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慧能的名言汇总45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9-15 07:44:24

六祖慧能的名言

1、菩提是个觉悟,哪里有什么树可言,心如明镜一般,又哪里来什么台;本来就是什么都没有,又何来惹尘埃一谈?

2、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4、何期⾃性,本⾃清净;

5、本来⽆⼀物,何处惹尘埃?

6、只记得这两首诗,猜猜那个更好:“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而六祖的诗句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7、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8、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面,悟人在处一般。

9、为大师弟子根据大师教学整理,因为大师不识字。

10、六祖慧能的南禅思想以其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力量影响着中国文化和世界文明的发展。六祖慧能也被视为世界杰出思想家之一。

11、菩提本⽆树,明镜亦⾮台;

12、当天夜里,慧能在殿中听到两个和尚因佛前所挂长幡被风吹动而辩论,一个说是风动,一个说不是风动而是幡动,彼此争吵不休。慧能说:你们不要争了,既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仁者心动”。印宗法师在旁边听到慧能的话,认为一定是位大德高僧,就请慧能为大家开示佛法要义。慧能趁机就把弘忍传给他的衣钵亮了出来,印宗愿事慧能为师。慧能“遂于,开东山法门”。自此也就正式受戒为僧。

13、慧能逃过众人追踪,来到曹溪山中,潜心修行十五年,觉得弘法的时机已到,就到广州参拜印宗法师。

14、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

15、当时已升任上座的神秀和尚作偈一首:“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16、一日,路过一旅店,听闻有人大声诵读《金刚经》,就放下肩上的柴草,静心倾听。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豁然大悟,身心安乐。上前对念经人说:“刚才所念什么经?从哪里得来?”客人说:“是《金刚经》,是从蕲州黄梅县东禅寺五祖弘忍大师那里得来。”慧能便发心要修学禅宗。当即有一客人施舍十两银子。他安置了老母,便向黄梅而去。

17、慧能离开黄梅后,先后有几百人在后面追,其中有一位曾做过武将的僧人慧明先追上慧能,讨要衣钵。慧能便把衣钵放在石头上,任他取走,他却费尽力气也拿不动。当下心生惭愧,对慧能说:“我为法而来,不为衣钵,望仁者为我说法”。

18、何期⾃性,本⽆动摇;

19、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

20、慧能倡导顿修顿悟、明心见性的禅法,在上掀起了一场不假他求、但明自心的革新。从慧能开始,“禅”的意义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以往的禅定修行转化成一种在人心深处、贯穿于百姓日常生活的对于真实性的体悟。研究慧能佛教思想的资料主要是一书,它是慧能弟子或再传弟子等所记载的慧能的言行录。

21、慧能,亦称惠能(公元638——713年),俗姓卢,原籍范阳(今北京涿县),父亲原有一定的官职,后被贬迁到新州(今广东新兴县)为平民。慧能二十四岁,父逝,家贫寒,砍柴谋生,奉养老母。

22、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23、由于神会等人对北宗渐悟一派进行长期的抨击,在慧能逝世后南北两宗的对立日益激烈,至唐德宗贞元十二年(公元769年)神会被朝庭正式立为禅宗七祖,南宗终于获得了众所认可的正统地位。自此,曹溪顿教一直被学禅者视为正宗禅法,而北宗则渐趋衰落。

24、迷时师度,悟了自度。

25、菩提本无树,明镜未非台。来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26、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

27、答:第一句是第一句话说:“何期自性,本自清静”。何期是指没有想到的意思,没有见性之前不知道啊!一见性才恍然大悟,没有想到自性本来这么清静,一丝毫染污都没有,那自性在迷的时候染不染呢?迷的时候也一尘不染,那个染是你自己无知,自以为染污,实际上根本就没有染污。

28、“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29、慧能认为这四句话,道理虽然说得很好,只是渐次法门,不合“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清静妙修的道理。于是针对此偈也作了一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30、弘忍连夜送慧能赶到九江,欲渡河时,慧能劝阻弘忍不要再送,他说:“迷时靠师渡,悟时要自度”。弘忍回到寺里,过了三天,才普告全寺门人:我的正法已经南传了。

六祖慧能的名言

31、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9、不识本心,学法无益。10、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六祖慧能:惠能对中国的佛学、史学、哲学乃至文化界,影响深刻长远,其不凡且神秘的一生若无可信传记,诚为千古憾事!为此,作者费时逾半年,广搜史料,详加考证,动笔时一挥而就,完成了自惠能逝世一千多年来,第一部以禅学演义方式,状写六祖生平的传记文学作品。书中融会历史、文化、学理、禅机、修行、证悟,蕴集东方智慧,尽现于作者神来之笔,凡对中华文化和禅学有兴趣的读者,以及修行参悟有觉受者,自会从中受益无穷。

32、六祖处名的偈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意思是心中如果没有挂虑,就没有俗世的烦恼忧愁

33、来源于慧能的《菩提偈》,其含义为:

34、慧能到了东禅寺,五祖弘忍收留他在寺中干杂活。过了几个月,弘忍唤所有门人至堂下,说:“世人生死问题是重要的,如果只求福报,不求脱离生死苦海,自性失了,福报又算什么呢?你们各自写一首表达自性的偈子给我看,我要传衣钵了。”

35、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36、中国僧人的说教被称为“经”,至今也独此一家。

37、次年,慧能移住曹溪宝林寺,开讲佛法达三十余年,声名远播。其时“则天太后、孝和皇帝,并敕书劝谕,征赴京城”,慧能“竟不奉诏”,“遂送百衲袈裟及钱帛等供养”(王维)。唐玄宗先天二年(公元713年),慧能卒于曹溪,年七十六岁。在其门下得法弟子有四十三人,著名者有法海、神会、怀让、行思等人,后来都是独树一职的禅宗大师。

38、六祖慧能大师的书是:六祖坛经。

39、弘忍心里赞赏慧能的境界,却不当众明示。晚间他拿了一根手杖,到米房去看慧能。慧能正在舂米,弘忍问:“米熟否?”慧能说:“米熟久矣,欠筛耳”。意为我参禅功夫已熟,只是未得衣钵而已。弘忍就将手杖向米袋上敲了三下,慧能心领神会。到了半夜三更,慧能就恭敬虔诚地走到五祖的卧室跪了下来,弘忍为慧能开宗就法,机教相当,心心相印,将的衣钵传给了慧能,然后指示慧能立即离开寺庙,以免发生不测。

40、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41、慧能说:“你既为法来,坐下说话。”开示说:“不思善,不思恶,如何是本来面目?”慧明若有所悟,问:“大师,除此密言密意之外,还有密否?”慧能说:“与你说者就不是密,密就在你身边。”慧明大悟,拜慧能为师,慧明也就成了慧能的第一个大弟子。

42、不思善,不思恶,此刻那个是你本来面目。

43、何期⾃性,本不⽣灭;

44、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45、六祖慧能俗名卢慧能,从小便存有善心,虽然家境贫寒,但是从小到大,并没有感到自卑,而是坚强的面对生活,安顿好母亲后便去寺庙修行,面对师兄弟的刁难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