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两首有关爱国的古诗
1、请写出两句有关爱国的古诗词
(1)、下列诗句中不能体现“爱国”这一主题的是()。
(2)、此词以梅花自况,感叹人生的失意坎坷;赞美梅花的精神,借此表达了青春无悔的信念以及对自己爱国情操及高洁人格的自许。
(3)、A.“暖风”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的淫靡之风
(4)、齿根浮动叹吾衰,山栗炮燔疗夜饥。唤起少年京辇梦,和宁门外早朝来。
(5)、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6)、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却只漫浪诵(sòng yǒng)读,(决 绝)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7)、陆游和林升就这样坐在屋里,想着自己国家的命运,想啊想,坐不住了,推门而出,两个人相遇。组内两个人一组,一个陆游,一个林升,聊起来。
(8)、可偏安的朝廷,官僚们玩得都是套路。搞的有声有色的辛弃疾,在任期不满15个月时,就以“贪财好色”之名被弹劾,抱着铺盖卷回去接着闲居。
(9)、B反问句,点明,只要用心了,眼和口自然会到。点明心到的重要性。
(10)、出征的战士应当高唱军歌胜利归来,决心把满族统治者赶出山海关。
(11)、《蝉》中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示儿》(宋)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3)、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14)、B.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他在课堂上常常明知故问,以求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15)、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6)、作为子民我愿以此身终生报效国家,大丈夫建功立业何须活着返回家园。
(17)、好几个月没回去的大学宿舍,你想知道现在怎么样了吗
(18)、风雪交加的一个夜晚,身处异乡的我辗转反侧,不由得想起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中的句子:“风一更,雪一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少年的他,从小练剑,才16岁就已经长到了一米长相威猛,从小习武的他一身健硕的肌肉,八块腹肌,浑身散发出一种阳刚之气。
(20)、陆游除了那些感人的爱国诗篇之外,他其它类型的作品,那也是写得充满了诗情画意,譬如他的这首《除夜雪》,那就是一首经典的咏雪名篇,他写这首诗时,正是由于夜里大雪纷飞,于是诗人有感而发,信手拈来写下了这么一首经典的名篇,也是成为了他作品比较有代表性的一首诗,整首诗看似写得很一般,可是细细品来同样能够感受到那一份独特的意境,以及唯美之感。
2、写两首关于爱国的古诗
(1)、“王师” 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九州生气恃风雷,__________________究可哀。()
(3)、23岁!放在现在,本该是大学毕业忙着考研、找工作、找对象的年纪!
(4)、第三四句写得就更为传神,也更加的生动,“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酒杯里刚刚盛好了半杯屠苏,并且是刚刚举起来还没有来得及庆祝,这么一个美好的新年,我便放下酒杯,匆匆地开始在灯光下,用书写桃符,以此来表达对于新年的祝愿。后这两句更是写得活灵活现,把自己当时内心的喜悦之情,以一种极为细腻的笔触描绘得极传神。
(5)、西塞山前白鹭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他这样表达:(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为活而活,但又另一部分人为国家富强而活。独木难撑船,无木不成雕。)听懂了吗?你说他说什么?(……)一个会说,一个会听,这就叫知音,你这个鼓掌有价值,这又是一个经典,需要再次品味,再来一遍。
(7)、因此,当朝廷军队收复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8)、浩渺寒江之上弥漫着迷蒙的烟雾,皓月的清辉洒在白色沙渚之上。入夜,我将小舟泊在秦淮河畔,临近酒家。
(9)、(1)____________________,非是藉秋风。(《蝉》)“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这两句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10)、(1)本诗作者是________代____________。诗的重点在于____________(写景抒情)
(11)、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2)、(1)这首词描写的时间是___________(季节)。
(13)、B.这首诗强调立身高洁的人并不需要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
(14)、(3)_____________________,西湖歌舞几时休?“休”的意思是_____。这两句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宅在家,十八般武艺你会了多少,看看大家的“杰作”
(16)、好,我找一个陆游。大家看他像不像陆游?(像)像啊?见过陆游吗?请这位同学找一个林升。陆游和林升远隔几座大山,虽然距离远,却隔不断他们的心。陆游一生写了九千多诗句,大部分都在表达着对祖国的爱,都希望着中原能够早日收复,此刻他和林升见面,心中依旧挂怀的是国家的命运,于是开口说道?(学生一时说不来,换了一个同学)陆游说:“(我国什么时候才能统一啊?)”陆游语言很简单,这是他一生的信念,他一生都在说:“我的国家何时才能统一?”林升摇摇头,叹了口气,说道:“(唉,你瞧,西湖旁边那个人还在喝酒赏歌舞。)”林升摆了这样的一种现象,陆游莫名其妙,望着林升:“你是什么意思啊?”于是林升又补充说道:“(现在的官员都忙着欣赏风景,哪有那么多的时间看那些朝政呀?)”哪有时间关心国家的命运和朝政?陆游也叹了口气,说道:“(唉,这些官员只顾着自己,哪有时间理国家朝政啊?)”我突然意识到,陆游被林升带跑了。其实陆游一生始终坚守着一个信念,就是希望中国统而且他坚信中国会统一。但是林升一摆这现象,陆游跟着走了。林升意识到自己把陆游带歪了,于是改口道:“(……)”林升也不知道该怎么劝陆游了,你会不会劝?(陆游,你不是立志要收复失地吗?)陆游突然意识到自己原来一生所坚守的确实是这个,于是他点点头,说道:“(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的国家肯定会统一。)”把掌声送给二位。其实他们角度不一样,但是他们情感是一致的,都希望祖国能够早日统当然在芸芸众生当中,也有一直无话可说的人,但是我相信他心里边是不平静的。
(17)、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8)、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9)、D.他居然连这种下流的话都说得出来,真是个无耻之徒。
(20)、C.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华美瑰丽,富丽堂皇)
3、写出两句有关爱国的古诗词
(1)、上句即景写风吹水寒,渲染苍凉悲壮的气氛。下句抒写决死的情怀,明知有去无还,却毅然前往,决不回顾。“风萧萧”有声,从听觉上渲染离别之际的惨烈;“易水寒”彻骨,从感觉上描状环境的悲凉;一上一下,极尽天地愁惨之状,更加烘托出荆轲“君子死知己”,慷慨赴国难的凛然正气。虽寥寥十五字,却“凄婉激烈,风骨情景,种种具备”。
(2)、D.这首诗主要运用借物抒情的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感情
(3)、宋 林升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4)、这首诗是陆游纪念唐婉写的《钗头凤》,写出了自己的爱情悲剧。此外,陆游住在绍兴时,登山眺望沈园,后来写下了两首著名的《沈园》诗。下面这首《钗头凤》是唐婉写给陆游的,一起来欣赏一下。
(5)、C.直把杭州作汴州飞流直下三千尺 D.西湖歌舞几时休物是人非事事休
(6)、他的汇报材料一天天累积,集成《美芹十论》、《九议》等,让他成为一位有影响力的大V。
(7)、此时此刻,读完这么多诗词,让我们一起重新看一下学校“优秀古典诗文大赛”上的那些有关陆游诗词的题目,看我们还能答对几个。
(8)、不但教学这两首诗可以采用“比照教学”,教学陆游《示儿》也可以结合前面两首开展“比照教学”:
(9)、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雷锋
(10)、陆游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11)、此作是千古传诵的东坡豪放词代表作之一。词中写出猎之行,抒兴国安邦之志,拓展了词境,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为词的创作开创了崭新的道路。后又作出利箭射向敌人这种出人意料的结局,利用巧妙的艺术构思,把记叙出猎的笔锋一转,自然地表现出了他志在杀敌卫国的政治热情和英雄气概。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形成豪放风格,多角度、多层次地从行动和心理上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
(12)、陆游这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编排在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主题的“家国情怀”,语文要素是“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
(13)、(2)九州生气恃风雷,______________________。(《己亥杂诗》)
(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枫桥夜泊》 张志和 国家至上的爱国者
(16)、可怜白发生!《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17)、C.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中,前一句写静景,后一句写动景,动静结合,写出了山间的静谧感
(18)、同学们好!(老师好!向后转,老师们好!)仪式感多强啊,这就是师生间的问候,总有一种仪式感吧。
(19)、D.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以及对统治者苟且偷安、对外屈膝投降的愤慨之情。
(20)、(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朝的____________。古诗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写出了蝉的特点。
4、两句有关爱国的古诗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2)、(2)“源头活水”在诗中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六朝春草里,万井落花中。——屈大均《秣陵》
(4)、说到爱国诗,我们会想起林升的《题临安邸》中讽刺当政者纵情声色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呼唤社会变革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出自()的《钗头凤》。
(6)、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7)、A.一个“空”字,渲染出天高云淡,万物空灵之美。诗人隐居于此是何等的闲适,如此描绘山水田园的环境,流露出诗人的喜爱之情
(8)、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9)、当时,南宋与金以淮河为界,原为宋帝国内河的淮河如今成了天涯,诗人对此感到深深的悲愤《初入淮河四绝句》这组诗分别从淮河两岸着眼,诉说了人民希望统一的心声。诗风沉郁,感人至深。
(10)、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11)、C.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中,前一句写静景,后一句写动景,动静结合,写出了山间的静谧感
(12)、89年前,一位大龄剩女在镇江定情,终成近代中国传奇佳人!
(13)、(我看第二首诗《题临安邸》里的第二句“西湖歌舞几时休?”我认为指的是南宋官员一直沉浸在歌舞之中)“沉浸”一词用得极好,是个有文化的人,就这一个词就证明他是有文化的人,沉浸在歌舞中,还有要说的吗?(我说他们沉浸在歌舞中,原因是“直把杭州作汴州”意思是把现在的南宋当成了以前的北宋)这也是林升的担心,真担心,担心什么呢?有朝一日这杭州会变成原来北宋的汴州,这种担忧……你叫什么?(徐爽)徐爽家中有没有搞文学创作的人?(没有)这就属于自学成才,这就是自主学习,不要说期待着某种背景,说靠着他人的力量。
(14)、这一个同学就用简单的话语把更多的内容给说清楚了,这就是提取要点,用简单的话进行介绍(板书:简介)这就是简介,心里都有这段历史了吧,都有这三句话了吧?
(15)、没了刀,还有一支笔,他不停地给皇帝写公文汇报,呼吁厉兵秣马,准备北伐,重拾旧山河!
(16)、人死了本来什么都不知道了,但可悲的是看不见国家统一。
(17)、爱国故事一: 爱国英雄杨靖宇:杨靖宇21岁参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残忍的日军剖开他的遗体,当看到他的胃里只有野草和棉絮时,这些被杨靖宇带领的抗日联军弄得焦头烂额的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雪地的长白山密林中,支撑着杨靖宇与敌人战斗的力量是对祖国的一腔热爱之情。
(18)、下列关于《山居秋暝》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19)、结合诗词句判断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20)、(3)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山海关)那畔(那边,指关外)行。()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5、写出两首有关爱国的古诗词
(1)、第四首写中原父老不堪忍受金朝统治之苦,感慨更为深沉。前两句说中原父老见到“王人”像遇到了久别的亲人一样。“莫空谈”中一个“莫”字,即排除了一切泛泛的应酬客套话。他们向使者谈的话题都集中在“诉不堪”这一点上。这是诗人想象中的情景,并非实事。这里的弦外之音是对南宋小朝廷的强烈谴责,以率直的方式表现了曲折的心思,读来宛转有致。后两句借羡慕能南飞的鸿雁来表达遗民们对故国的向往。
(2)、爱国者是“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出自:宋代·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
(4)、《示儿》 王维 喜归自然的隐居者
(5)、A.鹰隼(一种凶猛的鸟)试翼,风尘吸张(一张一合)
(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告诉我们学习要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7)、第一次见面有同学就对我报以微笑,让我感觉在这个炎热的季节里更热了,谢谢!这是一种很好的感觉。
(8)、陆游的《游山西村》中“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上一句是()。
(9)、(2)姑苏(苏州的别称)城外寒山寺(枫桥附近的一座寺庙),夜半钟声到客船。()
(10)、下列诗句名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11)、● 资源推介|咖啡和超星发现哪个跟你更配呢?
(12)、刚才说话的同学都是能人,在咱们班还有没有更能的人?一个人三包,能不能办到?为了使更多的能人诞生,自己叨唠叨唠!开始!
(13)、第一首写诗人入淮时的心情。首两句总起、入题。交代了出使的行程和抑郁的心情。诗人离开洪泽湖之沙岸一进入淮河,胸怀就烦乱、骚动,这是因为昔日国中流水今日已为边境界线。这两句写出了南宋人面对长淮时心理上独特的变化。后两句写感慨,是“意不佳”的原因之一。
(14)、下列诗句中不能体现“爱国”这一主题的是( )。
(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D.这首词描绘了词人出行关外的艰辛和凄苦,抒发了词人浓郁的思乡之情。
(17)、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18)、清 龚自珍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9)、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