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人性本恶还是本善(文案100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5-24 17:20:22

人性本恶还是本善(第1段)

1、人的本性到底是善还是恶呢,我认为善恶兼有,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按中国的说法就是阳和阴,按西方的说法就是正和负。两者本身都是存在的,并且相对又相依。试问,从一开始起,人如果都是善的,恶从何来。反之亦然。

2、辞让之心:我们都听过孔融让梨的故事,就是辞让之心,孟子凭什么说人本来就有辞让之心呢?因为尧、舜、禹这些圣王都是把自己的王位禅让给别人,之所以后来没有这样的事了,就是因为人们生来就有的辞让之心被蒙蔽了。

3、荀子:“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荀子荣辱》

4、你认为,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呢?

5、西方哲学中,“善”这个字接近的翻译就是“Good”,意为“好”。“好”这个字几乎无法用其他语句来定义,因为它是一个基础的概念,所以我们却很难找到比它更基础的词语来解释它。“好”囊括的内容比儒家意义上的“善”要多一些。“幸福”,“美”,“满足”,“发展”等等概念都可以算作是“好”的。

6、第正是由于人性本恶的存在,所以,在人类社会沧海桑田的演进过程之中,教化才显得尤其重要,而且也相当艰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方从来不否认,通过后天的教化和修养,人是可以对他的人性加以改变,甚至形成伟大的人格的。但是,正因为有本恶的人性存在,所以,我们要知道,学好三年,学坏三天,(时间警示)“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呀。请大家想一想,看暴力片,色情片,是从来没有什么公开的倡导和鼓励的,但为什么总有那么多人要趋之若鹜呢?(笑声、掌声)

7、“每个人身上都集中了人性中所有的善与恶。”这句名言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但现在,我斗胆想要给它做个注解或者补充:每个人身上都集中了人性中所有的善与恶,只不过这善恶的配比不同,善恶得以呈现的机会不同,重要的是,每个人的善恶标准不同。

8、正本清源,明确“恶”的概念:“我方从来不认为本能和欲望就是恶,本能和欲望的无节制地扩展才是恶。”

9、因为人是复杂的且不断变化的,人的行为会受到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的影响,因此管理方法和技巧必须随时、随地、随人、随境不断变化。管理者必备的能力主要体现在鉴别情境,以及诊断问题的洞察力上。没有一套适合于各个时代、组织或个人的普遍性的管理方法。

10、陈泉州大德|浴佛节的来历和功德利益

11、恶行是由外在环境所造成,所以恶是结果而不是原因(环境影响论)

12、反方严嘉:但是对方要注意到,8月28号《联合早报》也告诉我们这两天新加坡游客要当心,因为台湾出现了千面迷魂这种大盗。(笑声、掌声)

13、正方王信国:我想首先请问对方辩友,既然人性本恶,世界上为什么会有善行的发生?

14、正在犹豫之时,他忽然在隐约的光亮中,看见死尸堆里蹲着一位老妇人,她正在女尸的头上拨头发。武士走过去,把刀架在老妇脖子上,逼问她在干什么?

15、不同的是,对于第一组学生,在出发时老师会对他们说:“快点快点,我们已经迟到了。”而另一组学生则会说:“我们该走了,虽然还有10分钟演讲才开始。”

16、后,对辩题的性质做出明确定性:这是一个事实判断的命题(对方辩友所犯的错误就在于以理想代替现实,以价值评判代替了事实评判,这是一个事实,我们只有正视这个事实,才有可能扬善避恶)。

17、想起以前读书的时候很好奇的孟子和荀子的道义之争,就是到底是“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这个说法?

18、所以,以表象观之,人降生下来,善与恶的属性是同时具备的。但是,我们绝不能以表象来否认人类,乃至于一切众生本性的至善

19、对方辩友,今天说啊,人性有两层,一种是自然属性,是天性,再一种是社会属性,那种是后天的。

20、不尽然,人所做的每个决定都会受到环境、心态、周边人的影响。在一些情境下,“善”可以变“恶”,“恶”同样可以变“善”。我们不能用简单的“善”“恶”去评判一个人。善人被逼急了也会杀人,恶人同样也会有善举。同样,一个人的性格也不能一定而论。他可能事业心强,同时也可以相夫教子,他可能善于交际,同时也可能内向孤僻。不是人类善变,而是在不同的环境下,表现出的不同性格特征。

人性本恶还是本善(第2段)

1、我是一个金庸迷,也许之后我也会引用很多金庸笔下的故事。《射雕英雄传》相信大家都听过看过读过,都知道靖哥哥是谁。郭靖就是一个儒家人性本善的典型代表人物。他天生一股痴傻般的善良,哪里需要正义,靖哥哥就出现在哪里。第一次见到假扮成小叫花子的蓉妹妹,靖哥哥就把自己身上所有的钱,一件貂皮大衣,和一匹宝马送给了小叫花黄蓉。郭靖的善,是孟子所讲人性本善,那种善不是做作,也不是风格,而是娘胎里带出来的本性。

2、性本恶:荀子所论及的人性,其本质恰是无所谓善恶的“本始材朴”的自然之性,它既有转化为恶的可能,也有发展为善的机会。荀子的性恶论的思想在先秦百家关于人性的论断中独树一帜,他的思想对后世今天的意义都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3、佛子心语|僧宝感言:我们是一家人

4、①不会产生真正的道德:扶老太太过街动机何在?

5、正方吴淑燕:我想请问对方同学,再次请问你,如果人性本恶的话,到底是谁第一个去教导人要行善的呢?

6、人性本善还是本恶,这个问题曾一度成为大学生辩论赛常见的题目。它的常见至少说明了两点:

7、其实,古代先贤的哲学问题在今天只是科学问题。

8、这句话可以有好多种解释方法,至于什么是“心之体”,什么是“意之动”,什么是“良知”,什么是“格物”,考据学家有考据学家的解释,老百姓有自己的理解,解释和理解都各有不同,怎么说都对,怎么说也不错。

9、反方严嘉:这点都搞不清楚,还来辩论性善性恶?(笑声、掌声)我想请问,孔子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像这样的圣人都要修炼到古稀之年,何况我们凡夫俗子呢?(掌声)

10、第人性本恶是古往今来人类理性认识的结晶。早在两千年前,所谓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荀子的性恶论与犹太教的原罪说便遥相呼应。而到近代,从马基雅维里到弗洛伊德,无一不主张人性本恶,这难道仅是历史的巧合吗?不!伟大的哲学家黑格尔一语道破天机,“人们以为当他们说人性本善时是说出了一种伟大的思想,但他们忘记了。当他们说人性本恶时,他们是说出了一种伟大的多的思想。”(掌声)令人遗憾的是,对方辩友面对这样的真知灼见,至今未能幡然醒悟,这不由得使我想起乔西·比林斯的那句话,“真理尽管稀少,却总是供过于求。”(掌声)

11、如果你是一名团队管理者,你有没有答案了呢?你会更倾向于赞同哪个假设?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这会直接影响到你采用什么样团队管理方式,以及在他人眼中你是什么样的沟通风格。

12、陈泉州大德:有益禅修的健康饮食习惯

13、谈到这里,下一个问题也就浮出水面了。

14、关于人本性是善还恶问题,一直是古今中外宗教、哲学界颇有争议的话题。从2000多年前就开始了,在东方,孔子、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而荀子、韩非子认为人之初性本恶;在西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主张人性恶,受基督教人本有罪论的影响,古代没有性善说,只是到了近代以莎士比亚为代表提出了人性本善的观点。

15、第人性本恶是日常生活一再向我们显示的道理。从李尔王的不孝女儿们到《联合早报》上拳击妻子脸部的丈夫们,从倒卖血浆的联合国维和部队到杀人不眨眼的拉美毒枭,恶人恶事真可谓横贯古今,不胜枚举。对方辩友,难道你还要对着《天龙八部》中恶贯满盈、无恶不做、凶神恶煞、穷凶极恶这四大恶人谈什么人性本善吗?(掌声、笑声)

16、压力骤减的反方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一个漂亮的反问拉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17、人的经历与三观是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的,我们在被外界对待的过程中感受到喜怒哀乐、幸福痛苦,这些经历与感受帮助我们建立起了三观,由此可见,我们内心对于善恶的标准必然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

18、晚他几百年的司马迁说:

19、正方将“恶行”归咎于“外在环境”的影响,将“善行”产生的原因则解释为:由“人性根源点”的“善端”引发,借此提出了“善是人性之本”的论证。

20、这句话本身做为一句励志的话,口口相传,不知激励了多少人暗暗努力,奋勇直前,在很多人的心里甚至是座右铭、格言一般的存在,故对于自己能熟背这句话是深信不疑。

人性本恶还是本善(第3段)

1、反方严嘉:对方辩友不要一再地引语录了,我们看看事实吧!历史上那么多林林总总的真龙天子们,他们有几个不是后宫嫔妃三千,但为什么自己消费不了,却还要囤积居奇,到后暴殄天物呢?(笑声、掌声)

2、人们容易做的事就是举着公理与正义的大旗证明自己的正确性,为自己辩护,同时否定他人。但实际上,如果都从自利的角度出发去理解自己与他人的行为,我们会发现,没有那么多的善恶、好坏,也不用过多纠结该把人往好处想还是坏处想。

3、如果对方辩友说今天坚信,历史演进过程当中都是往恶的方向移动的话,我方今天没有话说。

4、正方许金龙:对方辩友,如果人都受过教化的话,但本在哪里呢?本为什么移来移去,可以从善变到恶,从恶变到善,本在哪里?

5、人都是一样的。只要是人,不管你是尧舜这样的圣君,还是夏桀商纣这样的暴君,都有一样的本性。这个本性就是好吃懒做、好利恶劳。人的本性是恶劣的,但人可以用行为来改良自己恶劣的本性。通过符合道德的行为,有的人成为了尧舜,有的人成为了夏桀商纣。

6、针锋相对,反戈一击:

7、若从根本上说,儒家的性善论也好,性恶论也好,他们都是仅仅讨论当下一生的本性问题,说性本善与性本恶,是从哇哇堕地时算起的,今生以前的善恶行为──业,他们没有能力追究,今生死后的善恶行为,他们也无从再追究。孟子偏重了理性价值,所以说性善,荀子著眼在物性的转变,所以说性恶,其实,他们都只看到了一面而忽略了另一面。

8、(2)针对“环境影响论”开始攻击:

9、相比之下,现在有些辩手喜欢动不动就开宗明义“这是个价值型命题”,无知小辈真当扪心自问:当大言不惭地说出“他们只是在那个年代很强”时,知道什么叫“一瓶子没有半瓶子晃荡”吗?

10、此处,笔者更得给复旦大学喝声彩,在如此巨大的压力面前,反方复旦大不仅阵脚未乱,更是坚定不移地贯彻了“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进攻策略,死死咬住正方的“环境影响论”不放。

11、二辩:蔡仲达,会计系二年级;

12、第虽然人性本恶,但是我们这个世界并没有在人欲横流中毁灭掉,这是因为人有理性(时间警示)。人性可以通过后天教化加以改造。当人的自然倾向无限向外扩张的时候,如果社会属性按照同一方面推波助澜,那么人性就会更加堕落;相反,如果我们整个社会倡导扬善避恶,那么人性就有可能向善的方向发展,这一点也不正说明了儒家思想所倡导的修齐、治平、内圣、外王是何等重要吗!对方辩友,如果真的是人性本善的话,那么孔老夫子何必还诲人不倦呢?

13、和平时代成长起来的人,享受现代文明与温情,无法想象生存的残酷,软化了斗志,退化了爪牙,在文明规则温室里生存的现代人,已经无法应对温室外的严酷、真实的生存环境。

14、大家好!刚才对方同学谈得很多,我们就一一来检视到底善是本还是恶是本?到底善是表象还是恶是表象?

15、正方:台湾大学人性本善

16、任何事情都有双面性,学会辩证性的去看待问题,只要不触犯原则性的底线,那就难得糊涂点吧。

17、但其实,我们评判善恶的标准是什么呢?就像我们说好人与坏人一样,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单看对自己好坏与否了,这个世上从来没有的好坏,善恶也是一样,但倘若非得说出个出来,我认为“人性本恶”。

18、正方王信国:我来告诉大家为什么会有,这是因为教育跟环境的影响吗!我倒请对方辩友直接回答我们问题嘛,到底人世间为什么会有善行的发生,请你告诉大家。

19、反方姜丰:我方早已回答,倒是请对方正面回答,按照种瓜得瓜的逻辑……(时间到)

20、这个选择就是我们基本的“人性假设”,就是指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对人的本质属性的基本看法。带着你自己内心的选择,我们来进一步感受三种不同的“人性假设”,以及在不同假设的基础上,所采取的管理方式与风格的差异。

人性本恶还是本善(第4段)

1、一千多年后的北宋,经济更加发达了,人口流动性更强了,人人争利的局面更明显了,本该是验证性恶论的好时机,朱熹却不这么看问题。

2、你个人比较支持哪种假设?并会在此假设的基础上采用哪一类管理方式呢?

3、大部分人的认知都是错误的,比如对自私的看法。自私,并不是让你去做一个只考虑自己利益,去伤害别人的小人。高手都是在别人利益的前提下,多为自己考虑。

4、对于能够选择神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大部分都是为了追求精神上的自由,追求审视世界的方法,从传统意义上来说,他们都是“高素质”的人,难道对于第一组学生来说,他们就是“恶”的吗?

5、我方主张人性本善,就是主张人性的根源点是善的,有善端才会有善行。

6、比如,道德往往引导人不要自私。而真相是:你为啥总不快乐?恰恰因为你不够“自私”!

7、正方吴淑燕:要谈现实,就来谈现实吧!如果人性本恶,我和对方同学定立契约,对方可千万不能相信哪,因为我可能会占你便宜呀!(笑声)

8、“材性知能,君子小人一也。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荀子荣辱》

9、人性是永恒不变的,只是在不同的外在环境刺激下,具体表现有所不同。比如说在和平安定的环境下,我们看到的更多是彬彬有礼,助人为乐,先人后己。但是一旦发生天灾或者战争,每个人个体的生存受到威胁的时候,那种原始的恶就展露无遗。

10、三字经里说,人之初,性本善。也有人认为,人之初,性本恶。到底人性是善是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11、道德不是高高在上的东西,不是玄之又玄单凭精神来确立的东西。作为一种秩序,道德的背后是利益制衡。没有制衡的秩序是虚假的,没有力量的道德也是不真实的。没有强力制衡,就没有真正的道德,就是丛林秩序,就是弱肉强食,就是胜者为王。

12、正方王信国:我倒想请问对方辩友,在人性本恶之下,我们为什么要法律,为什么要惩治的制度呢?

13、神有神格称其为神,人有人格才配为人。何谓人格?为人之资格。一个没有自我的人,人格无以成立。被控制、被洗脑失去自我的人,像是牛羊一样,无私奉献自我,但不能称其为人,人不会感激牛羊之奉献,而只视其为理所当然。独立之人格,不会奢谈奉献,只会出于自我之愿去为英雄之举。

14、反方季翔:如果恶都是由外部环境造成的,那外部环境中的恶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15、立足“人性根源点论”、“真正道德论”,继续进攻“后天教化论”

16、道德是用来约束个体的人性,达成群体繁荣的目的。个体愿意接受道德,是因为群体的繁荣,终让个体受益。

17、善恶的定义是有必要讨论一下的,说了半天性本善性本恶,怎么样才叫善,怎么样才叫恶呢?

18、首先,这是中国儒家思想中的问题,孟子讲人性本善,荀子讲人性本恶,扬雄主张人性是善恶混合,公孙子主张人性无善无恶。究竟那一个的主张较对?大致上,后人喜欢靠在孟子的一边,因为孔孟才是儒家的正统思想。

19、从出生开始,我们就如一张白纸,被身边人在我们的大脑种植了他们的思想、观念、认知、价值观。可悲的是,大部分的身边人只是普通人。于是,我们用他们那一套思想、观念、认知、价值观,活成了一个普通人。

20、正方许金龙:我们当然论证本了,良心就是本哪!对方辩友,您才没有论证本呢!您说的那是跟动物一样啊!(掌声)

人性本恶还是本善(第5段)

1、它洗濯,摆渡,养育一方水土

2、武士听完妇人的话,心结啪地打开了。他对着老妇人说:“我剥掉你的衣服,你可不要恨我,不然我就得冻死!”说完,武士剥下老妇的衣服,绝尘而去。

3、无论这个社会如何复杂,总是万变不离其宗,其中一条亘久不变的就是人性。很多时候你只要把人性给搞透彻了,无论是做事还是处理人情世故,都能够手到擒来。

4、三辩:许金龙,政治系二年级;

5、反方蒋昌建:我还没听清楚,你们论述人性是本善的,是在进化论原始社会的本,还是人一生下来的本,请回答!

6、我们小时候读《三字经》,经常摇头晃脑的背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可见《三字经》教导给我们的是人性本善,而一切恶源来自于外部的环境。以前上历史课,古人也曾就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探讨过,如孟子就说“人性本善”,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而同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荀子就认为“人性本恶”,他表示“人之生也固小人”,这小人就是所谓的“恶”了。

7、反方季翔:我方已经不想再次回答同样一个问题了!我倒想请问孟子不也说过“形色,天性也”嘛?请问什么叫天性呀?

8、向上走的每一步中受的苦都是你成就的资粮

9、今天,对方辩友所犯的错误就在于以理想代替现实,以价值评判代替了事实评判。从感情上讲我们同所有善良的人一样也是希望人性是善的。但是历史、现实和理性都告诉我们,人性是恶的!这是一个事实,我们只有正视这个事实,才有可能扬善避恶。(时间到)。谢谢各位!(掌声)

10、反方季翔:荀子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人性恶,其善者伪也。”(掌声)

11、我方立场是:人性本恶。

12、对方不要断章取义。另外对方所讲到的种种善行,那完全是后天的,又怎么能够说明我们命题当中的“本”呢?

13、道德不是人性,甚至在大部分情况之下,道德是反人性的。恰恰因为道德常常是反人性的,才需要大量的引导和约束。

14、我们先来做一道选择题,你觉得:

15、(1)进攻“恶”的概念:人有“欲望”与“本能”,就能带来恶吗?(饿了要吃饭、喜欢一个人就要追求)

16、反方姜丰:我方明明回答过了,为什么对方辩友就是对此听而不闻呢?到底是没听见,还是没听懂啊?(笑声、掌声)

17、我们学过的荀子的名篇《劝学》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论而言的,他所谓的学可不是数理化,而是思想品德,要通过学习,把善良学到手。

18、三字经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从其含蓄的表达中可以感受到,人只在初生婴儿时代才是善良的,“之初”之后从记事起,有思维起,便开始慢慢的失去善良。

19、人性本善是从一个婴儿呱呱坠地开始说起的,在人刚刚出世的时候,没有受到任何外在环境的影响,在这个时候他表现出什么才是人的本性,对方辩友在自由辩论环节中说的人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这是一个人要生存基本的需求,不在我们今天人的本性的讨论范围之内。

20、另外我们再想一想吧,对方同学说人的本性可以教育,所以恶的本性可以教育成善,我们就来想一想,为什么人的本性可以被教育成善呢?我们说小鸟会飞,它只要学了飞就可以飞,为什么我们人怎么教,我们都不会自己飞呢?因为我们本性中没有飞的本性嘛,(时间警示)那么人为什么被教成行善呢?就是因为我们相信人的本性中有善性嘛。如果说人的本性是恶的而能够教成善的,那我们就觉得很奇怪了。如果人的本性没有善性为什么我们一学就知道什么是善,一教就知道怎么行善,而教怎么飞再怎么教你都不会呢?

分享: