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的家庭背景
1、这是作者对黑格尔哲学计划热情的颂歌和尖锐的评判。
2、如果考察作为哲学家的黑格尔的诞生,从他的第一部重要著作《精神现象学》中,可以看到一个普通的意识从初的天真和无知,到一般的哲学认知,再到知识的发展过程。黑格尔确定了一个虚构的起点,对于开端之处他未加批判,遵循了观念论的传统,即从意识的预设原初状态出发。“原初理念自然是将自我表象为一个自由的存在。通过自我意识这个自由的存在,整个世界一下子从虚无中涌现出来……”
3、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深刻影响了黑格尔的思想进程。这一点,卢卡奇在《青年黑格尔》中做了重点阐述。此时黑格尔正在图宾根大学新教神学院就读,和若干年轻人一起,准备为宗教事业献身。
4、读后小记
5、作者提示到,即使人们特别关注黑格尔与别人不同的地方,他在很多方面还是与其同时代人相近的,因此从他的相对平凡的书信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不同于其公开著作的形象。
6、某种可能是,他熟练地运用了自己的晦涩。不由自主的天生愚笨,故意的掩盖,哲学语言本身的晦涩,阐述体系所不可避免的迂回,在他的思想中,所有这些都完全混合在一起,通常很难确定各种成分的比例。
7、显然,黑格尔没有也不可能在自己的公开著作中完全表达自己,而在各种内容之间存在的不兼容同样表明了这一点。他的著作中有一种无法理解的晦涩性,歌德说,“他的精神如此杰出,但他却很难去表述自己”。但在他的口头讲座中却呈现出另一种清晰细腻的风格。这两者之间的反差,仍然要从黑格尔能够表达自己思想的环境来考察。
8、“结束之所以为结束,恰因其亦为开端。”全书从气氛凝重而又暗流涌动的葬礼开始,展开这位哲学家的一生。
9、虽然这些学生年轻冲动,好斗偏狭,不计后果,但黑格尔保持了同他们的频繁关联。终其一生,黑格尔始终站在立宪主义者、自由主义者一侧,只是在某些时候和某些方面有所畏惧和保留,他定然不会认同“普鲁士君主制的哲学家”这样的称号。
10、《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写作背景
11、在《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开始关注现实的物质利益和经济问题,并开始由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在《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和国家哲学的批判,已经达到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认识。随着研究的深入,马克思逐步认识到,要真正深刻把握现实,还必须对政治经济学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12、年10月,马克思到达巴黎后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问题。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马克思阅读了大量的政治经济学材料,并做了相应的摘录、批注和评论,这些笔记被称为“巴黎笔记”。
13、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背景和条件有三:
14、从《手稿》的思想内容来看,马克思分析了劳动一工资、资本一利润、土地一地租等问题,研究了异化劳动、私有财产、共产主义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对黑格尔的辩证法乃至整个哲学进行了批判和清理。通过这些内容,《手稿》系统地展现了马克思从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的“应然”角度关注和批判现实的努力,同时也可以看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马克思哲学的理论内核的影响。
15、黑格尔意图阐发的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概念体系。一半不由自主,一半刻意为之,对于这种概念杂技,他设定了艰难的条件和难以逾越的障碍,当然也是为自己设定的:从各种不可或缺却又实际上互不相让的前提出发,构建一个整体的解释体系。他凭借自己的敏锐、创造和执着,将其发挥到。更大程度上,是这个体系控制了黑格尔,而不是黑格尔控制着这个体系。
16、对马克思而言,哲学要切入现实、理解世界,并从其中找到现实直接自我否定、自我扬弃、自我超越的力量,就必须对现实生活进行深刻考察,关注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交往关系的实际状况和历史演替,理解和分析政治经济学和各种社会新思潮。
17、年6月和8月期间,马克思在做笔记的过程中写了三个本子的自己的想法,它们被插入“巴黎笔记”之中。这些手稿初被命名为“《神圣家族》的准备材料”,直到1932年,这些手稿才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名发表。
18、要真正还原《手稿》写作的原貌,就必须考察促使马克思思想演变的时代背景,研究马克思创造理论的过程。在马克思生活的时代,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已经成为形塑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力量。
19、然而那些未来某种特定目的而建立的机构,依据其自身本性的原则,有时却发展成了相反的东西。图宾根神学院本来是公爵们培养为自己的领地服务的牧师,但已经染上了异端的倾向。在启蒙运动的浪潮下,教师们表面上坚持着独断论的神学,却也不是十分相信了,他们的妥协更是表明了这种怀疑。
20、不同在于,本书提示了一个阅读和研究黑格尔的视角,即黑格尔在公开的文本中表述的思想,与他在生活中、在私下里、在非公开文本中的表达的思想之间存在着固有的天然的差异,仔细识别其中的差异,对于理解真正的黑格尔和黑格尔哲学,澄清种种加之于黑格尔本人及其理论的不实之词,至关重要。而这种差异的产生,根源于黑格尔所处的政治生活环境,使得他有一些观点无法发表,或者为了发表而不得不改变表达方式。
21、黑格尔的这一段经历,与《精神现象学》中阐述的“主奴辩证法”之间,自然有着密切的关联。身处其中,往往造成分析上的模糊的歪曲,受害者们不去谴责他们的客观地位,而是去谴责主任的个人主观态度。对黑格尔而言,并不是要废除雇主与雇员之间的关系,而是要求雇主“承认”雇员也是“一个人”。终,经过豪华的辩证发展(因为辩证法在幻象或空想中也可以达到完满,同在理性思想或客观现实中一样),他们作为同等的主体“相互承认”,这就是平等。
22、在黑格尔晚年,作为教授和校长,他并没有完全专注于自己的研究,而是介入政治生活,卷入到多起学生的事件中。他不是书斋里的学者,不是精神上的出世者,他没有遵从笛卡尔的生存准则:“在世界上到处流浪,作为世间各种喜剧的观众,而不成为其中的演员”。事实是,黑格尔的名字,在普鲁士警察和司法机构的档案中经常出现,而且是和这些被镇压者联系在一起的!
23、黑格尔于1770年8月出身于斯图加特的一个小资产阶级家庭。
24、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法国大革命造成的短暂动荡时期内,黑格尔一直生活在等级森严的社会中。他仅仅要求的所谓“承认”,当然没有触及不同层级之间人们的差异。他公开表达的只是某种低的自由观念,今天看起来过于胆小,但却是当时的大限度了。这是理解黑格尔的公开著作必须了解的时代生活背景。
25、走出图宾根神学院,黑格尔开始他们自身的内在的“革命”。黑格尔逃脱了成为牧师或神学教授的命运,却无法逃离专制的环境及其施与的雨滴。他在伯尔尼的一个贵族家庭中做家庭教师,“由于无法避免的必然性而自由地出卖了自己”。
26、一:阶级基础。即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也是由于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等运动失败而产生的理论指导。
27、仆人的地位,无论是何种形式,在那些原本不想做仆人的人、或者出于某种生活意外而跌入此种境地的人,都是极大的侮辱。黑格尔先是在伯尔尼,随后到法兰克福,长达六年的服役生涯中,他一直坚持仆人具有奴性的观点,而且一直坚持着摆脱奴役的意志和希望。
28、年深秋,黑格尔因霍乱在柏林去世。
29、但是黑格尔的理想终是失落了,他的一生都生活在专制主义之下,即便到他死后,1848年爆发了革命,依旧以失败告终。黑格尔的政治思想远远超前于他所处的政治现实。
30、三:直接理论来源。即德国古典哲学中的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前者认为:世界是不断运动和发展的过程,矛盾是发展的根本动力,量变和质变是发展的基本形式。而后者的内核是:精神只是物质的高产物。
黑格尔的家庭背景
31、两天后,经当局“破例”许可,葬礼得以举行。
32、他的生命在两个世纪中各占一半,同他相近的,在诗歌上有荷尔德林(1770-1844),在音乐上有贝多芬(1770-1827),在政治上有拿破仑(1769-1827)。
33、总之,作为马克思第一次研究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著作,《手稿》体现了马克思哲学与政治经济学的互动和共融,正是这种互动和共融使马克思找到了通往现实和历史的道路。
34、《苏菲的世界》的作者是乔斯坦·贾德(JosteinGaarder),是一位挪威的作家,公元1952年8月8日出生于挪威首都奥斯陆,大学时主修哲学、神学以及文学,并于奥斯陆大学得斯堪那维亚文学系挪威文组的学位,曾担任文学与哲学教师,自1986年出版第一本创作以来,已成为当代重要的北欧作家。
35、以所有过去的哲学家为榜样,黑格尔仔细地倾听者时代的声音。他描述了一个支离破碎的世界,一个异化了的世界,一个原本就模糊的世界,我们只有付出艰苦的努力才能认清。因此,不仅只有表达方式模糊不清,他的哲学从本性而言就是隐晦不明的。但这并非是要取消它的价值,而是要赋予它另一种不同与作者所渴望的意义和用途。这就是黑格尔的体系,这一体系不能自己为自己辩护,要为其辩护,就必须要用虚假的论据和专断的概念、甚至是荒诞的概念构建。这一点上,黑格尔的体系与其他人的体系也没有什么区别,差别只在于平衡程度的大小上。他试图把起初看起来不可调和的东西调和在一起,辩证的矛盾终通向消解。但是辩证思想与黑格尔体系之间的矛盾却依然存在:辩证思想推崇运动、变化、发展、生命里尔黑格尔计划的体系,尽管他尽力使其保持“开放”,但实际上必然导致稳定、固定、维持、僵化。
36、这一方面是由于1843年恩格斯《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的发表,该书从人道主义的角度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判直接促使马克思通过政治经济学去解剖市民社会。另一方面是由于在法国的一系列经历为马克思研究法国革命、历史和唯物主义哲学提供了直接的材料,这些对他的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另外,法国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则为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思想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财富。
37、在这个信仰危机的时代,图宾根神学院从反面激励着黑格尔和他的小伙伴(荷尔德林、谢林),抛弃了全部独断轮,他们的目标是发现世界假象下隐藏的真理,并把它讲出来。但是,他们用以反对独断论的却是独断的批判,他们谴责这个无可救药的时代,谴责图宾根神学院,谴责德意志民族,把善恶真假完全对立起来。他们从观念论出发,将宗教和城邦看作思想事务,陷入了判断的独断论之中。这一点只有在认识到虚伪和谎言只不过是表面征兆,还有更深层次的恶,因而更深入地研究社会现实,才有可能得到克服。
38、总体说来,作者是要为黑格尔“正名”,这种态度颇类似于卢卡奇,以至于在一部传记作品中充满了论战的味道。两者采用的方法也有相近之处,就是从黑格尔所处的背景,即政治环境和生活经历出发,分析黑格尔思想的现实基础,正所谓知人论世。卢卡奇侧重于政治的与社会的环境分析,作为传记,本书自然还会关涉到其生活,特别是他的学习过程、工作经历和婚姻状况,具体地呈现黑格尔思想的现实生活基础。
39、在这种压抑、躁动的环境中,法国大革命的消息如同一颗火花落在一堆干柴之上,当然这堆干柴还只是精神上的。如卢卡奇所说,黑格尔终其一生坚持认为法国革命具有历史必然性,而在当时革命方炽之际,虽然德国发生政治革命的实践条件并不存在,但青年黑格尔还是表现出强烈的热情。
40、二:自然科学基础。即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生物进化论。这三大自然科学回答了自然界唯物辩证的性质,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本质上整理了材料。
41、黑格尔没有“重新构造”世界,他是赋予自我以能动的力量,以他非凡创造性的想象构建起思辨的大厦。黑格尔从这里出发,走向他的哲学道路,这种起点与其说是来自某种理论阐述,毋宁说是自发的,某种程度上是天生的。
42、这一天,一只庞大的队伍为这位事实上终结了德国古典哲学的人送行,其中大多数是教师和学生。当时,柏林的政治形势紧张,哲学与宗教之间的冲突加剧,学生激烈地公开反对国王和政府并遭到了镇压,因此他们的悼念更有深层的原因。并且在普鲁士的法律环境下,葬礼是公开游行示威的接口。另一方面,没有任何王室成员和政府官员参与葬礼,当局甚至没有发出例行的吊唁,哪怕只是表达虚伪的惋惜。
43、当然黑格尔的思想是动态的,尤其是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他也会有妥协,有策略上的调整,但作者所揭示出的,是一个在根本政治取向或者说哲学取向上自始自终坚持彻底自由态度的黑格尔的形象。由此可见,由公开文本所构成的黑格尔哲学不等于黑格尔的全部思想,同样,黑格尔也不等于外在的黑格尔哲学,当然穷尽一个人的全部思想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但认识到两者之间的不同,却也可以帮助我们从黑格尔所处的现实环境和个人经历出发,去更好地理解黑格尔哲学的内容和他的真实思想路向。在这个意义上,这本书可以作为阅读黑格尔、理解黑格尔哲学的导论。
44、在宏大的历史叙事中,伟大人物的个性往往隐没在那些流传后世的功绩之下,哲学家也不免于此。作为读者,此前对于黑格尔的印象,更多的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顶峰,是艰深晦涩的巨著。这本书则让我认识了在概念与文本之后的黑格尔。
45、黑格尔强烈地感受到,法国政治革命与康德哲学革命之间的深刻关联,在他看来,二者都源于世界精神的同一个更新或重新焕发。(从没有任何其他哲学文本像《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序言这样反复提到“革命”一词。)在柏林的讲课中,他说:“这个世界历史的伟大时刻……只有两个民族参与其中……在德国,这种原则以思想、精神、概念的形式爆发;而在法国,则是在实际的现实中爆发出来。”他甚至相信,既然理念引导世界,康德的理论革命必然会在德国引起一场政治革命,而且要优于法国大革命,因为已有一场道德洗礼为其作准备。
46、《苏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创作的一本关于西方哲学史的长篇小说,本书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发展的历程。由前苏格拉底时代到萨特,以及亚里士多德、笛卡儿、黑格尔等人的思想都通过作者生动的笔触跃然纸上,并配以当时的历史背景加以解释,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