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条精选名句名篇默写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岳阳楼记》中表达“古仁人”胸怀博大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3、(2)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4、答案(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马说》中点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6、(解析)试题分析: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热情好客,丰年酿酒,与朋友共庆”“廉颇的典故”,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注意“豚”“腊”的写法。
7、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8、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借自然景物写凄凉寒冷景象(或描写塞外风狂雪早)的句子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9、(3)苏轼在《赤壁赋》中发议论说,江水不停地流去,“”;月亮时圆时缺,“”。
10、(3)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的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以落花自喻,表达了诗人虽然辞官,仍然愿意为国效力的奉献精神。
11、《出师表》(诸葛亮)
12、《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3、①落霞与孤鹜齐飞②巫山巫峡气萧森③凌万顷之茫然
14、《岳阳楼记》中写迁客骚人雨天登楼观景时的普遍心理状态的句子是: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15、答案(1)来即我谋(2)小年不及大年(3)一弦一柱思华年
16、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自己被贬后,无论春天江花盛开还是秋天美好的夜晚,都独自一人喝酒的两句是:“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17、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有直接描述,这个句子是,“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18、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9、写女子在无奈下与男子约定婚期的句子是: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20、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战斗场面激烈,表现义军所向披靡(或从视觉和听觉着笔,描写激烈的操练演习场面)的句子是: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四十条精选名句名篇默写
1、(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2、写女子在断墙上眺望心上人,见到心上人前后行为差异的句子是: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3)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5、36(1)在《诗经·氓》中,女主人公回忆起小时候,两人曾欢聚一起,说说笑笑的两句是:“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6、《马说》中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7、14(1)《庄子·逍遥游》中说“(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那么,他还依靠什么呢!
8、(2)李白在《蜀道难》中,描写急流与岸石相击、千山万谷响声如雷的一句是:“砯崖转石万壑雷。”
9、“诗鬼”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写敌人兵临城下,战云笼罩,使人透不过气来,而战士整装待发,士气还很旺盛(或极力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的诗句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10、《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的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
11、(2)白居易《观刈麦》中“,”两句,写劳动者珍惜夏日时光,不顾劳累,也忘记了炎热。
1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1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⑵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⑶亦已焉哉!
14、(3)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一句,写出了“古仁人”身处朝廷,而心系百姓的情怀。
15、(2)在《赤壁赋》中,客人描写自己与苏子一起在扁舟之中,举杯劝酒共饮的两句是:“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
16、韩愈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明确自己所说的老师不是指启蒙教师的句子是: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17、2(1)在《诗经·氓》中,“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两句,借写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容颜衰老和被抛弃。
18、《望岳》(杜甫)
19、《小石潭记》中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形象的比喻,描写溪身曲折、溪水悠远的语句是: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0、《道德经》里提及的“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与《论语》中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六十条精选名句名篇默写
1、46(1)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古代的圣人超出普通人很远,尚且从师求学,紧接着说:“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2、《赤壁赋》中“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两句,借助具体形象,运用夸张、想象的手法,把凄凉婉转、悲凉幽怨的箫声表现得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凄然下泪。
3、(20浙江,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4、(20全国卷Ⅱ)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长亭送别》)
6、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句子是“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7、(20福建,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8、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9、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0、答案(1)夕揽洲之宿莽(2)引喻失义(3)黄发垂髫(4)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5)沧海月明珠有泪(6)早生华发(7)不义而富且贵(8)于无声处听惊雷
11、⑤易丢掉或混淆语气助词。如“矣”等。
12、(2)屈原《离骚》中“制芰荷以为衣兮”一句,写诗人采集荷叶来作上衣,象征自己要追求高洁的情操。
13、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里“此事”是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14、一些同学虽然会背,但一旦落实到个别字句时,就拿不准了。如:把“落霞与孤鹜齐飞”中的“鹜”写成“骛”,把“为有源头活水来”中的“为”写成“唯”。
15、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16、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归有光《项脊轩志》)
17、(3)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18、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王羲之《兰亭集序》)
19、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20、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或起承上启下过渡作用)的诗句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凝。
八十条精选名句名篇默写
1、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神话的句子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3、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4、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5、《送东阳马生序》中表现作者在寒冬腊月中勤学品质的句子是:
6、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7、补足式默写又称为上下句默写。一般是命题者提供名句的上句或下句,要求学生填写出另外一句。
8、《三峡》中描写两岸悬崖陡峭雄伟险峻的一句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9、《相见欢》(李煜)
10、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11、李煜《相见欢》中以丝的千头万绪比喻离愁的纷乱和难解的诗句是: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2、具有哲理意蕴,发人深省的句子。有些语句富含哲理,意味深长,能开发智慧,提升思维。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些句子揭示深刻道理,有极强的教育意义,要重点记忆。
13、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14、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5、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6、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姜夔《扬州慢》)
17、《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描绘了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18、(答案)(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2))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
19、《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20、(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3)一肌一容尽态极妍
一百条精选名句名篇默写
1、(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2)积善成德(3)一觞一咏
2、(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3)筋骨之强;上食埃土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音近字、形近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平时常积累,边读边写,记熟练后自我默写检测,争取句句过关。名句范围一般是初高中必修、选修,以及部分课外名句(四书五经、历代经典诗文名句)。答题时笔画要清晰,答完后要检查,避免低级错误。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3、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而荀子在《劝学》中则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5、规范书写。力求书写工整、漂亮,笔画清晰,字写得不能过小,避免阅卷时辨认度过低。切忌潦草,杜绝行书、行草里减省笔画的做法,避免出现错别字。例如2015年四川卷第(5)句中的“银瓶乍破水浆迸”,“浆”易误写成“桨”,第(8)句中的“薄雾浓云愁永昼”,“雾”易误写作“露”。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7、解析易错字:(1)羁;(2)樯,橹;(3)僮;(4)霁;(5)申,悌。
8、(6)杜牧《阿房宫赋》作者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
9、(答案)①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②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0、《锦瑟》(李商隐)
11、(20山东,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2、(2)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用来安慰即将分手远去的朋友,道出了古往今来人们共同心声的名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3、苏轼在《赤壁赋》提出与“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相对的观点是“(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14、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15、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16、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表现村中热闹、民风淳朴的景象的诗句是: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17、④有些同学在阅读经典时,只摘抄妙语警句,而不注重领会思想、汲取智慧。用俗话来说,这叫“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用古诗文名句来说,可谓“,”。
18、《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9、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0、杜牧在文中后总结,六国和秦国的灭亡都是由于不修自身,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的语句是: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