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语录有趣的灵魂
1、王小波我把灵魂那句话
(1)、透过他的文字,我感受到的是他对生命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像梵高笔下的向日葵喜欢太阳一样。
(2)、男孩儿成长为一个男人的时候,总想要离开家;女孩儿成长为一个女人的时候,总想要建立一个家。
(3)、生命对人毕竟只有一次。在它旺盛的时候,尽其所能发光发热才更符合生命的自然。若生命是一朵花就应自然地开放,散发一缕芬芳于人间;若生命是一棵草就应自然地生长,不因是一棵草而自卑自叹;若生命不过是一阵风则便送爽;若生命好比一只蝶何不翩翩飞舞?
(4)、每年春天,我们都纪念张国荣,纪念海子,纪念王小波。一位叫张佳玮的80后作家说:“王小波,一个过于正常的人。”这么多年过去,一个过于正常的人在一群俗人中间大抵也显得有那么些异样了。我们依旧俗不可耐,他有趣的灵魂仍然远高于我们的生活。
(5)、简单地处理复杂事情吧,两点之间的距离短。复杂,本来只是一种雾霭,有了阳光,它便消散。
(6)、人类深刻、基本的精神体验,都是发生在内部的,是需要借助孤独与独处的。
(7)、掩卷之后的议论不局限于《鱼王》,但是仍由《鱼王》而起。从初读《鱼王》到这次再读《鱼王》,已经有六年左右,我对它的兴趣并未减退,这样的书并不多,拿破仑曾云:世间一切书中,我偏爱以血写成者。此话颇有道理。
(8)、我引用昆德拉这句话(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被领导听见了,他就说:一定要把该上帝批倒批臭!
(9)、我们的生活有这么多的障碍,真也妈的有意思,这种逻辑就叫做黑色幽默。
(10)、但好在,他用作品为我们构筑的精神家园,会一直在那。我们挑选了一些王小波的语录,就当作是对他的怀念吧。
(11)、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出息,不是因为女人在数量上太多,而是因为男人在质量上太劣。
(12)、在那个时代 接地气直接的表达得喜欢反而更显得真挚,从王小波的字里行间也能充分领会到爱银河就像爱生命,每一个文字都在诉说思念,一个是初中毕业的矮穷矬,一个是大学毕业的白富美
(13)、□人活在世界上,就如站在一个迷宫面前,有很多的线索,很多岔路,别人东看看,西望望,就都走过去了。但是我们就一定要迷失在里面。这是因为我们渺小的心灵里,容不下一个谜,一点悬而未决的东西。所以我们就把一切疑难放进自己心里,把自己给难死了。
(14)、 人忠于已知事实叫作诚实;不忠于事实就叫作虚伪。还有些人只忠于经过选择的事实,这既不叫诚实,也不叫虚伪,我把它叫作浮嚣。这是个含蓄的说法,乍看起来不够贴切,实际上还是合乎道理的:人选择事实,总是出于浮嚣的心境。…人若把学问当作进身之本来做,心就要往上浮。诚实不是学术界的长处,因为太诚实了,就显得不学术…
(15)、人的一辈子,活的有意思也许来得更重要,他的文字,他的人生,爱过,哭过,笑过,一直有趣与率真,直面生活的人很多,直面生活后还能保留一颗赤子之心的人太少。
(16)、 在写这篇文字的时候,我又朗读了一篇王小波先生的短文《城市与浮嚣》,看似推介费孝通的《江村经济》,但这篇文章的主旨不是谈《江村经济》,而是谈诚实。王小波说:以我之见,诚实就像金子一样,有成色的区别。就以费先生的书为例,在海外发表时,叫作“中国农民的生活”;这是十足赤金式的诚实。在国内发表时叫作《江村经济》,成色就差了一些,虽然它还是诚实的,而且更对中国文人的口味。我们这里有种传统,对十足的诚实甚为不利。有人说,朱熹老夫子做了一世的学问,什么叫作“是”(be),什么叫作“应该是”(shouldbe),从来就没搞清楚过。我们知道,前者是指事实,后者是指意愿,两者是有区别的。…当朱夫子开始学术思维时,他把意愿和事实当成了一回事——学术思维确有这样一种特点;不做学问时,意愿和现实又能分开了。不独朱夫子,中国人做学问时部是如此,自打孔子到如今,写文章时都要拿一股劲,讨论国计民生乃至人类的前途这样的大题目,得到一片光明的结论,在这一片光明下,十足的诚实倒显得可羞。在所有重大题目上得出一片光明的结论固然很好,但若不把意愿和事实混为一谈,这却是很难做到的。
(17)、他的妻子称他是“世间一本美好、有趣、好看的书。”
(18)、不但对权势的爱好可以使人误入歧途,服从权势的欲望也可以使人误入歧途。
(19)、处于不同文化中的人可以互相了解,这就需要对各种文化给予不带偏见的完整说法。
(20)、都说有趣的灵魂挑精神富足,灵魂丰盈的人,的确很难找到同类。
2、王小波经典情话我把灵魂
(1)、愿意花费时间将心中千般情意付诸笔端捧到你面前的人,必定是爱极了你。
(2)、他是非时鲜不吃,就是吃东西必须是刚下来的、新鲜的。非特产不吃,就是到一个地方必须要吃当地的特产,不是特产的他是不会吃的。非精致烹饪不吃,就是不是精心准备,用心制作的食物,他是不吃的。不用心,必然味道会不同,不能达到。
(3)、个人的体面与尊严,平等,自由等等概念,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是没有的。
(4)、 安静的三千茶舍,飘着龙井的茶香,新芽绽放在高高的玻璃杯里,聆听着一个个带着独立意志的有趣的灵魂。
(5)、人有无尊严,有一个简单的判据,是看他被当作一个人还是一个东西来对待。这件事情有点两重性,其一是别人把你当做人还是东西,是你尊严之所在。其二是你把自己看成人还是东西,也是你的尊严所在。
(6)、忽然之间心底涌起强烈的渴望,前所未有:我要爱,要生活,把眼前的一世当作一百世一样。这里的道理很明白:我思故我在,既然我存在,就不能装作不存在。无论如何,我要为自己负起责任。
(7)、大概的意思可以理解为:漂亮的外表都差不多,没什么特别,然而想要找到一个内在有趣的人,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寓意不要过多地追逐人的外在,内在美才有价值,也值得珍惜。
(8)、每一本书都应该有趣。对于一些书来说,有趣是它存在的理由;对于另一些书来说,有趣是它应达到的标准。
(9)、“我对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
(10)、人活在世界上,就如站在一个迷宫面前,有很多的线索,很多岔路,别人东看看,西望望,就都走过去了。但是我们就一定要迷失在里面。这是因为我们渺小的心灵里,容不下一个谜,一点悬而未决的东西。所以我们就把一切疑难放进自己心里,把自己给难死了。
(11)、那些挥霍无度的男人和那些终日沉湎于享乐的女人当他们和她们凑在一起的时候,人生便显得颠狂又迷醉。
(12)、身为一个中国人,大的痛苦是忍受别人推己及人的次数,比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人都要多。
(13)、这其实是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是一种对我们无力改变的环境的无声控诉和反抗。陈清扬隐隐理解了这一点,于是她同意和王二敦伟大友谊,但她却一直觉得自己清白无辜,哪怕被押着上了批斗会,被揪着头发被驾驶着审视这个世界,她仍然对周围的一切感到迷惑不解,她不明白他们在干什么。她和王二都有那个年代所少有的可贵的真诚,他们身上既有青年的冲劲和韧性,也有天真和懵懂,同样的真诚使得他们在混乱的年代相依为命,王二实现了他的诺言,维护了他们的伟大友谊——义气,陈清扬也坦坦荡荡地促成了他们的友谊。
(14)、这世界上好的东西岂只是不多,简直是没有。因此不管它是什么,我都情愿为之牺牲性命。
(15)、小时候我对生活的看法是这样的:不管何时何地,我们都在参加一种游戏,按照游戏的规则得到高分者为胜,别的目的是没有的。具体而言,这个看法常常是对的,除了臭气弥漫的时期。比方说,上学就是在老师手里得高分,上场就是在裁判手里得高分,到了美国,这个分数就是挣钱;
(16)、过去这些年,她偶尔会梦到王小波,“每次梦到他的时候,就好像他又活过来了,我会特别着急地告诉他,你有心脏病你知道吗?好像总是要着急地要告诉他这个。”
(17)、“作为一个理工科出身的人,其实我更该谈谈科学,说说它如何使我们知道未来。打个比方来说,我上大学时,学了点计算机方面的知识,今天回想起来,都变成了老掉牙的东西。这门科学一日一变,越变越有趣,这种进步真叫人舍不得变老,更舍不得死……”
(18)、真理直率无比,坚硬无比,但凡有一点柔顺,也算不了真理。
(19)、如果说女人的嫉妒之陪衬物常常是眼泪,那么男人的嫉妒之陪衬物却极可能是鲜血。
(20)、萧翁说明辨是非难,是因为这些是非都在伦理的领域之内。
3、王小波语录有趣的灵魂是什么歌
(1)、昨日是王小波逝世20周年的日子,可是他就像一个20岁的大男孩一样从未离开过。长得有点寒碜,时常歪着头,一脸坏笑,活像一个流氓,但高晓松却把他当成“神一样的存在”。
(2)、男人在骗人的时候比他一向更巧舌如簧;女人在骗人的时候比她一向更漂亮多情。
(3)、1997年4月11日凌晨,年仅45岁的王小波心脏病发作,他头抵着白灰墙,弓着背,倒在地上,忍受着疼痛与世间的美好做了诀别。当时,他周围没有一个人。
(4)、 《浮士德》里主人公感到生命离去时所说的话:你真美呀,请等一等!我哀婉正在失去的东西。王小波的作品创造出属于他的美,他的文字带着强烈的自我意志和个人色彩长留在世间。
(5)、我觉得我的话不能孤孤单单地写在这里,你要把你的信写在空白的地方。这可不是海誓山盟。海誓山盟是把现在的东西固定住。两个人成了活化石。我们用不着它。我们要爱情长久。
(6)、钞票不会表示爱你,但是爱你的人一定会用钞票表示。
(7)、十几个小时后,4月11日凌晨,王小波因心脏病突发离世,终年45岁。
(8)、爱到深处这么美好。真不想任何人来管我们。谁也管不着,和谁都无关。告诉你,一想到你,我这张丑脸上就泛起微笑
(9)、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
(10)、|人活在世界上,快乐和痛苦本就分不清。所以我只求它货真价实。
(11)、“做梦也想不到我把信写在五线谱上吧?五线谱是偶然来的,你也是偶然来的。不过我给你的信值得写在五线谱里呢。但愿我和你,是一支唱不完的歌。”
(12)、我认为每个人都是有本质的。像我的本质就是流氓,土匪。如果放到合适的地方就大放光彩,可是在城市里做个市民。在学校里做个教员就很不合适了。
(13)、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的无能的愤怒。
(14)、人不爱自己的家就无以为人,而家可不只是房门里那一点地方。
(15)、王小波笔下的猪,发生在上世纪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时,身为负责喂猪、放牛的老倌,常常和猪、牛打交道,特别是猪留下来深刻影响。农场普通的猪、牛,在被人接手后,就没有原来的天性,紧接着就只有一个使命。
(16)、青年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勇气,和他们的远大前程。
(17)、似水流年是一个人所有的一切,只有这个东西,才真正归你所有。其余的一切,都是片刻的欢娱和不幸,转眼间就已跑到那似水流年里去了。我所认识的人,都不珍视自己的似水流年。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还有这么一件东西,所以一个个像丢了魂一样。
(18)、我的活力不够,这一点从第一天见到你的时候就看出来了。
(19)、既然明知命运的不可测,何不让自己从容地度过这一生呢?这就是《黄金时代》给读者留下的思考。平淡语言下的讽刺性:直击荒诞现实荒诞在汉语词汇中指的是虚伪不可信,我们一般说现实荒诞,多是指现实的不正常、变异,而这种变异又往往与人有关。
(20)、人和人是不平等的,其中重要的,是人与人有知识的差异。
4、王小波经典作品语录
(1)、虽然岁月如流,什么都会过去,但总有些东西发生了就不能抹煞。
(2)、“在此情况下,应该想到自己的艺术标准浅于大众;和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人民之一般水平不符,宜往深处开掘——不要看不起小市民,也不要看不起芸芸众生。毛主席曾言:高贵者愚蠢,卑贱者聪明。你搞出的影视作品让人家看了身上爆起三层鸡皮疙瘩,谁聪明谁笨,也就不言自明。搞影视的人常抱怨老百姓口味太刁;这意思无非是说老百姓太聪明,自己太笨。我倒觉得不该这样子不打自招,这就显得更笨了。”
(3)、 葛风认为王小波比李敖柏杨的批判现实多了建设性的思想,分析问题更为理性,展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对社会的责任感。
(4)、虽然高晓松把他当成“神一样的存在”、称之为“中国白话文第一人且甩开第二名很远”,林少华将他称作“真正敢讲真话的人”,冯唐说他是“一个奇迹”、“一个好得不得了的开始”。
(5)、人生在世间时时刻刻像处于荆棘丛林之中一样,处处暗藏危险或者诱惑。只有不动妄心,不存妄想,心如止水,才能使自己的行动无偏颇,从而有效地规避风险,抵制诱惑。否则就会痛苦绕身。充满诱惑的尘世间,爱情是否真的那么牢固呢?爱,是一种容易凋谢的花朵!而你,是清晨风中让人无可奈何的那朵玫瑰。当新的诱惑出现的时候,心中的欲望开始萌动!原来,爱情也是一种原罪。可是,偷食禁果之后的惩罚呢?迷失的人儿早已经沉迷而无法自拔!也许也只有体会真爱的人,面对着五色,才可以做到旗动、风动、心不动吧!
(6)、我只愿蓬勃生活在此时此刻,无所谓去哪,无所谓见谁。那些我将要去的地方,都是我从未谋面的故乡。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我不能选择怎么生,怎么死;但我能决定怎么爱,怎么活。——王小波
(7)、也许是因为《一只特立独行的猪》里对于插队生活趣味盎然的描述。
(8)、这个世界自始至终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像我这样的人,一种是不像我这样的人。
(9)、生活经历和个人性格为他的文字赋予了奇妙的趣味性和哲学性。
(10)、我喜欢宁静的生活。严格地说,我觉得自己从来都是江湖之外的江湖人。因为初我就是独往独来,现在也还是独往独来。
(11)、人该是自己生活的主宰,不是别人手里的行货。
(12)、女人的心灵是一个宇宙,男人的心灵不过是一个星球而已。站在任何一个星球上观察宇宙,即使借助望远镜,你又能知道多少、了解多少呢?
(13)、然后我又猛省到自己也属于古往今来大的一个弱势群体,就是沉默的大多数。这些人保持沉默的原因多种多样,有些人没能力,或者没有机会说话;还有一些人,因为种种原因,对于话语的世界有某种厌恶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