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的《迟暮》原文(精选好句133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9-05 06:50:53

张爱玲散文迟暮原文

1、张爱玲散文迟暮 原文

(1)、1932年,发布短篇小说《不幸的她》刊载于圣玛利亚女校校刊《凤藻》总第12期。

(2)、环境越艰难,越显出父母之爱的伟大。父母子女之间,处处需要牺牲,因而养成了克己的美德。

(3)、这里是朗读者的聚集地,你来朗读,你来倾听!

(4)、张爱玲(1920年9月30日-1995年9月8日),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本名张瑛,1920年(一说为1921年)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的麦根路313号的一幢建于清末的仿西式豪宅中,原籍河北省丰润县欢喜庄乡大齐家坨村,张姓该村大户,张家至今人丁兴旺。四十年代在上海孤岛成名。作品主要有小说、散文、电影剧本以及文学论著,她的书信也被人们作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其小说拥有女性的细腻与古典的美感,对人物心理的把握令人惊异,而作者独特的人生态度在当时亦是极为罕见。她家世显赫,外曾祖父李鸿章,祖父张佩纶都是清末名臣。1944年张爱玲结识胡兰成与之交往。1973年,张爱玲定居洛杉矶,1995年9月8日,适逢中秋节,张爱玲的房东发现她逝世于加州韦斯特伍德市罗彻斯特大道的公寓,因动脉硬化心血管病而去世,终年75岁,被发现的时候她已经过世一个星期。9月30日,生前好友为她举行了追悼会,追悼会后,骨灰被撒入太平洋。

(5)、咳!苍苍者天,既已给予人们生命,赋予人们创造社会的青红,怎么又吝啬地只给我们仅仅十余年可贵的稍纵即逝的创造时代呢?这样看起来,反而是朝生暮死的蝴蝶为可羡了。

(6)、张爱玲的祖父张佩纶是清朝末年的一个有名但不光彩的文人将领,曾因在马尾海战中临阵脱逃而被清政府革职充军。不过张佩纶口才了得,连李鸿章也被其忽悠得将长女李菊藕嫁给了他。婚后夫妻二人生有一子一女,儿子就是张爱玲的父亲张志沂。

(7)、但现在呢?往事悠悠,当年的豪举都如烟云一般霏霏然消散,寻不着一点的痕迹,她也唯有付之一叹,青年的容颜、盛气,都渐渐消磨去。

(8)、在洛杉矶的后二十三年里,为了躲避这种令她触之丧胆的小东西,她在各地旅馆辗转流徙,随身只带几个塑料袋。在搬家中,财物抛弃了,友人的书信遗失了,甚至连她花几年心血完成的《海上花》译稿也不知所终。

(9)、1932年,发布短篇小说《不幸的她》刊载于圣玛利亚女校校刊《凤藻》总第12期。

(10)、1933年,在圣玛利亚女校校刊《凤藻》上发表第一篇散文《迟暮》,并开始与父亲学写旧诗。

(11)、张爱玲另辟蹊径,讲述了一个母亲对自己亲生儿女迫害摧残的传奇故事,从而反映了特定的社会环境和具体的生活环境怎样把一个原本有着温情性格的正常女人变成一个阴鸷狠毒的“吃人者”。

(12)、父母的离婚对张爱玲和他的弟弟张子静的一生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父母的爱情悲剧让张爱玲从小就有了一个根深蒂固的想法:她一定要找到一个自己真正喜爱,而且又爱自己的出色男人,不要像母亲一样被一场无爱的婚姻毁掉一生。冲突与出走

(13)、咳!苍苍者天,既已给与人们的生命,赋与人们创造社会的青红,怎么又吝啬地只给我们仅仅十余年可贵的稍纵即逝的创造时代呢?这样看起来,反而是朝生暮死的蝴蝶为可羡了。它们在短短的一春里尽情地酣足的在花间飞舞,一旦春尽花残,便爽爽快快的殉着春光化去,好像它们一生只是为了酣舞与享乐而来的,倒要痛快些。像人类呢,青春如流水一般的长逝之后,数十载风雨绵绵的灰色生活又将怎样度过?

(14)、仓央嘉措《执子之手》《那一世》《不负如来不负卿》

(15)、多事的东风,又冉冉地来到人间。桃花支不住红艳的酡颜而醉倚在封姨的臂弯里,柳丝趁着风力,俯了腰肢,搔着行人的头发,成团的柳絮,好像春神足下坠下来的一朵朵轻云,结了队儿,模仿着二月间漫天舞出轻清的雪,飞入了处处帘栊。

(16)、民国名媛中有很多作家,但在女作家中,有争议、引人注目的恐怕就是张爱玲了。张爱玲在抗战期间写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而所有作品都围绕一个主题——爱情。

(17)、1920年9月30日张爱玲出生于上海麦根路(今泰兴路),原籍河北丰润,原名张煐。1921年12月11日,的弟弟张子静出生。1922年张爱玲随父亲迁居浙江温州。父任职金浦路铁路局英文秘书。1924年,张爱玲开始私塾教育,母亲与姑姑张茂渊奔赴欧洲游学,张爱玲由姨奶奶看管。1928年,父亲辞去职务,由天津搬回上海,母亲和姑姑也由英国返回上海。张爱玲开始学习绘画,英文和钢琴,并开始读《三国演义》、《西游记》、《七侠五义》等古典名著。1930年入黄氏小学插班读六年级。张瑛改名为张爱玲(改自其英文名:Eileen),同年父母协议离婚,母亲与姑姑搬出宝隆花园洋房,在法租界租房住,张爱玲仍然随父亲生活。

(18)、只有一个孤独的影子,她,倚在栏干上;她的眼,才从青春之梦里醒过来的眼还带着些朦胧睡意,望着这发狂似的世界,茫然地像不解这人生的谜。她是时代的落伍者了,在青年的温馨的世界中,她的无形中已被摈弃了,她再没有这种资格,这种心情,来追随那些站立时代前面的人们了!在甜梦初醒的时候,她所有的惟有空虚,怅惯;怅惘自己的黄金时代的遗失。

(19)、牵手是一个很伤感的过程,因为牵手过后是放手。

(20)、第二天清晨,胡兰成去张爱玲的床前道别,俯声吻她,她伸出双手紧抱着他,泪水涟涟,哽咽中只叫了一句“兰成”,就再也说不出话来,这就是两人后一次见面。

2、张爱玲的《迟暮》原文

(1)、作者紧紧跟踪着人物的情感变化。梦醒后的空虚、惆怅与悲哀又一齐化作喟叹的追问,对春天的不平的恨意变成了对造物者的无力的责难。

(2)、中国人有这句话:“三个臭皮匠,凑成一个诸葛亮。”西方有一句相仿佛的谚语:“两个头总比一个好。”炎樱说:“两个头总比一个好——在枕上。”她这句话是写在作文里面的,看卷子的教授是教堂的神父。她这种大胆,任何再大胆著名的作家恐怕也望尘莫及。

(3)、1939年,张爱玲考取了伦敦大学并得到奖学金,准备前往英国留学,却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而改入香港大学文学院。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当年12月25日,日军占领了香港,此时的张爱玲不得不中断学业,回到上海。

(4)、幼年失母无疑是一种痛苦,更可怕的是,张煐的母亲刚一离家,张志沂就把小妾扶正,将其接到家中,并且彻底沉迷于鸦片,很少出门,这一切都被还是孩子的张煐看在眼里,对她个人性格的形成 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5)、1939年,张爱玲考取伦敦大学,却因为战事激烈无法成行,改入香港大学文学系。不久,在《西风》月刊上发表她的处女作《天才梦》。

(6)、只有一个孤独的影子,她,倚在栏干上;她的眼,才从青春之梦里醒过来的眼还带着些朦胧睡意,望着这发狂似的世界,茫然地像不解这人生的谜。她是时代的落伍者了,在青年的温馨的世界中,她在无形中已被摈弃了,她再没有这种资格,这种心情,来追随那些站立时代前面的人们了!在甜梦初醒的时候,她所有的惟有空虚,怅惯;怅惘自己的黄金时代的遗失。

(7)、它们在短短的一春里尽情的酣足的在花间飞舞,一旦春尽花残,便爽爽快快的殉着春光化去,好像它们一生只是为了酣舞与享乐而来的,倒要痛快些。像人类呢,青春如流水一般的长逝之后,数十载风雨绵绵的灰色生活又将怎样度过?

(8)、福开心 夜微凉 乐乐 放笔秋山  红豆  雁来花开 芝兰于室 乐乐 

(9)、作者简介:张爱玲(1930—199),中国现代女作家,原名张煐,笔名梁京,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7岁开始写小说,12岁开始在校刊和杂志上发表作品。1943至1944年,创作和发表了《沉香屑·第一炉香》

(10)、多事的东风,又冉冉地来到人间,桃红支不住红艳的酡颜而醉倚在封姨的臂弯里,柳丝趁着风力,俯了腰肢,搔着行人的头发,成团的柳絮,好像春神足下坠下来的一朵朵的轻云……

(11)、《倾城之恋》是一个动听而又近人情的故事。《倾城之恋》里,从腐旧的家庭里走出来的白流苏。

(12)、咳!苍苍者天,既已给予人们生命,赋予人们创造社会的青红,怎么又吝啬地只给我们仅仅十余年可贵的稍纵即逝的创造时代呢?这样看起来,反而是朝生暮死的蝴蝶为可羡了。

(13)、张爱玲的这篇《迟暮》正是向人们提醒珍惜青春。文中描写了一副在勃勃生机的春天,一个青春已逝的女子凭栏哀悼青春的画面。“成团的柳絮,模仿着二月间漫天舞出轻清的春雪,飞入帘拢”,这是多么富有诗意的意境,却有人在此凭栏悲伤。

(14)、张爱玲从小在上海生活和读书,后来又去香港读大学,她所接受的文化其实是中西并进的。但是,因为出生背景,从小生活在遗老遗少气息浓厚的家庭,所以,不可避免地使她在对于传统文化和旧式家庭的氛围的感受方面,远远比一般的现代作家所受的熏陶要深。在这点上,她与《红楼梦》文化传统的传承更为直接,她的身世与文化背景也使她不像其他的新文学作家那样对传统文化采取决绝的摈弃态度,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张爱玲喜欢《红楼梦》,她的小说为什么有《红楼梦》的神韵。结论:一是与曹雪芹相似的身世与文化传统,使两人存在更多的共鸣,与曹雪芹相似的身世,同样有着豪门生活体验,熟悉旧家庭,熟悉旧家庭中人物的生活方式与习性,阅读《红楼梦》时便对它产生了强烈的兴趣、理解和认同。二是家族由盛及衰的变迁,封建贵族及其家庭的腐朽注定了其走向崩溃的结局,这种身世之感也给他们的创作铺上了一层苍凉的底色。三是书香门第的家庭环境氛围和传统文化的熏陶,使张爱玲与《红楼梦》有一种相似的气质,根植于同一文化氛围,建立了一种内在的文化上的血缘的联系。

(15)、她怕见旧时的挚友。她改变了容貌、气质,无非添加他们或她们的惊异和窃议罢了。为了躲避,才来到这幽僻的一隅,而花、鸟、风、日,还要逗引她愁烦。她开始诅咒这逼人太甚的春光了……灯光绿黯黯的,更显出夜半的苍凉。

(16)、直到1952年,她才迁居香港。三年后,张爱玲离开香港去美国定居。1956后3月到6月,生活窘迫的张爱玲居住在新罕布什尔州彼得堡,年已36岁的她结识了比她大近30岁的左翼作家赖雅,同年8月14日,两人举行了婚礼。

(17)、个人生活相当糜烂的胡兰成只是把张爱玲当成一时的猎物,当新鲜感消失的时候,毫无道德可言的胡兰成自然就恢复了见一个爱一个的放荡本性。

(18)、回到家中,张父语气温和,叫她先去报名转学,学费随后就为她筹措。虽然张父愿意给钱,可是张爱玲入学仅仅两个月就退学了。一方面因为圣约翰大学师资力量太差,张爱玲不想浪费时间;另一方面是学费有了着落,但生活费还是成问题,敏感的张爱玲不愿意给窘境中的姑姑增加负担(当然她暂住姑姑家中,生活费由姑姑负责)。

(19)、死亡使一切人都平等,但是为什么要等#到死呢?

(20)、这段还是后悔,感慨上天不公,安排了这个命运,还不如蝴蝶简单快乐。

3、迟暮张爱玲摘抄

(1)、尽管如此,此后的几个月里,张爱玲仍然将自己的稿费寄给胡兰成做生活费,怕他在乡下受苦,而此时胡兰成的生活过得滋润。

(2)、她的散文讲究世俗情趣,实实在在而又心怀憧憬地透视现实人生,谈自己的经历,所见所闻,如童年生活、都市生活、男女饮食、生活起居等等。

(3)、这样看起来,反而是朝生暮死的蝴蝶便爽爽快快地殉着春光化去为可羡了。它们在短短的一春里尽情地酣足地在花间飞舞,一旦春尽花残,,好像它们一生只是为了酣舞与享乐而来的,倒要痛快些。像人类呢,青春如流水一般的长逝之后,数十载风雨绵绵的灰色生活又将怎样度过?

(4)、两个人一起是为了快乐,分手是为了减轻痛苦,你无法再令我快乐,我也唯有离开,我离开的时候,也很痛苦,只是,你肯定比我痛苦,因为我首先说再见,首先追求快乐的是我。

(5)、她的父母给她取名叫做张煐。张爱玲家世显赫,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是晚清洋务派领袖朝廷重臣李鸿章的女儿。父亲张廷重是典型的遗少,母亲黄素琼则是留过洋的新女性。

(6)、1920年9月30日张爱玲出生于上海麦根路(今泰兴路),原籍河北丰润,原名张煐。1921年12月11日,的弟弟张子静出生。1922年张爱玲随父亲迁居浙江温州。父任职金浦路铁路局英文秘书。1924年,张爱玲开始私塾教育,母亲与姑姑张茂渊奔赴欧洲游学,张爱玲由姨奶奶看管。1928年,父亲辞去职务,由天津搬回上海,母亲和姑姑也由英国返回上海。张爱玲开始学习绘画,英文和钢琴,并开始读《三国演义》、《西游记》、《七侠五义》等古典名著。1930年入黄氏小学插班读六年级。张瑛改名为张爱玲(改自其英文名:Eileen),同年父母协议离婚,母亲与姑姑搬出宝隆花园洋房,在法租界租房住,张爱玲仍然随父亲生活。

(7)、张爱玲从小就对文学有着极大的兴趣,特别喜欢读书,她三岁时就能背唐诗,站在遗老面前背着“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她曾回忆她母亲在家时,每天早上醒来后佣人就会把她带到她母亲的房间,跟着母亲背唐诗。张爱玲的阅读范围十分广泛,对各方面的书籍都有所涉略,喜欢古典小说,尤其迷恋《红楼梦》,她曾将《红楼梦》作为她一切创作的源泉。她继承了《红楼梦》家族题材的传统,在家族题材的小说中,她描写着一群生活在没落贵族旧家庭中的遗老遗少。(3)张爱玲与曹雪芹,都看到了世界繁华富贵的一面,也看到了世界满目疮痍的一面封建家族发展到末世的衰落是其必然的结果,封建贵族阶级本身的局限性——以腐朽的封建文化为支撑,曹雪芹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虽然生活在没落的封建时代,但他对自身所处的环境和封建文化的腐朽有着清醒的认识,虽然有着清醒的认识,但内心深处还是存在着对繁华的过去以及家族生活的记忆的回味与留恋,有着一种不可割舍的情怀,这也为小说铺上了一层苍凉的底色。在这一点上,张爱玲也是感同身受,即对现实和人生有着清醒的认识,又对繁华的往昔生活有所留恋。张爱玲的这种认识自然而然地也影响到了她的小说创作,也成为了她小说苍凉的底色。

(8)、更让张父失望的是,1938年的某一天,张爱玲和继母爆发了一次激烈的冲突,彻底点燃了家庭矛盾的火焰。

(9)、张爱玲原名张煐,于1920年9月30日出生于上海公共租界西区的麦根路313号(今上海市静安区康定东路87弄)的一幢仿西式豪宅中。

(10)、不过,张志沂和黄素琼两人八字不合,性格水火不容,经常吵架,张志沂拿强硬的妻子没有办法,只好自娱自乐,婚后一年就在外面娶了小妾。

(11)、1952年,张爱玲离开上海,迁居到香港,向香港大学申请复学获准。赴港后到香港美国新闻处工作。

(12)、1931年,张爱玲入读上海圣玛利亚女校,随白俄罗斯练习钢琴。1932年,母亲去往法国,张爱玲发表短篇小说《不幸的她》于圣玛利亚校刊。1933年,张爱玲在圣玛利亚发表第一篇散文《迟暮》,并开始与父亲学写旧诗。1934年父亲再婚,后母为孙宝琦之女孙用蕃,并迁回麦根路别墅。张爱玲写《理想中的理想村》、《摩登红楼梦》、《后母的心》等文章,但是皆未发表。1936年,母亲携美国男友返回上海,张爱玲在《凤藻》上发表散文《秋雨》。1937年,张爱玲在圣玛利亚校刊《国光》半月刊发表小说《牛》、《霸王别姬》及评张若谨小说《若馨评》。在《凤藻》发表《论卡通画之前途》。后与后母因一点小事发生口角,被父亲责打,并拘禁半年。1938年年初,张爱玲趁夜逃到母亲家(详见张爱玲自传散文《私语》)。同年张爱玲参加伦敦大学远东区入学考试,得第一名。

(13)、✍投稿邮箱:616792237@qq.com

(14)、1947年6月10日,她写信与逃亡中的胡兰成分手,让胡兰成去追求他认为开心的生活。张爱玲在信中写道:“我爱你,为了你的幸福,我愿意放弃一切,包括你。你死了,我的故事就结束了,而我死了,你的故事还长得很。”

(15)、她是时代的落伍者了,在青年的温馨的世界中,她在无形中已被摈弃了,她再没有这资格、心情来追随那些站立在时代前面的人们了!在甜梦初醒的时候,她所有的唯有空虚、怅惘,怅惘自己黄金时代的遗失。

(16)、1955年,秋,张爱玲乘“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轮赴美国。

(17)、我也相信爱可以排除万难。只是,万难之后,又有万难,这是我更相信的。

(18)、六年后,赖雅去世,随后的三十年中张爱玲一个人在美国洛杉矶独居,几乎不见其他人,也不和其他人说话,完全地自闭起来。期间有好心的朋友劝她还是要融入美国社会,可惜她孤傲又软弱,始终无法融入这个现代化的社会。

(19)、张爱玲很想跟母亲一起生活,但黄素琼却拒绝了她的要求,因为相对而言张志沂的经济状况要好一些,而且他对张爱玲还算有父女之情。终,张爱玲跟随父亲继续生活,居住在宝隆花园(今延安中路740弄10号),她的母亲和姑妈张茂渊搬到了法租界白尔登公寓(今上海陕西南路213号)。

(20)、她的散文讲究世俗情趣,实实在在而又心怀憧憬地透视现实人生,谈自己的经历,所见所闻,如童年生活、都市生活、男女饮食、生活起居等等。

4、张爱玲散文迟暮原文及翻译

(1)、剖析战乱中的人性是张爱玲散文的又一个重要内容。张爱玲对人性的看法是偏向于恶的,她更多地描写了现世生活中鲜活的人性世界和人性体验,并毫不隐瞒地坦露了自己的冷漠无情。

(2)、只有一个孤独的影子,她,倚在栏杆上。她的眼,才从青春之梦里醒过来的眼还带着些蒙眬睡意,望着这发狂似的世界,茫然地像不解这人生的谜。

(3)、在暗室的一隅,发出一声声凄切凝重的磬声,和着轻轻的喃喃的模模糊糊的诵经声,“黄卷青灯,美人迟暮,千古一辙”。她心里千回百转地想,接着,一滴冷的泪珠流到嘴唇上,封住了想说话又说不出的颤动着的口。

(4)、虽说出身也算名门,但这张志沂的才华还不如乃父,他虽然受过很好的西式教育,但从小都在奢侈享乐中度过,张家在张佩纶时期已经开始衰败,等到张大少出生之后,家庭经济开始严重吃紧,只得靠变卖房产和租房为生。

(5)、将来的平安,来到的时候已经不是我们的了,我们只能各人就近求得自己的平安。

(6)、女人……女人一辈子讲的是男人,念的是男人,怨的是男人,永远永远。

(7)、但张爱玲并不过多地迷醉在生活的浅表层面,而是对生活做更深一层的挖掘,对上述的生活现象、文化现象进行细致的感悟、思考,进而阐释自己对人生的深刻见解,从而使她的散文在情趣之中又带上了理性思辨色彩。

(8)、多事的东风,又冉冉地来到了人间,桃花支不住红艳的酡颜而醉倚在封姨的臂弯里,柳丝趁着这风力,俯下了腰肢,搔着行人的头发,成团的柳絮,好像春神足下坠下来的一朵朵轻云,结了队儿,模仿着二月间漫天舞出轻清的雪,飞入了处处帘栊。细草芊芊的绿茵上,沾濡了清明的酒气,遗下了游人的屐痕车迹。一切都兴奋到了极点,大概有些狂乱了吧?——在这缤纷繁华目不暇接的春天!

(9)、直到此时,这个女人依然深爱着这个令她饱受伤害的男人,爱得如此深沉,如此不顾一切,让人感慨万千。

(10)、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11)、可首句“多事的东风”却暗示着有人恼春。而那个恼春的人在作者的笔下十分不情愿地亮相:“只有一个孤独的影子,她,倚在栏杆上。”这就是封姨。她才从青春之梦中醒来,在梦幻与现实的边缘徘徊着、犹豫着、挣扎着,却已经没有资格与春天共舞、所拥有的只是落伍者的空虚、怅惘与悲哀。

(12)、然而事业上的成功带给张爱玲的不仅是名利,还有心怀不轨者的窥视。1944年,张爱玲结识了汪伪政权的宣传部次长、汉奸文人胡兰成,改变了她一生轨迹的男人。

(13)、她,不自觉地已经坠入了暮年人的园地里,当一种暗示发现时,使人如何的难堪!而且,电影似的人生,又怎样能挣扎?尤其是她,十年前痛恨老年人的她!她曾经在海外壮游,在崇山峻岭上长啸,在冻港内滑冰,在广座里高谈。但现在呢?往事悠悠,当年的豪举都如烟云一般霏霏然的消散,寻不着一点的痕迹,她也惟有付之一叹,青年的容貌,盛气,都渐渐地消磨去了。她怕见旧时的挚友。她改变了的容貌,气质,无非添加他们或她们的惊异和窃议罢了。为了躲避,才来到这幽僻的一隅,而花,鸟,风,日,还要逗引她愁烦。她开始诅咒这逼人太甚的春光了……

(14)、在张爱玲的散文里,她成功地将感性与理性,具体的当下的人生体验与深刻的哲理思考。她是一位迟暮者,面对着这繁华的灯红酒绿的春天,感觉到自己是时代的后期者,感觉自己被时代抛弃了。是的,在一年四季轮回的大自然规律中,试问我们身边的朋友有多少能真正找寻到自己的理想目标。

(15)、香港之战的洗礼并不曾将她感化成为革命女性:香港之战影响范柳原,使她转向平实的生活,终于结婚了,但结婚并不使他变为圣人,完全放弃往日的生活习惯与作风。

(16)、1944年,初春,张爱玲因小说《封锁》与胡兰成相识、相知、相恋。不久后,便与其结婚。然而,这次婚姻只维持了两年。

(17)、1944年11月,在张胡二人结婚后还不到三个月的时候,胡兰成到湖北担任《大楚报》的主笔,开始了与张爱玲的长期分离。胡兰成刚刚到达武汉,就在医院诱惑了一名年仅17岁的护士,并迅速与之同居。更令人鄙夷的是,胡兰成居然在武汉又举行了一次婚礼,似乎全然忘了新婚妻子张爱玲的存在。

(18)、上海沦陷后,胡兰成被汪精卫调到香港《南华日报》任编辑。他揣摩主子的意思,写了一篇肉麻至极的卖国社论《战难,和亦不易》。这篇文章正好“解开”了汪精卫和陈璧君的心结,陈璧君立刻提升胡兰成为《中华日报》的总主笔。

(19)、多事的东风,又冉冉地来到人间。桃花支不住红艳的酡颜而醉倚在封姨的臂弯里,柳丝趁着风力,俯了腰肢,搔着行人的头发,成团的柳絮,好像春神足下坠下来的一朵朵轻云,结了队儿,模仿着二月间漫天舞出轻清的雪,飞入了处处帘栊。细草芊芊的绿茵上,沾濡了清明的酒气,遗下了游人的屐痕车迹。一切都兴奋到了极点,大概有些狂乱了吧——在这缤纷繁华、目不暇接的春天!

(20)、我学写文章,爱用色彩浓厚,音韵铿锵的字眼,如“珠灰”,“黄昏”,“婉妙”,“splendour”,“melancholy”,因此常犯了堆砌的毛病。直到现在,我仍然爱看《聊斋志异》与俗气的巴黎时装报告,便是为了这种有吸引力的字眼。

5、张爱玲《迟暮》原文

(1)、细草芊芊的绿茵上,沾濡了清明的酒气,遗下了游人的屐痕车迹。一切都兴奋到了极点,大概有些狂乱了吧?——在这缤纷繁华目不暇接的春天!

(2)、本刊顾问:子非鱼(Farer) 满长安 三木秉凤(周凤森)

(3)、1944年8月,胡兰成与第三任夫人离婚后,与张爱玲在上海秘密结婚,胡兰成给了张爱玲:“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婚姻承诺,然而这场婚姻注定是张爱玲一生的噩梦。

(4)、第一次见到张爱玲,胡兰成顿时心里有了底。张爱玲的文章似乎很成熟,人却像一个中学生一样,显然没有任何感情经验。胡兰成对于这种女孩可谓手到擒来,他投其所好地进行攀谈,很少和男人说话的张爱玲被胡兰成的谈吐迷住了,两人一谈就是五个小时。

(5)、张爱玲(1920年9月30日—1995年9月),原名张煐,笔名梁京,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中国现代女作家。7岁开始写小说,12岁开始在校刊和杂志上发表作品。1943至1944年,创作和发表了《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茉莉香片》《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等小说。1955年,张爱玲赴美国定居,创作英文小说多部,但仅出版一部。1969年以后主要从事古典小说的研究,著有红学论集《红楼梦魇》。1995年9月在美国洛杉矶去世,终年75岁。有《张爱玲全集》行世。

(6)、用支不住、搔人头发、结了对儿、酒气……来为它们拟态,把一个放任、纵情、颠狂的春天写足了。这第一段似乎是着重描摹春的美丽,可起首有“多事的东风”一句,暗示着有人恼春,于是有个人物忽悠地闪了一下,桃红“醉依在封姨的臂弯里”,一下子就不见了。但“多事”里隐蕴着的愠意,因封姨的出现有了着落。

(7)、多事的东风,又冉冉地来到了人间,桃花支不住红艳的酡颜而醉倚在封姨的臂弯里,柳丝趁着这风力,俯下了腰肢,搔着行人的头发,成团的柳絮,好像春神足下坠下来的一朵朵轻云,结了队儿,模仿着二月间漫天舞出轻清的雪,飞入了处处帘栊。细草芊芊的绿茵上,沾濡了清明的酒气,遗下了游人的屐痕车迹。一切都兴奋到了极点,大概有些狂乱了吧?——在这缤纷繁华目不暇接的春天!

(8)、雨,像银灰色黏湿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天也是暗沉沉的,像古老的住宅里缠满着蛛丝网的屋顶。

(9)、只有一个孤独的影子,她,倚在栏杆上;她的眼,才从青春之梦里醒过来的眼还带着些朦胧睡意,望着这发狂似的世界,茫然地像不解这人生的谜。她是时代的落伍者了,在青年的温馨的世界中,她的无形中已被摈弃了。她再没有这种资格,这种心情,来追随那些站立时代前面的人们了!在甜梦初醒的时候,她所有的唯有空虚,怅惯,怅惘自己的黄金时代的遗失。

(10)、在学校里我得到自由发展。我的自信心日益坚强,直到我十六岁时,我母亲从法国回来,将她睽违多年的女儿研究了一下。“我懊悔从前小心看护你的伤寒症,”她告诉我,“我宁愿看你死,不愿看你活着使你自己处处受痛苦。”

(11)、《迟暮》是张爱玲1933年发表在圣玛利亚年刊上的第一篇散文。 发表于上海圣玛利亚女校《凤藻》1933年刊。

(12)、这时张父对张爱玲已经有所不满,他认为自己即便对不起所有人,对张爱玲还是不错的,可张爱玲居然对他已然没什么感情了,不但没有任何报恩的心情,现在更想要借助留学一脚把他踢开,这是张父所不能接受的。

(13)、春天写足了,那位对春天怀着恨意的人物便在作者的笔下十分不情愿地亮相了。“只有一个孤独的影子,她,倚在栏杆上,”这就是封姨了,她“才从青春之梦醒过来”,茫然不解这眼前发生的一切。

(14)、让张爱玲万万没想到的是,此时的胡兰成居然还有心情拈花惹草。刚一进入胡兰成的暂住地,张爱玲就亲眼目睹了胡兰成和当地一名孀妇鬼混,这让张爱玲深爱打击,她很快就回到上海。

(15)、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的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16)、这段写封姨的后悔。(作者终究是个女人,这段写得碎碎念,简单总结就是没有为自己拼过命而后悔。)

(17)、蝴蝶的快乐,即使离开这个世界也是一起的,而人却有太多的不确定,后却要有人独自难过。

(18)、张爱玲的作品主要有小说、散文、电影剧本以及文学论著,她的书信也被人们作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

(19)、1949年,上海回到人民手中,张爱玲并没有前往台湾,而是继续留在上海。也许,她是想留在这个充满回忆的地方,这里,才是她心灵深处的慰藉之所。

(20)、年少的张爱玲忐忑不安,认为此去必遭羞辱,但她不知道的是,女儿是每个父亲心中的小情人,父亲始终惦记着这个女儿。

(1)、1920年9月30日(一说为1921年),张爱玲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的麦根路313号(今静安区康定东路87弄,临近苏州河,周边是鸿章纺织染厂)的一幢建于清末的仿西式住宅中。

(2)、如果我不爱你,我就不会思念你,我就不会妒忌你身边的异性,我也不会失去自信心和斗志,我更不会痛苦。如果我能够不爱你,那该多好。

(3)、因为经济上不足以支持胡兰成的花费,张爱玲从1946年开始放弃写原创小说,转而写赚钱更多的剧本,由此她的艺术生涯大体结束。

(4)、1944年,初春,张爱玲因小说《封锁》与胡兰成相识、相知、相恋。不久后,便与其结婚。然而,这次婚姻只维持了两年。

(5)、1940年四月十六日,《西风》月刊三周年征文揭晓,张爱玲的《天才梦》获第十三名。

(6)、《金锁记》是作家张爱玲创作的中篇小说,发表于1944年上海《天地》上,后收入小说集《传奇》中。

(7)、1932年,张爱玲在该校的校刊上发表了短篇小说处女作《不幸的她》;1933年,她在该校刊上发表了第一篇散文《迟暮》。虽然这些都是玩票之作,但对于一个才十二三岁的孩子来说也算相当难得了。

(8)、此时张爱玲并不管家里的事情,在母亲的建议下,她一再要求父亲给钱,好出国留学。张志沂一来拿不出这笔不菲的巨款,二来前妻是在出国留学后和他离婚的,这让他对女人出国极为反感,认为这不是正道,读书完全可以在国内。

(9)、多事的东风,又冉冉地来到了人间,桃花支不住红艳的酡颜而醉倚在封姨的臂弯里,柳丝趁着这风力,俯下了腰肢,搔着行人的头发,成团的柳絮,好像春神足下坠下来的一朵朵轻云,结了队儿,模仿着二月间漫天舞出轻清的雪,飞入了处处帘栊。细草芊芊的绿茵上,沾濡了清明的酒气,遗下了游人的屐痕车迹。一切都兴奋到了极点,大概有些狂乱了吧?——在这缤纷繁华目不暇接的春天!

(10)、女人的活动范围有限,所以的女人比的男人更。同时,一个坏女人往往比一个坏男人坏得更彻底。

(11)、张爱玲的散文成就也很突出。在张爱玲的散文里,她成功地将感性与理性,具体的当下的人生体验与深刻的哲理思考融于一体。

(12)、“张爱玲是晚清的中国士大夫文化走向式微与没落之后的后一个传人,……同时又生存于贵族文化的没落时期而携上了浓重的末世情调……”

(13)、喜欢一个人,是不会有痛苦的,爱一个人,也许有绵长的痛苦,但他给我的快乐,也是世上大的快乐。

(14)、1928年,父亲带着张爱玲姐弟由天津回到上海。开始学习绘画,英文和钢琴。

(15)、第一卷:《牛》《霸王别姬》《沉香屑第二炉香》《茉莉香片》《心经》《封锁》《琉璃瓦》《年轻的时候》《花凋》《殷宝滟送花楼会》《等》《桂花蒸阿小悲秋》《留情》《鸿鸾禧》《相见欢》《色·戒》《五四遗事》

(16)、多事的东风,又冉冉地来到人间。桃花支不住红艳的酡颜而醉倚在封姨的臂弯里,柳丝趁着风力,俯了腰肢,搔着行人的头发,成团的柳絮,好像春神足下坠下来的一朵朵轻云,结了队儿,模仿着二月间漫天舞出轻清的雪,飞入了处处帘栊。

(17)、当然,这也是每个处于叛逆期的少女的偏激情绪表达,更何况出身于一个破碎的家庭的叛逆少女。

(18)、1950年七月参加上海第一届文学艺术界代表大会。

(19)、同时,继母孙用蕃对张爱玲还算不错,两人基本没有正面冲突,但对身为男孩子的张子静则要求严格,因为孙家家风就是这样。

(20)、她再没有这资格,心情,来追随那些站立时代前面的人们了!在甜梦初醒的时候,她所有的惟有空虚,怅惘;怅惘自己的黄金时代的遗失。咳!苍苍者天,既已给与人们的生命,赋与人们创造社会的青红,怎么又吝啬地只给我们仅仅十余年可贵的稍纵即逝的创造时代呢?这样看起来,反而是朝生暮死的蝴蝶为可羡了。

(1)、张爱玲的散文成就也很突出。在张爱玲的散文里,她成功地将感性与理性,具体的当下的人生体验与深刻的哲理思考融于一体。

(2)、1944年张爱玲结识胡兰成与之交往。1973年,张爱玲定居洛杉矶,1995年9月8日,适逢中秋节,张爱玲的房东发现她逝世于加州韦斯特伍德市罗彻斯特大道的公寓,因动脉硬化心血管病而去世,终年75岁,被发现的时候她已经过世一个星期。9月30日,生前好友为她举行了追悼会,追悼会后,骨灰被撒入太平洋。

(3)、孙用蕃的到来对张家有很大的好处,除了带了一大批嫁妆外,孙用蕃人品端正,治家有方,把原来乱七八糟的家庭治理得井井有条,连颓废的丈夫张志沂也对她言听计从,开始走上正道,不但正正经经地出门工作,还在一家日资的银行做到了经理的位置,成为一个职场精英人士,整个张家的经济情况开始好转。

(4)、1961年,张爱玲曾到台湾,是她有生之年一次造访台湾。张爱玲先到台北,由名画家席德进带她四处看访,又在作家王祯和的陪同下到花莲观光。本世纪初,张爱玲一篇描写台湾游记的《重访边城》中文手稿曝光,这是目前仅见的张爱玲一篇描写台湾的文章。

(5)、灯光绿黯黯的,更显出夜半的苍凉。在暗室的一隅,发出一声声凄切凝重的磬声,和着轻轻的喃喃的模模糊糊的诵经声,“黄卷青灯,美人迟暮,千古一辙”。她心里千回百转地想,接着,一滴冷的泪珠流到冷的嘴唇上,封住了想说话又说不出的颤动着的口。

(6)、她的生活越来越封闭,后把自己关起来,有人给她打电话要事先写信预约,连友人书信也懒得看了。为了逃避,她晚年搬家多达一百八十多次,用她自己的说法,仅仅是为了摆脱床上的虱子。

(7)、张爱玲和赖雅的婚姻大体上还算和睦,赖雅为人真诚善良,对张爱玲很好,只是因为张爱玲无法依靠写作在美国生存,当时的美国主流世界并不能理解东方人的世界观和爱情观,一部部的作品被出版社所拒绝。而赖雅作为亲共作家更为当时主流社会所排斥,因而两人的日子过得很艰难。

(8)、她,不自觉地已经坠入了暮年人的园地里,当一种暗示发现时,使人如何的难堪!而且,电影似的人生,又怎样能挣扎?尤其是她,十年前痛恨老年人的她!她曾经在海外壮游,在崇山峻岭上长啸,在冻港内滑冰,在厂座里高谈。但现在呢?往事悠悠,当年的豪举都如烟云一般霏霏然的消散,寻不着一点的痕迹,她也以惟有付之一叹,青年的容颜,盛气,都渐渐的消磨去。她怕见旧时的挚友。她改变了容貌,气质,无非添加他们或她们的惊异和窃议罢了。为了躲避,才来到这幽僻的一隅,而花,鸟,风,日,还要逗引她愁烦。她开始诅咒这逼人太甚的春光了……灯光绿黯黯的,更显出夜半的苍凉。在暗室的一隅,发出一声声凄切凝重的磬声,和着轻轻的喃喃的模模糊糊诵经声,“黄卷青灯,美人迟暮,千古一辙”。她心里千回百转的想,接着,一滴冷的泪珠流到嘴唇上,封住了想说话又说不出的颤动着的口。

(9)、1956年,她得到了EdwardMacDowellColony的写作奖金。同年8月,36岁的张爱玲与65岁的赖雅结婚,并开始创作小说《秧歌》与《赤地之恋》,小说的故事背景是“三反、五反”时期。由于作品与当时中共的主流格调不合,被作为“毒草”而批判。在大陆文学界,张爱玲也因此长期被作为反面典型,直到改革开放之后才有所改观。

(10)、情还没有来到,日子是无忧无虑的;痛苦的,也不过是测验和考试,当时觉得很大压力,后来回望,不过是多么的微小。

(11)、既然无心读书,那么只能全力赚钱养活自己了。为了生活,张爱玲终走上了职业作家的道路,因为她擅长的谋生方式就是写作,这样的生活压力反而造就了她在艺术创作上的成就。

(12)、只有一个孤独的影子,她,倚在栏干上;她的眼,才从青春之梦里醒过来的眼还带着些朦胧睡意,望着这发狂似的世界,茫然地像不解这人生的谜。她是时代的落伍者了,在青年的温馨的世界中,她的无形中已被摈弃了,她再没有这种资格,这种心情,来追随那些站立时代前面的人们了!在甜梦初醒的时候,她所有的惟有空虚,怅惯;怅惘自己的黄金时代的遗失。

(13)、因想到倒不如做一只与韶光共始终的蝴蝶,感情又跌宕。何苦还有一个人类呢?在短短的青春之后有那长长的灰色人生!又回到了对造物者的责难追问上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