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自信的名言
1、论据1:英国广播公司和美国公共电视网联合制作的《中华的故事》火爆西方。
2、信念!有信念得人经得起任何风暴。——奥维德
3、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一是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要善于融通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4、只有收获,才能检验耕耘的意义;只有贡献,方可衡量人生的价值。
5、地球上的任何一点离太阳都同样地遥远。——伯顿(中国文化自信的名言)。
6、学古人的智慧,致今天的财富。往事越千年,传承永不变。
7、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中国文化自信的名言)。
8、中华文化经圣人学者的阐扬,历经几千年,早已化为亿万人民的日常生活。文化贵在潜移默化,贵在浸润身心,贵在心心相印,贵在蔚然成风。真正的文化自信拒绝炒作造势、夸大其词、巧言令色、形式主义;真正的文化自信具备抵制低俗化、浅薄化、哄闹化、片面化、狭隘化的能力和定力。文化属于人民,文化的有效性在于提升生活质量、精神面貌、成就实绩。文化属于人民,文化还归功于巨匠大师,文化需要强大阵容,文化需要群星灿烂,文化要看高端果实,文化一定会造福本土、造福人类、造福全球。这都需要我们有国家层面的长中短期文化教育规划,国家层面的思想文化激励与荣衔制度,以催生国家层面、人类层面的引以为自豪的人才和成果。
9、 当被问及为什么说中国是一个“文明型国家”时,英国学者马丁·雅克如此回答道:“中国文化有很深的根,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有很强的历史意识,并会以史为鉴。”西方学者尚有这种理解,中国人更应该有这种自信和责任。
10、这里所谓的“天真”不是任性,更非懵懂愚钝,而是真性情,它体现的是“自然”精神与“家园”意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将“自然”、“田园”作为生活的追求。
11、只有满怀自信得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底意志。——高尔基
12、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长河浩荡,在时间的轴线上,把握住历史、现实与未来;高山巍峨,在精神的维度中,把握住时代精神、民族精神与核心价值;大海空阔,在世界的尺度上,把握住文化的交锋、交流与交融,才能建立起真正的文化自信,让当代中国大踏步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13、能够使我飘浮于人生的泥沼中而不致陷污的,是我的信心。——但丁
14、眼睛里没有追求的时候,一定是心如死灰的时候。
15、不能忘记自己是谁,要做一个伟大的人,要做一个有智慧的人,可见,中国文化中,所有的崇拜都是对人的赞美和歌颂,中国人只崇拜伟大的有智慧的人,而不拜宗教意义上的上帝。因为中国人历来是自力更生的民族,不需要依靠他人来拯救,幸福生活就靠自己的双手劳动创造,自己可以把握自己的命运。
16、从语言和阅读的效率看,现在英语单词的数量已经超过百万了,数量惊人,普通人一辈子也记不完的。而这些单词都可以用四千个左右汉字表达。再过若干年之后,超负荷的信息一定能将把字母文字压垮,届时整个世界唯有汉字独领风骚。
17、文明是文化的内在价值,文化是文明的外在形式。文明的内在价值通过文化的外在形式得以实现,文化的外在形式借助文明的内在价值而有意义。文明是文化中的积极成果,是人类在实践中创造的精华和财富。人类文明是以进步文化为基础的,没有进步文化的发展就不会有文明的发展。总之,文化创造文明,文明推动文化。文化中有文明,文明中有文化。文化与自然相对,文明与野蛮相对。文化问题才是社会、民族的根本问题。
18、如果可恨的挫折使你尝到苦果,朋友,奋起必将让你尝到人生的欢乐。
19、 长河浩荡,在时间的轴线上,把握住历史、现实与未来;高山巍峨,在精神的维度中,把握住时代精神、民族精神与核心价值;大海空阔,在世界的尺度上,把握住文化的交锋、交流与交融,才能建立起真正的文化自信,让当代中国大踏步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20、我们每一做一件事都应该既小心谨慎,又充满信心。——爱比克泰德
21、信念!有信念的人经得起任何风暴。——奥维德
22、自信与骄傲有异;自信者常沉着,而骄傲者常浮扬。——梁启超
23、中华文明的发展不是天生就有祖宗的,而是经历了漫长的农耕文明发展之后才出现了祖宗这样伟大智慧的人物,所以说我们的中华文明是世界上的自源性文明,世界上其文明都是在外部文明介入后才产生的文明。苏美尔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南美的印第安文明……等等都被考古学所证实,他们的文明都不是自然产生的文明,都是在外部文明介入之后才产生的文明,所以除了中国之外的其他任何古老文明都是借源性的文明发展系统。
24、中华文明是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一个文明传承从不断层的国度,实乃人类文明中的奇迹,堪称无与伦比。而这首先应当归功于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汉字!汉字是世界上“音、形、义”三合一的文字,是全息的信息载体,世界上大多数文字都是一维的,或单纯表音,或单纯表意,唯有汉字才是合三为一的文字。汉字既是中华文明的多维载体也是文化认同的符号,其丰富的内涵信息与能量是其他任何文字所无可比拟的。
25、去做你害怕的事,害怕自然就会消逝。罗夫华多爱默生
26、除人格以外,人生大得损失,莫过于失掉自信心。——培尔辛
27、中国早的龙出土于查海遗址。遗址位于辽宁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沙拉镇查海村西南5千米的向阳扇面台地上,是新石器时代早期(前10000—前7000)人类聚落遗址,占地面积为3万平方米。查海遗址发现8000年前的石堆塑龙,用红褐色砾岩堆放而成,长7米,宽8至2米,被认为是目前发现时代早、形体大的龙。
28、一年只穿一双破鞋子、一件破衣服也是世界上自信、骄傲得人!千万不要因为物质贫困而自卑!精神贫困可怕!——李阳
29、汉字是可以脱离语言而独立表达的文字系统;
30、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31、除人格之外,人生大的损失,莫过于失掉自信心了。——培尔辛
32、知识有两种,其一是我们自己精通的问题;其二是我们知道在哪里找到关于某问题的知识。
33、人的智慧掌握着三把钥匙:一把开启教学,一把开启字母,一把开启音符。知识、思想、幻想就在其中。
34、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底意志。——高尔基
35、历史上中国的强大之处那就是族群的团结和统就是信仰坚定,也是祖宗文化的认同和自信。从秦朝开始,我们就已经车同轨,书同文,所有的人沿用一个制度,所有的人拥有同一种信仰。这种的来自同一个信仰的团结才是一个民族真正的强大之处。
36、比如说过去有诞生礼:从妇女未孕时的求子到婴儿周岁,一切礼仪都围绕着富贵长命的主题。诞生礼还包括“三朝”、“满月”、“百日”、“周岁”等。“三朝”是婴儿降生三日时接受各方面的贺礼。“满月”在婴儿满一个月时剃胎发,我们完全可以参照设计一套新时代的诞生礼及其他系列礼仪制度,让中国人在新时代从小就有文化认同感和族群归属感。
37、近年在北方农村基督教甚至还有一些邪教流行,有些数据还吓人,为什么我们自己会放弃自己的文化阵地建设?我们不能仅仅只是反邪教,我们需要找回祖宗信仰,把祖宗的神位请回来,要把“”的像请回来,而将其他非中华文明的“神”直接排挤在外,使一神教无法在中国人的祖宗崇拜信仰社会中扎下脚跟,祖宗崇拜是我们防止文化西化行之有效的方法。中国人心目中的“神”大部分都是民族历史上杰出的祖宗,人心所向,信仰才有力量。
38、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5端午日赐衣(杜甫)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39、人类文明的早期成果早的陶器和稻种发现在21000到18000年的湖南玉蟾岩,早的城市起源于湖南的彭头山成熟于城头山、成熟祭祀礼仪起源于湖南的高庙、早的文字陶文也在彭头山、裴李岗、磁山、老官台等遗址都有发现。桥头遗址以阴阳爻的形式出现的卦,小南山和兴隆洼玉器,贾湖骨笛、高庙祭祀神庙、桥头有阴阳爻的彩陶、大地湾量具及彩陶以及彭头山文化的城池系列等时间都在8000到10000年左右。综上所述,中华文明起源是在18000年至21000年左右,8000到10000年左右趋于成熟。
40、“不可能”这个字,只在愚人的字典中找得到。——拿破仑
41、秋天来了,小儿秋季性腹泻的知识得赶紧掌握!
42、一百个满怀信心和决心的人,要比一万个谨小慎微的和可敬的可尊重的人强很多。——辛克莱
43、 河、山、海,是“应然”境界,“实然”却常遇尴尬。或是矮化、僵化传统文化,解构、消减革命文化,截断了河流的脉络;或是抱残守缺、食古不化,既不“引进来”也不“走出去”,封闭了海洋的疆界。复兴之路上,增强文化自信,仍然任重道远。
44、只有中华文明,早在千年前就不再依赖暴力从周边民族获取利益,七八百年前,就以自己经济上先进和文化上的文明吸引“万邦来朝”。中国建立了一个朝贡体系,与西方的条约体系和殖民体系比较,是足够文明的。
45、有必胜信念的人才能成为战场上的胜利者。——希金森
46、信念,你拿它没办法,但是没有它你什么也做不成。——撒姆尔·巴特勒
47、 大力弘扬革命文化。革命文化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民族性,即革命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为追求独立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压迫、反对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剥削、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方向;科学性,即革命文化坚持唯物史观与唯物辩证法,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众性,即革命文化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要求,既扎根于人民大众的文化实践,又发展于人民大众的文化创造活动。增强文化自信,就要大力弘扬革命文化,彰显时代精神,锤炼民族品格,锻造民族风骨,促进民族自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48、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不然就是奴才。但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孤独。——徐特立
49、薪火相传就是血脉的延续和文化的传承。是赡养老人,抚恤幼儿,上不愧祖宗,下有遗于子嗣,代代相承。人身的价值在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祖宗崇拜是中华文明之根,足以抵抗一切异端邪说。
50、早在2017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并发出通知。从高层传递出了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问题,五年过去了,触动面不太大,因为我们知识体系都是参照西方的知识体系建立起来的。没有建立我们自己的知识体系,都很难从根本上改变现状和处境,我们必须从顶层着手设计,建立新时代自己的社会价值体系和信仰体系是我们首先需要着手解决的问题。
51、2009年6月5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刊载了有关湖南永州玉蟾岩陶片断代的文章,指出玉蟾岩出土的陶片大约距今18000至21000年,这比世界其他任何地方发现的陶片都要早好几千年。2004年,中美联合考古队发现了炭化的稻谷。玉蟾岩出土的稻谷是一种兼有野、籼(xian)、粳(jing)综合特征的特殊稻种,体现了从普通野生稻向栽培稻初期演化的原始性状,经测定,玉蟾岩古栽培稻的年代距今约140000年至18000年,这是世界上发现早的人工栽培稻标本。
52、自信与自豪有异;自信者常冷静,而自豪者常浮扬。——梁启超
53、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54、道义政府的根基在道义、在人民,而道义在中国的出现远比政府古老。在政府初创的尧舜时期,道义在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了,已经是中国固有传统了。在政府出现之前,中国已经是一个成熟的道义社会了。《周易.系辞》说“利者,义之和也”。利必须于义相合,必须包含着义,无义之利,都是恶。我们要牢牢抓住中华文明的定义权和解释权,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是提升国际话语权、为国家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
55、马蹄足患儿的守护神——骨科开展多项儿童畸形足矫治新技术
56、◆一年只穿一双破鞋子、一件破衣服也是世界上自信、骄傲的人!千万不要因为物质贫困而自卑!精神贫困可怕!--李阳
57、 时至今日,令世界倍加关注的,已不仅仅是“经济的中国”,更是“文化的中国”。年初,一部由英国广播公司(BBC)和美国公共电视网(PBS)联合制作的《中华的故事》火爆西方,这六集讲述中国的历史和传统的纪录片,占据BBC二台黄金时间。而前不久热映的好莱坞大片《爱丽丝梦游仙境2》,女主角爱丽丝一身的“中国风”服饰,让影迷眼前为之一亮。再看看《琅琊榜》《芈月传》等国产剧在海外的热播,更是一如当年的青花瓷风靡欧洲。可以说,世界正在以更积极的态度认知“文化中国”。
58、那么,中国为何没有神权高于王权,这一现状对中国有何影响?有西方学者感慨,这就是中国一直强大的秘密。值得一提的是,因为神权衰落,让世俗更为精彩繁荣,所以导致中国人同化能力很强,有更符合人性的市井社会氛围。无数异族之人,只要来到中国,为何很快就会被中国人同化,其实关键原因就在于此。
59、地球上的任何一点离太阳都同样地遥远。——伯顿
60、痴于“醉”的,莫过于“谪仙人”李白。他的《客中作》,以酒告慰时光。
61、某些文化歧义与碰撞,带来冲击也带来机遇。我们对于“双百”“二为”方针的坚守,将有利于文化的繁荣;我们对于文化人才的支持与尊重,将吸引各方人才为我所用。国家的文化操作,应该有利于更好地进行文化教育与创新,文化争鸣与讨论,文化传播与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不是顾影自怜,也不是文化自傲,更不是像“奇葩”辜鸿铭欣赏妇女小脚、赞成一夫多妻制那样扭曲的“自信”。我们应该提倡一种“中华风度”:文质彬彬、从容不迫、避免争拗、和谐稳重,再补充以健康公平的竞争,以及对于核心价值核心利益的坚守,“中华风度”几近。设想一下这样的中国人:有着诗书礼乐的教养与文化,琴棋书画的益智与审美,精致而俭朴的生活态度,贫贱不能移与富而好礼的姿态,行云流水、水到渠成的耐心,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明达与开阔,谁能不喜爱有着这样“中华风度”的人?遗憾的是,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由于教育传承得不够,许多国人没能将风度塑造得如此美好。
62、 文化,也可喻之为海。万川涌入,涓流汇集,因包容而成其大,因丰富而成其广。可载大舟,亦可浮一苇,“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发展文化,就需要发展其多元、多样,其宽容、宽广,才能在兼容并蓄时更新文化的血脉。
63、科学是人类的共同财富,而真正科学家的任务就是丰富这个全人类都能受益的知识宝库。
64、 “由人化文,以文化人”,人与文化的互动生长,正是一个好的注脚,印证着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的判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65、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桓宽《盐铁论·地广》
66、中国曾流行一个“中国历史五千年”的说法,其实五千年是从黄帝算起,即是从“五帝”时期算起,黄帝是五帝的第一帝,也是五帝时期的开端,但中国传统的上古史框架是“三皇五帝”,“五帝”之前还有一个漫长的三皇时代。因此,黄帝并非中国历史的真正起点,而只是中国历史的一个新阶段。通常称燧人、伏羲、神农为三皇,或者称天皇、地皇、人皇为三皇。燧人氏,旧石器时代燧明国人,在《尚书大传》等古籍中“三皇五帝”中被列为“三皇”之首,奉为“天皇”,尊称“燧皇”。
67、个人的权力或若干人联合组成的权力,只应在法律有所不及的时候,方才应用它来发号施令,作为补助。(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68、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不然就是奴才。但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弧立。——徐特立
69、(雅各布.布克哈特)大众媒体提供的,不是流行的艺术,而是像食物一样要被消费的娱乐,然后忘记掉,再被新的菜式所替代。(奥登)新闻流行着,但它主要作为虚构流行。
70、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71、对我们帮助大得,并不是朋友们得实际帮助,而是我们坚信得到他们得帮助得信念。——伊壁鸠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