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歇后语外甥打灯笼是什么意思
1、冬瓜皮做甑子——不争(蒸)气
2、外甥打灯笼——照旧(照舅):歇后语里的人物是舅舅。这里面有2个意思,一个是照舅一个是找舅。
3、1970年代初,我们开始读到一些书了。
4、娃娃荡秋千——两边摆
5、忤逆子讲孝经——假做作
6、十多天前,我将官方的疫情的好消息发给中学同学们的时候,立马就有了回应:
7、这时朱元璋姐夫的师兄弟也劝朱元璋:让他给李文忠封个官,满足朱元璋姐夫的这个要求。朱元璋在他姐姐和大家的一再劝说下,又看着自己姐夫的痛苦表情。朱元璋用手一指李文忠手里挑着的灯笼说道:“我朱元璋对灯发誓,如果将来有一天我做了皇帝,就封李文忠为:一:天王,二:地王,·····的十王千岁。”听到朱元璋封李文忠十王千岁之后,朱元璋的姐夫微笑一下,死去了。
8、古时候,在关中地区,也就是现在陕西省吧,人们希望能够人丁兴旺,女儿出嫁后的第一年正月,娘家人要送灯笼给女儿家,希望女儿能多子多孙。女儿生了孩子后,舅舅要年年给孩子送灯,一直送到12周岁。舅舅给外甥送的灯,有莲花灯、麒麟灯、石榴灯、长命富贵灯,都是祝愿“人丁兴旺”的意思。舅舅送给外甥的灯笼要在当年元宵节烧掉,意味着红红火火,不能留着旧的。等再到来年,舅舅会送新的灯来。
9、其实,皖北的乡村有一半是被乡下人的梦呓点亮,另一半是被娃娃们手里的灯笼点亮。前者是美好的愿景,可能是粮食丰收,可能是盖一座新房,也可能是生一个大胖小子;后者是手边的光芒,触手可及,切切实实的光亮和温暖,看到它,瞬间有一股喜悦溢满心间。
10、在古时,歇后语就常被人们用来骂人。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些种类繁复、作用复杂的歇后语。
11、武大郎哭舅舅——两眼闭到黑
12、王府的丫鬟——低三下四
13、这肯定是故事。这,也就成了个典故。这就成了我们那个小镇“打摸”不懂礼仪、不知规矩、甚至是不识好歹人的一个笑话。
14、歪嘴婆娘吹火——风气不正
15、妗子改嫁——没救(舅)
16、(歇后语示例):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17、这也是我们小镇独有的歇后语。
18、那个相声里就有不少歇后语啊。
19、进入庚子鼠年,“出门戴口罩”,可能是热话语。
20、大家认识以后问题又出现了,原来朱元璋和他姐夫比武时踢的那脚重,只见现在朱元璋姐夫的脸上全是汗。朱元璋见自己竟然把没见过面的姐夫踢成重伤,心里难过,眼含着泪水请姐夫原谅。可这时朱元璋的姐夫却叫过来自己的儿子李文忠,然后说:“孩子,把灯笼挑亮点,让我好好看看你舅舅。”朱元璋的外甥很听话,把灯笼挑到朱元璋的头部斜上方,灯笼的光芒正照射在朱元璋的脸上。朱元璋的姐夫看着朱元璋说:“朱元璋,人们都说你有皇帝相,说你将来能做皇帝,我这次的伤,恐怕是好不了啦。我的牵挂就是你的姐姐和我的儿子李文忠,我想等你将来当了皇帝,别忘了她们娘俩。如果你同意,现在就给你外甥封个官吧?”
二、外甥打灯笼的歇后语是什么意思造句
1、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2、外甥打灯笼是一句歇后语,但它有两个意思。
3、王老道求雨——早晚在今年
4、不说别的,就算是很多专门研究中国文化的学者,或者本身就为中国人,都很难将中国文化学完。
5、五尺深的浑水坑子——看不透(比喻摸不透人的思想)
6、灯笼也有豪华版,豪华版的灯笼是羊皮做成的,直径足有一米左右,还能旋转,灯笼壁上贴有剪纸做成的各色人物,蜡烛点亮后,灯笼转起来,称之为“走马灯”。至今仍记得走马灯中的人物肖像,他们来自《西游记》《水浒传》,也有来自《金刚葫芦娃》《哪吒闹海》里的场景,走马灯匀速地旋转着,这样的灯笼,有很强的演艺功能,玩了一会这个灯笼,就等于是看了一场电影。
7、这句话仔细推理逻辑,发现也是天衣无缝。猪八戒本质上是一只猪,所以这么算来,照镜子的时候,可不就是里外不是人么?
8、据说,那王二麻子去作客。论资格和辈分,他不应该坐在“上岗子”上。可是,他少了些自知之明,偏偏坐在了上席。主家就请他到另一个位置入座。他却说:“就这!蛮好!蛮好!”
9、外甥打灯笼——照旧(照舅),取自谐音。外甥打灯笼——照旧(照舅):按照歇后话的原则,就是每个字都有本身的意义。有外甥则有舅。打灯笼有“照”的意义,而不仅仅是“找”的意思。同音过来,照旧就是照样还是原来那样,没有变化。
10、其中三种必备的灯分别是“大红灯笼”、“莲花灯”和“火葫芦灯”,分别代表红红火火、早生贵子和预示给未来外甥送灯。
11、在现场记者看到,前来购买灯笼的市民络绎不绝,可是知道送灯笼寓意的市民却没有几个。
12、厨房里的垃圾 —— 鸡毛蒜皮
13、那么这过年送灯笼究竟有何寓意呢?其实啊,我国传统春节民俗,正月十五前,娘家人从女儿出嫁后第一个春节起给她“送灯”寓意前途光明,幸福美满,等女儿有了孩子后,娘家人便把灯笼转送给女儿的孩子,也就有了舅舅给外甥送灯笼的习俗,舅舅要给孩子送十二年的灯笼,此后便不再送了,第一年送富贵灯和火罐灯,寓意孩子长命百岁,日子红红火火,第二年送灯的选择就多了,一般男孩送马灯,女孩送石榴灯此外还要送一把蜡烛,到第十二年,要“全灯”,舅舅家要给孩子送一个高档的大灯笼,寓意着孩子长大成人。这回您清楚了吧。(记者郭超雷洁琼)
14、歇后语,是百姓的语言语汇。
15、这个歇后语本身有两种解释如下:
16、当朱元璋走到濠州城里大街上的时候,正看到有一伙打把势卖艺的。他见那些人练了拳脚之后还舞动了各种兵器,引来了一阵阵掌声之余,还得到了人们扔过来的铜钱。看到这里朱元璋心想:如果有一天自己实在没有生活出路的话,也可以卖艺赚钱生活。想到这里自己竟然不禁的笑出了声来,可是正在他发笑的时候,那个刚练完武艺的人来到他身边收铜板,一听朱元璋的笑声,这个人生气了。他以为是朱元璋在笑他刚才练得不好。于是就和朱元璋吵了起来,他们这一吵也把其他人给聚拢了过来。这个卖艺人就对朱元璋说:“既然你笑我练得不好,那咱俩就比试一下,如果你赢了我,我无话可说,我就自认技不如人,你自管走你的路。可如果你要是输给我,那就要当场给我磕头认错。”
17、文章底部已开通留言功能,微友留言更精彩!
18、时代不同了。我们应该接收一些新鲜的时代特征强的语汇,但也知道一些过去的、民间的语言才更好。
19、娃娃拔萝卜——硬住外拽(zhuai拉〕
20、现在这个风俗,在陕西一些地方还保留着,不过,现在的灯笼用的是塑料、电子灯,灯笼也不用烧掉,到新的一年,舅舅只要送一副电池就行了。本来应该是外公外婆给外孙送灯,外公外婆年纪大了,走路不方便,就由舅舅提着灯笼送到外甥家。“照旧(舅)”这句歇后语就是这么来的。
三、歇后语外甥打灯笼的意思是
1、桅杆尖上的猴子——到顶了
2、这句话你说的时候,是让你外甥给你打灯笼,那当然是照你这个舅舅罗,就是照舅的谐音照旧,照旧就是规律,老样子
3、那个时候,我们也喜欢积累些语汇。
4、“郭怀殊拿牙——误会。”
5、点击上方蓝字,我们一起过圣诞
6、九月初八问重阳--不久
7、外甥打灯笼——照舅(旧)。
8、诚然,它们的确十分耀眼,代表我们中华文化也没有不可,但其实在这些主流文化之外,还有一类文化,它们跟普通的百姓息息相关,但却很少被提及。
9、而且它在古时被人们用来骂人,其实也是符合中国人含蓄的特征,即凡事不用说的太明白,否则让自己落了下乘,而一般的人又都懂歇后语后半句是什么,所以点到为止就知道自己究竟哪里不对。
10、绘图作者则从小女孩招娣的视角出发,用五彩斑斓的插画,带领我们同小主人公招娣一起感受过年时对“打灯笼”的期盼、兴奋与留恋。而这些单纯丰富的童年生活,对简单的快乐的留恋,对过年的期盼,不正是儿时的你我他吗?
11、小红孩儿,戴红帽,四个耗子抬红轿。
12、五台山的莽和尚——横头横脑
13、王八吃秤锤——铁了心
14、大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15、外甥戴孝——没救了(没舅了)
16、朱元璋跟姐夫比武时,不小心重伤了姐夫。姐夫因为会看相,在生命垂危之际,就让儿子李文忠挑起灯笼照着朱元璋,要在临死前给朱元璋相相面,一看之下,认定朱元璋是帝王之相,就请求朱元璋将来登基当了皇帝之后,要给外甥封个官。
17、怀里揣小拢子——舒(梳)心
18、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19、剜了眼的判宫——瞎鬼
20、比如,有人说“水仙不开花”,一些没有见过水仙花的,或者单纯见过,但不知道其本来的的生长特征的,基本上是答不出来下半部分的。
四、外甥打灯笼歇后语的下一句是什么意思
1、菊花脑:全世界栽培面积小的蔬菜
2、庵秋婶打女婢——刚刚好就好
3、当然,在忍无可忍的时候可以用这些话骂骂人,但不可经常用,因为它们在本质上还是具有很多不好的影响。
4、在我们那个小镇,就有不少只属于我们那个地方的歇后语。
5、空心萝卜耍外甥——哄起人来了
6、“舅”和“旧”同音,“照旧”是它的要表达意思,说明事情还和原来一样,没有变化。这是一句民间的歇后语,说的就是一切按照原来的样子进行。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 “外甥打灯笼,照旧”是一个歇后语。 这个歇后语本身有两种解释。 第一种是有外甥就会有舅。打灯笼有“照”的意义,而不仅仅是“找”的意思。同音过来,照旧就是照样还是原来那样,没有变化。 第二种是外甥打灯笼自己是找人,找谁呢?当然是找大人。所以就是大人丢了。由此引申出来另外一个意思就是:某人办了不好意思的事,丢人了。
7、外甥不在家——有救(舅)
8、乌龟遭牛睬——痛在肚里
9、晚上赶集——散了
10、这位郭先生,我是认识的。他是开眼科门诊的。
11、姐弟二人相见当然是好事。朱元璋的姐姐就把他让到家中,姐弟二人聊了些他们这些年的经历。朱元璋又说了他刚才在大街上遇到那些卖艺人的经过。可就在姐弟二人说话的时候,听见外面一阵吵杂声。姐弟二人赶紧出去,可出来一看,朱元璋愣住了。外面来了一群人,而且这群人正是刚才在大街上卖艺的那些人,而这些人一见朱元璋也愣住了。经过一番介绍,朱元璋才知道,原来:刚才那个和他比武的人,竟然是自己没见过面的姐夫,而这伙人里其他那些卖艺的都是自己姐夫的师兄弟。当然那些卖艺人也知道了面前的朱元璋。
12、那个时候,喜欢抄录的,竟就是歇后语。
13、孔夫子搬家——尽输(书)
14、③语法:这是利用谐音双关。表明人和事物没有什么改变。
15、如此看来,歇后语文化的可不仅仅是人们用来骂人,其实它还带有基本的教化之义,让人们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行为和言语。
16、王八出水——露一鼻子
17、举例:十年过去了,他依旧是原来的他。
18、解释分析:这是一句逻辑推理型歇后语,来源于北方农村有个传统民俗,每年正月当舅舅的要给外甥送一个灯笼,从出生后一直送到外甥的第一个本命年结束,也就是十二生肖完成一个循环,以此表达长辈的美好祝福。所以就有了一句歇后语:外甥打灯笼——照舅(旧)。
19、外甥跟母舅下棋——将舅;将就
20、温度计掉冰箱——直线下降
五、歇后语外甥打灯笼是什么意思呀
1、这句歇后语是,外甥打灯笼——照舅(照旧),新年舅舅送灯笼祝愿外嫁女儿生活美满,祝愿外甥外孙健康成长。
2、据说在元代末年,当时朱元璋没做皇帝之前,他在郭子兴的义军中听令。可是由于这股义军里有好几个主帅,郭子兴和孙德崖等几个主帅意见不合,甚至后来几个人翻脸发生了冲突,使得朱元璋被迫离开了那里,准备回老家安徽濠州。
3、第一个问题是:舅舅是什么?
4、©渭南广播电视台东秦百姓
5、卫生口罩——嘴上一套
6、朱元璋当时怎么相信自己将来会做皇帝呢?于是就对他姐夫说:”我照顾我姐姐和外甥是应该的,你就放心吧,你现在就是要好好养伤。”
7、屎壳郎哭舅舅——两眼墨黑
8、舅舅给外甥过年送红灯笼,寓意步步高升,状元及第。
9、Thelanternsong
10、如今,随着网络的发达以及国家的强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所以专门学习中国文化的外国人也越来越多,然而真正能学懂,或者说是学到精通的程度却很少。
11、绘本围绕着中国传统习俗“打灯笼”展开,插图中嬉戏打闹的孩童,笑容满面的人们,美轮美奂的烟花,甚至活蹦乱跳的小动物,都无时无刻以轻松的方式,为我们传递着中国传统习俗的独特魅力,同时表达了人们与对新的一年幸福生活的向往。
12、外甥打灯笼一一照舅(|日)这句歇后语是老百姓常挂在嘴边上的话。只要遇到不想改变的事情或做法时就会用上这一句:外甥打灯笼一一照舅(旧)。意思是继续按原来的办法行事、按原来的意图执行或者按原来的说法去说、按原来的画法去画、等等都是照旧的意思。
13、外甥到了姥姥家——有救(舅)
14、歇后语也叫俏皮话,可以看成是一种汉语的文字游戏。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和歇后语四种。
15、引证:老舍《女店员》第一幕:“你要是因为考不上高中,骑马找马,先找点事混混再说,可别怪我照旧不搭理你!”近义词依旧
16、假如一家女孩子今年刚出嫁,那么今年娘家要给婆家送至少3对也就是6个灯笼,还要不同品种。
17、娃娃逗狗——回头一口
18、望风扑影——一场空(比喻毫无所得。)
19、维吾尔族的朵帕——顶好
20、乌龟想骑凤凰背——白日做梦
1、旧时的灯笼多为纸糊,里面用竹篾编成的框架,外面糊上一层透明的塑料纸,这些塑料纸多为红色,小南瓜一样大小的灯笼,底部立有横撑,上面站着一根蜡烛,灯笼顶部用铁丝握成牛梭子状,用一根棍子挑着,这种小灯笼还有一个很萌的名字——“红果蛋”。红果蛋像是娃娃们的笑脸,在夜色的乡村里,似乎能照亮一个民族的古老童话。
2、乌龟找甲鱼——一路货色(比喻彼此一样)
3、外贸商品不合格——难出口
4、捂着钱包捉贼——多加一份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