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八个故事-摘抄110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3-11-03 08:44:25

诸葛亮的八个故事

1、于是,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不许喧哗。又叫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把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

2、一、草船借箭:与周瑜打赌三日内建造十万支箭,诸葛亮算定第三日晚上有大雾天气,嘱托鲁肃暗地里在二十只船上扎满草人。第三日夜晚邀鲁肃同船,驶向北方曹营方向,接近曹营水寨擂鼓呐喊,惊动曹兵报于曹操,曹操唯恐有埋伏,只令众军以弓箭退敌,诸葛亮“巧借”曹操十万支箭,使得曹操懊恼、周瑜叹服。

3、火烧新野

4、司马懿的先锋部队到达城下,却不敢轻易入城,急忙返回报告司马懿。司马懿听后,并不相信,便令三军停下,亲自前去观看。

5、扩展资料:

6、展开全部

7、舌战群儒------孔明过江,说服孙权和周瑜联刘抗曹,将三分天下的战略初步实施。

8、《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足十万支箭,立下奇功。

9、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10、一是三顾茅庐,刘备为求谋主三请诸葛亮。

11、诸葛亮七擒孟获--欲擒故纵;2瞒天过海诸葛亮五出祁山时,因军中缺粮,只得以瞒天过海之计装神退敌,使魏兵误以为真有鬼神而不顾防守麦田,瞒天

12、是否符合先生要求,静待审阅。

13、关羽刮骨疗毒,单刀赴会,过五关,斩六将,身在曹营心在汉,超群绝伦 。

14、周瑜为没有东南风而病倒在床上。诸葛亮给周瑜开了个药方,上面写着: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说他能借来东风,他让周瑜为他搭起高九尺的七星坛,然后自己在坛上做法。几天之后,果然刮起了东南风。周瑜乘机发动进攻,一举击溃了曹军。

15、空城计-----千古绝唱的计谋

16、孔明借东风。火烧赤壁时需要东南风,可是,在隆冬季节没有东南风,这可愁坏了周瑜,孔明在七星台上假借东风,完成了火烧赤壁。

17、草船借箭

18、挥泪斩马谡------悔不听先主遗言:“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19、三三是舌战群儒,为联吴抗曹诸葛亮舌战东吴群臣。

20、三国时期,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去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带领15万大军追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当时,诸葛亮身边只有文官,城里也只有2500名士兵。诸葛亮登城楼观望后,说:“我略用计策,便可教司马懿退兵。”

21、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襄阳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孙抗曹,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

22、七擒孟获。

23、火烧赤壁

24、一、草船借箭:借东风,草船借箭;

25、终,诸葛亮不费一兵一卒就击退了15万大军。

26、7出祁山,后病死五丈原。

27、华容道-------巧计安排关羽堵截曹操,既打消了关羽的锐气,又使曹操逃回,进一步牵制孙权。

28、本题回答完毕。谢谢阅读!

29、火烧博望坡和新野。孔明初次用兵,两把火把曹兵烧的丢盔弃甲,关羽,张飞对孔明也心悦诚服了。

30、得陇望蜀,望梅止渴,挟天子以令诸侯,说曹操,曹操就到,三分天下 。

诸葛亮的八个故事

31、你好,有七擒孟获,空城计,草船借箭的。

32、诸葛亮草船借箭,七擒七纵,白帝托孤,鞠躬尽瘁,如鱼得水 。

33、二是火烧博望坡,初出茅庐第功。

34、周瑜用连环计,使不习惯水战的曹操上了当。曹操把所有的战船在长江上三、五十为一排,首尾用铁环连锁,上铺阔板,他以为这样就可以使他手下的步兵渡江如履平地了。但周瑜的意图却是借东南风,火烧曹操那些连在一起的战船。

35、二、火烧赤壁:赤壁之战,火烧连营;

36、于是,诸葛亮传令,收起旌旗,士兵原地不动。又叫士兵把城门打开,每个城门之上都有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诸葛亮自己则领着两个小书童,到城楼上慢慢弹起琴来。

37、二、激励曹仁

38、司马懿疑惑不已,命令军队撤退。他的二子司马昭说:“莫非是诸葛亮家中无兵,所以故意弄出这个样子来?您为什么要退兵呢?”司马懿说:“诸葛亮这个人很谨慎,现在城门大开,里面一定有埋伏,不能中了他们的计!”

39、刘备三顾茅庐,桃园结义,髀肉复生,后患无穷,三让徐州 。

40、七擒孟获-------彻底稳定蜀国后方之战

41、空城计吓走司马懿。

42、三国时期,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诸葛亮登城楼观望后,对众人说:大家不要惊慌,我略用计策,便可教司马懿退兵。

43、五是空城计。

44、六出祁山-----虽均以失败告终,但苍天有眼,卧龙肝脑涂地,只为报刘皇叔知遇之恩

45、七擒孟获,是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第七次在孟获城将孟获擒拿,并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

46、孔明曰:操本好色之徒,久闻江表乔公二女有沉鱼落雁之容,闭目羞花之貌。操曾发誓:愿得江东二乔,置之铜雀台,以乐晚年,虽死无恨矣。今虽引百万之众虎视江南,其实为此二女也。何不以千金买此二女.差人送与曹操。操必班师矣。此范蠢献西施之计,何不速为之?周瑜听罢.勃然大怒,离座指此而骂曰:老贼欺吾太甚!

47、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48、七擒孟获

49、诸葛亮在阻止蒙抬辕想要击杀刘备时,他迅速赶到并给出严正的警告:主公刘备是个正直的人。如果你想杀他,就会造成恶业,神也不会原谅你蒙抬辕听后吓住,下令取消击杀令。

50、赤壁之战前夕,周瑜已经做好了准备,要发动火攻一举烧毁曹军的战船,打败曹操。但周瑜忙中出错,竟然没有想到火攻对风向的要求很高,而隆冬时节长江中游一带多刮西北风,没有东南风。

51、指在危急处境下,掩饰空虚,骗过对方的高明策略。比喻掩盖自己力量的不足,以使对方迷惑或后退,有时也有贬义。

52、智激周瑜

53、三、斩马谡:大意失荆州,挥泪斩马谡;

54、火烧赤壁。

55、一、阻止蒙抬辕

56、曹仁在攻打荆州的战斗中忽然害怕起来,甚至要丧失信心,这时诸葛亮及时出现在他的身边,用言语激励他,劝导说:“继续避开强的,攻击弱的,那么你一定会得到结果.”终,曹仁攻陷荆州,实现目标。

57、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也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为著名的一场。

58、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到达城下,见了这种气势,都不敢轻易入城,便急忙返回报告司马懿。司马懿听后,笑着说:这怎么可能呢?于是便令三军停下,自己飞马前去观看。离城不远,他果然看见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弹琴。司马懿看后,疑惑不已,深知诸葛亮一生谨慎,不会冒险,现在城门大开,认为里面必有埋伏,于是令后军充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撤退。

59、七擒孟获,又称南中平定战,是建兴三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对南中发动平定南中的战争。当时朱褒、雍闿、高定等人叛变,南中豪强孟获亦有参与,后诸葛亮亲率大军南下,平定南中。诸葛亮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第七次在孟获城将孟获擒拿,并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

60、与东吴联盟,改良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前后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

诸葛亮的八个故事

61、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62、战事开始之前,周瑜请诸葛亮到军中议事、占风。接着诸葛亮回到刘备身边,并和刘备一起登上樊山观望长江中的火攻大战。他们怡然自得地坐在山上,观察远处孙权、周瑜同自己的死敌曹操大战的情况,并利用东吴赤壁大战的胜利,火中取栗,不断扩展自己的势力。

63、未出茅庐先定三分天下----刘皇叔三顾茅庐,孔明为他解说天下三分之事,制定了刘家军的战略。

64、躬耕南阳,三顾茅庐,隆中对,火烧博望坡,舌战群儒,巧借东风,七擒孟获,六出祁山,收姜维,出师表,空城计,五丈原,死诸葛吓走活司马。

65、参考资料:诸葛亮(三国时期历史人物)_百度百科

66、三、七擒孟获:南中孟获叛汉,诸葛亮帅军以攻心之计七擒七纵南王孟获,正所谓“走自己的路,让对手无路可走”,终使孟获心悦诚服、臣服于汉。

67、五、七擒孟获:七擒七纵。

68、因为魏军不善水战,孔明、周瑜决定火攻。先是“凤雏”庞统假意投奔曹操,建议魏军船只用铁索连在一起抵御风浪;再是周瑜假打黄盖,后者假装降魏;后孔明推测出东风将至。于是,黄盖带数十条船降魏,船里装满柴草。

69、张飞古城会 长坂坡瞒天过海,义释严颜,挑灯战马超,义释严颜,三英战吕布。

70、草船借箭。周瑜嫉妒孔明的才能,想利用让诸葛亮打造十万支箭的机会杀了诸葛亮,孔明趁着大雾天,开船来到曹操的军营前,利用草人把曹操射的箭都收集起来,足有十万多支呢。

71、诸葛亮一生有以下比较著名的计谋:

72、四、六出祁山;

73、三顾茅庐。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三次来到孔明的住所,后一次才见到孔明,孔明感动,答应刘备出山帮助他。

74、火烧新野。

75、二,草船借箭,三,借东风,四,三气周瑜,五,舌战群儒。

76、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蜀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

77、故事情节有:刘玄德三顾茅庐定三分隆中决策荆州城公子求计博望坡诸葛用兵诸葛亮火烧新野诸葛亮舌战群儒孔明用智激周瑜诸葛亮草船借箭七星坛诸葛祭风诸葛亮智算华容诸葛亮一气周瑜诸葛亮智辞鲁肃诸葛亮二气周瑜诸葛亮三气周瑜诸葛亮柴桑吊孝孔明定计捉张任诸葛亮智取汉中孔明巧布八阵图诸葛亮安居平五路诸葛亮七擒孟获诸葛亮收服姜维诸葛亮骂死王郎诸葛亮空城退兵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武侯斗阵辱仲达出陇上诸葛妆神诸葛亮造木牛流马五丈原诸葛禳星死诸葛走生仲达诸葛亮计斩魏延

78、公元二世纪末,东汉衰落,经过长期的军阀混战,曹操、刘备和孙权分别占据了中原、巴蜀和江东地区。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攻打吴国,于是吴蜀联合抗曹。

79、初出茅庐,火烧博望坡。

80、周瑜一时瑜亮,周郎顾曲,指囷相赠 ,如饮醇醪,火烧赤壁 。

81、火烧博望坡(《三国演义》39回),火烧新野(《三国演义》40回)三气周瑜(51回、55回、56回)智取汉中(72回),巧布八阵图(84回)七擒孟获(87-90回)收姜维(93回)上方谷困司马懿(103回)预付锦囊除魏延(105回)

82、离城不远处,他果然看见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弹琴。城门里外,有百姓模样的人在低头洒扫,旁若无人。

83、隔着河看失火。比喻置身事外,采取袖手旁观的态度

84、误失街亭,挥泪斩马谡自扁三次。

85、隔岸观火

86、空城计的故事,后被用于三十六计,意指虚虚实实,兵无常势。

87、诸葛亮的故事,一,三顾茅庐,刘备请诸葛亮出山。首战告捷。

88、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54岁。刘禅追封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89、街亭失守,司马懿大军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御敌,却大开城门,并在城楼抚琴,司马懿疑有埋伏,遂退兵。后以“空城计”泛指掩饰自己力量空虚、迷惑对方的策略。

90、三、智取徐州

诸葛亮的八个故事

91、三气周瑜------既生瑜何生亮!

92、诸葛亮七擒孟获--欲擒故纵;2瞒天过海诸葛亮五出祁山时,因军中缺粮,只得以瞒天过海之计装神退敌,使魏兵误以为真有鬼神而不顾防守麦田,瞒天过海是兵法中以假示真策略,制造令人坚信不疑的假象隐瞒自己真正意图。;3空城计4围魏救赵诸葛亮叁出祁山,以王平、张翼引魏兵决战,当王、张两将危急并不救援反而另派姜维、廖化直接攻击司马懿大本营,如此不但解决危机还大获全胜。5抛砖引玉蜀军六出祁山,蜀魏对垒司马懿固守不战,诸葛亮以流马骗的魏军粮万石,分散营寨让军队屯兵种田示弱,再虚搭窝棚诱敌,险烧死司马父子叁人於上方谷。6借尸还魂诸葛亮病死五丈原,为使部队安全撤回蜀汉,不得不制造木雕像惊走多疑的司马懿,发挥了借还魂的效果。7走为上策诸葛亮初任刘备军师,曹操趁其羽翼为丰先行戮灭,刘备兵力薄弱,硬碰必定自取灭亡,只能走为上策。

93、快到魏军时,黄盖点燃柴草,火借风势向魏军烧去。魏军本不熟水性,船又连在了一起,死伤无数。魏军逃跑。

94、四是草船借箭七是七擒孟获。

95、诸葛亮七擒孟获--欲擒故纵;2瞒天过海诸葛亮五出祁山时,因军中缺粮,只得以瞒天过海之计装神退敌,使魏兵误以为真有鬼神而不顾防守麦田,瞒天过海是兵法中以假示真策略,制造令人坚信不疑的假象隐瞒自己真正意图。

96、赤壁之战众所周知的赤壁之战,本来是孙权和周瑜的功劳,可是就因为诸葛亮的所谓“借东风”不用一兵一卒,独占了这个功劳,后还“气死”周瑜。

97、木牛流马空城计七擒七纵八阵图草船借箭三次锦囊妙计激将法(诸葛亮计激周瑜)围魏救赵(孔明一纸救江东)十面埋伏——孔明设伏擒张任疑兵之计——孔明设疑胜曹操各个击破——孔明安居平五路

98、;3空城计4围魏救赵诸葛亮叁出祁山,以王平、张翼引魏兵决战,当王、张两将危急并不救援反而另派姜维、廖化直接攻击司马懿大本营,如此不但解决危机还大获全胜。5抛砖引玉蜀军六出祁山,蜀魏对垒司马懿固守不战,诸葛亮以流马骗的魏军粮万石,分散营寨让军队屯兵种田示弱,再虚搭窝棚诱敌,险烧死司马父子叁人於上方谷。6借尸还魂诸葛亮病死五丈原,为使部队安全撤回蜀汉,不得不制造木雕像惊走多疑的司马懿,发挥了借还魂的效果。7走为上策诸葛亮初任刘备军师,曹操趁其羽翼为丰先行戮灭,刘备兵力薄弱,硬碰必定自取灭亡,只能走为上策。

99、关于诸葛亮神机妙算的故事:空城计。

100、三顾草庐诸葛亮他很拽,刘备前两次去都不在家,第三次到他家才把他盼来了,说明这个男人,他不顾家

101、二、隆中对: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在草庐中分析天下大势,定下了东和孙权、北拒曹操,先图荆襄九郡,后取西川,定鼎中原,一统天下。此所谓“未出茅庐先定三分天下”是也。

102、出师表-------千古文章,忠臣肺腑之言

103、借东风-------借七星台求东风,金蝉脱壳,巧妙离开东吴地界回到刘备军中

104、刘备很恶毒,居然挑拨孙权和曹操作对,也是这个诸葛亮给他出的主意,这个诸葛亮实在是,是个“坏东西”

105、诸葛亮是封建社会忠心事主的代表,他足智多谋,为报答刘备知遇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尽心尽力的辅佐后主刘禅。

106、八卦阵------只用石头阵就挡住了东吴天才将领陆逊。

107、草船借箭------巧妙避开周瑜的暗算,稳固了孙刘联盟

108、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

109、诸葛亮第一把火烧博望坡,夏侯惇大败。曹操卷土重来,派曹仁和曹洪大军进攻新野。诸葛亮料新野保不住,劝刘备放弃新野,到樊城以避曹军。留下新野空城,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之物。曹操的部将曹仁领的兵到新野,见城门洞开,城中无人,便引军进城中驻扎。夜里狂风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刘备军往城里射火箭。大火迅速烧起来。曹仁大败,夺路而走。军士自相践踏,死者无数。

110、五丈原------诸葛武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