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克斯作品排名
1、美丑固然重要,可当你每天醒来时,爱人都会变成一个年龄、国籍、性别与前一天截然不同的人,你又该作何选择呢?
2、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马尔克斯作品排名)。
3、既然我们今天聊马尔克斯,肯定是不能绕开《百年孤独》。据说这本书在中国的外国小说排行榜中,长期盘踞销量前三的位置。许多人家里都有这本书,但不知道有多少朋友读过。
4、海明威虽然名震四海,荣誉等身,但因为是记者出身,小说带有新闻报道的风格,总被美国正统学界视为“二流作家”。小编对这种做法就一个态度:呸。
5、如果上帝赏我一段生命,我会简单装束,伏在阳光下,袒露的不仅是身体,还有我的魂灵。——马尔克斯《告别信》
6、这本书并非十全十美。具备较强实用性和功利性的演讲稿,纵然是马尔克斯这样的大作家,依然免不了单调乏味。
7、但又有什么重要的呢?套用朱自清先生的一句话,对马尔克斯老人家而言,“悲伤是你们的,我什么都不带走。”
8、乔治·奥威尔作品,刻画了一个令人感到窒息和恐怖的,以追逐权力为终目标的假想的极权主义社会。
9、又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著作,直接把美国文学拉入现代。基本上哪个美国文学课本里都绕不过去《白鲸》(小编研究生考试的时候都有这篇)。《白鲸》刚出版时还遭到评论家的讥讽,但决定文学价值的永远是时间。建议看英文原版,不算难,能更好地体会原作语言的力量。
10、这书可说的太多了。首先书就是一奇书。萝莉这词儿就是打这儿来的,书的主人公是一个萝莉控(或者说是个恋童癖)。那可是1955年啊,放美国那也是妥妥的大黄书啊。这书印证了“是金子总会发光”,楞从色情小说给发掘成文学经典。纳博科夫更是一个奇人。小编觉得他的脑袋不搞文学搞个原子弹什么的完全不成问题。纳博科夫是把文学掰开了揉碎了嚼烂了玩透了的人,人家真是在玩文学。他还是个蝴蝶控,据说收藏了20000多个蝴蝶标本,捐给哈佛一面蝴蝶墙。。
11、《克拉丽莎》没找到中译本,估计是因为太长。理查森和菲尔丁一样,都是英国小说的鼻祖人物啦。《克拉丽莎》是书信体小说(真能写啊,七卷本),《新爱洛依丝》和《少年维特的烦恼》都可以看作受其影响。
12、可是,“枯枝败叶”已经被训练得没有这份耐性。他们不相信过去,也不相信未来,只看得到眼皮底下,只图今朝有酒今朝醉……“枯枝败叶”带来了一切,又带走了一切。——马尔克斯《枯枝败叶》
13、院子里有个蓄水池,多年来由印第安仆人从很远的地方背来泉水储存在里面,水池边的铁环上拴了只病怏怏的鸵鸟,这是在这里恶劣的气候折磨下能活下来的长羽毛的畜生。这座房子离哪儿都很远,位于荒漠中心,旁边有个小村庄,街道即寒酸又炎热,每当恶风来袭时,连山羊都孤独得想要寻死。——马尔克斯《世上美的溺水者》
14、本书是真正意义上的桑塔格全传;一部不为传主本人、亲属、粉丝所左右的传记,即所谓“将名人的长筒袜褪至脚踝处”;桑塔格与诸多名人、伴侣、家人的爱恨纠葛,均有详细展现,尤其是其与爱侣摄影家莱博维茨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欲说还休的微妙的关系;作者还原了诸多事件细节,展现高贵背后的“猥琐”,大牌之下的“渺小”。也许这部传记不够“甜”,但很“正”。
15、小林一茶是江户时代后一位俳句大家,与松本芭蕉、谢芜村并称日本古典俳句三大俳人。一茶早年离乡赴江户谋生,流浪半生后,知天命之年返乡成家。然而亲人均先于他离世,一茶终独自过完了漫长而孤苦的晚年,唯自然万物、生灵、俳句可寄情。
16、吃玫瑰花长大的猪,肉味一定香极了——《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
17、《秦腔》作者贾平凹。《秦腔》是贾平凹的第12部长篇小说。内容涉及其家乡陕西省丹凤县棣花镇的故事。作品以细腻平实的语言,采用“密实的流年式的书写方式”,集中表现了改革开放年代乡村的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在传统格局中的深刻变化,字里行间倾注了对故乡的一腔深情和对社会转型期农村现状的思考。书中大部分人和事都有原型。贾平凹称“我要以它为故乡竖一块碑”。
18、永远说你感到的,做你想到的吧!如果我知道今天是我后一次看你入睡,我会热烈地拥抱你,祈求上帝守护你的灵魂。如果我知道这是后一次看你离开家门,我会给你一个拥抱一个吻,然后重新叫住你,再度拥抱亲吻。如果我知道这是后一次听到你的声音,我会录下你的每个字句,以便可以一遍又一遍永无穷尽地倾听。如果我知道这是看到你的后几分钟,我会说“我爱你”,而不是傻傻地以为你早已知道。——马尔克斯《告别信》
19、近读了马尔克斯的几本书之后,似乎才有点儿懂得欣赏小说了。纯粹消遣性的作品,读过一回,就不想也不必再看的,就不说了。过去,我偏爱那些给人带来幻灭感和沧桑感的小说,读完之后,虽然难以复述情节、梗概,不能再现细节,却给人以真切而难言的厚重感。符合这种标准的小说,大概只有《红楼梦》《三国演义》《金瓶梅》《百年孤独》等少数作品了。
20、左拉好看的一本书。这本书是讲煤矿工人和罢工斗争,极其真实地暴露了煤矿工人贫穷、悲惨、恶劣的生活,字字刀割,句句见血,很难不让人联想到某国的现状。所以大家看的时候一定要小心。
21、福楼拜在中国的名气似乎不是天王级别的。但在西方文学谱系里,福楼拜是大宗师级的人物。他出神入化的小说技巧,启蒙了后世一代又一代的作家。
22、这是一套华裔日本历史小说家陈舜臣系列历史随笔集。作者用幽默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讲述了日常生活中中日文化的不同之处。陈舜臣言及某人某物,善于将其放在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深入思考,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23、更不用说《维特》出版之后全欧洲为之疯狂,书店挤得像灾荒年间的面包店一样;更不用说全欧洲的青年恨不得都穿上青衣黄裤,捯饬成维特范儿;更不用说歌德是世界文学的祖师爷,仅次于维吉尔的欧洲文学第二人。
24、美国小说家约翰·斯坦贝克作品,描写美国三十年代经济恐慌期间大批农民破产、逃荒的故事,反映了惊心动魄的社会斗争的图景。
25、知乎上有关马尔克斯的问题多达307个,而同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同样声誉斐然的海明威只有125个,福克纳更惨,仅学生的零头,25个。
26、作品简介:《三国演义》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著,为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的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
27、而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则是一部在世界范围内炒得奥热的诺贝尔文学奖作品,一直保持着高度的文坛热度,越来越被认同和夸赞,可以看成是诺贝尔文学奖中不可多得的文学作品。自然而然的,马尔克斯的名字就随了他的这部作品走遍全球各地,成为了一种人们津津乐道的文化现象,马尔克斯这个名字也充满了令人敬仰的味道,说起来目光兴奋起来,面色红润起来,热血沸腾起来,豪气昂扬起来。
28、俄国小说家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浮夸的一家人,一场扑朔迷离的血案,一出栩栩如生的众生相。
29、多年以后,我为了认识自己,过了一段漂泊不定的生活。——马尔克斯《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
30、开头那一句写道:“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
31、英国作家福斯特的代表作,展示了英国与其殖民地印度两个民族间不可逾越的鸿沟,充满辛辣的讽刺、优美的抒情、含义深远的象征和富有哲理的预见。
32、马尔克斯的创作立足于拉美大地,怀着深厚的民族感情,表现人民的生活和斗争,鞭挞各种各样的邪恶势力,同情弱小,反对强暴,表达人民对民主、自由和美好未来的渴望,揭示重要的社会问题,暴露形形色色的社会流弊等等。
33、1927年3月6日,马尔克斯出生于哥伦比亚的小镇阿拉卡塔卡。8岁前,马尔克斯一直居住在外祖父家,他的外祖父是上校,外祖母是一个勤劳的农妇,对拉美传统神话故事熟悉。
34、“一个人要是不得不说假话,那真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在说假话之前,有没有想到是不是真的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呢?——马尔克斯《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
35、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巨作《百年孤独》198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部小说自1967年问世以来,已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影响之大,遍及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
36、实际情况是,上世纪80年代,中国就已经出现了作家们集体阅读《百年孤独》的盛况。那时《百年孤独》在大陆早的版本已经出现,于1984年8月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首印48500册,定价60元,随后是《霍乱时期的爱情》、《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但都未得到作家授权。
37、屠格涅夫(不是涅格屠夫!)的代表作。在中国人看来,俄国这个文学大国里,普希金、托翁、陀爷、契诃夫、果戈理光芒万丈,屠格涅夫似乎就稍微黯淡了一点,好多人早是从《猎人笔记》知道他的。实际上屠格涅夫对全欧洲的影响大。按出生年来看(单看小说作者),早是普希金,其次果戈理;晚十年的屠格涅夫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算是同龄人;再晚十年是托尔斯泰(屠格涅夫还赞扬过少年托尔斯泰的作品)。屠格涅夫完成了俄国文学现实主义的过渡,把俄国文学送往了全世界。另外,这一批俄国作家法语都倍儿溜,和同时代的法国作家基本上全认识,看的时候好放一起看,俄法真是割不断的基情。
38、侦探小说的鼻祖,柯林斯乃是首开先河之人。此书采用了当时比较新颖的第一人称视角,更绝的是用了八个第一人称,作家的创造力可见一斑。
39、作品简介:《瓦尔登湖》记录了作者隐居瓦尔登湖畔,与大自然水乳交融,在田园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奇异历程。亨利·戴维·梭罗在《瓦尔登湖》书中提倡简化生活,不要成为财富的奴隶,同时更要亲近自然,修炼自我。
40、奥地利小说家罗伯特·穆齐尔的一部未完成的小说,小说背景设在奥匈帝国的后岁月。小说并没有一个具体的主题,情节经常转入哲学思辨,以及对人类精神和情感的解剖。
41、对于康拉德,也许中国读者了解不多。但在1998年英国“蓝登书屋”选出的本世纪一百大英文小说中,“航海作家康拉德”一人入选了四本。超过排名首位的乔伊斯及中国读者所熟悉的福克纳、福斯特等人。
42、Q:有评论家说,较之于绝大部分工作,写作都是一种特权,而作家夸大了他们的痛苦。这一点你是怎么看的?
43、此外呼吁大家千万不要买盗版书,小编在《简·爱》上有血的教训。曾经看过一个盗版的插图本《简·爱》,看完之后感觉花了一本书的钱看了三本:书里把简·爱画得跟李逵似的,还和《钢铁》拼成了一本;前一页是“简·爱深情地对罗彻斯特说”,翻过一页就是“同志们,冲啊!”
44、比如说书里讲到,当他四年级还是个小学生的时候,马尔克斯就受校长推荐读了《堂吉诃德》。他形容把这书从小学读到中学,一开始觉得“游侠骑士睿智的长篇大论根本看不下去”,后来开始“像一勺勺吃药那样,很努力地一页页啃”,仍然没觉出好来。直到朋友劝他把书放到厕所,方便时翻一翻,这才着了魔,从前往后,从后往前,反反复复地读,意犹未尽,直到能整段背诵。
45、《百年孤独》从开头第一句话就已经形成一种时间的回环,这种方式的叙述,后来在书中也不断出现。故事讲得虽然是家族七代人的兴衰,但是时间在不停反射,头尾相接。过去、现在和未来不过是圆中三点,不断重复,陷入百年孤独。而这全局,作者早在开篇第一句话就摆明了。
46、作品简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于1933年写成。小说通过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革命者在斗争中百炼成钢,是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
47、狄老是小编很喜欢的一位作家。国内介绍老人家的时候,动不动就是“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啦,这个那个的,搞得没看过狄老的都以为又是一个苦大仇深的主。其实狄老的书那是相当地幽默,各种讽刺挖苦,各种恰当又诙谐的比喻,即使是沉重的内容也能让人喷饭。小编觉得,可能因为狄老是苦出身,从底层摸爬滚打上来的,才能这么举重若轻。《荒凉山庄》是讲司法腐败、批判体制的小说。在处于今天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大力倡导依法治国的今天,看看这部小说还是挺有意思的。(对!我们就是要批判资本主义的司法腐败!)另外小编觉得把这部书放在这个位置(狄老排名高的一本),可能有点过高了。也许是排行榜编者偏爱吧。
48、A:那是一种新闻的把戏,你同样可以用在文学上面。例子:如果你说有一群大象在天上飞,人们是不会相信你的;但如果你说有四百二十五头大象在天上飞,人们大概会相信你。《百年孤独》满是那一类东西。那正好是我祖母所使用的技巧。
49、这书在小编上中学时是必读经典,这些年反倒没什么人提了。个人觉得排到这个位置有点高,但霍桑在美国文学中的辈分在那儿摆着呢,编者又是美国人,也可以理解。小说里对于“罪恶”这个母题的探索是很成功的。“法律上的罪恶和道德上的罪恶”“谁是真正的罪人”这样的问题,在后世小说里相当常见。
50、耳熟能详的一代经典。小编觉得“共鸣”与“反英雄”是它的两个关键词。
51、英国作家亨利·菲尔丁的散文史诗,通过各类不同人的言行和思想感情,概括了当时英国社会生活的全貌,同时,通过各类人物的命运及相互关系的描写,表现了善必将战胜恶的人道主义理想。
52、现在我们再回到这句话。先看时态,现在时、未来时、过去时同时出现;再看信息交代,时间、地点、主角、配角、事件全部到场;后看留白,“行刑队”,“上校”,“去看冰块”的组合令人遐思。重要的是,当你把整本书合上的时候,再回过头来回味这第一句话,恐怕会激灵一下。
53、加缪的成名作。加缪是小编大爱的一位作家。他大程度地揭露了现代社会个体的生存困境:人对荒诞的世界无能为力。
54、但这其中,能决定一个作品是否能在它的时代脱颖而出,并逐渐成为经典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技巧?风格?叙事?都不尽然。总结我们举的所有例子,无论是文学还是电影,区分是否能成为经典之作的核心原因,就是作者是否有决心,走出现有的环境,走出熟悉的事物,把你的读者或观众,带到一个新的、他没看过、甚至感到不舒服的地方去,把他们带入一个新世界里,在那里挑战他们。
55、如果有一刹那,上帝忘记我是一只布偶并赋予我片刻生命,我可能不会说出我心中的一切所想,但我必定会思考我所说的一切。我会评价事物,按其意义大小,而非价值多少。——马尔克斯《告别信》
56、“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57、该小说讲述16世纪末,离家12年的青年黑终于回到他的故乡——伊斯坦布尔,迎接他归来的除了爱情,还有接踵而来的谋杀案。
58、她们说不愿意再回到这个光天化日屠杀学生的野蛮国家来,我告诉她们说,做得对。让她们永远留在巴黎。——马尔克斯《恶时辰》
59、这书没什么可说的,法国二十世纪文坛一哥的不朽作。对自己的阅读能力有信心的可以挑战一下。其实小编更觉得塞利纳应该是一哥,谁让他政治不正确呢。
60、“小心一点吧!”主教警告德劳拉,“比起利用我们的错误,主的敌人更善于利用我们的智慧。”
61、啊,到了小编的真爱。“才女”这个词儿基本上就是为弗吉尼亚·吴尔夫量身打造的。她爸就是文坛领袖,本人呢没正经上过学,但是从小家里来来往往的都是各路文豪,加上天资聪颖,很快就独领一代风骚。她的许多作品都是极具开创意义的,这里不展开了。所谓情深不寿,慧极必伤。樋口一叶去世时二十四岁,创作巅峰仅十四个月;石评梅终年不满创作生涯仅仅六年。吴尔夫算是长的了。相比之下,红颜美人得善终者不在少数。并非红颜薄命,只是天妒英才。顺便说一下译名。流行的译名是“伍尔芙”,确实好听。问题是,人家原名叫弗吉尼亚·斯蒂芬,她丈夫叫伦纳德·吴尔夫,是结婚后冠的夫姓。她丈夫翻译成伦纳德·伍尔芙,不奇怪吗?
62、不过罗马尼亚这片地儿,城堡多,神秘生物多,好作家也多,就是吃了小语种的亏,让人知道的不多。
63、如果不能确知命运指派给我们怎样的角色和使命,我们就无法继续活下去。——马尔克斯《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
64、墨西哥作家卡洛斯·富恩特斯作品,受到拉美文坛的普遍好评,认为这是一部“为全面、为、成就为显著的小说”。
65、1966年8月,马尔克斯和妻子一起来到墨西哥城邮局,终于要把《百年孤独》的手稿寄往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南美出版社了,作品打印在普通稿纸上,共有590页,邮局称重后要他们付82比索邮资,妻子翻遍俩人的钱包,只找到53比索,无奈,他们只好拆开捆好的书稿,寄出其中的一半,慌乱中,投递过去的居然是后半部,幸运的是,他们遇到了一位伟大的编辑,为了尽早看到前半部书稿,预支来了稿费。
66、我尤其记得那个故事,是讲个被黄色的蝴蝶包围的角色。我还小的时候,有一个电工来到房子里我好奇,因为他拴着一条腰带,是他用来把自己悬挂在电线杆上的玩意儿。我祖母常常说,每一次这个人来,他总是会让房子里充满蝴蝶。可是我写到这件事情的时候,我发现如果我不说那些蝴蝶是黄色的,人们就不会相信它。
67、吃玫瑰花长大的猪,肉味一定香极了。——马尔克斯《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
68、说老实话,莫言之所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自然有他获奖的道理,他的很多作品也确实写得较为精彩,值得人们奉读和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