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出自论语的成语故事79句文案集锦

admin 句子大全 2023-10-19 07:16:47

一、出自论语的成语故事

1、出处:《论语·雍也》“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2、分崩离析——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3、(出处)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4、出处:《论语·乡d》“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

5、出处:《论语·子路》:“刚、毅、木、讷,近仁。”

6、出处:《论语·颜渊》:“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7、(出自)《论语》: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8、陈琴歌诀乐读法诵读《论语》

9、出处:《论语·先进》:“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10、出处:《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1、各自按照自己的意思办事,不互相商量。

12、出处:《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13、出处:《论语·雍也》:“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14、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举止文雅,态度从容。

15、(解释):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16、(出自):《论语·先进》:“是故恶夫佞者”宋·朱熹集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

17、(出自):《论语·子罕》:“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18、举一反三——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9、北极星高悬不动,群星四面环绕。旧时比喻治理国家施行德政,天下便会归附。后也比喻受众人拥戴的人。

20、“参差”是不整齐的样子。在《诗经.周南.关雎》中,有“参差荇菜”一语,形容荇菜长短不一的样子。用于人事方面,则可形容质量或才能高低不同。在所引

二、来自《论语》的成语

1、出处:《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2、(另外写法)孟母择邻、慈母择邻。

3、子华和冉有都是孔子的学生。子华出使到齐国,将母亲留在家中。冉有替子华的母亲向孔子请求拨发粟米。孔子说:“给他六斗四升吧。”冉有觉得不够,请求再增多一些。孔子说:“再给他十六升吧。”结果冉有给了子华的母亲八百斗粟米。孔子说:“子华出使到齐国,坐的是肥马拉的车子,穿的是又轻又华丽的皮袍。我听说过:君子救济贫困的人,而不必赠送东西给富人。”原思是孔子家的总管,孔子给他九百斗粟米。原思觉得太多,说用不了那么多。孔子说:“你不要推辞,把多的部分分给你的同乡吧。

4、(解释)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5、出处:《论语·里仁》:“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6、(近义词): 言传身教、身先士卒、身体力行

7、出处:《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8、解释:从:追随,引伸为学习。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9、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10、“克己”的真正含义就是战胜自我的私欲,在这里,“礼”不仅仅是具体的礼节,而是泛指天理,“复礼”就是应当遵循天理,这就把“克己复礼”的内涵大大扩展了。朱熹指出,“仁”就是人内心的道德境界,其实也无非天理,所以能战胜自己的私欲而复归于天理,自然就达到了仁的境界。

11、(解释):犯:干犯。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义。

12、出处:《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

1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4、出处:《论语·乡d》“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15、披头散发,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为主。

16、释义>原指不惜舍弃自己的生命以成全仁德。后泛指牺牲自己生命,以维护正义事业。

17、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18、出处:《论语·阳货》:“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19、出处:《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季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20、(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三、出自论语的成语故事及简要内容

1、原文: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2、解释:按照自己的意思,想怎样便怎样。

3、解释:虑:考虑;忧:忧愁。

4、(出自)《论语·为政》:“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5、(出自):语出《论语·乡d》:“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

6、出处:《论语·为政》“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7、(解释):后生:年轻人,后辈;畏:敬畏。年轻人是可敬畏的。形容青年人能超过前辈。

8、出处:《论语·雍也》:“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9、(出自):《论语·学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10、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11、(解释)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12、青年人是新生力量,很容易超过老一辈,他们是可敬畏的。

13、(解释):蔽:遮,引伸为概括。用一句话来概括。

14、(解释)指人在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

15、释义>反复考虑后再做。

16、出处:《论语·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17、(解释):形容和悦而从容不迫地谈话。

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9、解释: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指60岁的代称。

20、解释:穿着轻暖的皮袄,骑着肥壮的好马。形容生活阔绰。

四、关于论语的成语故事

1、(出处)“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尧曰》)

2、(解释)虑:考虑;忧:忧愁。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表示看事做事应该有远大的眼光,周密的考虑。

3、(解释):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4、出处:《论语·卫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5、(出自)《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6、出处:《论语·卫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7、(出处)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也!”(《子罕》)

8、(出自)《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利。”

9、(出处)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

10、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1、出处:《论语·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12、择善而从,拼音zéshànércóng,是一个成语,早出自于《论语述而》。择善而从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语法结构偏正式。

13、出处:《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4、解释:屏气:抑制呼吸;凝神:聚精会神。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违心一致。

15、(解释):饮食不要求饱。指饮食要节制。

16、(解释)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指60岁的代称。

17、(解释)敏:奋勉,慎:小心。办事勤勉,说话谨慎。

18、QQ:1074004608

19、(出自):《论语·公冶长》:“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