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老马识途的历史典故(文案100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5-25 16:30:26

老马识途的历史典故(篇一)

1、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2、(汉语拼音)lǎo mǎ shí tú

3、管仲(约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颍上人(今安徽颍上),周穆王的后代。

4、乃掘地,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与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5、(典故)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6、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7、齐桓公是齐国国君,在管仲辅佐下,厉精图治,终成霸业。

8、所以,走着走着就辨不清方向了。这时,齐桓公手下的谋士管仲说:“大王,狗、马都有辨认道路的本领。我们挑几匹老马,让它们在前边引路,就可以走出山谷。”齐桓公立刻让人挑选了几匹老马,放开缰绳,让它们在前随意地走,军队跟在马的后边。

9、老马识途意为老马认识曾经走过的道路。比喻阅历多的人富有经验,熟悉情况,能起到引导作用。成语出自《韩非子·说林上》,原文:

10、不过大家知道吗?有个成语,其实和管仲是有关的哟~

11、管仲,隰朋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

12、当他们要返回齐国时,这时他们却迷了路。因为齐军来的时候是春天,山青水绿,道路容易辨认。而返回去时已是冬天,山野白雪皑皑,山路弯曲多变。

13、第万物皆有灵性。世间万物皆平等,世间万象也均能给人以思想,给人以启迪,给人以智慧。所以应该将其视为人类的良师益友,与其平等相处,敬畏、尊重、善待并珍惜它们。

14、(出处)宋·毛谤《寄曹使君》:“请同韶採公勿疑;老马由来识途久。”

15、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而归时已是冬天,草木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军在崇山峻岭的一个山谷里转来转去,后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归路。情况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军就会困死在这里。管仲思索了好久,有了一个设想:既然狗离家很远也能寻回家去,那么军中的马尤其是老马,也会有认识路途的本领。于是他对齐桓公说:“大王,我认为老马有认路的本领,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领路,领引大军走出山谷。”

16、是一个公益国学课堂,每周一至周五推出。

17、意为老马认识曾经走过的道路。比喻阅历多的人富有经验,熟悉情况,能起到引导作用。老马识途常用来比喻富于经验、知是识非的人。有经验的人对情况熟悉,可以指引他人。

18、(lǎomǎshítú)

19、相传春秋时,齐桓公与大臣等仲、隰朋进攻孤竹国,回来时迷了路。管促说:老马能识途。于是让老马在前面走,大家跟着,果然找到了归路。见《韩非子•说林上》。后以"老马识途"等喻富有经验或富有经验的人。汪赵执信《为求书者所苦戏题长句》:"诸君且休共和谈,老马识途犹尚堪。"

20、“老马识途”本意为老马认识曾经走过的道路。现比喻有经验的人熟悉情况,能在某个方面起指引、引导的作用。常用来比喻富于经验堪为先导。 他们不被现实所局限,不被名利而蒙蔽的精神正值得我们学习。

老马识途的历史典故(篇二)

1、“老马识途”的典故告诉我们对于不了解的事,就要向有经验的人求教学习,不管对方是什么身份,不要把向人求教看作是羞耻的事,要知道学习和吸取圣人的智慧。做事要动脑,善于发现身边事物的规律,不了解的事应向有经验的人学习。

2、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迷路了,放出老马,部队跟随老马找到了出路。比喻阅历多的人富有经验,熟悉情况,能起到引导作用。

3、老年人老马识途,经验丰富,我们应该尊敬他们,虚心向他们请教。

4、向下↓划动,音频故事在文末

5、“途”路。老马认识道路。比喻有经验的人熟悉情况,能在某个方面起指引的作用。

6、齐桓公对燕庄公说:“山戎已经赶跑了,这一带五百多里的土地都是燕国的了,别再放弃。”燕庄公说:“这哪儿行呐?托您的福,打退了山戎,救了燕国,我们已经感激不尽了。这决土地当然是属于贵国的了。”齐桓公说:“齐国离这儿那么远,叫我怎么管得了哇?燕国是北边的屏障,管理这个地方是您的本分。您一方面向天王朝贡,一方面做诸侯国北边的屏障,我也有光彩。”燕庄公不好再推,就谢了齐桓公。燕国一下子增加了五百多里的土地,变成了大国。

7、老马识途典故: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迷路了,放出老马,部队跟随老马找到了出路。老马识途:比喻阅历多的人富有经验,熟悉情况,能起到引导作用。老马识途揭示的道理:不了解的事,就要向有经验的人求教学习,不管对方是什么身份,不要把向人求教看作是羞耻的事,要知道学习和吸取圣人的智慧。近义词:老骥伏枥、老当益壮、识途老马、驾轻就熟、轻车熟路。反义词:老气横秋、老态龙钟、不知所以、初出茅庐、乳臭未干。

8、老马识途:老马认识曾经走过的道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9、释义 “途”路。老马认识道路。比喻有经验的人熟悉情况,能在某 个方面起指引的作用。

10、(成语解释)途,路,道路。老马认识曾经走过的道路。比喻有经验的人熟悉情况,能在某个方面起指引的作用。常用来比喻富于经验堪为先导。

11、这个成语是“老马识途”。

12、大军在崇山峻岭的一个山谷里转来转去,后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归路;虽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该从哪里走出山谷。时间一长,军队的给养发生困难。

13、于是他对齐桓公说:“大王, 我认为老马有认路的本领,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领路,带引大军出山 谷。” 齐桓公同意试试看。管仲立即挑出几匹老马,解开缰绳,让它们 在大军的前面自由行走。也真奇怪,这些老马都毫不犹豫地朝一个方向行进。

14、(老马知路)宋·陆游:“老马漫知路,钝锥宁出囊。”

15、齐桓公同意试试看。管仲立即挑出几匹老马,解开缰绳,让它们在大军的前面自由行走。也真奇怪,这些老马都毫不犹豫地朝一个方向行进。大军就紧跟着它们东走西走、后终于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齐国的大路。

16、孔子曾说过:“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17、家庭教育是激发孩子潜能的源泉

18、“请同韶採公勿疑;老马由来识途久。”

19、做事要动脑,善于发现身边事物的规律,不了解的事应向有经验的人学习。

20、所以说,咱们阜阳还有个称呼叫作:管仲故里,历史名城。

老马识途的历史典故(篇三)

1、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而归时已是冬天,草木变了样。大军在崇山峻岭的一个山谷里转来转去,后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归路;虽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该从哪里走出山谷。时间一长,军队的给养发生困难。

2、(近义词)识途老马轻车熟路谙熟门路驾轻就熟暗中摸索久经沙场

3、公元前663年,北方的山戎国(在今河北省东北部)侵略燕国。燕国的国君向齐国求救,齐国的国君齐桓公亲自率领大军去救助。齐桓公的军队赶到燕国时,山戎国的军队已带着掠夺的财物,逃到东部的孤竹国去了。

4、1 齐桓公:老马识途: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请求,带兵打败了山戎国的侵犯;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请求救兵,管仲跟随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在回国途中,因假向导引入迷谷,使齐军受困。管仲建议用一匹老马带路而化险为夷。

5、这时,齐桓公手下的谋士管仲说:“大王,狗、马都有辨认道路的本领。我们挑几匹老马,让它们在前边引路,就可以走出山谷。”

6、西汉故事 连横亲秦 胡服骑射 屈原投江 鸡鸣狗盗 狡兔三窟 火牛陷阵 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 远交近攻 赠送绨袍 坑杀赵卒 毛遂自荐 盗符救赵 春秋故事

7、(老马识途)清·黄景仁:“老马识途添病骨,穷猿投树择深枝。”

8、于是他对齐桓公说:“大王,我认为老马有认路的本领,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领路,带引大军出山谷。”齐桓公同意试试看。管仲立即挑出几匹老马,解开缰绳.

9、隰朋(?—前644年),姜姓,出身于齐国公族。著名春秋时期齐国大夫,朋氏鼻祖。齐庄公曾孙。

10、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11、(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主语、谓语;含褒义

12、走到山里没有水,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如果)地上蚁封有一寸高,地下八尺深的地方就会有水。”于是挖掘地,终得到了水。

13、齐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公元前681年,为平定宋国动乱,齐桓公在北杏与宋、陈、蔡、邾四国诸侯会见。

14、让它们在大军的前面自由行走。也真奇怪,这些老马都毫不犹豫地朝一个方向行进。大军就紧跟着它们东走西走、后终于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齐国的大路。

15、情况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军就会困死在这里。管仲思索了好久,有了一个设想:既然狗离家很远也能寻回家去,那么军中的马尤其是老马,也会有认识路途的本领。于是他对齐桓公说:“大王,我认为老马有认路的本领,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领路,带引大军出山谷。”

16、(老马知道)唐·杜甫:“老马夜知道,苍鹰饥著人。”

17、他们来到一个地方,当地人把它叫“迷谷”,只见平沙一片,就跟大海一样,一眼望去没边没沿。别说是在晚上,就是在大天白日,也分不出东南西北来。中原人哪儿到过这样的地方,大伙儿全迷了道儿。齐桓公和管仲急得什么似的,赶紧去问黄花。喝!哪儿还有他的影儿?大伙儿才知道中了黄花的诡计了。原来黄花杀了山戎的头子密卢,倒是真的;投降中原可是假的。管仲说:“我听说北方有个‘旱海’,是个很险恶的地方,恐怕就是这儿,不可再走了。”齐桓公立刻下令收军。天一会儿比一会儿黑,又碰上冬天,西北风一个劲儿地刮着。大伙儿冻得直打哆嗦。

18、管仲跟随齐桓公去讨伐孤竹国,归途迷失道路。管仲说:“老马的智慧可以利用。”于是放出老马,大队跟在后边,找到了道路。后以此典形容人富有经验,能解决难题。

19、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齐桓公和丞相管仲讨伐孤竹国,被敌军骗到了沙漠地带。看看天晚,但见白茫茫一片平沙,黑黯黯千重惨雾,冷凄凄数群啼鬼,乱飒飒几阵悲风。管仲说:“久闻北方有旱海,是极厉害之处,就是此地,不可前行。”急教传令收军,带来火种,遇风即灭,吹之不燃。随行军士,各各敲金击鼓,一来以屏阴气,二来使各队闻声来集。管仲见山谷险恶,急教寻路出去,却东冲西撞,盘盘曲曲,全无出路。管仲说:“我知道老马识途,老马多从漠北而来,可择老马数头,观其所往而随之。”桓公依其言,取老马数匹,纵之先行,委委曲曲,遂出谷口。后人有诗云:蚁能知水马知途,异类能将危困扶。堪笑浅夫多自用,谁能舍己听忠谟。出自《韩非

20、主人公有管仲,齐国国相,辅助齐柦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老马识途的历史典故(篇四)

1、凭借管仲的精明通达和隰朋的智慧,碰到他们所不知道的事,不惜向老马和蚂蚁学习,人带着愚蠢的心却不知道学习有智慧的人的才智,这不也是很大的错误吗?

2、齐恒公听了管仲的话,便带着管仲还有大队人马去攻打山戎。可是,到了山戎的地盘,他们发现山戎早就逃跑了。于是,齐恒公又一次与管仲商量:“相国,如今山戎已经逃跑,咱们应该怎么办?”管仲回答:“这山戎太狡猾了,肯定是往北方逃了,咱们一点要去追赶,把他们全部消灭!”齐恒公觉得管仲的话十分有道理,于是又带领军队朝北方追赶。

3、(问鼎中原)楚庄王(战国)(释义)问:询问,鼎: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三足两耳。中原:黄河中下游一带,指疆域或领土。比喻企图夺取天下。(管鲍之交)管仲和鲍叔牙(解释):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深。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退辟三舍)晋公子重耳,楚王解释)比喻对人让步,不与相争。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老马识途)管仲隰朋(齐恒公的大臣)(解释)老马认识曾经走过的道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途:路,道路。

4、后遂以“老马识途、老马知道、马老知道、老马知路、马识路、老识涂”等比喻富有经验,能为先导;用“识途(涂)马、识途骥”等比喻富于经验、知是识非的人。有经验的人对情况熟悉,可以指引他人。

5、做事要动脑,善于发现身边事物的规律。

6、出处:战国时期韩国·韩非子 《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7、管仲、隰(xi)朋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 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8、这些“识途老马”们不被现实所局限,不被名利而蒙蔽的精神正值得我们学习!

9、老马识途这个成语早出自《韩非子·说林上》。该成语意思是指老马认识走过的道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10、春秋时期,燕国被北方一支比较强大的少数民族山戎入侵,劫夺了很多粮食、牲畜和财物,燕国没有办法,只好向齐国求救。于是齐桓公亲自率领大军攻打山戎,救援燕国,一同随行的还有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齐军春天出征,到冬天才打赢胜仗回国,原来的草木早已经变样了,因此齐军在回去的路上绕来绕去,后经过一个山谷时迷了路,虽然派出很多侦查的人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该往哪边走。

11、管仲怕逃亡在莒国的公子小白因离齐国近,抢先回国夺到君位。所以经庄公同意,先带领一支人马去拦截公子小白。果然,管仲的队伍急行到即墨附近时,发现公子小白正在赶往齐国,便上前说服他不要去。但是,小白坚持要去。于是管仲偷偷向小白射了一箭。管仲以为他已被射死,便不慌不忙地回鲁国去护送公子纠回齐国。

12、”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之,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与老马,老蚁,今人不止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13、(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年纪大的人富有经验

14、每一个成语背后,都有一个寓意深远的故事,蕴涵着丰富的智慧和深刻的人生哲理。每篇故事都如同一个个智慧的锦囊,帮助开启小朋友人生的智慧之门。

15、(押韵词)如手如足、视有如无、应付自如、熔于一炉、乌合之卒、捶胸跌足、支支梧梧、矫世变俗、天赐之福、依样画葫芦、......

16、读音:lǎomǎshítú

17、这个故事给与我们的启事

18、(反义词)乳臭未干少不更事初出茅庐暗中摸索不知所以

19、大军就紧跟着它们东走西走、后终于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齐国的大路。

20、除了这些吃的,是否还有其他的呢?如阜阳的那些名人呢?

老马识途的历史典故(篇五)

1、管仲和大夫隰(xi读席)朋随齐桓公一同前往攻打孤竹,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时已是冬天,后迷了路。管仲说:“老马的智慧是可以利用的。”于是放开老马,人跟随着它们,终于找到了回去的路。

2、识途老马(shí tú lǎo mǎ)

3、但仍然弄不清楚该从哪里走出山谷。时 间一长,军队的给养发生困难。 情况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军就会困死在这里。管仲思索 了好久,有了一个设想:既然狗离家很远也能寻回家去,那么军中的 马尤其是老马,也会有认识路途的本领。

4、二千六百多年前,春秋末期的屠河(今锦州),是少数民族山戎(属东胡族系)的首府,山戎常常袭扰燕国,燕王派使者向当时的霸主齐国救援。公元前663年,齐桓公携相国管仲和大夫隰(xí)朋出兵救燕,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

5、“老马识途”这个典故说的是管仲跟着齐桓伐孤竹,春天去的,冬天才回来,回来的时候迷失了道路,管仲说“老马是有智慧的,可用一下马的智慧”。于是放开老马随着老马走,终于找到了道路。管仲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他的“老马识途”的典故一直沿用到今天。

6、公元前679年,齐恒公做了诸侯国的霸主,承担起保护弱小诸侯国的责任。当时北方的山戎经常骚扰弱小的诸侯国,齐恒公为了保护这些诸侯国,就出兵去攻打山戎。

7、退避三舍:比喻退让、忍让和回避,以求避免冲突。

8、公元前663年,齐国的大军到了燕国,山戎早已逃回去了,抢走了一批壮丁女子和无数值钱的东西。管仲说:“山戎没打就走,等到咱们一走,他们准又进来抢劫。要安定北方,非打败山戎不可。”齐桓公就决定再向前进。燕国的国君燕庄公,要带领燕国的人马作为前队,打头阵。齐桓公说:“贵国的人马刚跟山戎打了仗,已经辛苦了,还是放在后队吧。”燕庄公说:“离这儿八十里地,有个无终国(在河北省玉田县),跟我们一向很好。要是请无终国出兵帮助我们,我们就有了带路的了。”齐桓公立刻派使者带着礼物去请无终国的国君。无终国答应了,愿意做向导,派了一位大将带着一队人马来支援燕国和齐国。

9、(识途老马)清·钱谦益:“攫食饥乌心未饱,识途老马足堪扪。”

10、(成语示列)老马识途添病骨,穷猿投树择深枝。

11、战国时期,齐国国君齐桓公应燕国国君请求,出兵攻打侵入燕国的外敌。但是打完之后,齐军却在山林里迷了路。

12、走到山里没有水,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如果蚁穴有一寸高的话,地下八尺深的地方就会有水。”于是挖掘山地,终于得到了水。凭借管仲的精明通达和隰朋的聪明才智,碰到他们所不知道的事,不惜向老马和蚂蚁学习。

13、如果你不想错过更多的精彩体验

14、成语出自《韩非子·说林上》: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孤竹,迷路了,放出老马,部队跟随老马找到了出路。比喻阅历多的人富有经验,熟悉情况,能起到引导作用。

15、他觉得既然老狗都能认识回家的路,那么老马也一定知道回去的路。齐桓公听后也觉得有理,于是便挑出老马让其在前面奔跑,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大部队就找到了回去的路了。

16、点上方绿标听甜甜姐姐讲故事

17、后宋国违背盟约,齐桓公以周天子的名义,率几国诸侯伐宋,迫使宋国求和,即为“九合诸侯”第一次。公元前679年,诸侯与齐恒公在鄄地盟会,齐桓公从此成为天下诸侯的霸主。

18、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请求,带兵打败了山戎国的侵犯;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请求救兵,管仲跟随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在回国途中,因假向导引入迷谷,使齐军受困。管仲建议用一匹老马带路而化险为夷。

19、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阅历多的人富有经验,能给我们做一个很好的指导。

20、没有多久,在马的带领下,齐国的军队果然走出了山谷,找到了回齐国的路。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