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名言文明79句精选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9-19 07:23:39

孔子名言文明

1、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2、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3、)子路问事君。子日:“勿欺也,而犯之。”

4、治国名言

5、在联合国大厅悬挂着一则孔子名言,被认为是处理国家间往来的至高准则。这则名言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语出于《论语·颜渊篇》,是孔子经典妙句之一,亦是儒家文化精华之处。中国的《论语》就如同西方的《圣经》一般,是对一个民族或一个区域文化的概括和统领。《论语》分二十篇,其中的《颜渊篇》主要讲述了孔子对“仁”和“恕”的解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信条,然而在现实中许多人都不能恪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信条,一切以个人利益为中心,只顾及自身的感受,而忽略了他人的感受。无论是在处理人际关系,还是政治关系方面都应当毫不犹豫地认识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条经久不衰的人际关系原则的重要性。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9、)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做人的修养。大意是自己不喜欢的、不愿意做的、或不想要的东西或事物,就不要强加给别人去做、去想、去要等等。人与人之间重要的是互相尊重,切不可以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去要求别人,这即是自私、也是缺乏素养的表现。

11、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12、这章经文所论述的是孔子审理诉讼的态度,但也说明孔子不希望有诉讼发生的思想。

13、)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14、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孔子

15、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6、)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17、苟正其身矣尬聊吧_高级情话套路,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

18、政者,正也;子帅以正,熟敢不正?——《论语·颜渊》

19、)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20、君子名之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21、)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22、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2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4、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孔子

25、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2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7、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语·卫灵公》

2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9、朝闻道,夕死可矣。

30、)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孔子名言文明

31、孔子谦虚的名言

32、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3、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摘孔子《论语》【在私利面前能够想到道义,遇到危难能够挺身而出,虽然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也没有忘记平生的诺言,这样就可以说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了。】

34、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35、孔子对于“以德报怨”这个问题的答复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所说的“直”有审判、裁决的意思,无为而治的老子却是用我们人格中的德性,来处理所发生怨恨的事情。

36、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37、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

38、翻译成现代文,孔子说:"君子有三件敬畏的事情:敬畏天命,敬畏地位高贵的人,敬畏圣人的话,小人不懂得天命,因而也不敬畏,不尊重地位高贵的人,轻侮圣人之

39、)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40、子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41、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孔子

42、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4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4、)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45、孔子说:审理诉讼,我和其它人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区别。但是要从根本上消除诉讼,就是加强人的道德修养的提高。

4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卫灵公》。意思是自己所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体现的是一种宽容的态度。

47、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48、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49、)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50、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孔子

51、)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52、放于利而行,多怨。

53、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5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5、)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56、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57、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无讼乎?

5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9、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60、《论语》一书中有这样的经文。

孔子名言文明

61、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6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63、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64、巧言令色,鲜矣仁。——孔子

65、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66、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67、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孔子

68、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69、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70、在联合国大厅悬挂着一则孔子名言,被认为是处理国家间往来的至高准则。这则名言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71、其生也荣,其死也哀。

72、)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7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4、这章经文就是孔子的司法名言。

75、)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76、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77、有人问孔子:“用恩惠来回报怨恨,怎么样?”孔子反问道:“那么拿什么来回报恩惠呢?应该要以公正来对待仇怨,用恩德去回报恩德。”

78、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79、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孔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