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而篇赏析【文案19句摘抄】

admin 伤感的语录 2023-07-27 01:20:16

论语学而篇赏析

1、 (4)斯:这、此等意。这里指礼,也指和。

2、C.不亦说乎说:通“悦”,高兴,愉快。 D.默而识之识:记。

3、(评析)这一章讲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他不满意那种“终日不违”,从来不提相反意见和问题的学生,希望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时候,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对老师所讲的问题应当有所发挥。所以,他认为不思考问题,不提不同意见的人,是蠢人。

4、(注释) (1)周:合群。                   (2)比:音bì,勾结。

5、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6、(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7、 (4)馔:音zhuàn,意为饮食、吃喝。

8、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大贪官胡长清贪污国家资产几千万元,自己过着花天酒地的糜烂生活,然而他90多岁的老母却一至生活在农村,住在几间破草屋里,他每月只给母亲50元钱的生活费,还比不上他抽一包高档烟的钱,而且多一分都不给。这样的不孝之子,还能算人呢?他怎么可能忠于国家和人民?不走上犯罪的道路才是怪事呢!

9、清代学者崔述则对《论语》的成书提出不同看法,他注意到今本《论语》前后十篇在文体和称谓上存在差异,前十篇记孔子答定公、哀公之问,皆变文称“孔子对曰”,以表示尊君。答大夫之问则称“子曰”,表示有别于君,“以辨上下而定民志”。

10、(译文)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论语学而篇赏析)。

11、(评析)本章孔子又提出“义”和“勇”的概念,这都是儒家有关塑造高尚人格的规范。《论语集解》注:义,所宜为的,符合于仁、礼要求的,就是义。“勇”,就是果敢,勇敢。孔子把“勇”作为实行“仁”的条件之“勇”,必须符合“仁、义、礼、智”,才算是勇,否则就是“乱”。 

12、《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它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辑而成。孔子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仁”,《论语》中始终如一地贯穿了他的这一思想。

13、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4、 (1)礼:孔子的“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

15、 (2)有道:指有道德的人。        

16、出处:《论语·学而》——战国·孔子及其弟子

17、 (1)就:靠近、看齐。         

18、(6)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