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论语经典语录20句
1、(23)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2、对外关系上,就是要保持听话心态,要度交朋友。关键是要大限度理解政府和媒体,更重要的是要大限度去理解政府与媒体对我们的不理解。
3、译: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宪问》
5、解释: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的事吗?
6、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7、(注释)孔子杜绝四种毛病:不主观臆测,不肯定,不固执成见,不自私自利。
8、译文:贫穷而不谄(chan)媚,富有却不骄傲自大。
9、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10、诗词君挑选了十句《论语》,
11、后世被用来提醒人们用老实的态度对待知识问题,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要养成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实事求是的作风,避免鲁莽虚荣的风气。
12、要认清自己的处境:自己是优秀的,但是是苦命的;为社会做贡献,是可爱的,又是可怜的。企业家要承认这个现实。
13、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14、(2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15、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16、译文:见到贤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
17、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18、(讲解)君子不因为别人的话说得好就提拔他,也不因为别人的品德不好就废弃他的正确意见。
19、苗而不秀者,有矣夫。
20、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精选论语经典语录40句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诗经》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就是:思想纯洁,没有邪恶的东西。
3、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4、语出春秋·孔丘《论语·卫灵公》。我曾经整天吃不下饭菜,整完都睡不着觉去思考问题,这样做是没有好处的,还不如去学习。
5、译文:君子普遍地团结人而不相互勾结;小人相互勾结而不能普遍地团结人。
6、译文孔子说:“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孔子论语中的经典语录名言2"其为人也,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止老知将之至云尔。《论语》"
7、解释:早晨学得真理,当天晚上死掉也不后悔。”意思是指“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8、予也有三年之爱於其父母乎?
9、译文:一个人的内在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会浮华。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才是君子。
10、15)孔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1、解释: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12、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3、(讲解):不怕东西少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贫困而怕不安定。
14、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15、译文: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16、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17、42)生活中真正的快乐是心灵的快乐,它有时不见得与外在的物质生活有紧密的联系。孔子生活的那个时代是一个物质极其贫匮的时代,在那个时代,真正快乐的力量,也就来自天心灵的富足,来自于一种教养,来自于对理想的憧憬,也来自于与良朋益友的切磋与交流。
18、解释: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9、出自《论语·里仁》。父母的年龄,做子女的不能不知道。一来为他们的健康长寿而高兴,一来为他们垂垂老矣而担忧。这是孔子告知天下人如何做子女的明训。
20、(讲解):君子不因为别人的话说得好就提拔他,也不因为别人的品德不好就废弃他的正确意见。
精选论语经典语录60句
1、君子有终生之忧,无一朝之患也。
2、人生有三样东西是不该挥霍的;身体、金钱和爱;你想挥霍,却得不偿失。人生有三样东西是不该回忆的:灾难、死亡和爱;你想回忆,却苦不堪言。人生有三样东西是无法隐瞒的:咳嗽、贫穷和爱;你想隐瞒,却欲盖祢彰。
3、君子按照天地的规律要求自己,所以舒适安宁。小人则被外物所奴役,求名逐利,常常忧虑算计。
4、23)每一个成年人都有他生命中的光荣与隐痛,真正的好朋友不要轻易去触及他的隐痛。
5、出自《论语·颜渊》。非礼,不符合礼。勿,不要。动,行动、做。不符合礼的不要看,不符合礼的不要听,不符合礼的不要说,不符合礼的不要做。这是孔子关于君子行为规范的名言,强调一切以“礼”为依归、为准绳。
6、你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剧本——不是你父母的续集,不是你子女的前传,更不是你朋友的外篇。
7、12)不仅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还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所谓“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给予比获取更能使我们心中充满幸福感。
8、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9、君子小人趣向不同,公私之间而已。
10、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11、(讲解):人格高尚的人不可用小事情考验他,却可以委以重任;人格低下的人不可委以重任,却可用小事情考验他。
12、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13、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其实,“论”又有纂的意思,所谓《论语》,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14、译文: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记在心里。一方面因为他们高寿而高兴,一方面因为他们年事已高而忧惧。
15、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1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17、37)看到朋友做的不对的事情,你要真心地劝告,善意地引导,如果他实在不听就算了,别再说了,不要自取其辱。
18、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摘孔子《论语》1)意:同臆,猜想、猜疑。(2)必:必定。孔子经典语录汇总(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19、是金子总要发光的,但当满地都是金子的时候,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哪颗了。
20、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富且贵焉,耻也。
精选论语经典语录80句
1、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孔子《论语》
2、三军中重要的统帅是可以换人的,但是,一个普通人的志向却不可以改变。
3、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摘孔子《中庸》
4、(言必信,行必果。)
5、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杀身成仁)
6、见到贤人,就应该想到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要反省自己。
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8、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论语》中初指的是君子和小人之别。
9、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学习而又时常的复习,难道不是一件愉快的事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10、积累|你想表达心情很愉悦,该怎么写?附读书笔记积累单可打印!
11、(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
1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3、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14、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译文: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15、有四样东西你永不能挽回:说出的话,射出的箭,消逝的时间,错过的机会。
16、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17、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18、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1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0、这是孔子在考察宇宙,体触万物时生发出的精粹思想,有更为普遍的意义,那就是要我们珍惜时光。
精选论语经典语录100句
1、有志者不可以不心胸开阔,意志坚强,因为担子沉重而且道路遥远。
2、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论语·季氏》
3、任何人任何家庭任何企业任何城市乃至任何社会都是先私而后公的,没有私就谈不上公。大私则公,私到深处必为公。
4、君子山岳定,小人丝毫争。
5、译文: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6、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
7、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8、寝不尸,居不容。
9、(讲解):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根本。
10、君子之道对君子,小人之道对小人。
1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温故知新)
12、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尧曰》
13、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1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5、什么是脸面,我们干大事的从来不要脸,脸皮可以撕下来扔到地上,踹几脚,扬长而去,不屑一顾!
16、不担心贫穷,而担心财富不均;不担心人口少,而担心不安定。由于财富均了,也就没有所谓贫穷;大家和睦,就不会感到人少;安定了,也就没有倾覆的危险了。
17、君子周急不继富。《论语》
18、语出《论语·雍也》。君子会去周济那些贫穷的人,而不会去周济那些富有的人们。
19、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20、(讲解)学习了,而能按时去实践,不也高兴吗!有朋友自远方来,(切磋学理),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埋怨,不也是君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