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深意的十句精髓语录(篇一)
1、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名句
2、万物一如,平等无差,则不生取舍、对立、纠结、挣扎之念,即是禅定,即是涅槃,亦是庄子所言之“逍遥”。
3、选自《庄子·人间世》。(大意)山上的树木皆因其自身的用处而招致砍伐,油脂因其可燃而被烧掉。桂树因其皮可用于食用,而遭到砍伐;树漆因为可以派上用场,所以遭受刀斧割裂。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却不懂得无用的更大用处。
4、善养生者,若牧羊然;视其后者两鞭之。——庄子
5、“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庄酒·杂篇·列御寇》
6、“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
7、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8、忘其肝胆,遗其耳目。
9、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10、其实,看手相并非中国特产,许多古老民族都有类似风俗。例如现居原苏联的茨冈人就善于用手掌占卜。他们认为“人的手掌是命运的一面镜子,其中不少神秘的标记,预示着人们不同的命运”。茨冈人的手相图颇别具一格,它不是以纹像表示,而以各种符号为标记。其中还有我们熟悉的万字符号,不过方向是逆时针右旋的。
11、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爱迪生
12、看过一个短文当时说道:什么样的花就在什么样的环境,挪了地方,这花就枯萎了,所以说真正的友情,来自相同的志趣和人生理想。
13、解释: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打算,忧患很快就会出现。
14、10天能覆之而不能载之,地能载之而不能覆之,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辩之。知万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故曰选则不遍,教则不至,道则无遗者矣。
15、不知乎?人谓我朱愚。知乎?反愁我躯。不仁,则害人;仁,则反愁我身。不义,则伤彼;义,则反愁我己。
16、当然,沉静的爱绝不是沉闷的爱。那是心灵的守望,是一种心底深处深藏的真切牵挂。似清风,如明月,美丽而不媚俗,平和而不平庸,平静却不沉闷。透过爱的清清溪水,你会看到细石粒粒,看到游鱼欢快地在溪水中游来游去。这种沉静的爱所蕴含的美丽,是要用一辈子用心去读的,才能在平淡真实中读出鲜活和感动。
17、译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要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便会感到很疲倦;既然如此还要不停地去追求知识,便会弄得更加疲困不堪!
18、《史记》中的10则经典名言:通古今之便,成一家之言
19、汝非吾,焉知吾思。
20、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庄子天运》
庄子深意的十句精髓语录(篇二)
1、“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2、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
3、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齐物论》
4、牛无力拖横耙,人无理讲横话——庄子
5、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庄子·列御寇》
6、白话释义: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服。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
7、临在可以是在任何时候,你躺着可以临在,你坐着可以临在,你站着可以临在,你睡觉前可以临在,你睡醒了可以临在,你洗澡时可以临在,蹲马桶时可以临在,遛狗时可以临在,购物时可以临在……
8、(1)言只能表达物之粗,而意却能致物之精,故言不尽意。
9、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庄子人间世》
10、语出金刚经: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美好的爱情,动人的爱情,原来都是虚幻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真挚,罗密欧和朱利叶的忠贞:原来一个是传说,一个是小说。牛郎和织女的凄美,白雪公主与白马王子的浪漫:竟然一个是神话,一个是童话。《泰坦尼克》沉没了,《魂断蓝桥》陨落了,《乱世佳人》在飘摇,《人鬼情未了》也已经离逝了!可是虚幻的爱情却也是美的!如坠梦中,近在眼前,却触摸不到;遥远的总是美,因为遥不可及,充满想象,却难以了解。真正的美,在于人心所营造的幻境。这种美,值得我们凡人一直去追寻,即使花去毕生的时间,得到心碎的结局,却依然在憧憬。
11、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养生主》
12、出自《庄子·庚桑楚》。(译文)心境安泰镇定的人,就会发出智慧的光芒。
13、以天下为之笼,则雀无所逃。——庄子《庚桑楚》
14、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大宗师》
15、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
16、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庄子名言,庄子语录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
17、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养生主》
18、故曰,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
19、1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
20、解释:他的聪明可以学得来,他的装傻别人赶不上。
庄子深意的十句精髓语录(篇三)
1、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2、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庄子
3、10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
4、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齐物论》
5、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7、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
8、人生存于天地之间,如同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一眨眼就过去了。
9、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理也。——《庄酒·渔父》
10、选自《庄子·徐无鬼》。(大意)狗不因为善于叫唤就认为它是好狗,人也不能因为他会说漂亮话就认为他是贤人。
11、谋无主则困,事无备则废。——庄周
12、解释: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才肯相信。
13、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大宗师》
14、天人合一构成了人类社会中根本矛盾对立统一体,在万物诸矛盾中,又按照由内到外的顺序,存在着四大层级矛盾!而人类活动的一切起点、指向与归宿,又全在这天人合一的四大矛盾运动之中!
15、临在就是极乐,诸佛皆在临在状态感知一切。如果你要想知一位佛活着是什么感觉、什么体验,找寻临在的状态。跃入临在就是成佛,想成佛,把自己变成临在的。
16、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
17、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
18、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天地》
19、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
20、就一日而言,"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素问·生气通天论》)随着自然界阳气的消长变化,人体的阳气发生相应的改变。
庄子深意的十句精髓语录(篇四)
1、朝受命而夕饮冰。《人间世》
2、王解:高尚人物,是没有失去其婴儿时期的纯洁与诚恳的人。
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4、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5、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人间世》
6、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人间世》庄子名言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7、其实这是我觉得迄今为止对老师这个角色好的一种解释。
8、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逍遥游》
9、其中,"象"又分为法象、气象、形象。"法象莫大乎天地"(《周易》),举例言,"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素问·六节藏象论》),为法象;阴阳四时,"其华在面"(同上),为所见气象;"其充在血脉"(同上)为所见形象。藏象理论作为《内经》理论为重要的理论基础之是将五藏联系六腑、五官、五体、五志、五声、五情,以五行理论进行阐释的五大"象"的系统,并完全表现为一种天人合一的综合功能。"这是一种自觉的而不是自发的努力,旨在指出人体内部与人体外部都是按照"阴阳五行"这一基本法则统整合起来的。"(4)由此可以看出,藏象是一个含有哲学与科学双重意义的概念。
10、解释: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无可救药。亦作“朽木难雕”.亦作“朽木不雕”.
11、我们经常听到“天人合一”,什么是“天人合一”?天和人有什么关系,不知道这里面奥秘的人就会说:“天是天,人是人,这怎么能合到一起,天和人又怎么能谈到关系”?
12、老子认为,不违反自然规律恣意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是办不成的,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把握了世间万物之规律,就可以勤于指导实践,而不是纸上谈兵。
13、1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14、“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15、庄子用大鹏和蜩、学鸠的比喻来说明“自然人”和“社会人”的区别。“自然人”,就是肯定人性、解放人性、反对任何对人性的束缚。按马克思主义观点:“自然人”就是没有受社会异化的人。而“社会人”奉行的是儒家思想中的“仁礼说”,即每个人都要学会克制,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以达到君子的标准。
16、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齐物论》
17、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齐物论》
18、译文:无为,就能够利用天下,而感到闲暇有余;有为,就被天下所利用,而感到急迫不足。以虚无、自然、无为,阐释无为之治。
19、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20、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庄子养生主》
庄子深意的十句精髓语录(篇五)
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生有涯而知无涯。
3、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
4、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逍遥游》
5、《庄子》深意的十句精髓语录,值得细品
6、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庄子名言
7、点悟:在现实生活问题上,孟子的说法相当灵活。同样是圣人,有“圣之清者也”伯夷,有“圣之任者也”伊尹,有“圣之和者也”柳下惠,更有“圣之时者也”孔子。不同的时势,不同的应对,这就是“圣之时者也”的含义,同时也说明了孔子所处的环境的复杂多变。但也有针对此“时”字讥笑孔学者,例如鲁迅就因孟子此语称孔子为“摩登圣人”,语含不敬,令人无奈。
8、“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是谓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外篇·达生》
9、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10、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
11、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
12、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庄子《庄子》
13、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
14、听其言而观其行。(经典语录)
15、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
16、井蛙不可以语於海,夏虫不可以语於冰。
17、白玉不毁,孰为珪璋。
18、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
19、万物云云,各复其根,各复其根而不知。浑浑沌沌,终身不离。若彼知之,乃是离之。无问其名,无窥其情,物固自生。——庄子《在宥》
20、王尔德在他的后几天对来访者说出了这样的话,随后他把自己关在在宾馆的房间里。1900年11月29日前来的罗丝为已经奄奄一息的王尔德请了牧师,王尔德身患脑膜炎并服用了大量吗啡。杰出的王尔德传记作家理查德·艾尔曼伤心地写道,是性病引发了王尔德的脑膜炎。但是在对王尔德的死亡状况做了进一步研究之后,几乎可以肯定王尔德并没有身患性病。艾尔曼之所以匆匆忙忙完成王尔德的传记是因为他自己每况愈下的身体,所以王尔德的死因仍然是争论的焦点。王尔德在他离世的前一天受洗礼进入天主教,他加入天主教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这也带给他生命尽头后几小时的安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