒲、沐兰汤、佩豆娘、斗草、吃五黄、放风筝、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19、15)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吴文英《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20、端午节诗词——竞渡曲(刘禹锡·唐)

五、有关于端午节的诗句或名言

1、高咏楚辞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宋陈与义《临江仙》

2、《浣溪沙》宋・苏轼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3、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舒頔《小重山·端午》

4、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5、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

6、愿你眼角带笑,月色不染眉梢,枕梦星河入梦.

7、翻译:端午佳节,皇上赐予名贵的宫衣,恩宠有加。

8、这是一首端午怀屈原的名作。诗中无一句点出屈原名字,而无一句不在写屈原。当年满腔忠诚与悲愤的臣子投身汨罗江,千载而下人们仍然为他的冤屈而不平。然而忠魂已去,终究无法再回到世间,无法见到他心心念念的祖国。而事实上,就像他的身躯早已烟灭,当年的楚国也早已灭亡,如今留下的,只有一部《离骚》而已。

9、《渔家傲》 (宋·欧阳修)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松等闲惊破纱窗梦

10、梅夏暗丝雨,春秋扇浪风。香芦结黍趁天中。五日凄凉千古、与谁同?——万俟咏《南歌子》

11、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12、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13、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14、端午节诗词——贺新郎(端午)(刘克庄·南宋)

15、端午临中夏,时清曰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圞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16、画合围香裹,明窗宴坐中。

17、有什么关于端午节的诗歌

18、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杜甫《端午日赐衣》

19、九嶷云阔苍梧暗,与说重华旧德音。

20、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1、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苏轼《浣溪沙端午》

2、道人亦未寝,孤灯同夜禅。

3、角黍堆盘何处奠,沉湘千古使人悲。

4、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

5、衫裁艾虎。更钗凫朱符,臂缠红缕。

6、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7、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8、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杜甫《端午日赐衣》

9、《端午》 (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表达了诗人对屈原的经历惋惜不已。

10、关于端午节的古诗或诗歌都有什么

11、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

12、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13、归来记所历,耿耿清不眠。

14、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着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

15、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16、端礼节在湘南地区沿古俗,于在在夏日来临之时的“五月初五”,在门上挂艾叶,用艾叶洗澡驱蚊的一个洗礼。人们认为经过洗礼,可以驱走疟疾,能够安全的渡过这个夏日多蚊的季节。

17、24)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范成大《鹧鸪天》

18、关于端午节的诗句整理如下:

19、熨斗薰笼分夏衣,翁身独比去年衰。

20、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代苏轼《浣溪沙端午》

1、《端午》唐・李隆基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f且传觞。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2、关于端午节的七绝诗有哪些

3、释义:端午节大概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又是为什么而设立的?只是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4、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5、午日处州禁竞渡(明•汤显祖)

6、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

7、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宋・苏轼《浣溪沙端午》

8、端午节纪念的是屈原,因而古人的“端午诗”许多都是以悼念屈原为主题。在端午的时候,诗人都是用哪些诗句来描写这个节日的呢?以下分享关于端午的诗句古诗,供大家参考。

9、译文:年少时,每逢佳节总爱生出许多情感,现在老了,谁还有心思平白无故去感慨万千;不想跟从效仿悬挂艾草和驱邪符的习俗,只希望饮一杯蒲酒,共话天下太平。鬓边的白发一天天增加,石榴花如红锦般射目,年年应节而开;在岁月面前无论是圣贤还是愚人都是瞬息过客,谁知道有几人湮没无闻,有几人名垂青史呢。

10、重午佳辰独掩门。——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11、译文:端午节的时候,已经接近夏天的中间了,白天的时间渐渐变长了。盐和梅己经在鼎里增添味道,美酒也在杯中倾倒。这是古人就留下的习俗,到现在已经很多年了。靠着栏杆方知木槿长得茂盛,对着水才发觉芦草真的很芳香。天下百姓生活幸福长久,各位大臣共保国家昌盛。大家对国家的忠贞如果能始终如这种美德一定也会在后世子孙中传扬。

12、深院榴花吐,画帘开、綀衣纨扇,午风清暑。

13、节令门•端阳(清•李静山)

14、赏析:“艾符”指艾草和驱邪符,端午日挂在门上以辟邪。“蒲酒”即菖蒲酒,饮用以养生,古人有端午节饮菖蒲酒的习俗。少年逢节日自然欢愉,老了却多感慨,不学人家悬挂艾草和驱邪符,只想喝一杯菖蒲酒,闲聊天下太平。白发日渐增多,石榴花年年应节而开,红锦一般耀人眼目,不禁感叹千年之中,圣贤和蠢人同归黄土,有多少人湮没无闻,又有几人能名垂青史?

15、30)裁缝云雾成御衣,拜跪题封向端午。——杜甫《惜别行》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