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龙的成语和典故
1、这本书是部绘画通史著作,由唐代的张彦远编写。全书十卷,可分为对绘画历史发展的评述与绘画理论的阐述、有关鉴识收藏方面的叙述、370余名画家传记三部分,具有当时绘画“百科全书”的性质,在中国绘画史学的发展中,具有无可比拟的承先启后的里程碑的意义。“画龙点睛”的故事就来源于其中的张僧繇篇。
2、成龙配套搭配起来,成为完整的系统。乘龙佳婿乘龙:女子乘坐于龙上得道成仙。
3、金龙献瑞、龙凤呈祥、龙飞凤舞、龙腾虎跃、生龙活虎、车水马龙、龙马精神、双龙戏珠、藏龙卧虎、龙潭虎穴、来龙去脉、龙肝凤胆、叶公好龙
4、龙血玄黄比喻战争激烈,血流成河。龙蛇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
5、比喻搜索、物色难得的人才。得婿如龙形容得到称心如意的佳婿。(关于龙的成语和典故)。
6、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成语是其精粹之我们每天用三分钟讲解一个成语,以及一个相关的历史故事。让孩子在家轻轻松松每天学会一个成语,丰富其文化知识,出口成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7、 睚眦,龙生九子老嗜杀喜斗,平生好杀,今刀柄上龙吞口是其遗像;能吞兵器,负责看护天下兵器,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刀剑的吞口兽;发怒瞪眼杀气腾腾配於刀剑上。
8、龙盘凤逸:比喻怀才不遇.唐李白《与韩荆州书》:“一登龙门,即声誉十倍,所以龙盘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
9、 囚牛,传说中的怪兽。龙生九子之是老大,形状为有鳞角的黄色小龙,喜音乐,蹲立于琴头。
10、 南京,古称金陵,又称建业和建康,是六朝的国都。所谓“六朝”就是三国时的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前后六个朝代。宋代张敦颐编的《六朝事迹编类》,对于金陵的胜迹、城阙、楼台等等,分门别类地作了详细的记载和考查,其中也引述了诸葛亮论金陵地势的两句原话:“钟阜龙蟠,石城虎踞。” 钟阜,即钟山,又名紫金山,在今南京市东郊。石城,又名石头,或石头城。金陵和石城,事实上早已合为一个南京城了。因此,南京除有金陵、建业等古称外,还有一个别名,叫石头城。晋代作家左思的《吴都赋》有一句道:“戎车盈于石城。”原注道:“石城,在建业西,临江。”又注:“石头城中置府库军储,故曰:戎车(军用车)盈于石城。”可见,当时的石城,同金陵虽然靠近,却是彼此分开的两个城。 金陵东边是冈峦绵延的钟山,象一条世巨龙似地盘伏着,西边是巍然屹立的石城,象一只猛虎似地踞坐着。这就是所谓“龙蟠虎踞”或“虎踞龙蟠”。虽然只有简单的四个字,却把南京的雄伟地势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11、龟龙片甲比喻无论巨细都搜罗进来的好东西。龟龙鳞凤传统上用来象征高寿、尊贵、吉祥的四种动物。
12、孩子的奇思妙想,查阅到的科普答案都分享给大家!文末留言即可,我们将不定期随机抽取幸运嘉宾,赠精品童书一册,免费邮寄到家!
13、龙盘虎踞:晋吴勃《吴录》:“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叹曰:‘钟山龙盘,谷头虎踞,此帝王之宅.’”后因此“龙盘虎踞”形容地势雄壮险要,宜作帝王之都.
14、也用作誉称别人的女婿。乘龙快婿乘龙:女子乘坐于龙上得道成仙。
15、人们被吓得目瞪口呆,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再看看墙上,被“点睛”的龙已经不知去向了。
16、据说,大禹治水有三样法宝:一是伏羲给他的河图、玉简;二是天上的应龙,用尾巴划地,给他指引方向,大禹沿着应龙划尾的线路,领着民工开凿河道,疏导洪水;三是大乌龟,把息石和息壤投到低洼的地方。
17、关于龙的成语故事:叶公好龙:春秋的时候,楚国有个叫叶公的人,他喜欢有关龙的东西,可是当龙真的来拜访他的时候,他却……
18、 嘲风,龙生九子之一中的老三。平生好险,如今殿角走兽是其形象。不仅象征着吉祥、美观和威严,而且还具有威慑妖魔、清除灾祸的含义。
19、后来人们在谈论这三位画家的时候,认为顾恺之的成就超越前人,张僧繇的成就后人莫及,而吴道子则兼有两人的长处,于是被称为“空前绝后”!
20、成语“画龙点睛”比喻说话或做事关键部位处理得好,使整体效果更加传神.
21、例句:卧虎藏龙地豪气干云秣马砺兵锋芒尽露,披星戴月时书香盈耳含英咀华学业必成。
22、画龙点睛:画,画画(动作);点,添补;睛,眼睛。给自己画好的龙点上眼睛,龙就可以成真,破壁升天。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也比喻在整体中突出重点。
23、虎据龙蟠虎踞龙蟠虎窟龙潭画龙不成反为狗画龙点睛
24、雕龙画凤刻绘龙凤放龙入海比喻放走敌人,留下后患凤表龙姿形容英俊的仪表虎斗龙争比喻群雄互相争斗活龙活现形容神情生动逼真,好像就在眼前一样踞虎盘龙形容地势雄伟壮丽亢龙有悔指居高位而不知谦退,则盛极而衰,不免有败亡之悔跨凤乘龙比喻结成夫妻或成仙老迈龙钟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便龙韬豹略指兵法龙腾虎跃腾:飞腾;跃:跳跃。
25、从前有个叫叶公的人喜欢龙。在他的家里,墙上画着龙,柱子上雕着龙,穿的盖的上面都绣着龙。天上的真龙听说叶公喜欢龙,就来到叶公家拜访他,长长的尾巴伸在堂上,把头探进窗户里张望。叶公看到天上的真龙后,吓得魂飞胆破,脸色都变色了,急忙躲起来。原来,叶公喜欢的不是真龙,而是那些画的、绣的、刻的假龙。这个故事,用很生动的比喻,辛辣地讽刺了叶公式的人物,深刻地揭露了他们只唱高调、不务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要丢弃理论脱离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树立实事求是的好思想、好作风。
26、我对文学的喜爱不是叶公好龙,而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取更多的知识,开阔视野。
27、龙是我们国家古代传说中的神兽之一。在我国古代封建时期,龙是帝王的象征,也是神的象征。
28、原来,叶公爱的不是真龙,而是似龙非龙的假龙.“叶公好龙”现在也是一句成语,比喻表面爱好某种事物,而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
29、出处:晋·吴勃《吴录》:“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叹曰:‘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
30、 狻猊,传说中龙生九子之排行老是一种猛兽。形如狮,喜烟好坐,佛主见它有耐心,便收在胯下当了坐骑。
31、龙骧虎步象龙马昂首,如老虎迈步。形容气慨威武雄壮。
32、也比喻摆脱困境。龙骧虎视象龙马高昂着头,象老虎注视着猎物。
33、 为什么要用龙和虎来作比喻呢?除了形象的原因而外,还有所谓“左青龙”、“右白虎”这个形容好地势的说法,所以把东边的钟山比作龙,把西边的石城比作虎。 在诸葛亮之后,一般就把“虎踞龙盘”这句成语来代表南京。“蟠”字多写作“盘”字,例如,南北朝作家庾信的《哀江南》赋中,就写作“虎踞龙盘”。唐代诗人李白的《永王东巡歌》十一首中,有一首说:“龙盘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古丘。……”
34、像龙在飞腾,像虎在跳跃。形容活跃的姿态龙头蛇尾比喻开头盛大,结尾衰减龙行虎步形容帝王的仪态,比喻威仪庄重,气度不凡马龙车水马象游龙,车象流水。
35、踞虎盘龙形容地势雄伟壮丽(出自):元·汤式《哨遍·新建构栏教坊求赞》:“三尺台包藏着屯莺聚燕闲人窟,十字街控带着踞虎盘龙旧帝基。”
36、 龙生九子,且子子各异,何况人有千万,偏偏也有异人能一指逆乾坤,改运破命。
37、叶公好龙古代的春秋时期,陈国有个叶公,他喜爱龙,他家里的梁、柱、门、窗和日用摆设上都雕刻着龙,连衣服被子上也绣着龙,屋里的墙壁上也画着龙,叶公的家简直成了龙的世界。天上的真龙知道了,很感动,就来到叶公家拜访他。这条真龙的龙头从窗口伸进来,尾巴拖到客堂里。谁知叶公一见到真龙,吓坏了,呼叫着逃走了。原来,叶公爱的不是真龙,而是似龙非龙的假龙。“叶公好龙”现在也是一句成语,比喻表面爱
38、比喻稀有珍贵的东西。也比喻品格高尚、受人敬仰的人。
39、▍来源:荔枝妈妈讲故事,这是一个播音系毕业的妈妈,和女儿一起读了上千本绘本,听好听的故事,陪着孩子入睡。
40、 古代传说,龙生有九子,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比喻同胞兄弟品质、爱好各不相同。
41、(基本释义)叶公:春秋时楚国贵族,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42、攀龙附凤指巴结投靠有权势的人以获取富贵。炮凤烹龙烹:煮;炮:烧。
43、人们发现这四条金龙都没有眼睛,纷纷请求他把龙的眼睛给点上。张僧繇却说:“给龙点上眼睛,它们就会从墙里面飞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