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关于智慧的名言论语147句文案集锦

admin 句子大全 2023-10-04 09:43:23

一、关于智慧的名言论语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自春秋孔子《论语·为政篇》

2、(论语)择其善者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智者不惑,仁者不优,勇者不惧。

3、带着私心去看问题,就会什么也看不见;带着私心去听问题,就会变成聋子,带着私心去思考问题,就会使心狂没有准则。

4、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5、成都企业内训中心(www.58jtsy.com)

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论语》

7、很不幸的是,任何一种负面的生活都能产生很多烂七八糟的细节,使它变得蛮有趣的;人就在这种趣味中沉沦下去,从根本上忘记了这种生活需要改进。人不爱自己的家就无以为人,而家可不只是房门里那一点地方。

8、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论语》

9、“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孔子《论语》

10、——《论语·述而》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

11、译文:君子亲密团结而不想到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亲密团结。

12、学而不已,阖棺乃止。——孔子

13、"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15、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16、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孔子)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孔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7、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孔子《论语》

18、(孔子)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19、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20、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二、关于智慧的名言论语大全

1、人忠于已知的事实叫诚实,不忠于事实就叫做虚伪。还有些人只忠于经过选择的事实,这既不叫诚实,也不叫虚伪,我把它叫做浮嚣。

2、一个人如果朴实多于文采,就未免粗野,而文采多于朴实,又有些华而不实。文采和朴实配合适当,这才是君子。

3、大意:自己不希望加于己身的,也不强加到别人的身上。

4、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5、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出处:《老子》

6、大意:名分不正确,说的话就不合乎道理;说话不合乎道理,事情就办不成。

7、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8、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9、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10、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11、腐朽的木头不可用以雕刻,腐土一样的墙壁是不可以被粉刷的。

12、翻译: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13、意思:时间在不断过去,我们要珍惜时间。

14、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15、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处不求安宁,勤勉敏捷的做事,谨慎地说话,又能经常向有道的人学习来纠正自己的错误,这样就可以算是好学了。

16、为了不跟以上的定义相冲突,我们姑且将其定义为“新国学”。那么,所谓新国学者,就是指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以中华传统经典诗文为主要载体的、对当今学子的学习和修养有现实意义的教育,是继承与创新的教育,是燃起精神之火的教育,而不是复古那些已被历史唾弃的糟粕(比如穿长衫、上香叩头、状元巾洗脸、诵什么规之类)的教育,不是僵尸的复活。

17、“学而时习之”,熟读经典、掌握技能,并适时地进行实践,这是孔子对学习的基本定义。

18、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19、——《增广贤文》刀要磨才锋利,人要学才聪明。——越南谚语聪明的人有长的耳朵和短的舌头。

20、世界上有些事就是为了让你干了以后后悔而设,所以你不管干了什么事,都不要后悔。不幸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你别无选择,假如能够选择,我也不愿生活在此时此地。

三、有智慧的名言有哪些句

1、出自《论语·卫灵公》。意思是说,做一个人,尤其是做一个君子,重要的是要严格地要求和责备自己,而对人则采取宽容的态度,在责备和批评别人的时候应该尽量能够做到和缓宽厚,这样,就自然不会招致怨恨了。

2、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3、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4、我们的一切工作始终坚持以客户的根本利益为高标准。我们始终坚持把客户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客户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客户满意的事情做起!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6、做好职业教育软实力培训,提升企业及个人核心竞争硬实力!

7、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处顺境中,眼前尽兵刃戈矛,销膏靡骨而不知。

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9、(孔子)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既来之,则安之。

10、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篇》

11、君子有个大原则,就是必须用忠诚信义来争取民心,骄横奢侈就会失去民心。

12、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缺点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们一样的缺点,若有,要一起加以改正。

13、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论语》

14、我想要从梦里醒来,就要想出自己什么时候睡着了,方能跳出梦境,这是的途径。一个人只有今生今世是不够的,他还应当有诗意的世界。

15、译文: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惘,无所收获;只是思考而不读书,有时就会空想,疑惑不解。

16、●如何让人物描写活灵活现、更深刻?这4大神技速来get!

17、(论语)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18、论语》10则至理名言,教你为人处世的大智慧!

19、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20、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增广贤文》

四、体现智慧的名言

1、(孔子)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孔子)政者,正也。

2、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4、——李嘉图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勤学和知识是一对美的情人。

5、译:爱说别人是非的人就是搬弄和制造是非的人。

6、大意:君子安详舒泰,却不骄傲凌人;小人骄傲凌人,却不安详舒泰。

7、对上不抱怨老天,对下不责怪别人。所以,君子处在安全的地位而等待天命,小人则冒险以期侥幸成功。

8、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论语》

9、一张一弛,文武之道。选自《礼记》

10、意思:不学习而想得到知识,就像想得到鱼而没有网一样。

11、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12、你交朋友好找到中行,中行就是我们所谓的中庸之道,言行适中,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中行是很难的,他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你找不到中行这么的人做朋友,就要找狂者跟狷者,真正受过教育的人,首先一定是个狷者,叫做洁身自爱,有所不为。第二种是狂者,从消极不要去做没有水准的事,要到积极去做更高尚的事。

13、(译文)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人,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14、——《论语·子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5、d政公务员|医院|学校|

16、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语出《论语.学而》。这句说的是学者的日常言行的一个基本要求和态度。译文:孔子说:君子在生活上不追求饱暖安逸,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奋敏捷,言语谨慎;常常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向他学习,纠正自己的错误,这就可以称的上是好学习的君子了。

1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春秋孔子《论语·为政》言忠信,行笃敬。——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释意:说话要讲忠诚,守信用;行动要忠实、有礼。而慈祥母亲的溺爱,却会出现败家子。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春秋孔子《论语·为政》释意:子路啊,告诉你对待知和不知的态度吧(即对待学问的态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1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9、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0、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五、与智慧的名言

1、人处在逆境中,周围的困难推着你不停奋进;处在顺境中时,反而忘记了潜在风险,在优沃的环境中丧失斗志。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选自韩愈《师说》

3、意思:不拿别人发泄怒气,不重犯同样的错误。

4、大意: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就能够按照礼仪的要求立足于世,四十岁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五十岁就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乐知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收放自如)却又不超出规矩。

5、——郭沫若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学问是苦根上长出来的甜果。

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7、我国古代典籍是一份珍宝,在其中,古人留下许多智慧之语,在为人处事上,在人生中,

8、对于行善,没有别人和自己的区分,抛弃自己的不对,接受人家对的,快乐地吸取别人的优点来做好事。

9、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孔子《论语》

10、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11、学习知识而又能经常去复习、练习,不也是很令人高兴的事么?有朋友远道而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么?

12、选自《论语·宪问》。孔子说:君子认为说得多而做得少是可耻的。

13、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孔子《论语》

14、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15、译文:知道的就承认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1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17、三思而后行。

18、人没有对将来的考虑,就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愁。

19、大意: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学问;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他高深学问。

20、大意:孔子杜绝四种毛病:不主观臆测,不肯定,不拘泥固执,不自以为是。

1、高兴时脱口而出的话,多半不会遵守。生气时口不择言的话,通常不堪入目。说话不能只图一时痛快,说话之前要过脑。

2、孔于说:“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思考问题,(但并)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论语中所有有关学习的名言孔子论学

3、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

4、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5、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6、知道以和而去求和,但却并不以礼节来约束自己,这样无礼之和也是不能够行得通的。

7、有过必悛,有不善必惧。——《国语》

8、(孔子)损者三乐:乐骄东,乐佚游,乐宴乐,损矣。(孔子)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9、“中”是天下的大本源,“和”是天下的普遍规律。

1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1、蠕家上位之后,中国人的一种恶劣传统就登上了大雅之堂了:到底什么是正义、真理、公德、良知、法律,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将自己想要达到的邪恶目的狡辩成“正义”。长此以往,道德沦丧、人心险恶在中国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12、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篇》

13、“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孔子《论语》

1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选自《左传》

1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6、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孔子《论语》

17、孔子说:“看见有德才的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自己的内心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

18、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出处:《论语》

19、意思:志士有百种品行,把德看作是第一位。后来用来说明做人要把“美德”放在首位。

20、第一个“学”,古代的学,他学五经、六艺。五经是我们很熟悉的《诗经》、《书经》、《易经》加上《礼经》跟《乐经》。里边包括文学、历史、哲学、社会生活的规范,以及音乐跟艺术这些,统统在内。六艺是六种基本的技能,礼乐射御书数,礼跟乐前面有过,那是理论,这边是操作实践,怎么样让它落实。射是射箭,御是驾马车,书是书写,数是计算。

1、父子之间要亲爱,君臣之间要有礼义,夫妇之间要挚爱但还要有内外之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要有诚信之德。

2、天赋予人的品德叫做“性”,遵循事物本性就叫做“道”,使人修养遵循道就叫做“教”。

3、格物是修身治学的第一个科目,如果一个人立志读书修道,还因为自己穿得不好、吃的不好为耻,那就等于还没有入门,就不必和他谈论学问了。

4、d校|中小型企业|集团公司等

5、言必信,行必果。——春秋孔子《论语·子路》释意:说的事就一定守信任,做事一定办到。

6、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7、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8、多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

9、大意:聪明的人喜欢水,仁德的人喜欢山。聪明的人好动,仁德的人恬静。聪明的人快乐,仁德的人长寿。

10、d的10九大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d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论语》

12、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正直)、友谅(诚信)、友多闻(见多识广),益矣;友便辟(性情暴躁,惯走邪道)、友善柔(过份优柔寡断或和颜悦色骗人)、友便佞(心怀鬼胎。谄媚),损矣。——孔子《论语》

13、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14、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1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16、有人有趣,有人无趣,这种区别是天生的。各种作品,各种人,尤其是各种事件,既然有高有低,就有了尺度问题。

17、有了过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坚持错误,不加改正。

1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论语》

19、“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与其易也,宁戚。”——孔子《论语》

20、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论语·泰伯篇》

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篇》

2、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3、自己不要的东西,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4、译文:三军的统帅可以被夺去,却不可以强使一个男子汉的志向改变。

5、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孔子《论语》

6、君子按照天地的规律要求自己,所以舒适安宁。小人则被外物所奴役,求名逐利,常常忧虑算计。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论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