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歇后语孙悟空
1、西游记歇后语孙悟空的金箍棒
(1)、大海里翻了豆腐船——汤里来,水里去(第81回 猪八戒)
(2)、悟空嫌官小,打回花果山,树起“齐天大圣”旗号。玉帝派十万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悟空被刀砍斧剁。火烧雷击,甚至置太上老君八卦炉锻炼四十九日,依然毫发无损,还炼成火眼金睛。玉帝请来佛祖如来,才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
(3)、如:第四十五回;三清观大圣留名,车迟国猴王显法
(4)、某校七年二班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对猪八戒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假如你是正方,针对反方辩词该怎么说?
(5)、孙猴子上天——忘了自己是从哪块石头里蹦出来的了
(6)、猪八戒嗑瓜子——混充薄嘴皮;错茬着呢;牙叉着呢
(7)、和尚拖木头——做出了寺(第83回哪吒太子)
(8)、掖着个孙悟空——憋出个猴来西游记的一些歇后语2蛇头上苍蝇——自来的衣食(第28回妖怪)
(9)、三钱银子买个毛驴——自夸骑得(第93回沙僧)
(10)、《西游记》全书共______回,孙悟空自号 ____________。
(11)、孙悟空的帽子——没有松宽的那一天;一道箍儿
(12)、一路上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成大果,被释迦如来封为“斗战胜佛”。孙悟空那种不畏艰辛困苦的精神贯穿取经始末。
(13)、三钱银子买个毛驴——自夸骑得(第93回沙僧)
(14)、猪八戒戴花——丑人多作怪孙悟空西天取经的歇后语2西游记歇后语孙悟空篇
(15)、孙猴子上天——忘了自己是从哪块石头里蹦出来的了
(16)、白龙马原是西海龙王之三太子小白龙,因违逆父命被囚鹰愁涧,后化作白马驮负唐僧取经,被封为八部天龙。后在化龙池中得复原身,盘绕在大雷音寺的擎天华表柱上。
(17)、答:五行山救悟空,高老庄收悟能,鹰愁涧收白龙马,流沙河收沙悟净。
(18)、《西游记》全书_________回,基本由两个故事组成,第1至7回,写孙悟空出世至_________,表现的是孙悟空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斗争终失败的悲剧,体现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质与现实生活的约束的矛盾处境。
(19)、初中语文20本名著导读精华内容,几乎囊括了所有名著知识点!
(20)、(1)有人看了《水浒传》后,出了一幅上联。请你结合《西游记》中的有关情节对出下联。
2、西游记歇后语孙悟空的脸
(1)、答:沙僧:忠厚诚恳,任劳任怨,正直无私,一心一意保唐僧西行,谨守佛门戒律;八戒:性情憨直,奸懒谗滑,常怀退缩之心,善奉承诌媚。
(2)、 猪八戒的后脊梁——无能之辈(悟能之背)
(3)、高僧玄奘在观音的开导下,决定往西天取经,路上,唐僧收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为徒弟,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
(4)、糟鼻子不吃酒——枉担其名(第39回猪八戒)
(5)、③全书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奇特的夸张。
(6)、④典型情节:三打白骨精;四圣试禅心;女儿国遇难。
(7)、磨砖砌的喉咙——又光又溜(第47回众僮仆)
(8)、东胜神洲傲来国海中有花果山,有一块石头受天地之灵气,享日月之精华,忽然有一日崩开,里面出现一只石猴。该猴发现水帘洞后被群猴拥戴为王。
(9)、孙猴子看守仙桃园——非闹事不可孙悟空西天取经的歇后语3西游记歇后语孙悟空篇
(10)、②石猴为众猴觅得水帘洞,被众猴拥戴为“千岁大王”,可以看出众猴的讲信义。
(11)、唐僧看不出妖怪的种种变化,除了因为他是肉眼凡胎之外,还有哪些原因是不可忽视的?
(12)、玉帝请来西天的如来佛祖,如来与悟空斗法,悟空翻不出如来掌心。如来将五指化作“五行山”,将悟空压在五行山下。
(13)、哮天犬过了独木桥就不会叫了——过目(木、不忘(汪、
(14)、火云洞红孩儿是牛魔王与铁扇公主的儿子,用苦肉计骗取了唐僧的信任,纵风将唐僧慑走,并口喷三昧真火烧得悟空。八戒落荒而逃。悟空请来龙王洒下雨水,反被烧伤。八戒去请观音,被红孩儿假扮观音捉去,终真观音用莲花宝座,降伏红孩儿,收他做了善财童子
(15)、答:集封建儒士迂腐和佛教信徒虔诚为一身的高僧,一遇妖魔涕泪交流,见佛就拜,不论真假,为了说明必须经历艰难、坚持不懈才能获得幸福成功。
(16)、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战胜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
(17)、答:讽刺批判社会现实的黑暗,歌颂悟空的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为强权,乐观顽强的精神,同时也告诉人们必须经历艰难才能终获得幸福成功。
(18)、唐僧是如来佛祖的弟子金蝉子转世投胎作状元陈光蕊之子,出家后法名玄奘,修成正果后被封为旃檀功德佛。
(19)、吃了磨刀水的——秀气在内(第67回孙悟空)
(20)、(2)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有人出了一副对子,上联是“身残志坚,保尔唱响生命曲”,请你结合《西游记》中的有关情节写出下联。
3、西游记歇后语孙悟空遇见如来佛
(1)、孙悟空七十二变------ 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2)、猪八戒的脊梁——无能(悟能)之辈(背)
(3)、猪八戒又叫悟能,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云栈洞为妖,后经菩萨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净坛使者。
(4)、孙悟空拔猴毛——变化多端;转眼就变;变化无常
(5)、神话;古典神话小说;玄奘西行取经;玄奘取经
(6)、答:黑松林遇黄袍老怪,黄风岭遭黄毛貂鼠精暗算,牛魔王之子红孩儿抢走唐僧,平顶山莲花洞太上老君炼丹童变成妖精。
(7)、孙悟空的金箍棒——能大能小。喻大小随意,不加限制
(8)、《西游记》作者是明代吴承恩 。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9)、②性格:正直无私,任劳任怨,忠心不踏踏实实,谨守本分
(10)、师徒途径女儿国,唐僧。八戒误饮子母河水怀胎。悟空取来落胎泉水。唐僧八戒饮水解胎。西梁女儿国王倾慕唐僧,唐僧谢绝了女儿国王的一片好意。隐藏宫中的琵琶妖女,乘机把他摄入琵琶洞,悟空与八戒与妖女酣斗被刺伤。后经昴日星君相助,才收伏了蝎子精。
(11)、白骨精鬼嚼——不是人话关于西游记歇后语大全3四大名著歇后语大全
(12)、悟空在幽冥界勾掉猴属在生死簿上的姓名。龙王和阎王表奏玉帝,玉帝知其厉害,便假意招安,派太白金星赴花果山招安悟空,将其封为弼马温。
(13)、结合相关情节,说说孙悟空的性格特点和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
(14)、孙悟空大闹天宫一不求高官厚禄,二不为取玉帝而代之,那么他的愿望是什么?或者说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劳动人民的何种追求?
(15)、孙悟空封了不逼不闹的马文管它官大官小;给他一个闲职
(16)、答:本性愚钝、忠奸不分,又受了猪八戒的挑唆。
(17)、正方:我方认为,猪八戒能吃苦耐劳,对师傅忠心耿耿。在与妖魔的斗争中,他总是挥舞钉耙,勇猛战斗,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他知错能改,乐于助人,是一个忠勇善良、淳朴憨厚的人。
(18)、孙悟空西天取经的歇后语,很多人说话的时候都是喜欢说歇后语的,初的歇后语与现今的歇后语的表现形式并不相同,是对当时通用的成语、成句的省略。下面看看孙悟空西天取经的歇后语。孙悟空西天取经的歇后语1孙悟空西天取经----一路辛酸孙悟空西天取经---斩妖伏魔孙悟空四天取经—大显神威
(19)、猪八戒嚼沙锅——只顾自己咯嘣脆,不管别人牙碜不牙碜
(20)、《西游记》是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达到了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4、西游记歇后语孙悟空翻跟头
(1)、正方:我方认为,唐僧能历尽千辛万苦去西天取经。他意志坚定,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从来没有动摇取经的决心;他心地善良,有仁爱之心,即使误放妖魔,也不愿伤及无辜;他不求名,不贪财,是一个可亲可敬的人。
(2)、 ②善于塑造人物形象,比如孙悟空、猪八戒形象鲜明、栩栩如生;
(3)、导语:《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中国四大名著、四大奇书之一。这里励志网的我为大家整理了西游记里关于孙悟空的歇后语,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4)、③性格:桀骜不驯、忠心耿耿、聪明幽默、爱憎分明、勇敢机智,好勇斗胜,重视承诺,嫉恶如仇,不怕困难,坚韧不拔,英勇无畏。
(5)、猪八戒摔耙子—不干了 猪八戒啃猪蹄—不知自觉(脚)
(6)、天竺国公主骑象择亲,一箭射中唐僧之帽。国王为公主和唐僧举行盛大婚礼。悟空救起欲投河自尽的寺中女子,问明女子原是天竺国真公主,一年前被黄风刮走。悟空揭破秘密与假公主打斗。嫦娥下界收伏假公主——月宫捣药的玉兔,真公主才得与父母团聚。
(7)、反方:我方认为,唐僧胆小懦弱、本性昏愚、忠奸不分;他不辨是非,总是听信猪八戒的挑唆;他对待妖怪心慈面软,对待除妖有功的孙悟空却用紧箍咒来折磨;历尽千辛万苦到达西天后,面对传经者索要的“人事”,他却不知反抗,唯唯诺诺,实在可气。
(8)、皮肉粗糙,骨骼坚强——各有一得可取(第93回猪八戒)
(9)、孙悟空闹天宫——打上前去;啥也不怕了;犯上作乱;慌了神;大闹一场;啥也不怕
(10)、孙猴子的金箍棒——可大可小;大小自如;随心如意;能大能小
(11)、通过“大闹天宫”这一段精彩描写,我们不难发现,作品的象征意味是很深浓的。天宫是人间朝廷的代称;玉帝是封建皇帝的化身;孙悟空是人民意愿的化身和民主主义思想的代表。
(12)、骊山老母与观音。普贤,文殊菩萨变成母女四人,欲招唐僧为夫,并要将三个女儿嫁给悟空。八戒和沙僧,意在试探师徒四人禅心是否坚固,唯八戒意动神摇,溜进后堂去撞天婚,被捉弄捆于树上,八戒十分羞愧。
(13)、人间朝廷;封建皇帝;人民意愿;民主主义思想
(14)、第三部分(十三到一百回):"西天取经",其中包含"九九八十一难","八十一难"中又曲四十一个小故事构成,各个小故事既相对独立又前后呼应,是全书故事的主体,写悟空等降伏妖魔,终到达西天取回真经。
(15)、《西游记》中的人物刻画得各有特点,请各写出一个以沙僧和猪八戒为核心展开的故事情节。
(16)、孙悟空翻跟头——一步十万八千里;拿手好戏;一步登天;出不了如来佛的手心
(17)、一佛出世,二佛涅磐——死去活来(第39回作者)
(18)、潘金莲上庵堂——假正经;假装正经(水浒传歇后语)
(19)、孙悟空,天上的猴王,宣布自己为王。让自己王
(20)、割猫儿尾拌猫儿饭——自供自(第62回蔡福)
5、西游记歇后语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的肚子里
(1)、《西游记》的作者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2)、唐僧师徒经过朱紫国,国王因金圣宫娘娘三年前被妖怪摄走而忧思成疾,悟空医好国王的病,并前往降妖。与娘娘设计以假换真偷了紫金铃,正要打死妖怪,观音赶到收服妖怪,原是菩萨坐骑金毛犼下界为妖。悟空救出娘娘与国王团聚。
(3)、二是好色,但一直处于犯罪未遂状态。他和孙悟空的生活情趣完全不同。
(4)、糟鼻子不吃酒——枉担其名(第39回猪八戒)
(5)、因孙悟空打死劫经的强盗,唐僧数落,孙悟空一怒离去,观世音化作老母,传给唐僧一顶嵌金花帽,一道紧箍咒,哄骗悟空戴上金花帽,金箍嵌入肉中。唐僧念动咒语,悟空就头疼难忍,以此为唐僧钳束悟空的手段。
(6)、三钱银子买个毛驴——自夸骑得(第93回沙僧)
(7)、观音进澡堂——左右为难!(男身女像去哪边好?)
(8)、诸葛亮坐西城——故弄玄虚(三国演义歇后语)
(9)、白骨精给糖僧送饭——假心假意(西游记歇后语)
(10)、 另外,大家必须明白:习题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到好处的习题不仅能巩固知识,形成技能,而且能启发思维,培养能力。因此,精心设计好每堂课的习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育才资源初中版就是要致力于习题的精心设计,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成绩的一个师生互动的平台。希望我们真诚合作,为把育才初中课程资源真正打造成家长的知心朋友,学生的良师益友而努力!
(11)、牛魔王和小白龙拍大头贴----正宗的牛头马面
(12)、磨砖砌的喉咙——又光又溜(第47回众僮仆)
(13)、唐僧驱逐孙悟空之后,出现了“真假美猴王”一事,为什么会出现两个“美猴王”?
(14)、“东胜神州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海中有一名山,山上有一仙石,受日月精华,遂有灵通之意。内遇仙胎,一日迸裂,……”这段名著出自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本书中你喜欢的一个情节是:大闹天宫。
(15)、唐僧误闯黄袍怪的波月洞。黄袍怪的夫人放走唐僧给父王送信。国王恳请八戒。沙僧降妖。黄袍怪变做俊俏郎君拜见国王,将唐僧变做老虎囚禁笼中。白龙马变作宫女刺杀黄袍怪受伤。八戒来到花果山,用激将法请回孙悟空。悟空请来星神收回,救出公主,恢复唐僧原身,师徒重归于好。
(16)、④本领:手持一根一万三千五百斤,能任意伸缩的金箍棒;能耍七十二变;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炼了四十九天不死,反而炼出一双火眼金睛,能识破世间一切妖魔鬼怪;偷吃无数蟠桃和各种仙丹练就而成金刚不坏之身。
(17)、你能写出几句出自《西游记》中的经典语句吗?
(18)、一头红焰发蓬松,两只眼睛亮似灯。不黑不青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身披一领鹅黄氅,腰束双攒露白藤。项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沙悟净)
(19)、①身世:原是仙界天蓬元帅,因醉调嫦娥,被贬下凡,投错了胎,长成一副长嘴大耳、呆头呆脸的模样。
(20)、“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这幅对联写的是孙悟空,这个人物出自《西游记》。
(1)、唐僧悟空来到高老庄,庄主女儿被一长嘴大耳妖怪强占。悟空追赶妖怪来到云栈洞。得知妖怪为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贬下界,误投猪胎。经观音收伏,赐名猪悟能,在此等候取经人,遂引起拜见唐僧,赐号八戒。做了唐僧的第二个徒弟。
(2)、孙悟空当齐天大圣——自封为王;自个儿称王
(3)、• 什么才是成语?和谚语、歇后语有什么不同?
(4)、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变化无常;转眼就变
(5)、比丘国国王被寿星坐骑白鹿变化的国丈迷惑,欲从一千一百一十个小儿的心肝做药引。悟空解救婴儿,败退妖邪。寿星赶来把白鹿收回。
(6)、作品通过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曲折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苦难深重的劳动人民要求摆脱封建压迫的愿望和勇于反抗的战斗精神.孙悟空取经途中的斗争,则表现了我国人民坚决向一切灾害、困难和邪恶势力作斗争的精神品质.此外作品还曲折反映了明中叶皇帝崇尚道教,方士干扰朝政.厂卫特务横行,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西游记》中也歌颂佛祖功德无量、法力无边,和宣扬宿命论等.
(7)、唐僧师徒过凌云渡,乘无底船,终达彼岸,得以脱胎换骨,来到灵山。佛祖命二尊者阿傩。伽叶引他们选经。悟空不肯行贿,结果取来的竟是无字经。他们重返灵山把紫金钵盂送给尊者,才取得有字真经,并一一受封佛号。
(8)、(9)天竺国招亲 (10)灵山取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