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菜根谭的作者是谁122句文案集锦

admin 句子大全 2023-11-17 07:20:23

一、菜根谭的作者是谁

1、《菜根谭》为明朝人洪应明收集编著,与同朝代陈继儒的《小窗幽记》和清朝王永斌的《围炉夜话》合称为“处事三大奇书”。全书采用语录体的形式,共有三百六十条,分为上下两册。《菜根谭》用一部用道德格言的形式指示人性的善恶,教导人们如何从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得到解脱的书。作者洪应明年轻时醉心于功名,中老年以后转向佛教,后给自己起了一个还初道人的名号,所以,在此书中既有儒家的中庸思想,又含佛教的出世思想,还有道家的无为思想。

2、这是一部关于修身养性、处世应物的方法论文集。

3、笔者闲暇的时候喜欢翻翻书,或是在网站上读读书,特别是喜欢读些有关修身立业的书。修身,在专业上增进知识是立业的基础;而立业又为修身增进专业知识提供可靠的保障。

4、如果一个人活得太虚伪,行至终点,一定会为真实自我从未存在过而追悔莫及。

5、上半句话的意思是说:为人处事、安身立命,踏实、诚恳、实在做事是基本的,也是成就一切事情的基础。一个人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他就成了一个死乞白赖的厚脸皮,让人觉得不可靠,没有人会相信他,就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6、(锦心悦读)生命的质地——《我与地坛》读书心得作者:苏婧雯

7、尘世污浊秽垢,道路坎坷险恶,噬血自肥、卖友求荣者所在多有,这些在书中有形象的反映。如揭露世情险恶:“鹰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他攫人噬人手段处。故君子要聪明不露,才华不逞,才有肩鸿任巨的力量。”又:“遇沉沉不语之士,且莫输心;见悻悻自好之人,应须防口。”

8、《菜根谭》是一部通俗的儒学著作,集儒、佛、道于一身,以心学、禅学为核心,具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同时,它又以其生命哲学、生命艺术和审美情趣的特点,成为令人奋发向上的中国文学作品。

9、人生就是个钟摆,一边是无聊,一边是痛苦

10、总括言之者如:“以积货财之心积学问,以求功名之念求道德,以爱妻子之心爱父母,以保爵位之策保国家。出此入彼,念虑只差毫末;而超凡入圣,人品且判星渊矣。人胡不猛然转念哉?”

11、书上说: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12、读了“凭意兴作为者,随作则随止,岂是不退之轮;从情识解悟者,有悟则有迷,终明之灯。”让我懂得做事不要任凭自己意气用事,也不要带着太多的情感去领悟道理,这样才会少走弯路。想想真的很有道理,我们作为教师,我们育人的工作是细水长流的,不是立竿见影的。因此工作的时候不能意气用事。因为感性的热情是干柴上的火,响起来是比比剥剥的,但片刻就会烧尽;理智却是沉默的煤炭,能够放出持久的光和热。做事有始有终的人,依靠的是恒心和毅力。想成为一个平凡而不平庸的教师,除了要学会顺应时势,要有责任心外,关键要用心去工作。浅水是喧哗的,深水是沉默的。我希望自己是那耐人寻味的深水,厚积薄发,每一天能展现经过沉淀后的精华!

13、洪应明对叱咤政坛的风云人物说要学会激流勇进明哲保身,对仕途迷茫前途坎坷之人说要苦中求进永不言弃,对整日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人说要内心持净以修其德,对高傲自大自以为是的人说要虚怀若谷虚心谦卑,对雄才大略威震八方的霸主说要仁者。

14、对个中道理,书中亦剖析精深:“当与人同过,不当与人同功,同功则相忌;可与人共患难,不可与人共安乐,安乐则相仇。”又:“富贵是无情之物,看得他重,他害你越大;贫贱是耐久之交,处得他好,他益你反深。”正因作者洞察细微,剖析精深,故而力透纸背,入木三分,有强烈的说服力。

15、“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是生活中流传颇广的一句俗话。经作者如此剖析,就使我们对此俗语有了全新的感受,能更好、更准确地运用它。使用环境的针对性,可以防止使用时产生片面性。

16、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17、《菜根谭》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仅在中国,而且在日本影响深远。因为在中华民国时,日本就有对这本书不断刊刻的先例。到了20世纪80年代,伴随经济的发展,日本企业界人士认为,在企业管理、用人制度、业务销售、市场开发、员工自律诸多方面,菜根谭都有很大鞭策、警示作用。

18、扫码关注:阿尔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19、让谦让是一种涵养,退让是一种自保。

20、在如何处理人我关系上也有精到之论说:“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又:“受人之恩虽深不报,怨则浅亦报之;闻人之恶虽隐不疑,善则显亦疑之。此刻之极,薄之尤也,宜切戒之。”

二、菜根谭的作者是谁写的

1、《菜根谭》提炼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尤其注意从社会文化心态的调整角度出发,圆心阐述,可谓卓具识见,中国历史上产生过众多的思想流派,在这些流派中,或多或少涉及到社会文化心态的规范。

2、如论及律己从严:“为恶而畏人知,恶中犹有善路;为善而急人知,善处即是恶根。”又:“曲意而使人喜,不若直躬而使人忌;无善而致人誉,不若无恶而致人毁。”

3、“谭”同谈,音近通假,像《天方夜谭》等。

4、减人到中年,尤其进入知命之年,就要学会做减法。

5、《菜根谭》是以处世思想为主的格言式小品文集,采用语录体。作者以“菜根”为本书命名,意谓“人的才智和修养只有经过艰苦磨炼才能获得”。

6、也就是说万事万物不论是长是短是苦是乐,到头来都是一场空。所以应当抱有随遇而安的态度,事情来了就应该尽心去做,事情过去后,心象要立刻恢复到原来的虚空平静,才能保持自己的本然真性于不失。

7、一本《菜根谭》包含了人生的各种重大抉择问题,但其根本也就是出世与入世的问题。读完这一本书便像是经历了一世,体味人生百种滋味,遇事时也可勉强达到“风斜雨急处,立得脚定;花浓柳艳处,着得眼高;路径危险处,回得头早”的境地。这是一部可以润物一生的书,静心阅读,细细品味,菜根越嚼越香,心智自会越来越高。

8、当然,与我一样的寻常人,也不必过于苛责自己,而今是实践出真知的时代,在新的环境背景下,对“悟”也需要有新的理解,我认为就是要勤于思考、敢于质疑、遇到问题想过办法解决。

9、由此看来,“变”就是存活的能力。

10、对世相丑态的揭示与如何驾驭方面的论说

11、佛家有言“心静自然凉”,与《菜根谭》有异曲同工之妙,“欲其中者,波沸寒潭,山林不见其寂;虚其中者,凉生酷暑,朝市不知其喧”,心中浮躁的`人即使在幽静的山林中也体会不到的寂静,心中虚脱明净的人即使在夏日里也能得到清爽,在嘈杂的躁市也能心静。无论在哪个时代这都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很多人一昧的追求功名利禄整天心浮气躁,惶惶不可终日,若得若是若即若离忐忑不安的,就算是找个人间仙境也无福消受;但是一个人把名利地位看得很简单,他的人生会很轻松,这也是把物欲看透了的表现,他明白钱财乃身外之物,内心纯洁才是重要的。

12、《菜根谭》作者是洪应明。洪应明,明末隐士,字自诚,号还初道人,生平不详。从《菜根谭》的内容及其友人于扎兼等人的记载中,可知洪应明是一位儒生,早年热衷尘世,晚年皈依佛门、广事交游。其著述另有《樵淡》、《笔畴》和《传家宝》等,内容多是当时的警句教言,并包含自身的感慨,既为自律,也为劝世。简介《菜根谭》是以处世思想为主的格言式小品文集,采用语录体,揉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释家的出世思想的人生处世哲学的表白。《菜根谭》文辞优美,对仗工整,含义深远,耐人寻味。是一部有益于人们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奋发向上的通俗读物。作者以“菜根”为本书命名,意谓“人的才智和修养只有经过艰苦磨炼才能获得”。

13、恰如我们每天所看到的,天地好像一动也不动,其实天地的活动一时一刻也没停止。早晨旭日东升,傍晚明月当空,可见日月昼夜都在奔驰,可在宇宙中,日月的光明却是永恒不变的。所以一个聪明睿智的君子,平日闲暇时胸中要有一番打算,以便应付意想不到的变化。

14、他起身离开书桌,慢踱到书房的窗户面前,看着外面的风光景色,季节已是晚春,院中落英缤纷,令人愁绪乍起。

15、读菜根谭,就像走过了一遭人生似的,读完顿时觉得世事皆洞明,人生的困顿都变成了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16、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修德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疾风怒雨,禽鸟戚戚;霁日光风,草木欣欣。可见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

17、关于《菜根谭》的读后感范文4

18、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里居、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明代思想家、学者,约明神宗万历中前后在世。除著名的《菜根谭》外,还编著《仙佛奇踪》四卷。

19、如鞭挞世态炎凉:“炎凉之态,富贵更甚于贫贱;妒忌之心,骨肉犹狠于外人。此处若不当以冷肠,御以平气,鲜不日坐烦恼障中矣。”

20、我个人觉得,结合当今日渐浮躁的社会风气,买一本《菜根谭》放在随手可及的地方,闲来无事时读上几页,这也是极好的。只是对于其中某些“做人学问”中,关于明哲保身委曲求全的论述大可一笑而过,不必刀枪相见。正所谓“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如此这般,便应了书中所言——“岁月本长,而忙者自促;天地本宽,而鄙者自隘;风花雪月本闲,而扰攘者自冗。”

三、菜根谭作品简介

1、(锦心悦读)平凡之路——读路遥《平凡的世界》有感作者:李珍

2、对客观社会中门类纷纭、各事物错综杂呈的诸关系的论说

3、《菜根谭》这本书包含儒家、道教、佛教三家的思想,但主要还是儒家思想,特别是儒家的中庸思想。所谓中庸思想,就是要提倡中正平和、通融豁达的精神。比如其中说道“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以。”就是要求我们要有理解包容的精神。再比如“家人有过,不宜暴怒,不宜轻弃。此事难言,借他隐讽之;今日不悟,候来日再警之,如春风解冻,如和气消冰,才是家庭的型范。”也是要求我们要有豁达、大度、平和的精神。

4、我终于知道了,我在学校里努力学习,刻苦读书中取得的快乐才是真的快乐。

5、作为《菜根谭》的另一突出特点,全书充满了隽永的哲理。这是由于作者洞察了社会现实而又加以深入剖析归纳所形成的深邃见地。正因为它高度概括地反映了社会诸多领域各类世态,读之常感到意中皆有、口中常无。一经其道破,即有一语中的之感。也可能这正是它历久不衰、受人重视的原因之一。

6、(锦心悦读)读《群山回唱》有感作者:万娇杰

7、关于《菜根谭》的读后感范文1

8、本文来源/湖北经济学院图书馆

9、谭以菜根名,固自清苦历练中来,亦自栽培灌溉里得,其颠顿风波,备尝险阻可想矣。淡淡乏味的菜根中有着无限真味的存在,犹如暖春吹拂的微风逼退寒冬的冷意。

10、如论及满之为患:“欹器以满覆,扑满以空全。故君子宁居无不居有,宁处缺不处完。”论及名声欲望能散志招祸:“钟鼓体虚,为声闻而招撞击;麋鹿性逸,因豢养而受羁縻。可见名为招祸之本,欲乃散志之媒,学者不可不力为扫除也。”

11、我们常抱怨现在的孩子太难教育,但有没有反省过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得当呢?我们当教师的有时在公众场合、在家长面前大声斥责学生;有时小题大做、声色俱厉,严词批评;有时长篇大论、喋喋不休像老太婆……这些做法都起不到好的教育效果。如果能像上句话中所说的那样教育孩子去恶趋善,还愁效果不佳吗?

12、《菜根谭》成书于明万历年间,距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它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清乾隆间编纂《四库全书》,连「存目」都未收入。但是近年来,一股《菜根谭》热风行于海内外,人们将其与《孙子兵法》、《三国演义》等书一起视作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

13、想象力可以让人在心中创造一个心旷神怡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能无限放大欢乐和情趣,而只需一点点外物当媒介。平庸的人一定是想象力匮乏的人,他始终活在客观环境中。高明的人拥有充沛的想象力,他活在自己想象出的世界中。

14、老太太赚了很多钱。高高兴兴地向洪应明谢了又谢。洪应明在当地是名人,很多人都以得到他书写的《菜根谭》格言为荣。游人因洪应明亲笔书写格言,抢购老太太的菜根咸菜。

15、《菜根谭》一部传世名作,被誉为“史上的书”,曾经为无数迷茫中的人拨开云雾,堪称一奇书。《菜根谭》的作者是明代思想家洪应明,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

16、如论及恩与威的关系:“恩宜自淡而浓,先浓后淡者,人忘其惠;威宜自严而宽,先宽后严者,人怨其酷。”

17、在这本号称“处世三大奇书”之一的《围炉夜话》中,作者王永彬自称是个“识字的农民”,茶余饭后,他和家人一起依偎在炉火旁边,烤烤红薯,分享自己的心得,让儿孙记录下来。

18、(锦心悦读)读《做好的老师》有感作者:王婷婷

19、洪应明,生平事迹不详。据推测,他很可能是金坛县人士,是一位久居山林的隐士。该书成书和刊行的时间可能在万历年间的中后期或末期。这时,神宗皇帝治国无道,宦官专权,朝纲废弛,d祸横流。

20、此书让你领略传统文化别样风情,在书山瀚海中获得充实阅续快乐,从而以史为鉴:在聆听圣贤教诲的同时,为你生话注入一缕阳光,给你的事业带来裨益,让你在辉煌的艺术文化中获得审美的享受!

四、菜根谭这本书是谁写的

1、陈继儒今存著,除《小窗幽记》外,尚有《见闻录》、《六合同春》、《陈眉公诗余》、《虎荟》、《眉公杂著》等。

2、《菜根谭》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具有三教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其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静钟声,点染其间,其所言清霏有味,风月无?

3、书中节目分为“修身”、“应酬”、“评议”和“闲适”四大部分,阅毕后生出些感想,如同秋后算账一样一一记下,给读过的人一些心得上的交流,给未读或在读的人一点铺垫。

4、《菜根谭》是明朝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其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年来,广泛流传于民间并远播海外。

5、对于感情,莫求轰轰烈烈,平平淡淡才是真。对你甜言蜜语的人,未必靠得住,陪你细水长流的人,才有真感情。

6、而讲求穿华美衣服、吃山珍海味的人,他们大多都甘愿作出卑躬屈膝的奴才面孔。因为一个人的志气要在清心寡欲的状态下才能表现出来,而一个人的节操都在贪图物欲享受中丧失怠尽。

7、人生而在世,岂能没有执念,或为名利所奔波,或为情爱而不舍,或为心中大义而执着,得之为幸,不得则弃。昨日之不可留,今日之是不可能。《菜根谭》中为人所熟知的一句便是“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肝胆煦若春风气骨清如秋水,持身涉世不可随境而迁。立身处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方能安心做事。

8、由嘉靖朝开始显露端倪的内忧外患至此更加深重起来,有识之士的思想异常沉闷,无法从当时十分激烈的社会矛盾中解脱出来,于是就会有人形诸笔墨,表达时代的心声。

9、(锦心悦读)自然而然,静听花落——读《论语》有感作者:张贤虎

10、《菜根谭》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所作,是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成书于明代万历年间,四百多年来,广为流传,历久不衰,人们对其评价颇高。古人云:“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又谓:“咬得菜根香,寻出孔颜乐。”又谓:“咬得菜根,百事可做。”洪应明一时有感而发,变以此立意,定“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为主旨,化大俗为大雅,化腐朽为神奇,清雅超逸,在洞察世情之余,点化人世间的万事,写下了几百年传世不衰的菜根箴言。

11、你听过吗?这是在《菜根谭》中的一则,说了在一个静的地方,很安静,这不是真正的静,要在一个喧闹的地方静下来,才是真正的静。

12、WE’ERWITHYOU

13、当你在苦恼郁闷事业不得意的时候,不妨静下心来读一读《菜根谭》。它会让你有豁达开朗的感觉,苦恼烦闷的感觉也伴随着你领略体会书中内容时而消散。

14、(锦心悦读)学习语文是一种美的享受——读《中国美的语文》有感作者:张平

15、《菜根谭》是明朝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不是什么人

16、人生苦短,想做的事有很多,想得到的东西也不少,事实上,能做、能得到的却有限。

17、作者以“菜根”为本书命名,意谓“人的才智和修养只有经过艰苦磨炼才能获得”。正所谓“咬得菜根,百事可做”。

18、《菜根谭》中的这句话全句是这样的:“做人无点真恳念头,便是个花子,事事皆虚;处事无点圆活机趣,便是个木人,处处有碍。”

19、读了《菜根谭》,让我从中得到了许多的启迪。作为一个教师,不但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精神,而且更加要立足自己的工作岗位“先学生之忧而忧,后学生之乐而乐”的工作热忱;不但要有“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不怨天、不尤人”的心态,更加要有“以修身自强”、“修辞立其诚”、“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的品格,作为一个平平凡凡的人要想不落后于这个时代,不但要有居安思危、防微杜渐的想法,而且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来不断为自己充电、加油!

20、每天我们会分享一篇文章,同时也希望更多的师生加入我们的读书分享活动,用阅读点亮人生!

五、菜根谭有多少篇

1、万历三十年(1602年)前后曾经居住在南京秦淮河一带,潜心著述。洪应明住的地方,土质很差,农民种的蔬菜长得也不怎么旺,收成很差,生活很苦。

2、做人,淡一点,减一点,让一点,真一点,静一点,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吾自任性逍遥。

3、这是绝妙的一部分,集中在“闲适”章节里,表现出了古代隐士的雅致。比如“阶下几点飞翠落红,收拾来无非诗料;窗前一片浮清映白,悟入处尽是禅机”,“芳菲园林看蜂忙,觑破几船尘情世态;寂寞衡茅观燕寝,引起一种冷趣幽思”,比较有名的是“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支卷云舒”。

4、安静是一份无形的力量,可以让你明辨是非,认清事情真相。曾国藩有一句名言:每逢大事,需要静气。

5、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学说,可以说是儒家的基础理论。作者早年热中尘世,有切身体会,对此有深刻论述。

6、趋炎虽暖,暖后更觉寒威;食蔗能甘,甘余便生苦趣。何似养志于清修而炎凉不涉,栖心于淡泊而甘苦俱忘,其自得为更多也。

7、尊敬的老师和亲爱的同学们:

8、《菜根谭》是明代的一部语录体著作。著者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籍贯不详。根据他的另一部作品《仙佛奇踪》,他早年热中于仕途功名,晚年归隐山林,洗心礼佛。万历三十年(1603)前后曾居住在南京秦淮河一带,潜心著述。与袁黄、冯梦桢等人有所交往。

9、解释:面对人生的顺境和逆境都不在意,只是随意观看天上浮云自由舒卷,这是一种恬然自安的心境。

10、读《菜根谭》,让我在各个方面,都能有所收获。

11、《菜根谭》原书共有三人作序,都是当时名士,足见此书炙热一时。其实这只是一本教人出世入世的小册子,说到底是一本《使用说明》,与袁了凡《了凡四训》情致相当,都是说教口气。全书综合了儒、释、道三者思想,所以领悟起来显得缓慢,有时不知所云。好在书中语言峭拔,意境阔大,颇能引起读者兴趣。

12、《菜根谭》是明代洪应明所著的一部论述修身处世、待人接物的格言集,融儒、释、道三家思想以及作者的生活体验为一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其中的格言警句文辞秀美,对仗工整,短小精悍,发人深思。耐人寻味。该书自问世以来。广传于民间拜远播海外。

13、《菜根谭》是明朝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融合了儒、释、道思想,以心学、禅学为核心,集人生智慧与修身养性于一体。

14、心与竹俱空,问是非何处安脚?

15、《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此书多记佛老二家故事。《仙佛奇踪》书序中介绍,他“幼慕纷华,晚栖禅寂”,说明他早年热衷于仕途功名,晚年则归隐山林,修道求仙。

16、(锦心悦读)用“未来智慧”的新视角看待教育作者:尹苗

17、如论及只有全面观察事物才便于正确处理事物:“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此戒疏于虑者;宁受人之欺,毋逆人之诈,此警伤于察者。二语并存,精明而浑厚矣。”

18、又说:做人无一点真恳念头,变成个花子,事事皆虚无。

19、(锦心阅读)风雅宋,看得见的大宋文明作者:d倩

20、《菜根谭》是明朝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儒家经典,是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

1、(锦心悦读)读良校长教育管理故事集《想大问题,做小事情》有感作者:李斌侠

2、(锦心悦读)寻找自己的生命轨迹——读史铁生《我与地坛》作者:崔宝玲

3、近代以后,随着西学东渐,我们在呼吸外來新鲜空气的同時,也注意到了传统文化的流失,故而对西方文化进行冷静思考,明確了传统文化不可动摇的根基地位,沿袭了先辈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是可以弘楊中国民族特色文化,进而促进当下時代的进步发展。这就是说菜根谭这个名字的原因。

4、《菜根谭》是明朝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5、接近火焰虽然温暖,但温暖过后会更觉寒冷;吃甘蔗甘甜,可甘甜之后会产生相反的苦涩。哪里像在清静修为中培养志气而炎热凉爽不去涉及,在恬淡中寄托心意而甘甜苦涩全都忘掉,这样才能获取更多的人生意义。

6、大概也没有人会拒绝提升志趣,只是这是一个长远的过程,着眼当下,一步步积累就好。黄金从矿石中提炼出来,玉石从石头中产生,世界上高深的道理,往往存在于身边平凡的事物中!

7、又说:风恬浪静中,见人生之真境;味淡声希处,识心体之本然。

8、=WE’ERWITHYO

9、明朝万历年间,洪应明生活比较困难,当时一般人买菜都会去掉菜根,菜根苦涩又压称,他将别人丢掉的菜根腌制的咸菜,色泽黑亮,咸香爽脆。

10、霁天青日,倏变为迅雷震电;疾风怒雨,倏转为朗月晴空。气机何尝一毫凝滞,太虚何尝一毫障蔽,人之心体亦当如是。

11、《菜根谭》将重构社会文化心态的起点放在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自身修养之上。他要求人们“昨日之非不可留”,一旦坚持这些错误,不加以彻底改正,那么,终有一日,死灰复燃,阻碍自己对事理、天理的追求,因此,在闲暇无事之时,就要认真反省自己是否有不纯杂念存在。

12、会心不在远,得趣不在多。盆池拳石间,便居然有山川之势,片言只语内,便宛然见万古圣贤之心,才是高士的眼界,达人的胸襟。

13、作者简介: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现今江苏金坛人。根据他的另一部作品《仙佛奇踪》,我们得知他早年热衷于仕途功名,晚年归隐山林,洗心礼佛。万历三十年(1603)前后曾居住在南京秦淮河一带,潜心著述。《菜根谭》是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等学问的语录体文集,共分前后两集、三百六十则,它以道德格言的形式,将儒释道三家精髓熔于一炉,娓娓道出中国式的处世建业之方和修身养性之学。从而使读者更好地品读书中适应社会、不枉此生、积极入世、乐观进取的向上精神。

14、但是,社会几乎全不理会这些道德,自行其是,弱肉强食,层出不穷,愈演愈烈。传统文化品位之高,社会流俗层次之低,无异于天壤之别。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十分奇特的文化现象。

15、琴棋诗画、山川云物,这些事物本身没有固定的品性,是随着人们的见识不同而有高低的领悟,所以阅读书籍与研究事理,要先提高自己的志趣。

16、洪应明是《菜根谭》的作者,因此,《菜根谭》中录入了这句话,早的出处是《菜根谭》。

17、有才而不骄,得志而不傲,居于谷而不卑。这大概就是谦谦君子的样子。

18、在我国古代浩如烟海的典籍文献中,一本作者名不见经传、书不为众人所知,全文仅两三万字的小书——《菜根谭》,却在很早就流入东邻日本,且时下在彼更享有殊荣。企业界将其视为企业家自身修养、企业管理、用人制度、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必修课教材,奉为企业经营的顾问、参谋(见《环球》1987年第6期《〈菜根谭〉在日本》一文)。

19、听过这样一句话:人不敬我,是我无才,我不敬人,是我无德。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就要积蓄才华,并时常自我反省,是否刻意显露自己的才华。

20、《菜要谭》问世于明代万历年间,作者洪应明,字自诚。谭者,谈也。洪氏的友人于孔兼读了《菜根谭》后,在此书的题辞中写道:“谭以菜根名,固自清苦历练中来,亦自栽培灌溉里得,其颠顿风波,备尝险阻可想矣。”也有人认为,洪氏的书名是根据宋代学者说过的一句话:“人能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而得来的。二者说法虽有差异,但都共同说明了《菜根谭》这本书是洪氏备尝人世艰辛,但又不失奋发进取之志而写成的一部感悟人生、体验生命、劝勉世人的书。

1、《菜根谭》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具有三教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其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静钟声,点染其间,其所言清霏有味,风月无边。

2、(锦心悦读)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读《简爱》有感作者:孙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