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孔子关于理想的名言72句文案集锦

admin 句子大全 2023-11-18 10:17:55

一、孔子关于理想的名言

1、(赏析)在能力范围以内,尽量广泛阅览典籍,反复思考其中的涵义,对已经听闻的知识,也要定期复习,能有心得、有领悟;并且也要尽力吸收新知;如此则进可以开拓人类知识的领域,退也可以为先贤的智能赋予时代的意义。像这样融汇新旧、贯通古今方可称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3、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名句

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摘孔子《论语》(读书人不能不心胸宽广意志刚强,因为肩负重任而且征途遥远。他把实现仁的理想作为自己的使命,担子难道不重吗?他为这种理想而奋斗,直到死去为止,路途难道不远吗?)

6、百家讲坛的论语心得:治世之道

7、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摘孔子《论语》(君子普遍地团结众人,而不只是亲近少数几个人,小人则只勾结少数几个人,而不和大家亲近。)

8、误解:这句话出自《论语·里仁》,不知道有多少父母现在还抱有孩子一定要待在父母近旁的思想,这种做法连孔子都不同意。

9、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摘孔子《论语》(要依靠道德治理国家。这样就象北极星一样,虽然固定在一个地方不动,但群星却甘愿环绕在它周围。)

10、百家讲坛的论语心得:忠恕之道

11、你正在看请点赞支持一下谢谢!

12、夏礼,吾能言之,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

13、孔子曰:“夫水者,启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孔子集语》

14、先劳苦而後得功,此所以为仁

1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6、有人批评这是典型的愚民政策。但剥夺百姓受教育的权利,和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是有明显矛盾的。

1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摘孔子《论语》(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成全别人的恶行。小人与此恰恰相反。)

18、“一个老乡告诉我们,说东边有个怪人,其肩像子产,其额像尧舜,神气像大人物却狼狈得像丧家之犬。”

1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0、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二、孔子的理想是

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摘孔子《中庸》(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2、后来有学者指出,这是句读不明的误读。应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或者“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句读尚无定论,但传达的大意却是,百姓只能去引导,不能以暴力去强迫、压服。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5、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弘大刚毅,因为他肩负的责任重大和路途遥远。把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任务,难道不重大吗?到死方才停止下来,难道不是遥远吗?

6、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7、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8、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9、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辟佞,损矣。

10、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1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名句

12、“坚持正道原则,即使对国君有所冒犯,也不能放弃正道原则;臣子事君,其实不是为了给君做事,而只是在国君之下做事,是为国为民做事,归根结底则是为了行仁义,辅助国君推行仁政;对待任何人都不要有厌倦之心,一律以真诚相待,自己言行首先要遵守并坚持道义;发现君子就加以举荐,发现小人就使他远离国君;去掉你的邪恶之心,而真诚的依据礼义与国君相处。做事需要机敏,谨言慎行,按照礼义修养自己,并且使天下趋于礼义。这样,即使在千里之外,也会象兄弟一样。如果只说不做,或者行为不机敏,又不依据礼义待人,即使是住在对门恐怕也行不通。”

13、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14、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15、孔子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对不知道的事物采取存而不论的态度,那么中智以下的人当然不可能样样都知道。唯其有所“不知”,才能成其“有所知”。

16、在这一点上,孔子就是代表了那个时代希望重建一个秩序社会的理想,或者说,他是希望大家遵守一种普遍文明规则来生活的人。他一辈子提倡的所谓的“礼”,其实就是“文明”。所以他说,“不学礼,无以立”,不学“礼”就没有办法做人,因为做人不可能随心所欲,像动物一样,做人就是要在一个群体社会里面,遵守一种文明的规则来生活。

17、朽木不可雕也。——摘孔子《论语》(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

18、他端坐在私塾中,素色长袍,须发如霜;周围堆叠着数不清的竹简,乘文载字,是他典藏治世思想的地方。他姓孔名丘字仲尼,是用半生经历描画仁和梦想的圣贤孔子。《孔子》是由胡玫导演、周润发主演,于2009年上映的电影。影片像是一首孔子本人诵读的史诗,这首诗古朴苍劲而曲折婉转,悲鸣叹息的同时牵动着载满沉痛与惋惜的共鸣。

19、君子当以道自立、以道立人,这是求道的使命;“朝闻道,夕死可矣”是求道之精神。修己、安人、安百姓是君子之道;“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是志士仁人之道;孝悌忠恕是凡人之道,贵和中庸是处世之道。“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德”是孔子思想的硬核,德治思想贯穿孔子思想的全部,道德教化、道德标准、道德规范、道德约束构成孔子德治思想的四梁八柱。孔子学说中德目众多,归纳起来可分三类,即国有政德、官有公德、人有私德。

20、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三、孔子关于理想的名言有哪些

1、孔子: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孟子: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2、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3、他有艺术修养,也有经典知识。作为一个贵族,他曾经向当时好的音乐家师襄子学习过音乐,精通六种当时重要的技艺,就是射、御、书、数、礼、乐,而且精通《书》、《易》、《诗》、《礼》、《春秋》等古代经典,其中特别是“礼”,因为这是整顿和恢复社会秩序重要的东西。

4、翻译:学习,并不断实践,有什么能比这更令人感到愉快的吗?

5、10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7、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8、放于利而行,多怨。

9、孔子的人生哲理名言集锦1

10、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摘孔子《论语》(自己不愿干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11、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12、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摘孔子《中庸》(君子的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无色而美德日见彰显。小人的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鲜明,但渐渐地消失了。君子的为人之道还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厌恶,简朴而有文彩,温和而又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知道教化别人从自己做起,知道隐微的东西会逐渐显露,这样就进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13、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孔子语录

14、他们跟西方的知识分子有很多不同,现代中国的知识分子多少还残留有士大夫的习惯,而士大夫的习惯很多就是儒家的习惯。所以,当贵族理想主义成为人文传统的时候,后中国形成的,是孔子以来很重要的传统,第一是“法先王”,所谓“法后王”常常是着眼于未来,而“法先王”常常是要回溯历史。所以,中国的人文知识中间,历史是基础的。

15、《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孔子《大学》(《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1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7、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18、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19、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20、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四、孔子提出的理想人生目标是

1、大家可能都记得一句话,就是孔子说的“是可忍,孰不可忍”,这事儿就来自孔子所在的鲁国。因为鲁国国君的地位越来越弱,而家臣居然强势了起来。季氏这个家族,居然在家里用八八六十四个人跳舞,也就是“八佾”,他的家庙里奏音乐,居然奏的是《雍》,《雍》是“天子穆穆”,是只有天子才能用的舞蹈和音乐,他居然在家里用。所以,按照孔子的说法,那个时代已经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了。

2、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摘孔子《中庸》(天地的法则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诚一不贰,化育万物,不可测度。天地的法则是:广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长远。)

3、《论语》,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

4、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5、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6、不学礼,无以立。

7、理想是星,点亮你的心灯;理想如月,透亮你的心空;理想之光照亮你夜行的路,理想之舟载你驶向成功的彼岸。孔子是一位理想坚定、人格高贵、道德的先贤、先哲、先师、先驱,他对理想社会的设计、理想人格的建树、理想制度的创立,以及他为理想而奋斗的精神,如光如炬,亘古不泯,照耀着中华儿女一路向前,高山仰止,星空仰望。

8、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摘孔子《论语》(鸟快要死的时候,叫声是悲切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话是善良的。)

9、误解:这句话出自《论语·子张》,多少中国父母将这句话视为家训:“你好好读书,将来才能考上公务员!”“读好书才能有好仕途!”“读书就是为了做官!”这些理解都不对。

10、10吾之大患为吾有身。

11、“德政”是儒家思想。

12、当然比起被孔子鄙薄为“斗宵之人”(器量浅薄的废物)的“今之从政者”,那还是强很多的。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