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芥川龙之介68句文案集锦

admin 句子大全 2023-11-15 07:22:03

一、芥川龙之介

1、刘柠:作家,译者。北京人。大学时代放浪东瀛,后服务日企有年。独立后,码字疗饥,卖文买书。日本博物馆、美术馆、文豪故居,栏杆拍遍。先后在两岸三地出版著译十余种。

2、“杀吧,杀吧……”他不知不觉间嘴里反复嘟囔着。杀谁呢?——这他是清楚的。他想起了一个及卑鄙的留平头的男子。

3、我们的生活所需的思想,也许在三千年前就思维殆尽。我们只需要在老柴上加新火就行了。——芥川龙之介

4、芥川龙之介是日本近代的杰出作家,有“鬼才”之誉。他的文学创作的高成就在于短篇小说《罗生门》。

5、芥川喜欢北京,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比起上海,北京还保留着较多的旧城古迹。近现代以前,日本人往往是通过中国古典文学建立起对中国的想象,容易产生谬误的理解和印象。当他们怀着这样的憧憬来到真实的中国,难免分外失望。芥川龙之介也不例外。他从小在养父母家接受了良好的教育,饱受中日古典文化的熏陶,儿童时代爱读的书便是《西游记》。

6、为了打发这些车夫,芥川学会的第一句中文便是:“不要”,只要一看到黄包车夫,就立刻像念诵驱魔的经文一样,连连说着“不要不要”。

7、他趁着独自睡觉的机会,把腰带挂在窗棂上想自缢。可是把脖子伸进带子时又突然怕死了。

8、个(用于人):一~书生。

9、《罗生门》以风雨不透的布局将人推向生死抉择的极限,从而展示了“恶”的无可回避,第一次传递出作者对人的理解,对人的无奈与绝望。《地狱变》以血淋淋的惨厉的笔墨,写出了奴隶主骄奢淫侈,和奴隶们所遭受的悲惨的命运,更使人有惊心动魄的感受。

10、“我还爱着。”——这个答复使注视着自己的他也感到意外。

11、你是说他的那本小说《魔术》吧~表面上看我认为只是一些文学描述而已 为了表现米斯拉手法的神奇和魔术的不可思议(不然文中的“我”也不会一心想学) 其实我觉得那更像是魔法而不是魔术 比如桌布上的花变成真的又变回假的 书架上的书飞到桌子上再一本本飞回去排列好 刘小谦告诉我们魔术只是障眼法而不会凭空出现或消失一些东西 魔法就不同了 魔法的世界里一切都是有可能的 另外文学是可以夸张的 小说中的描绘不一定在现实里能实现 首先我们有地心引力东西就不可能飞的起来(你说是吧)

12、(周四)中国文学人物|孟子

13、并不是害怕死的那一瞬间的痛苦。他第二次自缢时拿着怀表试测缢死的时间。稍感痛苦之后,神智就有些恍惚了。只要过了这一关,准会进入死境。他看了看针表,发现感到痛苦的过程为一分二十几秒。窗棂外一片漆黑。从黑暗中传来了粗狂的鸡鸣。

14、“真漂亮。”他的朋友这样说。

15、夜幕降临到伏尔泰家后,他在明亮的灯光下回忆着攀登山路的俄罗斯人的身姿,写了这样一首有倾向性的诗:

16、“近来尸体也不够用。”他的朋友说。

17、中岛敦18岁,太宰治22岁(漫画20岁)芥川龙之介20岁,国木田花22岁,江户川乱步26岁,谷崎润一郎18岁,宫泽贤治14岁,与谢野晶子25岁,福泽谕吉45岁,中原中也22岁,泉镜花14岁,森鸥外40岁

18、在上海短暂游历一番后,芥川又依次游历了杭州、苏州、扬州、南京等城市。在杭州,他游西湖,拜访苏小小墓、岳飞墓、秋瑾墓,对历史和人物颇有评议,但还是嫌这座城市“美国味”太重了。

19、总之,芥川作家颇接帝都的地气,怎么待着怎么舒服。乃至后来偶尔以北京为半径,到周边地区做小旅行时,竟然平生了一种对北京的乡愁。他在《杂信一束》中,记录天津行旅的文字“十八”中写道:

20、后来他在《新艺术家眼中的中国》的文章,谈及他为何喜欢北京:“上海总是很喧闹,那里的人也总是很忙碌的样子。来到北京后看到的人都很安静沉稳,在自然之中就能体味到中国大陆的娴静与悠然……在中国的整个旅行中,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让我像北京那样喜欢,所以我在北京停留了近一个月,那可真是个让人觉得很舒服的地方。站在城墙上,能够看到掩映在青青的白杨和刺槐中的一个个城门。盛开的合欢花,特别是在城外的田野中行走的骆驼,都让人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感觉涌上心头。”1921年6月11日至7月10日间,在北京旅居整整一个月,游览了紫禁城、北海、雍和宫、白云观、陶然亭、什刹海、天坛、地坛、玉泉山、先农坛、万寿山、天宁寺等名胜,感受到新旧思想的碰撞,衰败中乱相。

二、芥川龙之介罗生门

1、为了一个不知能否实现的愿望,人有时会豁出一辈子的。笑其愚蠢的人,毕竟只是人生的过客而已。

2、今天上午,芥川龙之介先生来谈。他自言今年三十一岁,为日本今日年少的文人之一。他的相貌颇似中国人,今天穿着中国衣服,更像中国人了。这个人似没有日本的坏习气,谈吐(用英文)也很有理解。

3、(周一)外国文艺作品|芥川龙之介选读

4、乡间道路沐浴在阳光下,散发着牛粪的气味。他揩着汗,踏着上坡路走去。道路两旁飘着熟麦的香气。

5、要从无办法中找办法,便只好不择手段。要择手段便只有饿死在街头的垃圾堆里,然后像狗一样,被人拖到这门上扔掉。倘若不择手段哩——家将反复想了多次,后便跑到这儿来了。可是这“倘若”,想来想去结果还是一个“倘若”。原来家将既决定不择手段,又加上了一个“倘若”,对于以后要去干的“走当强盗的路”,当然是提不起积极肯定的勇气了。

6、麦家陪你读书No.356推荐书籍

7、▼每天读一点好书,记得打卡记录哟

8、读《中国游记》,明显会感到芥川对江南地区的热情要大于上海,在《江南游记》部分,对苏杭宁和西湖灵隐的纪游文字中,拟古趣味焕发,白乐天、赵孟頫等人的诗句信手拈来,在苏州城的孔庙,一瞬间感到“苍茫万古意”,踏上长满青苔的石桥,不禁吟出日本汉学家、诗人今关天彭的两句诗:

9、芥川龙之介.中国游记(M).中华书局,200

10、人生不如一行波德莱尔。

11、投稿邮箱:book@ifeng.com(需原创)

12、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的独到之处在于他从细处着手,或取材于现实,或从日本、中国的历史传说故事吸取灵感,不拘泥于时代,描绘武士、贵族、僧侣、匠人、盗贼、平民等等各色人等的离奇故事,纵观他的全部短篇,也是一种对人间百态的展现。

13、女人一旦知得知自己相貌丑陋,几句话怎能安慰得了。

14、他的朋友之一发疯了。他对这位朋友一向有某种亲切的感觉。因为他比别人更深刻地理解这位朋友的孤独。这个朋友发疯后他去看过两三次。

15、这时,从对面松山的背阴处,上午六点的上行列车拖着一缕轻烟,蜿蜒向这边驶来。

16、芥川龙之介在岳飞墓留影

17、这是某精神病院的病员(第二十三号)逢人就说的一个故事。这个疯子恐怕已经三十开外了,乍看上去却显得挺年轻。他半生的经历——不,且不去管这些了。他只是纹丝不动地抱着双膝,间或望望窗外(嵌铁格子的窗外,一棵连枯叶都掉光了的槲树将桠杈伸向酝酿着一场雪的空中),对院长S博士和我絮絮叨叨地讲了这个故事。当然,他也不是一动不动的。例如说到“吃了一惊”的时候,他就突然把脸往后一仰……

18、陪同的西村理解错了,他以为芥川想家了,想在日本的亲人,所以扯到孩子上。芥川想念的并非故国,而是刚离开的古都北京。

19、芥川龙之介,在日本以及国际文学史上,什么水平?由芥川龙之介发表在虎扑体育·步行街http://bbs.hupu.com/bxj芥川龙之介的作品以短篇小说为主,其他更有诗、和歌、俳句、随笔、散文、游记、论文等多种。(1)芥川龙之介的小说始于历史题材,如《罗生门》、《鼻子》、《偷盗》等;继而转向明治文明开化题材,如《舞会》、《阿富的贞操》、《偶人》等;后写作现实题材,如《桔子》、《一块地》以及《秋》等。在创作中注重技巧,风格纤细华丽,形式、结构,关心社会问题与人生问题。1925年发表自传性质小说《大岛寺信辅的半生》。1927年发表短篇《河童》,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制度作了尖锐的嘲讽。

20、他张开这人工翼,轻而易举地飞上天空。同时,理智之光照耀着人生的悲欢沉沦在他的眼底下。他向穷街陋巷投以讽刺和微笑,穿过一无遮拦的天空,径直飞向太阳。他似乎忘记了古代希腊人因这样的人工翼被阳光晒化终落进海里死去的事。……

三、芥川龙之介

1、任何事物都不及“伟大”那样简单。

2、姓。古同“芥”,芥菜。

3、在中国的游行之际,芥川因体质欠佳、舟车劳顿,数次发热生病,甚至不得不中断行程住院调节。身体上的疲惫加上现实与理想的落差,使得他心绪烦乱,下笔也格外锋芒毕露,不留情面。他曾对好友直抒胸臆,激烈表达他对现代中国的不满:

4、天才的悲剧在于被小而舒适的名望所束缚。

5、芥川眼见的上海,是当时的“罪恶之都”。报纸上不断出现黄包车夫摇身一变成为劫路的匪盗之类的报道。坐在黄包车上人的帽子被突然抢走,甚至女人的耳朵被偷耳环的人割掉。卖淫业十分盛行。茶馆附近聚集着被称作“野鸡”的妓女。她们看到日本人,还会叫着几句简单的日语,例如“阿娜达(亲爱的)”、“撒一勾(跟我来)”之类的。讽刺的是,“撒一勾”原是日俄战争时,日军抓到中国女人将她们带到附近高粱地时的叫嚷,后来流传开来。这一来源让芥川也感叹“不光彩”。鸦片几乎是半公开地随处吸食。鸦片窟里,常常可见妓女和客人一起,隔着昏暗的煤油灯,叼着长长的烟管吞云吐雾。

6、我的观点是:主人公自缢并不是为了艺术。他初在艺术和女儿二选一时选择了艺术。但在女儿死后,绝望和自身的走投无路与悔恨交织,才是主人公走上绝路的原因。

7、我在这幅小油画上找到了试图敏锐地捕捉大自然的那个凄惨的艺术家的形象。正如从所有优秀的艺术品感受到的一样,那片黄色的沼泽地上的草木也使我产生了恍惚的悲壮的激情。

8、她容光焕发,犹如晨光照耀下的薄冰似的。他对她抱有好感,但是没有恋爱的感觉。而且连碰也没碰过她的身体。

9、于是,老婆子眼睛睁得更大,用眼眶红烂的肉食鸟一般矍铄的眼光盯住家将的脸,然后把发皱的同鼻子挤在一起的嘴,像吃食似的动着,牵动了细脖子的喉尖,从喉头发出乌鸦似的嗓音,一边喘气,一边传到家将的耳朵里。

10、若说芥川对上海有什么肯定之处,估计就是饭菜可口。虽然就餐环境十分不称心,但上海餐馆的饭菜还是比日本的中餐馆物美价廉得多。

11、休言竟是人家国,我亦书生好感时。

12、宽广的门下,除他以外,没有别人,只在朱漆斑驳的大圆柱上,蹲着一只蟋蟀。罗生门正当朱雀大路,本该有不少戴女笠和乌软帽的男女行人到这儿来避雨,可是现在却只有他一个。

13、道德的损害是良心的完全麻痹。

14、尽管《罗生门》是部绝望的电影,但黑泽明的内心深处,仍是坚信着人性之善,相信着黑暗中有光明。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电影《罗生门》之中,仆人后并没有像小说《罗生门》那样,“飞也似的扯下老妪的衣服,把抓住他的脚腕的老妪狠狠地踢到在死尸堆上”,任由老妪死活,任由自己堕入无间的地狱中。

15、“你瞧,这些石板上流淌的,不全是小便吗?”四十起面露苦笑,三步并作两步,拐过池边去了。经他这么一说,果不其然,我嗅到空气中飘荡着浓重的尿骚……

16、两辆人力车在冷冷清清的阴天的乡间道路上跑着。海风习习,这条路显然通向海边。他坐在后面这辆人力车上,边纳闷着为什么自己对这次的幽会兴致索然,边思索着是什么把他引到这边来的。这绝不是恋爱。倘若不是恋爱——他为了回避这个答复,不得不想:总之,我们是平等的。

17、当时,芥川在日本文坛已有盛名。《大阪每日新闻》特意为这系列文稿刊登了一篇预告:“旧中国有如老树横斜,而其侧,新中国好似嫩草,正待舒叶展茎。政治、风俗、思想,中国之固有文化在方方面面与新世界之同类项相互交错,恰便是中国之兴味所在。新人罗素氏、杜威教授刻下之身在中国,非他,亦系为此而情牵意惹之故。我社有鉴于此,近日将于纸上揭载芥川龙之介氏之中国印象记。芥川氏乃现代文坛之第一人者——现今载笔在上海。”

18、关于枭:这是我老太太养的猫么?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长了翅膀。

19、总之写出了作者对人性的贪得无厌的针砭,这也是芥川作品的特点。

20、事实上,信子与俊吉的见面,固然令人心情激荡,令人眩晕。这是爱情的力量。在日常生活里,我们喜欢、期待这样的爱情,然而激情总会有消退的时刻。假如信子与俊吉顺利结婚,同样会遇到平庸、甚至是单调的生活。

四、芥川龙之介是什么流派

1、关于老好人:老好人和天神一样,可以和他说有趣的话题,也可以对他发牢骚,当然他存不存在都无所谓。

2、刚熬过海浪的颠簸,芥川到达上海,立刻遇上一件不算愉快的事,那便是黄包车夫的纠缠。中国的车夫从前后左右各个方向各自伸着脖子大声叫喊,令刚上岸的日本访客不由自主地退却。乘坐黄包车达到地点后,车夫又不满意于收到的车费,一直伸着手,唾沫横飞、喋喋不休地说着什么。

3、芥川自杀后,由友人久米正雄整理后发表。共五十一章。每章字数篇幅极其短小。这篇小说实际上影射了芥川的一生,他对自身回顾、对家人的思考、当时资本社会发展的不安。

4、其实,芥川龙之介与中国的缘分远不止于此。

5、虱子代表的是西方殖民主义侵略者;

6、疯子们都清一色地穿着灰衣服。宽阔的屋子因而显得越发忧郁。其中的一个对着风琴,热衷于弹赞美歌。同时,另一个站在屋子的正中间,说是跳舞,更像是乱蹦着。

7、(周六)原创连载|猫星(平时加更位列二条)

8、“创作欲也是生活欲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