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莎士比亚是谁(Ⅰ)
1、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2、我想歌也无益,哭也无益,笑也无益,骂也无益。你看从前法国路易十四的时候,那人心风俗不是和中国今日一样吗?幸亏有一个文人叫做福禄特尔,做了许多小说戏本,竟把一国的人从睡梦中唤起来了。想俺一介书生,无权无勇,又无学问可以著书传世,不如把俺眼中所看着那几桩事情,俺心中所想着那几片道理,编成一部小小传奇,等那大人先生、儿童走卒,茶前酒后,作一消遣,总比读那《西厢记》《牡丹亭》强得些些,这就算我尽我自己面分的国民责任罢了。(2)
3、梁启超将法国剧作家伏尔泰的剧作称为“小说戏本”,与《澥外奇谭》的作者将莎士比亚剧作看作“戏本小说”,道理是一样的。和西方文体学条理明晰确定的文体分类不同,中国文体的划分有“以类相从”“因文立体”的特点,“中国古人在对文体进行区分辨析、分体归类时,不仅着意于辨异,也关注于求同,而且既关注其‘本’之同,也关注其‘用’之同”将小说与戏曲等同视之的情况,在晚清民初相当普遍,后来林纾、魏易合译《英国诗人吟边燕语》的过程中,这一文体混同的情形再次凸显。
4、莎士比亚的作品,无为。剧中也有好人坏人,但他关心怎么个好法,怎么个坏法,所以他伟大。人性,近看是看不清的,远看才能看清。人间百态,莎士比亚退得很开。退得远开的,是上帝。莎士比亚,是仅次于上帝的人。
5、1969年,时年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接受了国家疟疾防治项目“523”办公室艰巨的抗疟研究任务。经过上百种中药筛选、数百次失败,屠呦呦和团队终于研制出青蒿素。自20世纪70年代问世以来,青蒿素类抗疟药成为疟疾肆虐地区的救命药。据世卫组织不完全统计,青蒿素在全世界已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6、点击观看昆剧电影《牡丹亭》
7、(14)包天笑:《女律师》,《女学生》1911年第2期,第104页。
8、巴(白)哎呀!我倒不知是妹子改扮的。
9、才子李益元宵夜赏灯,遇才貌俱佳的霍小玉,两人一见倾心,随后以小玉误挂梅树梢上的紫钗为信物,喜结良缘。
10、如果说,“生命的热情之力与命运的冷酷之网就构成了曹禺悲剧的核心”,那么,理解曹禺的全部创作却不能局限于一种生命意识当中。曹禺的创作带有心灵的痛苦与折磨、历史的沉思与探索、时代的激情与冲动。曹禺从对宇宙人生的关切出发,真切地揭露和抨击这个不合理的社会与制度。
11、汤显祖流传下来的戏剧主要有《紫钗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因为这些戏的内容都和梦有关系,又被称为“临川四梦”。 汤显祖的“四梦”在明代末年影响极大,不少戏剧家都学习他的风格,在明末形成了戏剧史上的“临川派”。
12、《仲夏夜之梦》(AMidsummerNight’sDream),喜剧;《哈姆雷特》(Hamlet),悲剧;《恺撒大帝》(JuliusCaesar),历史剧。
13、中国古代是知道的:佛比圣高。圣是现世的,佛是超脱的。历来所谓红学家几没有以汤显祖这句话触及《红楼梦》研究。
14、2018年2月,英国《经济学人》介绍金庸名著《射雕英雄传》(LegendsoftheCondorHeroes)英译本的文章这样写到:
15、ViewinSpring
16、(23)(24)李伟昉:《朱东润〈莎氏乐府谈〉价值论》,《外国文学研究》2019年第2期,第155页,第152页。
17、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18、莎士比亚为什么退得开,退得远?因为他有他的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
19、但他因官场倾轧而遭贬,后又复官,封为国公,一门富贵,高寿而卒。梦醒之后,才知身卧邯郸旅店中。卢生大悟,乃从吕洞宾学道成仙。
20、“在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马云建立起他的电子商务帝国时,他也不忘卖弄自己的花名——‘风清扬’。金庸小说中一位灵巧的剑客。虽然官方表示销量有3亿册,也成了多部电影、电视剧和视频游戏的剧本,但金庸于1955年至1972年间创作的这14部武侠史诗仍不为大多数西方读者所知。它们的作者可绝不是一位普通人。”
中国的莎士比亚是谁(Ⅱ)
1、《蛊征》(《麦克白》)
2、1994年9月24日,美国蒙大拿大学古生物学家杰克·霍纳领导下的一个研究小组,从一具6500万年前的恐龙骨骼中提取出了遗传基因材料。从中分离出的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与现代鸟类的遗传材料存在着相似之处,表明两者之间有着某种形式的关联。
3、*2019天津大剧院“打开艺术之门”系列
4、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5、Beaconfiresstretchthroughthreemonths,aletterfromfamilyworthtenthousandinsilver.
6、莎士比亚戏剧在中国早期译介的文体变形
7、表达了对现实生活强烈的爱憎和迫切期待东方红日的心情。剧本通过对半殖民地都市群丑的出色描绘暴露社会的黑暗糜烂。有工于心计的银行家潘月亭、卑躬屈膝的李石清、俗不可耐的顾八奶奶、洋奴张乔治等。这些都市群丑聚在陈白露的寓所里寻欢作乐,而又尔虞我诈,充分暴露了被金钱扭曲了的畸形人性。
8、AtduskIputupatStoneMoatvillage,aclerkwascatchingpeoplebynight.
9、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10、(12)孟宪强:《中国莎学简史》,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61页。
11、是的,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他深陷于新旧交替的社会,如果一味的坚持一成不变,也许就不会有如此惊世骇俗的作品的面世。生活中,我们经常在说“一切都是好的安排”。接受过新式思想的曹禺,是不会自甘堕落,他会找准任何机会反抗。为了发泄被压抑的愤懑,他拿起了手中的笔,开始了他的创作。
12、1910年9月24日,一个名叫万家宝的孩子诞生于天津。1934年,他以曹禺的笔名发表了剧作《雷雨》,此后又创作或改编了《日出》、《原野》、《北京人》、《家》等优秀剧作,这些剧作脍炙人口,成为经典,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不仅被译成英、法、俄、德、意、日、韩、蒙古、西班牙、阿拉伯等多种语言,而且在各个剧院和中外舞台常演常新。其戏剧还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舞剧、歌剧、京剧、地方曲艺等多种艺术形式。
13、三是创作内容都善于取材他人著作。
14、原名不详,字汉卿,号已斋(又作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今山西省运城)人,元杂剧奠基人,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居四大家之首。相关成就关汉卿一生的戏剧创作十分丰富。剧目有六十多个,剧本大多散佚。他的杂剧,有悲剧、有喜剧,题材广阔,深刻地揭露了元代腐朽黑暗的社会现实。他的《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鲁斋郎》《单刀会》都是脍炙人口的作品。
15、林语堂(大学毕业不知此人文学水平就白读了,真正的“国学大师”,中美文化的传播使者,《京华烟云》在1975年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作品,可惜落选,这人被埋没,都是党争惹的祸)
16、因为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这四部戏都与“梦”有关,所以被合称为“临川四梦”,都以“爱情”为主题。
17、Asthenightdrewon,thesoundoftalkingstoppedandIseemedtohearsobbingchokedback.
18、他是剧作家,更是一位诗人,一位现实主义的戏剧诗人。他的作品情理交融,诗意浓郁,鲜明地表现出在追求戏剧的诗的境界。
19、主演:张艳秋、李阳、王世文、刘景范、甘雨等
20、Anoldmanwentoverthewallandranoff,hiswifecameoutthegatetowatch.
中国的莎士比亚是谁(Ⅲ)
1、我是庖丁解牛,不是吹牛。
2、《原野》是曹禺先生富深意,争议多,充满神秘色彩的一部作品,具有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的浓郁风格特征。故事发生在三十年代的中国北方农村。一个复仇故事,夹杂着多重爱恨情感,在原野上就此拉开了序幕,这个冤冤相报,看似简单的复仇故事,蕴含着阔大渊深的人物情感并展现出复杂的人物性格。
3、中国的莎士比亚有三个分别是:关汉卿、汤显祖、曹禺。
4、(10)〔元〕陶宗仪:《辍耕录·杂剧曲名》,见余为民、孙蓉蓉主编:《历代曲话汇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安徽:黄山书社2006年版,第450页。
5、《雷雨》生动的展现了现实社会的阶级关系,揭露了旧中国大家庭的种种黑暗现象和资产阶级剥削劳动人民的本质,也反映出了人伦道德冲突中的人性问题。曹禺先生的《雷雨》完全运用了戏剧艺术中的“三一律”,情节曲折,故事性强,结构严密,集中紧张,后将戏剧矛盾推向高潮,既生动的刻画了剧中人物的性格,也深刻揭示了作品的主题。
6、剧本从民间语言转为文人辞藻,又好,又不好。好,是雅致了,不好,是减弱了文学的元气。
7、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企业号”下水
8、我说,这是女子的“维特之烦恼”。我欣赏另外一种传说:《牡丹亭》试演时,当时有玉兰树久不开花,丝竹管弦起时,满树齐开花——这种传说,真的,也好,假的,也好。
9、曹禺先生《日出》的剧作主题以及对人性的深刻揭示,永远都没有过时,即使到今天时间过去了半个多世纪,这部作品仍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性。
10、昨晚,印度著名演员阿米尔·汗在微博上发文表示,几个月前,他读过金庸的《鹿鼎记》,这部小说带给了他很多快乐。“本希望有机会和金庸先生结识。我是他的铁杆粉丝。”
11、人和,则儒家这一套弄得中国人面和人不和。
12、淳于棼酒醉后梦入槐安国被招为驸马,后任南柯太守,政绩卓著。公主死后,他被召还宫中,加封左相。他权倾一时,终于被逐。醒来却是一梦,被契玄禅师度他出家。
13、任性,要看任什么性。伟大的性,要任,大任特任。音乐家任性的是贝多芬,乐谱中常标出:“必须这样!”画家中任性的是梵高。哲学家中任性的是尼采。
14、由焦晃主演的莎翁戏剧《安东尼与克丽奥佩特拉》
15、《哈姆雷特》剧照,导演:LyndseyTurne,2015年(英国)
16、《哈姆雷特》(Hamlet)是莎翁所有名著中大的一颗明珠,宝石。全世界文学名著少了《哈姆雷特》,不可想象。凡生于莎士比亚之后的文学家,都再三熟读《哈姆雷特》——中国例外。
17、4月7日,BBC推出了新纪录片DuFu:China’sGreatestPoet(《杜甫:中国伟大的诗人》),该片由BBC受欢迎的主持人之历史学家迈克尔·伍德(MichaelWood)执导,在片中,他走访探寻了唐代诗人杜甫一生的足迹,向人们介绍杜甫波澜壮阔的一生。
18、马来西亚星洲日报称“金庸的武侠小说1960年代来阅读者众多,已经成为华文武侠小说界的指标。他一手创造出郭靖、杨过、韦小宝、张无忌、令狐冲、乔峰、黄蓉、小龙女等传奇人物,在华文世界造成广泛影响。”
19、TheOfficeratStoneMoat
20、不久李益高中状元,但因得罪欲招其为婿的卢太尉,被派往玉门关外任参军。李益与小玉灞桥伤别。后卢太尉又改李益任孟门参军,更在还朝后将李益软禁在卢府。小玉不明就里,痛恨李益负心。黄衫客慷慨相助,使两人重逢。于是真相大白,连理重谐。
中国的莎士比亚是谁(Ⅳ)
1、为什么中国戏剧没有出世界性的大作品?
2、五是剧作能哀怨动人。
3、那么,是什么方面的关系呢?
4、顾问:孙绍振汪文顶张帆
5、与评论“莎翁之诗,直抗吾国之杜甫”的林纾相比,朱东润对于莎士比亚戏剧艺术的理解显然更为准确,对于诗歌和戏剧这两种体裁特点的把握,也相当具有洞见。也正是因为对莎士比亚戏剧文体的定位,朱东润的论文选用了“乐府”,而非“诗体”或“小说”等词汇去定位莎翁剧作。此外,朱东润还指出林纾翻译的二字剧名,不符合中国戏剧传统的习惯,因为“吾国戏剧本多以三字为名,如《西厢记》《琵琶记》《牡丹亭》《桃花扇》之类。至于剧中曲折,始以二字名之,如‘小宴’‘惊梦’是也”,因此建议对林纾译名“略加变通”,在每个两字剧名后均添加了“记”字,更符合中国戏剧三字命名的传统。(21)
6、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7、怀抱六卷《杜甫诗集》译本的宇文所安
8、人世真没意思,因为真没意思,艺术才有意思。
9、关汉卿是元代著名的杂居作家,其艺术成就之高,在中国戏曲的地位之高,他的称号比如“曲圣”、“中国的莎士比亚”
10、伟大的戏曲家,是汤显祖。他应该成为中国的莎士比亚,可惜没有成。另有郑若庸、屠隆、梁辰鱼、张凤翼、王世贞、沈璟、陆采、徐复祚、梅鼎祚、汪廷讷。后又有阮大铖、尤侗、李渔、李玉。
11、中国的莎士比亚是曹禺。
12、(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
13、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1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5、《蒲鲁萨贪色背良朋》(《维洛那二绅士》)
16、国际汉学研究与数据库建设
17、Endlesstreesshedtheirleavesthatdescendinthewhistlingwind,unending,theLongRivercomesonchurning.
18、威廉,你是仅次于上帝的人
19、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Shakespeare,1564—1616)。二十二岁到伦敦(奇怪,天才都知道离开家乡,都知道要到哪儿去。
20、许多作家喜欢死乞白赖地赖在角色身上,喜欢靠角色来说自己的话——用这个准则对照大批著名文学家,也不例外。可是莎士比亚、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福楼拜、司汤达、哈代、巴尔扎克,从不和剧中人发生暧昧关系——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精神上的儿子。可是这位父亲一点不通私情,冷静看他儿子表演。
中国的莎士比亚是谁(Ⅴ)
1、(11)[日]濑户宏:《莎士比亚在中国——中国人的莎士比亚接受史》,陈凌虹译,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63页。
2、戏台上的“小说”《女律师》
3、莎士比亚能退远是非善恶,故能恶中有善,善中有恶。他到晚年,靠《哈姆雷特》露了一点点自己。
4、中国剧作家的创作观念是伦理的,寓教于戏,起感化教育作用,在古代有益于名教、风化、民情。有了这种观念,容易写成红脸白脸、好人坏人,不在人性上深挖深究。儿女情长,长到结婚为止;英雄气短,短到大团圆,不再牺牲了。作家没有多大的宇宙观、世界观,不过是忠孝仁义,在人伦关系上转圈圈。这些,都是和莎士比亚精神背道而驰的。
5、“青蒿素之母”屠呦呦获拉斯克奖
6、《原野》可以说是曹禺先生写得深也富有争议,富有看点的一部好戏。随着时间的流逝,更显其经典本色。
7、许多人不死,拖拖拉拉活下去,因为在思想上已经死过了。我要是续写《红楼梦》,会让贾宝玉拖拖拉拉活下去。
8、到了老年,莎士比亚似乎把郁结心中的哲学观点都放到丹麦王子形象上,但仿佛都是哈姆雷特、而不是莎翁所言。你们看原作,哈姆雷特和人的对白,与他自己的独白,完全是两种辞令语调,这是剧作者莎士比亚在遥控。是莎士比亚与哈姆雷特血肉相连,但又离得很远,远远地“遥控”。
9、(点击海报,即可查看)
10、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11、(4)安凌:《文明戏时期莎士比亚戏剧的改译及演出》,《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年第3期,第77—80页。
12、剧照分享|演出优惠|开票信息
13、汤显祖(1550—1616),江西人。万历癸未年(1583)进士。官至礼部主事,因上书皇帝批评宰相,不受,下放广州一处做小官,后再做县官。穷,老不如意,住“玉茗堂”。“穷老蹭蹬,所居玉茗堂,文史狼藉,宾朋杂坐,鸡埘豕圈,接迹庭户。萧闲咏歌,俯仰自得。”
14、I’vescratchedmywhitehairevenshorter,prettymuchtothepointwhereitwon’tholdahatpin.
15、英国莎士比亚本尊生于1564年4月26日,1616年去世,是著名剧作家,著作等身。20世纪30年代,日本汉学家青木正儿首先把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相提并论,汤显祖也因此有“东方莎士比亚”之称。有意思的是,汤显祖生于1550年,比莎士比亚年长14岁,去世时间同为1616年,目前,连维基百科都盖章认定,“与莎士比亚同期及影响力相若的伟大剧作家”。
16、公益票价:30/60/90/120/150元
17、早期写喜剧,中期写历史剧,晚年写他深刻的悲剧。悲剧中又有喜剧的分子,他以为悲喜是一起的(中国的绍兴戏叫做苦剧,一苦到底,带好手帕去哭)。他后的七年八年,安详而醇熟。他自己知道使命告终,地位永恒。可惜谁也没有对他说过:威廉,你是仅次于上帝的人。
18、论戏曲,那时无人可与之比肩。上比,可与高明《琵琶记》等较量,下启,可与阮大铖《燕子笺》等一论。《牡丹亭》流传之广,影响之大,可与《西厢记》媲美。
19、莎士比亚(1564—1616)戏剧是西方文化经典的代表之也是全人类的文化遗产,自19世纪中叶传入中国以降,在文化与政治大变革的社会环境下,其经历的文化语境、政治语境的复杂程度,可以说在世界莎学史上是无与伦比的。莎剧承担了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使命,与中国文化产生碰撞与交融,在文艺方面涉及小说、戏曲、电影、话剧等领域,产生的结果是异彩纷呈的。
20、第二种模式,是把戏剧作品的情节、背景和意义作本土化的处理,把莎剧进行同化处理并将其融入到某个区域的世界观和表演惯例中去,卜万苍的《一剪梅》(1931)就是一例。这种方法的实质是对本土或异域的文学、艺术品中观念的实用性进行道德评价。在19世纪时期,中国人怀着借助莎士比亚之名来建构现代性的梦想,这种动机脱离了莎士比亚文本,却与莎士比亚所代表的现代伦理观念联系起来。大陆和台湾虽然没有英文传统,但莎士比亚的文本对国内公众而言是相当熟悉的,也很受重视。有些人引用莎士比亚来强调剧中蕴含的道德教训,有的则是为了唤起社会生活中广义的、“普遍的”文化归属感和共有的价值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