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老子名句经典语录(文案100句)

admin 伤感的语录 2023-07-31 00:31:37

二十句老子名句经典语录精选

1、(感悟)“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表面意思就是说天道对于众生一视同仁,无偏无私,无厚亦无薄,但上天又常常无意识地暗中帮助善良的人们。

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老子 《道德经》

3、善闭者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者无绳约而不可解。《老子第二十七》

4、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大的著作之一。

5、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6、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8、第二种“宝”,叫克制。克制就是在明白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前提下,坚决不去做那些违反“道”的、不能做的事情。

9、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 《道德经》

10、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下言之,欲先民,必身后之。是以上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而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

1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2、老子这句话是在提醒世人,身处于社会之中,面对着形形色色的诱惑,能够坚守住自己的本分,不因外部因素的吸引和干扰而抛弃根本,不忘初心,才能够平安长久。

13、体此意者,樽节爱养,戒杀放生,自有所不能已也。

14、 为无为,则无不治。

15、自古至今,未有全其行者也,故君子不责备于一人。

16、察见渊鱼者不详,智料隐匿者有殃。《列子说符》

17、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18、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老聃

19、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长。

20、福祸互化:福祸之事相互倚伏,福可转祸,祸可转福。得福得祸,皆因每个人自己的行为所致,正所谓祸福无门,惟人自召。积善可得福,积恶可得祸,因果之理循环往复,相互转化,并无定律。

四十句老子名句经典语录精选

1、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2、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老子《道德经》

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4、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5、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6、《道德经》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座高峰,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

7、“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中国的学问多是“玄学”,不是科学。

8、译文:罪过没有比行私纵欲更为严重的,祸患没有比贪得无厌更为严重的,灾难没有比贪欲必得更为惨痛的。所以说懂的知足知止而心无贪求,才能经常适可而满足。

9、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于天下,其事好还。《老子第三十》

10、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11、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第六十三》

12、老子名言: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13、言教不如身教,做人要以身作则,而不是空话连篇,或者做点事就开始大事张扬,这样教化别人,才会让人信服,尤其现在教育孩子,家长更应该遵守这个原则。

14、老子名言:道可道,道。名可名,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15、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16、 图难干其易,为大于其细。《老子》

1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8、老子名言: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19、老子名言: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20、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六十句老子名句经典语录精选

1、老子名言: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2、道是隐形的,德是显现的,德不能离道,道更不能离德,无德不能现道。道为体,德为用,即所谓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3、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老子

4、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老子《道德经》第二章

5、多言多败,多事多害。《训蒙增广》

6、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分四象,四象分八卦,一卦变八卦,八八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

7、“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它一方面表现了国人的不竞争心理,另一方面不争小利而得大便宜,表现了国人的狡猾谋略。

8、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德经.第五十八章》

10、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11、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12、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 《道德经》

13、——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14、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5、老子名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6、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老子》

17、老子名言: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8、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七章

19、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20、解悟:越是在意的东西,就越容易失去;积聚的财物越多,带来的灾祸也越多。所以,只有懂得知足,懂得适可而止的人,才可以长久平安,不会让自己遭受侮辱,置身于险地。

八十句老子名句经典语录精选

1、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2、感悟: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我们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太注重自己的成败得失了。我们的心里装满了很多我们以为应该在乎的东西:钱财、名誉、地位等等。对这些外在的东西执着的越多,我们的心就越不能自由。事实上,这些东西都是建立在“有”这个层次上,说到头都是“镜花水月”、“电光石火”、“梦幻泡影”一类的东西,是不值得我们过分重视的。

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4、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老子 《道德经》

5、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6、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7、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老子第五》

8、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9、道可道,道。名可名,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10、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1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第八》

1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13、出生入死。 ——老子 《道德经》

14、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15、 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老子》

16、困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老子 《老子六十三章》

17、老子名言: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18、·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19、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20、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老子 《道德经》

一百句老子名句经典语录精选

1、大意:善良的人不自我辩解,自我辩解的人不善良。可能大家不是太理解这句话,我们也可以这样来理解,行不言之教,为善之人不讲己是善,而到处炫耀唯恐大家不知道这是善的,这样反而就不善了。

2、21“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3、老子名言: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4、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老子 《道德经》

5、(感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用早已存在的道理,来驾驭现在的具体事物。换个说法就是借古鉴今,古为今用。

6、老子名言: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7、译文:合抱的粗木,是从细如针毫时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一筐土一筐土筑起来的;千里的行程,是一步又一步迈出来的。

8、大直若曲,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老子》

9、“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生养了万物,但不居为己有;做了事情,但不恃功自傲;大功告成,但不坐享自居;正因为不居功,所以功绩不会失去)——功成身退,是中国人的保身之道。说明人治社会是多么的凶险和莫测。

10、译文: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11、·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12、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13、大道废,有仁义。

14、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15、·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16、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17、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18、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19、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20、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 《道德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