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孔子语录论语(文案100句)

admin 伤感的语录 2023-07-29 03:59:12

精选孔子语录论语20句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摘孔子《论语》(聪明好学,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称他为“文”。)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出处)《论语·为政篇第二》(译文)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有所建树;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超越规矩。

4、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摘孔子《论语》

5、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亏也

6、咬牛奶,喝面包,夹着火车上皮包。东西街,南北走,出门看见人咬狗。拿起狗来打砖头,又怕砖头咬我手。

7、诗三百,思无邪。《论语》

8、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孔子《论语》

9、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服务行业servicetrade:

1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yǐ)。”(《为政》)

12、(能够达到仁的境界为好,如果在各方面达不到仁的境界,怎么能算得上是有智慧的人呢?)

13、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14、论语孔子名言的意思就是我们古人留给我们的"智慧";是后世宝贵的文化遗产。个人理解它不仅仅有一种或几种解释,而是在每个时代,每个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上都有不同的理解。

15、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摘孔子《论语》(年轻人是可怕的,因为怎么能知道他的将来不如我们现在呢?但如果一个人到了五十岁还默默无闻,他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16、白话译文: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1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孔丘

18、(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怎么能立身处世?就象牛车没有了輗,马车上没有了軏,还靠什么行走呢?)

19、·未知生,焉知死?(出处)《论语·先进篇第十一》(译文)活着的事情还没搞明白?怎么能知道死呢?

20、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精选孔子语录论语40句

1、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馀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3、孔子说:默默地将(所见所闻)记在心里,学习从不满足,教导别人从不疲倦这些事情我做到了什么呢?

4、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5、曾子说:“男人不能不坚强,因为他们责任重大,奋斗的路途遥远。把仁爱作为自己的责任,责任不是很重吗?奋斗到至死方休,道路不是很远吗?”

6、可与人言而不言,失人(错过人才);不可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卫灵公)

7、这段《论语》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季文子凡事要思考三次才行动。孔子听到了,说:“思考两次,也就可以了。”

8、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9、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译:孔子说:"见到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1、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12、谛,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孔子《论语》

13、孔子语录: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1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为政》)

15、译文在重大节操上不能超越界限,在生活小节稍有出入则是可以的。

16、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摘孔子《论语》

17、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摘孔子《论语》

18、刚毅、木讷,近仁。

19、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0、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摘孔子《论语》

精选孔子语录论语60句

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论语》

2、党政公务员|医院|学校|

3、乞之四邻,以应求者,用意委曲,非为直人

4、所以个人认为论语孔子名言讲的不是什么意思,而是智慧。

5、·近者悦,远者来。(出处)《论语·子路第十三》(译文)让附近的人高兴,远方的人自然就来投奔。

6、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7、·吾道一以贯之。(出处)《论语·里仁篇第四》(译文)我的学说始终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

8、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9、子贡问日: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

10、译文运用礼法时,要特别注重和睦相处。

11、日:何器也?日:瑚琏也。

1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摘孔子《论语》(聪明的人喜欢水,因为他性情活跃象水一样流动不息,仁慈的人喜欢山,因为他心地淳厚象山一样厚重。聪明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聪明的人乐观,仁慈的人长寿。)

13、孔子说:(对任何有益的东西)了解它的人比不上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比不上乐在其中的人。

14、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15、译文孔子说:“明智的人不会迷惑,仁爱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16、(面对着实行仁德的事,就是老师在前,也不要谦让。)

17、白话译文: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1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19、孔子说:“只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20、哥哥弟弟坡前坐,坡上卧着一只鹅,坡下流着一条河,哥哥说:宽宽的河,弟弟说:白白的鹅。鹅要过河,河要渡鹅。不知是鹅过河,还是河渡鹅。

精选孔子语录论语80句

1、(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见《论语述而》)。

3、孔子语录: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5、出自《论语·雍也》,“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6、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摘孔子《论语》(要依靠道德治理国家。这样就象北极星一样,虽然固定在一个地方不动,但群星却甘愿环绕在它周围。)

7、不知生,焉知死《论语》

8、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9、他认为对道的追求是古来圣贤共同的理想,自己所应该做的便是将前人的理想付诸实践。即使在他确信政治实践无法成功而转向文化教育事业的晚年,他所致力的也不过是将前代典籍进行整理和讲解。

10、赤之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11、·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出处)《论语·泰伯篇第八》(译文)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要考虑那职位上的事。

12、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既来之,则安之。——摘孔子《论语》(不必担忧财富不多,只须担忧财富不平均,不必担忧人口稀少,只须担忧境内不安宁。……既来了,要使他们安家乐业。)

13、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摘孔子《论语》(连人都不能很好地事奉,还怎么能事奉鬼呢?)

14、·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出处)《论语·泰伯篇第八》(译文)天下有道就出来做事;天下无道就隐居不出。

15、《论语》的作者中当然有孔子的学生。《论语》的篇章不但出自孔子不同学生之手,而且还出自他不同的再传弟子之手。这里面不少是曾参的学生的记载。

16、·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出处)《论语·卫灵公第十五》(译文)大家都厌恶的,一定要查清究竟是为什么;大家都喜欢的,也一定要查清究竟是为什么。

1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论语》

1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9、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20、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精选孔子语录论语100句

1、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孔子名句

2、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

3、(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4、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5、礼之用,和为贵。《论语》

6、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7、解读:我每天多次检查自己:替人谋划事情,有不尽心尽力的地方吗?同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地方吗?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还有不温习的吗?

8、我们认真学习贯彻10九大报告精神,努力创新和健全企事业单位培训体系,将10九大报告精神对各企事业单位进行全面宣讲。还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提高就业质量,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降低企业员工流失率。用正确的教育,指引企业的发展!让人才成为企业资本!

9、割鸡焉用牛刀:宰鸡何须用宰牛的刀。比方做壮工作不必费大力气或者大材不能不消。《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也作“杀鸡焉用牛刀”。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为政》)

11、知耻近乎勇。——孔子

12、(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3、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

14、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

15、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孔子《论语》

16、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摘孔子《大学》

17、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摘孔子《论语》

18、·德不孤,必有邻。(出处)《论语·里仁篇第四》(译文)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与他为邻。

19、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远乎?(《泰伯》)

20、译文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不如喜欢学习的人,喜欢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快乐的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