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出自25句精选

admin 句子大全 2023-11-16 08:59:30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出自

1、顾炎武简介

2、原始出处,出自《左传》和《列女传》。

3、意为国家之事的兴亡,保护国家不致被倾覆,是帝王将相文武大臣的职责,与普通百姓无关;而天下大事的兴盛、灭亡,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出自明末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

5、出自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正始》

6、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早是出现在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中的概念,背景是清军入关。他的原句是:“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以八字成文的语型,是出自于梁启超。

8、匹夫有责上一句是:天下兴亡。

9、顾炎武(1613-1682年),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号亭林,后人尊称其为亭林先生。昆山人(今属江苏省)。他出身名门,少年勤奋读书,14岁中秀才。青年时常议论朝纲,反清复明,失败后遍访名山大川,潜心治学。

10、“率兽食人”出自《孟子·梁惠王上》。率:带领。带着野兽来吃人。比喻统治者虐害人民;“匹夫”,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泛指平民百姓。

11、明朝思想家顾炎武。这句话出自他的《日知录·正始》,背景是清军入关,明朝危在旦夕。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早是出现在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中的概念,背景是清军入关。他的原句是:“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13、“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被梁启超改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4、该句的意思是国家的兴盛与覆灭是与个人息息相关。他的意思是号召民众团结一致对抗清军入侵。这句话在现代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15、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明代思想家是顾炎武

16、以八字成文的语型,出自梁启超。

17、出自:顾炎武《日知录·正始》原句是:“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便源于此文。

18、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辩?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19、“亡国”与“亡天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亡国”是指改朝换代,换个王帝,国号。而仁义道德得不到发扬广大,统治者虐害人民,人民之间也纷争不断,是天下将灭亡。保国这类事只需由王帝及大臣和掌握权力的人去谋划。但是“天下”的兴亡,则是低微的百姓也有责任。

20、“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早是在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中提出的概念,背景是清军入关。原句是:“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21、原始出处,出自《左传》和《列女传》。以八字成文的语型,是出自于梁启超。

22、意为保护一个国家系统不致被倾覆,是帝王将相和文武大臣的职责,与普通百姓无关;而天下苍生的兴盛、灭亡,关乎所有人的利益,因此,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23、国家兴亡,匹夫无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早是在顾炎武得《日知录·正始》中提出的概念,背景是清军入关。原句是:“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24、顾炎武。

25、顾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学者,平生不做无益之文,主张“文不苟作”,“须有益於天下”;治学强调“经世致用”,反对空谈,注重实地考察。他一生著述宏富,在地理、金石、音律上都有建树,所著《肇域志》、《天下郡国利病图》、《金石文字记》、《音学五书》等书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代表作《日知录》较为系统阐述了他在哲学、政治、经济学等方面的观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