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全文及译文在线阅读【文案68句摘抄】

admin 伤感的语录 2023-07-27 01:20:25

论语全文及译文在线阅读

1、(译文)子游说:“事奉君主太频繁琐碎,反而会招来羞辱;与朋友相交太频繁琐碎,反而会遭到疏远。”

2、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3、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4、(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5、28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6、(注释)(1)陈:古国名,大约在今河南东部和安徽北部一带。(2)吾d之小子:古代以500家一为d。吾d意即我的故乡。小子,指孔子在鲁国的学生。(3)狂简:志向远大但行为粗率简单。(4)斐然:斐,音fěi,有文彩的样子。(5)裁:裁剪,节制。

7、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8、(原文)子曰:“禘(1)自既灌(2)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论语全文及译文在线阅读)。

9、(注释)由:即仲由,孔子的学生,字子路 垮女:诲,教诲,教导。女,同“汝”,你。 知:通“智”

10、译文:孔子说:“回的修养已经差不多了,可是常常穷得一文不名。赐不受官府之命所约束,自行经营生意,猜测涨跌,常常准确。”

11、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2、(注释)孟懿子:“鲁国的大夫,下文的孟孙也指他。”樊迟:“孔子的学生,姓樊,名须,字子迟”御:“驾车”。

13、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14、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15、第十一章强调坚守志向,要捍卫自己的人格,坚守气节。

16、(译文)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17、(原文)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8、试译:冉求说:“并不是不乐意照老师的做,实在是弟子能力有限。”孔子说:“既然是能力不够嘛,走到半路就走不动了,今天你这是给自己画地为牢了!”

19、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20、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21、  译文孔子说:“见到贤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

22、18子张学干(gān)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23、(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24、译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在旁边坐着。孔子说:“我比你们年长几岁,希望你们不要因此觉得拘谨。平常你们说‘没有人了解我!’如果有人了解你们,又要怎么做呢?”子路立刻回答说:“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处在几个大国之间,外面有军队侵犯,国内又碰上饥荒,如果让我来治理,只要三年,就可以使百姓变得勇敢,并且明白道理。”

25、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26、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27、(原文)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8、(注释)(1)禘:音dì,古代只有天子才可以举行的祭祀祖先的隆重的典礼。(2)灌:禘礼中第一次献酒。(3)吾不欲观之矣:我不愿意看了。

29、20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30、(译文)孔子说:“侍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他们。(自己的意见表达了,)见父母心里不愿听从,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并不违抗,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

31、(注释)(1)子贱:姓宓(音fú)名不齐,字子贱。生于公元前521年,比孔子小49岁。(2)若人:这个,此人。(3)斯焉取斯:斯,此。第一个“斯”指子贱,第二个“斯”字指子贱的品德。

32、试译:孔子说:“参啊,我的道是用‘一’贯通的。”曾子应声说:“噢。”孔子走了,其他门人问曾子道:“什么意思?”曾子说:“他老人家的道,就是忠恕,没别的。”

33、(译文)孔子说:“居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才是好的。选择住处,不住在有仁德的地方,那怎么能说是聪明智慧呢?”

34、第三章孔子自述一生进德修业的发展过程。随年龄增长,思想境界也逐步提高,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35、35子曰:“奢则不孙逊,俭则固。与其不孙逊也,宁固。”

36、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37、试译:孔子说:“父母在世,子女平常不要出远门,要出远门,那一定是方向对头,方针正确,方位不错,方式得当。”

38、试译:子贡想取消当时告朔仪式上装样子的饩羊。孔子叹道:“赐啊,你可惜那只羊,我痛惜那种礼啊。”

39、(译文)孔子说:“我完完全全按照周礼的规定去事奉君主,别人却以为这是诌媚呢。”

40、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美也。”

41、(译文)孔子在陈国说:“回去吧!回去吧!家乡的学生有远大志向,但行为粗率简单;有文彩但还不知道怎样来节制自己。”

42、16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43、(翻译)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

44、(注释)①或:有人。②奚:何,为什么。③《书》:指《尚书》,以下几句是古《尚书》佚文,今文《尚书》无此几句。④施:延及。⑤有政:即政治,“有”字无意义,为名词词头。

45、(翻译)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孔子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行加在别人身上。”

46、(翻译)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

47、公西华在旁边他就说:“当由请教听到可以做的事就去做吗?老师说‘父亲与哥哥还在’,当求请教听到可以做的事就去做吗?老师说‘听到可以做的事就去做。’我觉得有些困惑呀,冒昧来请教。”孔子说:“求做事比较退缩,所以我鼓励他迈进;由做事勇往直前,所以我让他保守一些。”

48、译文:孔子说:“颜回不是对我有所帮助的人,因为他对于我所说的话,没有一句不是不喜欢的。”

49、试译:孔子说:“奢侈,就不谦恭;太节约,就寒酸了。与其不谦恭,倒不如寒酸些。”

50、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51、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52、(注释)其:他的,这里指儿子,不是指父亲。 没:死去,与"在"相对。 三年:泛指多年

53、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54、译文: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

55、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于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

56、(译文)子贡说:“我不愿别人强加给我的事,我也不愿强加给别人。”孔子说:“赐呀,这就不是你所能做到的了。”

57、试译:孔子说:“我没见过有谁喜好美德就像喜好美色似的。”

58、试译:孔子说:“太师挚奏乐,是先把《关雎》演奏流畅了,旋律美妙,不绝于耳啊!”

59、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60、(注释)(1)禘之说:“说”,理论、道理、规定。禘之说,意为关于禘祭的规定。(2)示诸斯:“斯”指后面的“掌”字。

61、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62、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思,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63、(译文)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

64、课本上的十二章论语,其中多为孔子的言行,一部分是孔子弟子的言行。《论语》是记载孔丘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儒家的重要经典之选自《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65、(译文)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在祭祖完毕撤去祭品时,也命乐工唱《雍》这篇诗。孔子说:“(《雍》诗上这两句)‘助祭的是诸侯,天子严肃静穆地在那里主祭。’这样的意思,怎么能用在你三家的庙堂里呢?”

66、 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心里,乐在见于外。

67、(注释)①几:轻微,婉转。③违;冒犯。③劳:忧愁。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