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张昭的名言
1、精段一:云纵马过桥,行二十余里,见玄德与众人憩于树下。
2、周瑜的名言,既生瑜,何生亮
3、第七位:“既生瑜,何生亮”
4、华佗说要割开皮肉,把骨头上的毒刮去,这会极其疼痛,请关羽把手臂套住绑紧,把头蒙住。关羽却说不用。
5、刘备定益州后入蜀,蜀汉建立后被立为太子。
6、这一场杀:赵云怀抱后主,直透重围,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18、却说曹豹见张飞只十数人护从,又欺他醉,遂引百十人赶来。
7、有时一语破天机《三国》中十句精辟的话
8、鲁肃谈笑:据传鲁肃有一次在宴会上与周瑜比拼谈笑,让周瑜十分佩服,并为其作诗赞扬。
9、三国演义的优美句段的赏析
10、却说张飞拍马赶到关下,关上矢石如雨,不得进而回。八路诸侯,同请玄德、关、张贺功,使人去袁绍寨中报捷。
11、南北两宫,火焰相接;长乐宫庭,尽为焦土。又差吕布发掘先皇及后妃陵寝,取其金宝。
12、方今正用英雄时,不可杀一人而失天下心。
13、操曰:“若不杀汝等,则吾号令不行;若杀汝等,吾又不忍:汝等快往山中藏避,休被我军士擒获。”百姓皆垂泪而去。
14、刘备留关羽镇守荆州,主力向西扩张。荆州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15、无由抚慰忠臣意,故把亲儿掷马前。”(选自《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赏析】应该说赵云不畏生死,往来曹操百万大军之中,救出刘备的儿子是大功一件,但对于刘备来说当时已经到了走投无路的时候了,更没有什么可以抚慰和奖赏像赵云这样的忠臣了,掷子于地既可以笼络人心又打破了当时的尴尬局面,正可谓是一箭双雕。
16、老马家五个儿子,为大家熟知的只有马良,马谡哥俩。马良的确才华出众,为刘备坐稳西川出了不少力,可惜死得较早。马谡虽说智商较高,也一度取得诸葛亮的赏识,只可惜后来一步棋走错,丢了街亭。因此当人读起这一句话时,一则叹马良死得过早,二则叹马谡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17、赵子龙带回来的孩子是刘禅,小名阿斗,是刘备的儿子,刘备去世后他做了蜀国的皇帝。当时是刘备兵败,带着妻子和兵将逃跑,然后被冲散了,后来发现糜夫人不见了,赵子龙就杀回去救,糜夫人知道自己是累赘,自杀了,把孩子托付给赵子龙,赵子龙也没辜负重托,救回了刘禅。
18、且说董承自刘玄德去后,日夜与王子服等商议,无计可施。建安五年,元旦朝贺,见曹操骄横愈甚,感愤成疾。
19、绍遂移檄孙坚,令其进兵。坚引程普、黄盖至袁术寨中相见。
20、曹操追至南皮,时天气寒肃,河道尽冻,粮船不能行动。操令本处百姓敲冰拽船,百姓闻令而逃。
21、鲁肃曾经在孙权面前为自己的妻子唱歌,展示了他的才华和情感。
22、玄德回新野之后,光阴荏苒,又早新春。乃令卜者揲蓍,选择吉期,斋戒三日,薰沐更衣,再往卧龙冈谒孔明。
23、不如回军,从卢龙口越白檀之险,出空虚之地,前近柳城,掩其不备:蹋顿可一战而擒也。”操从其言,封田畴为靖北将军,作向导官,为前驱;张辽为次;操自押后:倍道轻骑而进。
24、轻而无备,性急少谋,乃匹夫之勇耳,他日必死于小人之手。——郭嘉
25、赵子龙带回来的孩子是刘阿斗。
26、好词摘抄:一手包办、一举两得、一亲芳泽、七步成诗、三顾茅庐、下笔成章、不出所料不由分说、不知所云、五内如焚、人生如寄、位极人臣、作奸犯科、偃旗息鼓初出茅庐、刮目相待、名不虚传、吴下阿蒙、手不释卷、旦夕之危、如鱼得水好句赏析:1、孙策换回黄祖,迎接灵柩,罢战回江东,葬父于曲阿之原。
27、独善其身尽日安,何须千古名不朽!
28、却说玄德引十数万百姓、三千余军马,一程程挨着往江陵进发。赵云保护老小,张飞断后。
29、那么在当时作为三国时期到大军阀分子到孙权肯定是不愿意投降的。但是孙权以及当时到蜀汉中任何一方都是单挑不过曹操到,因此诸葛亮在开头是也是作了铺垫。
30、原来张飞去救龚都,龚都已被夏侯渊所杀;飞奋力杀退夏侯渊,迤逦赶去,却被乐进引军围住。云长路逢败军,寻踪而去,杀退乐进,与飞同回见玄德。
三国张昭的名言
31、担保荆州。赤壁之战后,鲁肃前往蜀国要回当初暂借刘备的荆州,诸葛亮托辞要取西川之后再还。因鲁肃厚道,担保续借荆州,以致上当,为后来孙刘争夺荆州留下隐患。
32、鲁肃与孙权一起制订了对抗曹操的战略,并成功击败了曹操。
33、鲁肃的《荐孔融书》:鲁肃在孔融被宦官李蒙所害后,写了一封《荐孔融书》向刘备推荐孔融的才华和品德,表达了自己对公正和才德的追求。
34、赵子龙带回的孩子是男孩叫阿斗,是刘备的孩子,三国演义中赵子龙去救刘备的孩子,表现出来英勇无畏的精神,令人佩服。赵子龙救阿斗的故事流传千古。赵子龙衷心为刘备。是忠臣。还有武功高强。令人佩服。刘备看到儿子阿斗气晕了,因为儿子用赵子龙大将去救,刘备于心不忍。
35、仆虽一介书生,今蒙主上托以重任者,以吾有尺寸可取,能忍辱负重故也
36、鲁肃的《赤壁赋》:鲁肃在赤壁之战后写下了《赤壁赋》,表达了对赤壁战场的景象和胜利的赞美。
37、却说卓将赵岑,见卓已弃洛阳而去,便献了汜水关。孙坚驱兵先入。
38、第五位:“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39、军士乘势掘官民坟冢殆尽。董卓装载金珠缎匹好物数千余车,劫了天子并后妃等,竟望长安去了。
40、延伸内容:除了这五个故事,鲁肃还有其他的故事和功绩。
41、赤壁战后,刘备派人谒见孙权,请求借荆州。吕范等将领劝孙权扣留刘备,周瑜在外地,也上疏陈说此意。唯鲁肃从全局考虑,劝孙权把荆州借给刘备,以孙刘联合,孙权固然神武盖世,但曹操的势力太大了。我们刚刚占有荆州,恩德信义尚未广行于民众。如果把荆州借给刘备,让他去安抚百姓,实是上策。因为这样一来,曹操多了一个敌人,我们多了一个朋友。”孙权同意了鲁肃的主张。曹操闻孙权借荆州给刘备的消息时,正在写信,震惊之下,落笔于地。
42、赵云七进七出所救的刘备之子便是刘禅,当时都叫他叫阿斗。当时刘禅是刘备的儿子,刘备为了能够保命,弃了幼婴,幸得赵云在百万曹军中七进七出,舍命所救。
43、各出隘口,占住山险下寨。玄德使云长寻觅张飞。
44、改元初平。董卓为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威福莫比。
45、适来公子尚在怀中啼哭,此一会不见动静,多是不能保也。”遂解视之,原来阿斗正睡着未醒。
46、人荐袁绍旧将田畴深知此境,操召而问之。畴曰:“此道秋夏间有水,浅不通车马,深不载舟楫,难行动。
47、“谁无虎落平阳日,待我风云再起时”这句话出自:出自《三国演义》《三国演义》的名言: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2、主公之言,虽合天理,奈离乱之时,用兵争强,固非一道;若拘执常理,寸步不可行矣。——庞士元3、将军外托服从之名,内怀疑贰之见,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孔明4、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不识其主而事之,是无智也!今日受死,夫何足惜!——田丰5、皆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废嫡立庶,舍礼崇爱。——陈寿6、为将之道:勿以胜为喜,勿以败为忧。——智勇武将7、斩将搴旗,威振疆场,亦偏将之任,非主公所宜也。愿抑贲、育之勇,怀王霸之计。——张昭8、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9、皆轻佻果躁,陨身致败。——陈寿10、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11、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诸葛亮12、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孔明13、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周瑜14、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1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48、玄德正慌,方欲自战,高览后军忽然自乱,一将冲阵而来,枪起处,高览翻身落马。视之,乃赵云也。
49、是年蝗虫忽起,食尽禾稻。关东一境,每谷一斛,直钱五十贯,人民相食。
50、第一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51、云下马伏地而泣。玄德亦泣。
52、(公元181年)诸葛亮出生在徐州琅琊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宦家庭。诸葛亮是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圭,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都丞,父亲诸葛珪娶章氏为妻,生有三男两女。长子诸葛瑾,次子诸葛亮,幼子诸葛钧。在大哥之后,诸葛亮还有两个姐姐。诸葛亮的大哥诸葛瑾年轻时重点研究儒家经典,以孝顺而闻名。后来他避乱江东而被孙权重用,并逐步升迁到东吴的高军事职务———大将军。诸葛亮的弟弟诸葛钧史书上记载甚少,只说他一直追随诸葛亮,后来当过蜀国的长水校尉。诸葛亮有一位堂弟,名叫诸葛诞。他在魏国出任军政要职,位极人臣。诸葛家族在这一时期,不仅仅英才辈出,而且他们在三个相互敌对的国家中都执掌权柄。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极其罕见的。而他们中耀眼的明星,无疑是诸葛亮。 诸葛亮的童年甚至于他的一生都是极其坎坷的。他很小时,父母亲就先后离开了人世。之后,他们兄妹几个被叔叔诸葛玄的好友刘表抚养成人。诸葛亮从小受到了系统的儒学训练。当这位青年学子17岁时决定自立,他在离襄阳城外不远的一个地方隐居起来,半耕半读。他居住在襄阳的隆中,读了许多书。首先他读过儒家著作。比如:《诗》、《书》、《礼记》、《春秋》等。其次,他还读过兵家的书,如《左传》、《战国策》、《孙子兵法》等。特别是诸葛亮著名的八阵图,更是研习前人的军事著作后演化而来的。诸葛亮只是吸取这些学说的营养,却不盲目迷信这些学说。他曾经这样评价诸子百家:“老子长于养性,不可以临危难;商鞅长于理法,不可以从教化;苏、张长于驰辞,不可以结盟誓。” 据史书记载,诸葛亮在荆州结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知识分子,有襄阳著名的学术领袖、大师级的人物庞德公、大学者司马徽和黄承彦。其中特别是黄承彦很欣赏诸葛亮的人品和学识。有一天他突然对诸葛亮说,我有一位丑女儿,头发黄、脸上黑,不过她的才干倒是与你相配。诸葛亮听后居然同意了这门婚事。可能她确实不算漂亮,但是诸葛亮择妻看重的是她的才干,而不是她的外貌。这正是诸葛亮的人品与众不同的地方。所以人们评价诸葛亮说他性情“高逸超群”。据传说,他们夫妇婚后的生活很幸福。诸葛亮随刘备出山后,一直南征北战,黄月英在家里辛勤操持家务,抚养孩子成长。传说这位女士还绝顶聪明,她发明了一个会磨面的木头机械人,后来,诸葛亮的“木牛流马”就是在黄月英的帮助下发明的。尽管黄月英既聪明又贤惠,但她毕竟长得有点难看。古往今来,总有不少人替诸葛亮感到遗憾。不过,在黄月英的家乡湖北襄樊,当地人为这位才女修建的庙宇里,她可一点也不难看,当地还有关于她的动人故事。 尽管荆州境内卧虎藏龙,但荆州牧刘表却从来没有看出诸葛亮是个人才。可能在他的眼里,诸葛亮只是好友诸葛玄那个可怜的侄儿。即使他听说庞德公这样的德高望重者都称诸葛亮为“卧龙”,他也不会相信。毕竟,那需要眼光。《三国志》作者陈寿评价刘表是“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这就是为什么荆州境内人才济济,而刘表却无所建树的重要原因。 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个有着双重面孔的人,性格很复杂。起初,他有匡扶汉室的志向与抱负,后来他又有取而代之的想法,并终做到了这一点。曹操在看到民众因战乱而流离失所时,他会伤心落泪,并出台政策招抚流民,恢复生产、安定社会。但是他也会因为父亲之死而迁怒他人,大肆屠杀几十万无辜百姓。对待人才方面,他既可以连袜子也来不及穿就跑出去欢迎人才来访,也会因一些小事而翻脸无情,杀害跟随自己多年的老朋友。诸葛亮是不会喜欢曹操的。这与他的政治理念有密切关系。史书上历来把曹操与王莽并称,可见其人品的低下。对这种人,诸葛亮只想除之而后快,而不可能为曹操效力。 诸葛亮为什么不去投奔孙权呢?史书上记载,赤壁大战前,刘备派诸葛亮去东吴说服孙权联合抗曹。当时东吴的大臣张昭想留下诸葛亮,被他婉言谢绝。后来有人问起其中的原因。诸葛亮说:“孙权当然是人中豪杰,但是我看以他的度量,他有可能会对我很好,但不会对我言听计从。所以我不能留下。”这是诸葛亮已经投靠刘备以后的事。退一万步说,即使孙权能对诸葛亮言听计从,他也不会背叛刘备而依附孙权。 诸葛亮后来在他著名的《诫子书》中有一句千古流传的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可是,一个人胸怀雄心壮志,而又报效无门的时候,要真正做到“淡泊、宁静”是很难的。诸葛亮于夜深人静的时候“抱膝长啸”,可见他也很难做到这一点。不过,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诸葛亮也是一个有着喜怒哀乐的普通人,而不是《三国演义》中所描绘的那个半人半神的超人。 关于“三顾茅庐”的故事,《三国演义》写得精彩。在终见到诸葛亮之前,小说作了长长的铺垫。说刘备如何带着关羽和张飞二人,如何在一个风雪交加的日子去拜访;又如何一次二次没有见到诸葛亮而只见到他的朋友和他的家人;第三次去诸葛亮又如何小睡片刻而让刘、关、张三人等了老半天才见上面等等。这些编撰的故事除了渲染刘备的礼贤下士之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众星捧月”般一步步推出神仙人物诸葛亮来。但在的历史书《三国志》中,上述内容都没有记载,关于这一段,书中只有五个字“凡三往,乃见”。所以后人评价《三国志》:惜墨如金、过于简略。 见到诸葛亮之后,《三国演义》又对这位主角进行了一番外貌描述: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持羽扇,有时坐一辆四轮小车。生活在明代的《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距离三国时期已有一千多年,他的描述有何依据呢?晋朝的裴启在他所写的一本名叫《语林》的书中,记载了诸葛亮外貌。书中说,诸葛亮和司马懿在五丈原对峙时,司马懿曾经派人偷偷地观察过诸葛亮。那人报告说,诸葛亮坐一辆未加装饰的小车,头戴葛布做的头巾,手持白羽扇,指挥三军。司马懿听后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真名士也!这是魏晋南北朝的文献中对诸葛亮外貌特征惟一的记载。它可能就是罗贯中塑造诸葛亮外貌特征的依据。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三国演义》中老把张飞描写成为一个性情暴躁,不通文墨的大老粗。其实这与历史有很大的出入。史书记载说张飞是一个富家子弟,字写得很好,平生还有一大嗜好,就是爱画美女。当然,他的武艺也很好。 《三国演义》中说,诸葛亮跟随刘备出山后,刘备以对待老师的礼节对待诸葛亮,还任命他为军师。后来曹操大军南下征讨荆州,诸葛亮指挥刘备军队就取得“火烧博望坡”的胜利,继而又取得“火烧新野”的胜利。可惜,历史完全不是如此。诸葛亮出山后,史书上并没有记载刘备任命他为军师。实际上,那时军队里也没有这样的职务。刘备驻扎新野,自己尚且寄人篱下,哪能给诸葛亮什么样的官职呢?他只是作为一个宾客,为刘备参谋军事而已。诸葛亮真正开始有职务,是在赤壁大战以后,刘备逐渐夺取了荆州的一些地盘,自己做了荆州牧以后,才任命诸葛亮做了个“军师中郎将”。而在此之前,他根本没有任何职务,不可能指挥刘备的军队,也就更谈不上什么“火烧博望坡”和“火烧新野”了。 据史书记载,即便是赤壁大战后长达十年的时间里,诸葛亮也从未指挥过任何一场战斗、率领过任何一支军队。诸葛亮之所以伟大,并非一开始就被委以重任,然后一帆风顺、捷报频传。恰恰相反,在此后的十多年时间里,他一直从事一些并不显眼的基层工作,而且把它们做得很好,用自己出色的工作来赢得刘备和大家的尊重,终担负起蜀国丞相的重要职务。 诸葛亮出使东吴结盟是顺理成章的,因为刘备帐下确实没什么文臣,还有就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正效力于东吴。三国演义中写到诸葛亮一到东吴就遭到东吴以张昭为首的众谋士刁难,但是历史上不是这样的,张昭已经是当世名士没有必要和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争得面红耳赤,还有就是智激周瑜,三国演义中把周瑜描写成为一个嫉妒心强、心胸狭窄的人,这是多么不公平的,而历史上对周瑜的评价是心胸宽阔、气度不凡。还有就是当时候称:曲有误周郎顾,可见周瑜是一个能善于助人的人!还有就是周瑜本来就是主战派更本不需要诸葛亮的刺激。 据史书记载,诸葛亮在完成与东吴的结盟后就立即返回了,而不是三国演义中写到的滞留在东吴与周瑜共破曹操,就更加不会有“草船借箭”“借东风”等故事的发生了。赤壁之战曹操大败孙刘联军并没有追击,当然也不会有华容道等故事了。曹操退却后周瑜攻取了荆洲的战略要地江夏、南郡、刘备则率军攻取了江陵、武陵、长沙、桂阳、零陵。曹军则继续保有襄阳,刘备夺取了五郡之后封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管理五郡税务征收工作,此后刘备从东吴借来了南郡,以图西川。刘备夺取西川后又封诸葛亮为军师将军负责西川的政物工作。 公元222年刘备建立蜀国封诸葛亮为丞相。公元223年蜀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武乡侯,领益州牧。他励精图治,赏罚严明,推行屯田政策,并改良西南各族与蜀汉的关系,有利于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诸葛亮还修补了与东吴的关系,而在东吴给蜀国的和书中并没有称颂后主刘禅的文字一般来说都应该有的这说明当时的蜀国诸葛亮的权利!蜀国放弃了自己国家一半的土地(荆洲)这需要承受的压力!可见诸葛亮当时在蜀国中的权利! 修补与东吴的关系后可以放心平定南方叛乱。公元225年诸葛亮率军平叛,三国演义中写到诸葛亮率领50万大军南征是不现实的蜀国人口不过几百万不可能出动数量如此巨大的军队。再者云贵都是交通相当不便利的地区,要供应50万军队粮草简直是天方夜谈,历史上诸葛亮只率领了2万人南征。 三国演义中写到诸葛亮对蛮王孟获七擒七纵这是不可能的,即使要收服人心但这未免伤亡太大在那个冷兵器的时代杀敌一万自损三千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了,不可能为了一个人拿2万士兵的生命做赌注,历史学界的认为是,诸葛亮大军所向披靡一路攻城掠地一路打破孟获七个城池,这对于蜀军是相对简单的蜀军拥有当时先进的武器冲车投石车等,要攻破孟获的木头竹子所筑的城池是相对简单的可能其中有一两次抓到了孟获放了也是可以理解的。后孟获投降南方平定,诸葛亮没有按照演义中所说让孟获永镇南帮,而是把孟获和支持过叛乱的士绅调入成都。 诸葛亮在四川省巴中市诸葛寨顿兵打仗是,大约是公元前223到225年左右,之后,南方平定诸葛亮可以安心北伐了但后人对只出祁山不采纳魏延的出子午谷一直就有质疑出子午谷是一个好计策但长安城池坚固不是一支小队伍能够打破的即使打破长安魏国援军可以马上到达。而蜀军是不可能马上到达的到那时攻破长安的蜀军必死无疑诸葛亮不想拿一员大将来冒险,在大将相继谢逝的蜀国这是肯定的。出祁山则可攻取关中平原以补充蜀国的实力退可谨守汉中可以说没有多大的危险性。 就在诸葛亮捷报频传的时候在天水等城池遇到了阻击牵制了大军主力,魏国这个时候援军到达,诸葛亮派出了马谡守备街亭以拖延魏国援军。演义中说马谡是带领了10万大军去守街亭,但历史上诸葛亮只派出了3万人去守街亭,在主力被牵制的时候这已经是诸葛亮能派出的大数量的军队!诸葛亮所叮嘱的当道扎营不是没有道理的街亭城建在一个小山丘之上易守难攻。天然的地质裂层尤如城墙般,但马谡为什么选择了不驻扎在城里而选择了山上呢!原因可能是地质裂层出现了多处破漏,魏军很容易从这些地方攻破,而蜀军没有时间去修补,所以马谡就在山上扎营。蜀军是以步兵为主多为弩兵从山上更容易射击!但魏将张颌采取了围而不攻导致了蜀军军心涣散大败而回。有很多人为马谡鸣不平说胜败乃兵家常事,那我们就看看马谡做了什么!史料上记载在遭到张颌包围时马谡竟抛弃军队独自逃跑,这已经违背了一个军人基本素质,可能不杀他嘛?演义中写到街亭失守后就上演了让后世称颂的“空城计”不过这在历史上是没有的,原因很简单魏军没有追击并且指挥魏国军队的不是司马懿而是张颌! 在第五次北伐诸葛亮才和司马懿对阵,两军对峙一直没有交战,蜀军主动后撤以诱魏军而老道的司马懿没有追击,而是远远的尾随蜀军,这时司马懿的部将在也忍不住了,强烈要求司马懿交战司马懿才与蜀军决战,后魏军大败,而回蜀军因粮草不继而撤退,这就是诸葛亮和司马懿第一次交手! 诸葛亮六次北伐都是敢于寻找魏军主力作战,以步兵为主的军队去寻找以骑兵为主的军队作战这是不可想象的!原因就是诸葛亮的阵法与诸葛亮发明的诸葛连弩,诸葛连弩就是为了克制骑兵而研制的,就像今天的机枪扫射一样威力可想而知!魏大将张颌就是命丧于诸葛连弩之下。可惜如今已经失传了。八阵图也早已失传! 公元234年,诸葛亮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葬于定军山(今陕西勉县东南)。 诸葛亮的一生共两个二十七年。公元207年以前的二十七年,是他修身养性立志用世的准备阶段。他学有所成后没有北走曹操,也没有南归孙权,而是辅佐了“名微众寡”的刘备,这固然有客观原田,但也并非出于偶然。他之所以要选择兴复汉室的道路,说明他是一个维护封建纲常、崇尚儒家忠义道德的正统思想家。公元207年到234年的二十七年,是谙葛亮尽忠蜀汉的阶段。无论先主、后主都信任他。他没有恪守儒家教条,他尊王而不攘夷,进兵南中,和抚夷越,在三国中执行了好的民族政策。他明法、正身、和吴、治军,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战斗到生命的后一息。他的忠公体国精神,生前就深受蜀人爱戴,死后更长期受到后人的敬仰,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份遗产。
53、鲁肃为了能够见到孙权,曾经在路边挖掘土块,假装修路,终成功见到孙权。
54、两人就去喝酒,刚好关羽也正要去应募,也进来喝酒。三人志同道合,投机,于是结拜为兄弟,共图大事。
55、是刘阿斗,刘备的儿子。
56、鲁肃借东风——在夷陵之战前,鲁肃向周瑜借来东风,为孙刘联军的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57、鲁肃投韩遂(《大将军》)
58、二、荐刘备:鲁肃向孙权力荐刘备,三者达成联盟。
59、背后一将,手提大刀,引着千余军。乃曹仁部将淳于导,拿住糜竺,正要解去献功。
60、张昭令孙静理会丧事,请孙权出堂,受众文武谒贺。孙权生得方颐大口,碧眼紫髯。
三国张昭的名言
61、鲁肃吟诗:据传鲁肃还擅长诗词,有一次他在卧龙岗吟诗,被后来的文人称赞为“卧龙吟”。
62、自古骄兵多致败,从来轻敌少成功
63、正夺路间,只见云长、关平、周仓引三百军到。两下相攻,杀退张邰。
64、肃欲与羽会语,诸将疑恐有变,议不可往。肃曰:“今日之事,宜相开譬。刘备负国,是非未决,羽亦何敢重欲干命!”乃趋就羽。羽曰:“乌林之役,左将身在行间,寝不脱介,戮力破魏,岂得徒劳,无一块壤,而足下来欲收地邪?”肃曰:“不然。始与豫州观於长阪,豫州之众不祷校,计穷虑极,志势摧弱,图欲远窜,望不及此。主上矜愍豫州之身,无有处所,不爱土地士人之力,使有所庇以济其患,而豫州私独饰情,愆德隳好。今已藉手於西州矣,又欲翦并荆州之土,斯盖凡夫所不忍行,而况整领人物之主乎!肃闻贪而弃义,必为祸阶。吾子属当重任,曾不能明道处分,以义辅时,而负恃弱众以图力争,师曲为老,将何获济?”羽无以答。
65、孔明驳张昭:盖国家大计,社稷安危,是有主谋。非比夸辩之徒,虚誉欺人!坐议立谈无人可及,临机应变百无一能!孔明驳步骘:汝以苏秦、张仪为辩士,不知其为豪杰!苏秦佩六国相印,张仪两次相秦,皆有匡扶人国之谋。君等闻曹虚发诈
66、第四位:“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67、“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诸葛亮真实的写照,也是能表现诸葛亮后期六出祁山无力回天时的心情,也成为现代人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
68、孔明听罢,哑然而笑曰:“鹏飞,其志岂群鸟能识哉?譬如人染沉疴,当先用糜粥以饮之,和药以服之;待其腑脏调和,形体渐安,然后用肉食以补之,猛药以治之则病根尽去,人得全生也。
69、此时曹操已经走投无路,便请求关羽看在往日的情份上放他一马。关羽是个很重情义的人,想起了往日寄居在曹操那里时曹操对他的恩义,心一软,就放了曹操。
70、在《演义》里,周瑜是心胸狭窄,永不服输的代名词,也只有当他病入膏肓,不久于人世时,才会由口及心地发出这样的感慨。只不过这句话过于自卑,长了诸葛志气,灭了自己威风。使得二人的形象在人们主中格式化了。
71、小时候看三国,很不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倒底是在夸孙权还是在骂孙权。稍大了一点后才知道,曹操其实和孙权他爹孙坚是一辈的,这么说没什么不可以。另外曹操的主要意思是夸孙权能守住父兄基业,跟袁绍和刘表的那几个败家子不同。怪不得辛弃疾很是欣赏孙权,并在自己的词里引用了这句话。
72、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群儒的片段如下:
73、刘表死,肃进说曰:“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今表新亡,二子素不辑睦,中诸将,各有彼此。加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中用事宅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备必喜而从命。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权即遣肃行。到夏口,闻曹公已向荆州,晨夜兼道。比至南郡,而表子琮已降曹公,备惶遽奔赚欲南渡江。肃径迎之,到当阳长阪,与备会,宣腾权旨,及陈江东强固,劝备与权并力。备甚欢悦。时诸葛亮与备相随。肃谓亮曰“我子瑜友也”。备遂到夏口,遣亮使权,肃亦反命。
74、云喜曰:“幸得公子无恙!”双手递与玄德。玄德接过,掷之于地曰:“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赵云忙向地下抱起阿斗,泣拜曰:“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后人有诗曰:“曹操军中飞虎出,赵云怀内小龙眠。
75、刘备见了榜文长叹一声,刚好张飞听见,说“大丈夫不去为国出力,在这里长叹什么。”刘备说力不从心,所以长叹。
76、一、观兵津梁:鲁肃带着将领在津梁之间游弋,震慑敌军。
77、彼一时,此一时也。
78、赵云大喝一声,挺枪纵马,直取淳于导。导抵敌不住,被云一枪刺落马下,向前救了糜竺,夺得马二匹。
79、飞于城外招呼士卒,出城者尽随飞投淮南而。
80、本属东吴。东吴一直想找机会讨回。
81、这是赵云迷们津津乐道的评语,原因是在《演义》里赵云并不是作者重点描写的对象,但由于他每回出场都是英姿飒爽,攻无不克,能得到主子这么一句肯定,当然是高兴得找不到北了。不过也可以看出刘备没有知人之能:赵云跟了自己这么多年,到这时才知道他的胆识,平时只给他一些压粮运草,打扫战场,保护家属的杂活,真是埋没英雄。
82、鲁肃再三纠缠,周仓插嘴,关羽借机故作生气状夺过周仓手中大刀,喝退周仓。周仓会意,退出去。
83、三、赠锦囊:他锦囊妙计让周瑜困惑而败走;
84、曹操因军中粮尽,引兵回鄄城暂住。吕布亦引兵出屯山阳就食。
85、第十位:“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86、关羽明知是计坦然答应!只带了周仓随身为他提刀。席间鲁肃提起索回荆州之事,关羽却绝口不谈,说酒席之间不谈国事。
87、又纵军士淫人妻女,夺人粮食;啼哭之声,震动天地。如有行得迟者,背后三千军催督,军手执白刃,于路杀人。
88、五、月下谈判:独坐月下与知己交流,自己不会轻举妄动。这五个故事,展现了鲁肃军事才能与智谋,使他成为历史上备受推崇的人物之一。
89、鲁肃在赤壁之战前,曾经向孙权提出了三个计策:献荆州、联合刘备、火烧连营,终帮助孙权赢得了胜利。
90、公元二一五年,刘备取益州,孙权令诸葛瑾向刘备索要荆州。刘备不答应,孙权极为恼恨,便派吕蒙率军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长沙、桂阳蜀将当即投降。刘备得知后,亲自从成都赶到公安(今湖北公安),派大将军关羽争夺三郡。孙权也随即进驻陆口,派鲁肃屯兵益阳,抵挡关羽。双方剑拔弩张,孙刘联盟面临破裂,在这紧要关头,鲁肃为了维护孙刘联盟,不给曹操可乘之机,决定当面和关羽商谈,这便是有名的《单刀会》。“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诸将军单刀俱会”。双方经过会谈,缓和了紧张局势。随后,孙权与刘备商定平分荆州,“割湘水为界,于是罢军”,孙刘联盟因此能继续维持。
三国张昭的名言
91、这个典故叫做单骑救主。
92、飞见豹,大怒,拍马来迎。战了三合,曹豹败走,飞赶到河边,一枪正刺中曹豹后心,连人带马,死于河中。
93、赵子龙带回来的孩子,就是蜀国后主刘阿斗。
94、赤壁之战中,鲁肃向周瑜献计借东风,成功烧掉了曹操的战船。
95、皆轻佻果躁,陨身致败。
96、“谁无虎落平阳日,待我风云再起时”下一句是:下一句是有朝一日龙得水,必让长江水倒流
97、至于刘琮降操,豫州实出不知;且又不忍乘乱夺同宗之基业,此真大仁大义也。当阳之败,豫州见有数十万赴义之民,扶老携幼相随,不忍弃之,日行十里,不思进取江陵,甘与同败。寡不敌众,胜负乃其常事。昔高皇数败于项羽,而垓下一战成功,此非韩信之良谋乎。夫信久事高皇,未尝累胜。非比夸辩之徒,虚誉欺人;坐议立谈,无人可及;临机应变,百无一能。诚为天下笑耳。”
98、四、铁索连舟:以铁索先锁住敌船,再用挑打石头攻击敌船,成功击败敌军。
99、在与吴国太夫人的争执中,鲁肃表现出了聪明睿智和妥协让步的态度,终赢得了孙权的信任。
100、在曹操说过的所有的话里面,这句似乎是精辟的。难怪刘备会吓掉勺子,连苍天也打了个冷战,以为泄露了天机。其实曹操也就是这么一说,试探一下而已,后来又被刘备一糊弄,否定了自己有生以来说过的正确的一句话。
101、赵云冲入曹军,七进七出,就是为了救出糜夫人和刘备的骨血刘阿斗。当赵云第7次杀回去的时候,发现了阿斗和腿子受重伤的糜夫人。糜夫人心里明白,赵子龙带着自己和阿斗逃出去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于是,她选择了投井自尽,好减轻赵子龙的负担,以利于带着阿斗冲出重围。赵子龙马上振作起来,不负糜夫人的嘱托,成功救回阿斗。
102、第二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103、斩将搴旗,威振疆场,亦偏将之任,非主公所宜也。愿抑贲、育之勇,怀王霸之计。——张昭
104、他的才华和贡献得到了历史的肯定。
105、云喘息而言曰:“赵云之罪,万死犹轻!糜夫人身带重伤,不肯上马,投井而死,云只得推土墙掩之。怀抱公子,身突重围;赖主公洪福,幸而得脱。
106、虽然天数三分定,妙算神机亦可图。若是当时存奉孝,难容西蜀与东吴
107、鲁肃的病逝:鲁肃在赤壁之后因病去世,年仅三十三岁,留下了对历史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思考。
108、例如鲁肃曾协助孙权平定吴县之乱,主持修筑临淮城等。
109、鲁肃临终前,曾经向孙权推荐了鲁肃的好友诸葛瑾,希望他能够辅佐孙权。
110、长坂坡,赵云赵子龙在曹操的大军中杀了个七进七出,拼死救回来了刘备刘玄德的儿子:刘阿斗。当然这是这个孩子的乳名。此子的大号叫刘禅,即后来的蜀汉第二位皇帝,史称后主。刘后主的名言是:此间乐,不思蜀。这就是乐不思蜀的由来。这都是后话。言归正传,赵子龙带回来的孩子是:刘禅。
111、鲁肃敬重孙权——鲁肃是孙权的心腹亲信,对于孙权有着的敬重和忠诚,这也得到了孙权的信任和赏识。
112、鲁肃又献上一计:骗关羽过江赴宴,在宴席上埋伏刀斧手,掷杯为号冲出杀之。便遣请关羽赴宴。
113、鲁肃,是三国时期东吴名将。他有五个著名故事,分别是:
114、年,继位为帝,改元建兴,拜诸葛亮为相父;后期宠信黄皓,致使蜀汉逐渐走向衰弱。
115、单刀赴会赤壁之战之后。三国鼎立逐渐形成。
116、当群雄相互争夺的混战将要扩展到鲁肃家乡时,为了避害,鲁肃举家迁居东城。当时的东城,为袁术的辖地。袁术闻其名,请他出任东城长。但鲁肃发现袁术部下法度废弛,不足与成大事,率百余人南迁到居巢投奔周瑜。南迁时,他让老弱之人在前,自率敏捷强悍的青年在后。袁术得知鲁肃迁居,急速赶来阻拦。鲁肃排开精壮人等,张弓搭箭,对追兵说:“你们都是男子汉,应该明白大势。方今天下纷纷离乱,有功,得不到赏赐,无功,也受不到责罚,为何要逼迫我呢?”说着,命人将盾牌立在地上,远远开弓射去,箭把盾牌都射穿了。追兵一方面觉得鲁肃的话有道理,一方面估计凭自己的力量也奈何不得他,只好退回。鲁肃顺利到达居巢。不久,周瑜东渡长江,投奔孙铂鲁肃与他同行,把家留在了曲阿。见到孙策后,孙策很赏识鲁肃。后来,鲁肃的祖母去世,他回东城去办理丧事。
117、鲁肃为战死者发悼词——曹操攻打江东时,周瑜为了保护水路,战死在了宣城,鲁肃为他写下了感人的悼词。
118、关、张闻之不悦,遂一齐入谏玄德。正是:高贤未服英雄志,屈节偏生杰士疑。
119、箭头有毒,毒已入骨。于是请来了曾经为周泰疗伤的名医华佗。
120、鲁肃借箭:在三国时期,鲁肃劝说孙权向刘备借箭并成功,展现了他的智谋和谋略能力。
三国张昭的名言
121、一边和马良下棋,一边伸手刮骨,谈笑中没有丝毫痛苦的神色。事毕,两人互相惊叹,关羽称赞华佗的医术,华佗赞叹关羽的勇气毅力。
122、若不待气脉和缓,便投以猛药厚味,欲求安保,诚为难矣。吾主刘豫州,向日军败于汝南,寄迹刘表,兵不满千,将止关、张、赵云而已此正如病势尫羸已极之时也,新野山僻小县,人民稀少,粮食鲜薄,豫州不过暂借以容身,岂真将坐守于此耶。
123、鲁肃上书:在孙权即位后,鲁肃上书劝谏,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使孙权受益匪浅,成为了他的得力谋士。
124、刘禅,字公嗣,荆州江陵人,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子,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
125、宜一面治丧事,一面理军国大事。”权乃收泪。
126、孙策既死,孙权哭倒于床前。张昭曰:“此非将军哭时也。
127、平到董承府用药调治,旦夕不离;常见董承长吁短叹,不敢动问。14、卓临行,教诸门放火,焚烧居民房屋,并放火烧宗庙宫府。
128、可怜少帝四月登基,至九月即被废。卓所立陈留王协,表字伯和,灵帝中子,即献帝也;时年九岁。
129、鲁肃献连环计——在赤壁之战前,鲁肃献上了连环计,利用了敌方的防御薄弱之处,成功地扰乱了敌军的阵脚。
130、鲁肃向周瑜借东风:鲁肃在赤壁之战前向周瑜借东风,终帮助了孙刘联军取得胜利。
131、邰与云战三十余合,拨马败走。云乘势冲杀,却被邰兵守住山隘,路窄不得出。
132、鲁肃之死:鲁肃在南征期间病逝,孙权对他的去世悲痛,并下令举行盛大的丧礼,以表达对他的敬意和怀念。
133、因此二处权且罢兵。7、留郭嘉于易州养病,求向导官以引路。
134、诸葛亮舌战群儒到目的还是为了搞定当时大到阻碍,当时到掌权人孙权,以及在在当时对孙权影视深对一些人。如张昭就是当时诸葛亮这一次行动到大阻碍。
135、操大怒,欲捕斩之。百姓闻得,乃亲往营中投首。
136、孙夫人,即刘备之妻。孙夫人名仁,字尚香,是吴国太亲生之女,有亲兄孙朗。吴国太为孙坚之妾,孙坚之妻为孙国母。孙国母生了后来的江东之主孙策与孙权,也有子嗣孙翎、孙匡。孙夫人奉吴国太之命,在甘露寺与刘备结亲,夫人心中也十分景仰刘备。
137、出自元末明初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刘玄德携民渡江赵子龙单骑救主”,原型为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追击刘备于当阳长坂坡,随军眷属被曹军围困,部将赵云身抱刘备之子阿斗,奋勇血战,力保刘妻甘夫人突围,使其母子二人幸免于难之事。
138、……主公之言,虽合天理,奈离乱之时,用兵争强,固非一道;若拘执常理,寸步不可行矣。——庞士元
139、刘琦感公昔日之教,今若见公亲至,事必谐矣。”孔明允诺,便同刘封引五百军先往江夏求救去了。
140、精段二:先主命内侍扶起孔明,一手掩泪,一手执其手,曰:“朕今死矣,有心腹之言相告!”孔明曰:“有何圣谕?”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成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孔明听毕,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言讫,叩头流血。
141、为将之道:勿以胜为喜,勿以败为忧。——智勇武将
142、解释原因:这五个故事展现了鲁肃不同的才能和胆识,从而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143、丧事已毕,引军居江都,招贤纳士,屈己待人,四方豪杰,渐渐投之。不在话下。
144、鲁肃胸中有成竹(《三顾茅庐》)
145、司马徽一向看好诸葛亮和庞统,曾经把诸葛亮比成姜尚,张良,所以这话从他嘴里说出来一点也不奇怪。二人倒也有些经天纬地的本事,因此这么说也不过份。奇怪的是刘备二人皆得,反倒不能安天下了,不能不引人思考。
146、孙策当政时常常霸气有余而策略不足,想不到他倒还有些识人之能,前者信任太史慈回城招降众人,临死时还给孙权留下了这样的忠告,深刻看出了两人的处事风格。事实也验证了他的准确性,张昭主外事时主张投降曹操;周瑜主内事时把孙权的妹子糊里糊涂地嫁给了刘备。而二人各行其事时却做得近乎。
147、孔明曰:“云长往江夏去了,绝无回音,不知若何。”玄德曰:“敢烦军师亲自走一遭。
148、正言间,百姓发喊,又撞出一枝军来。赵云拔枪上马看时,面前马上绑着一人,乃糜竺也。
149、年,魏将邓艾从阴平入,克绵竹,杀诸葛瞻父子,刘禅投降。
150、鲁肃向孙坚献刀:鲁肃向孙坚献刀表示自己对孙家的归属很忠实,赢得了孙坚的信任。
三国张昭的名言
151、义释曹操赤壁之战曹军遭遇火攻,死伤惨重。曹操大败逃跑,沿路遭遇了张飞赵云等人的截杀,身边只剩下几百人马。
152、鲁肃借粮。为镇压黄巾起义,周瑜向鲁肃借粮。鲁肃听明来意后当即将两粮仓中的一仓给了周瑜,可见其为人慷慨。
153、刘禅介绍:
154、玄德、关、张杀入虎牢关,诸侯各引军入。15、正走之间,见一将手提铁枪,背着一口剑,引十数骑跃马而来。
155、鲁肃劝降孙策:鲁肃在孙策死后,劝说江东诸将接受孙权的领导,避免了江东内乱。
156、李傕、郭汜尽驱洛阳之民数百万口,前赴长安。每百姓一队,间军一队,互相拖押;死于沟壑者,不可胜数。
157、孙夫人随刘备到了荆州安居。之后东吴都督周瑜想要发兵攻打荆州,又怕孙夫人在荆州,便让牙门将周善带上百兵卒乘船去接回孙夫人,谎报是吴国太病危。孙夫人抱着阿斗,就上了吴船。赵云急忙赶上,夺回阿斗,但船上兵卒上百,赵云又怀抱阿斗,便不能自保。幸亏张飞巡查时乘舟赶来,一刀剁倒了周善。将士卒收编后,使人将孙夫人送回了东吴,几年后郁郁而终。
158、伪之词,便畏敌请降,敢笑苏秦、张仪乎?孔明驳严畯:寻章摘句,世之腐儒,何能兴邦立事?孔明驳程德枢:小人之儒,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
159、时秋末冬初,凉风透骨;黄昏将近,哭声遍野。至四更时分,只听得西北喊声震地而来。
160、鲁肃上书荐诸葛亮——当时鲁肃为了巩固孙刘联盟,向孙权极力荐举诸葛亮,并为其引荐了很多人。
161、玄德大喜。云纵马挺枪,杀散后队,又来前军独战张邰。
162、力谏孙权。在赤壁之战前,极力劝谏孙权联刘抗曹,终使孙权下定决心奋力抗曹,终成三国鼎立之局面,显示了鲁肃是少有的具有战略眼光的谋士。
163、第九位:“马氏五常,白眉良”
164、第六位:“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165、鲁肃曾经劝说孙权放弃攻打北方,集中力量发展南方,从而使吴国经济繁荣,民生富足。
166、这一句话,不仅给曹操的一生定了性,也道出了曹操的能力,在治世是治国安邦之臣,在乱世则是独霸一方的军事首领。而曹操听到这话面露喜色的原因还有一点,就是没有说他能成为皇帝,而他也不愿登基称帝,在史书上成为王莽、董卓一类的人。
167、好谋无断,不足为虑
168、赵云更不打话,直取那将。交马只一合,把那将一枪刺倒,从骑皆走。
169、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不识其主而事之,是无智也!今日受死,夫何足惜!——田丰
170、鲁肃殿前欺君:魏国大将张辽袭击合肥城,鲁肃在城门口欺骗张辽说都督许备马上派兵救援,导致张辽放松警惕被鲁肃所杀。
171、刮骨疗毒水淹七军之后,关羽攻打樊城,在樊城下骂阵。曹仁命令弓箭手射箭,关羽右臂中箭,回兵。
172、赵子龙从长坂坡带回的孩子是刘备的儿子刘婵,也就是刘阿斗。当时刘备的夫人孙上香的到消息,她母亲病了,她要带阿斗回去,这是东吴的计谋,要扣下阿斗,赵云单刀直入,抢回阿斗,刘备感动的不知道怎么,摔了阿斗,说险些失去一元大将。后有刘备摔孩子,刁买人心。
173、第八位:“生子当如孙仲谋”
174、一共八个字却称赞了两件事物,足可见微言大义的春秋笔法。而且朗朗上口,妇孺皆宜。后来关羽虽然也得到了赤兔,但也没听别人这么说过,估计作者肯定是吕温侯的FANS,否则也不会这么肉麻。
175、机事不密,反为所害
176、答:儒有君子小人之别.君子之儒,忠君爱国,守正恶邪,务使泽及当时,名留后世.若夫小人之儒,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
177、帝知国舅染病,令随朝太医前去医治。此医乃洛阳人,姓吉,名太,字称平,人皆呼为吉平,当时名医也。
178、经过华容道,关羽已经在这里埋伏多时。原来诸葛亮早已经料定曹操会从华容道逃跑,就让关羽带兵埋伏在这。
179、皆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废嫡立庶,舍礼崇爱。——陈寿
180、赵子龙带回来的孩子是阿斗,也就是刘禅。
三国张昭的名言
181、(选自《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桃园三结义东汉末年,黄巾起义。朝廷发榜文四处招兵买马以平乱。
182、鲁肃派兵赴荆州(《火烧连营》)
183、鲁肃在孙权面前哭泣,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和担忧。
184、第三位:“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185、鲁肃三顾茅庐:鲁肃三次到草庵请刘备出山相助,终说服了他,也为后来的三国格局打下基础。
186、在三国演义这本书里,赵子龙在长坂坡之战中带回来的孩子是蜀汉后主刘禅,是刘备的一个儿子。赵子龙杀了个七进七出,才把他救出来,确实很不容易。如果这个问题提问的是我同事赵子龙,问他带回来的孩子是谁?
187、卓请陈留王登殿。群臣朝贺毕,卓命扶何太后并弘农王及帝妃唐氏永安宫闲住,封锁宫门,禁群臣无得擅入。
188、鲁肃与诸葛亮一起为刘备献策,使其夺取荆州。
189、鲁肃劝孙权续荐曹操:在孙权犹豫是否续荐曹操为魏国相国时,鲁肃认为应该续荐,以保持江东与魏国的关系,终孙权采纳鲁肃的建议。
190、鲁肃献策过曹操(《赤壁之战》)
191、鲁肃抛杯斩华雄(《斩华雄》)
192、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张飞并称“燕南三士”。他被刘备称作“一身是胆”,其“常胜将军”的形象被广为流传。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除了四处征战,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督江州。
193、张飞说他卖猪肉颇有积蓄,可招兵。刘备高兴。
194、鲁肃献计草船借箭:鲁肃在赤壁之战时向周瑜献计,让他们借草船装扮成战船,诱使曹操率军射箭,耗尽箭矢,终在火攻下大获全胜。
195、单刀赴会。刘备在成都站稳脚跟后,东吴多次向刘备索要荆州未果。鲁肃亲去荆州关羽处慷慨陈词,据理力争,索要荆州,虽未果,但显现鲁肃过人胆略。
196、那我可以告诉你们,是他的儿子叫赵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